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第162节

朱标一愣,随即道:“学生愚钝,还请苏师言明。”

“去把望远镜取来。”

苏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朝着朱标嘱咐了一句。

朱标当即就回屋把一个单筒望远镜拿了出来,并递到了苏璟的面前。

苏璟接过望远镜道:“你还记我当时教你制作望远镜之前,都教导过你什么吧?”

“自然是记得的,光的传播,看的学生如痴如醉。”

朱标立刻回答道。

苏璟的科学基础课,想来都是寓教于乐,非常之有趣。

朱标学的认真,记忆也很深刻。

苏璟点点头道:“所以,你认为我为什么不知道告诉你,望远镜的镜片该打磨到什么程度,镜筒应该怎么制作呢?”

朱标稍稍顿了一下,说道:“苏师常言,知其然很重要,但知其所以然更重要。”

“不错,看来你记得很清楚。”

苏璟点点头,又问道:“那你觉得,我与你所说的那些光的传播的知识,是如何来的呢?”

“苏师不是告诉过学生么,皆是从书籍得来的。”

朱标有些奇怪道。

他是真不太明白,苏璟一直都在说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

苏璟又问道:“那么这些书籍的作者,又是从何得知的呢?”

这下朱标就有些愣住了,想了想说道:“他们想出来的。”

但这话刚出口,他便觉得有些不对。

因为他学过光的传播的知识,只是光凭脑子想,怕是想不出来的。

“他们看见了,所以知道了。”

朱标改口道。

“仅仅是看见吗?”

苏璟笑着追问道:“看见之后需要思考吗?思考之后要不要验证?验证之后要不要总结出规律,寻找其原理?”

一连串的反问,让朱标愣在原地。

“这就是科学吗?”

朱标沉默了好一会,这才问道。

苏璟淡淡道:“严格来说,这是科学的一部分。”

“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系统,是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从现象出发,到探究原因,总结规律,系统整理,形成科学结论。”

听着苏璟的话语,朱标只能是努力的理解,这些词单拿出来他都懂,但组合在一起,却需要一些理解能力了。

“所以,苏师的意思是,需要发展科学?”

朱标理解了一会,缓缓开口道。

苏璟点头道:“不错,想要发展生产力,科学便需要走在前面,而科学教育,尤为重要。”

什么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这些,实在是太宽泛了。

苏璟还是觉得发展科学最为实际。

“如今的大明,学堂遍布,科举取仕,难道不是发展科学吗?”

朱标看向苏璟道。

倡导学习这件事事,大明一直都在做。

苏璟摇头道:“大明的学堂,那是取仕之道,严格来说,不能算是科学,或者说,只是极小的一部分。”

大明的教育不算科学?

朱标真是相当的意外,他立刻反驳道:“科举一事,自隋朝起,乃是无数读书人登科入仕之路,学堂更是因此而普及,知识在百姓中流传,怎么能不算是科学呢?”

科举那是无数读书人所追逐一生之事,而学堂更是将知识不断的传播出去。

在朱标看来,这不正是在发展科学吗?

苏璟笑了笑,也没着急反驳,只是淡淡道:“既然说到了科举,那我们便来谈一谈科举吧。”

“好,苏师。”

朱标点头,他也很想知道,在苏璟的眼里,科举算什么?

苏璟问道:“科举之前,一个普通百姓想要当官,一般是通过什么办法?”

朱标想了想,回答道:“周代为举荐制,汉代为察举制和征辟制,后来又多了举孝子、廉吏,到了魏文帝时,便是九品中正制了。”

这种历史方面的知识,尤其是选举人才的方式相关的,朱标还是很清楚的。

因为在大本堂的时候,这就是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身为太子,知晓这些是必须的。

“不错,这些你都很清楚。”

苏璟夸赞了一句,然后说道:“那你以为,科举的出现,是为了什么?”

科举的出现,是为了什么?

朱标听到苏璟的话,也没有什么犹豫,直接回答道:“自然是为了能让读书人做官,能让朝廷之中,多一些有能力的人,让有才学的人不至于没落。”

朱标刚说完,便感觉到有些不对了。

苏璟笑道:“所以,你也知道,科学并不是为了教育才出现的对吧。”

朱标愣了一下,但立刻又反驳道:“但科举让百姓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教育不也因此而普及了下去吗?”

不以出发点来看,而看实际的效果。

朱标越发的务实了。

苏璟点头道:“对,因为科举的出现,学堂的数量变多,更多的百姓将自己的儿子送入学堂学习,读书人的数量也因此变多了许多。”

“更有着很多人的命运,因为读书,因为科举而改变。”

“不论怎么说,科举都是利国利民之好举措。”

苏璟顺着朱标的话,大肆的夸赞科举的好处,这也让朱标疑惑了。

不是应该说科举的不好吗?

“但是!”

苏璟峰回路转道:“科举,阻碍了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发展。”

此言一出,朱标双眼瞪大,一副无可置信的样子。

科举明明让教育盛行,怎么能是阻碍了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发展呢?

“苏师,学生不懂。”

朱标直接表达出了自身的疑惑,他想不明白了。

苏璟淡淡道:“不懂没关系,我说完你就懂了。”

“刚才科举大致出现的情况我们也谈过了,牛懿,那么现在你想一想,为什么自从科举出现之后,历朝历代都会推行下去呢?”

为什么科举会推行下去?

这算是什么问题?

朱标的疑惑更甚了,他回答道:“自然是因为科举好,所以才会一直推行下去了。”

“不不不。”

苏璟直接摇了摇头手指道:“什么叫好?好可不是你说好才叫好。”

“赋税徭役对百姓来说,还不好呢,也没见消失。”

“管绅一体纳粮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为什么到现在就没人提出推行呢?”

苏璟只是简单地反问,便让朱标再度无言。

他意识到,自己刚才说的着实过于简单了。

“苏师,那到底科举为什么能被一直推行呢?”

朱标只能向苏璟求教。

苏璟淡淡道:“因为科举足够好!”

好?

刚才不是才否定科举的好,现在怎么又说好了?

朱标都被整懵了。

苏璟继续道:“但这个好,是对于封建王朝统治者来说的足够好。”

“对于统治者有利的事情,自然会被大力的推行下去。”

“这才是科举制度能够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最根本原因。”

“它符合统治者的利益,说的直白点,就是对君王有好处,还是大大的好处。”

尽管科举是中华历史上的伟大创举,有着诸多的好的意义,但真正让其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还是源于其符合统治者的统治需求。

朱标眉头紧锁,听着苏璟的话,他也在思考着。

科举能够延续到现在的原因,真的是这样吗?

“苏师,学生以为,科举让无数读书人有了入仕的机会,而他们入仕之后,拥护科举,才能让科举延续下去。”

朱标缓缓开口道:“仅仅只是君王,怕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不得不说,朱标还是有思考的。

苏璟笑道:“哦,你想法倒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了,不错,善于思考。”

首节 上一节 162/6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从百万熟练度开始无敌

下一篇:大明测字天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