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498节
伪装成渔民的李舜臣从船上下来。
登陆济州岛之后,李舜臣很快就开始了安置流民,准备春耕,并且通过东南的商队,和东南取得了联系。
在知道了李舜臣的离奇遭遇之后,就连苏泽都感觉到了命运的巨大玩笑。
李舜臣和木下藤吉郎一起参军?
两人一起落草梁山?
然后又被李成梁驱赶东渡朝鲜,还登陆了济州岛?
如今李舜臣带着一千多梁山好汉,以及一些在济州岛上的土著,又扯出了一片根据地来。
苏泽接到军情处的报告之后,这比他所写的小说内容还要离奇!
不过在知道了李舜臣登陆济州岛之后,苏泽立刻命令水师部立刻组织商船,运送了大量的武器和食物去支援李舜臣。
这并不是苏泽对历史人物的偏爱,而是济州岛这个位置太重要了!
在陆权时代,朝鲜实行闭关锁国,济州岛这个孤悬本土的小岛,自然没有什么战略价值。
这也是朝鲜小朝廷可以撤销济州岛的官府,禁止百姓登岛,放弃这座岛屿的原因。
对朝鲜这么一个陆权国,济州岛没有价值,而管理这个岛屿还需要额外的成本,甚至可能成为叛乱的温床。
还不如直接放弃了了事。
这就和明廷对待大员岛和琼州岛的态度一样。
但是时代变了。
济州岛位于北方航线的关键位置上,中朝倭贸易的关键航道上。
距离济州岛不远,就是倭国和朝鲜之间关键的对马岛。
历史上,无论是元朝攻打倭国,还是后来倭国攻打朝鲜,最重要的踏板都是对马岛。
对马岛的对面,就是朝鲜对倭国贸易的重要城市釜山。
李舜臣控制了济州岛,就等于控制了北方的海上运输线路。
当然现在的李舜臣还没有这个实力,他带来的这些人还没能下海。
但是只要有东南的支援,济州岛很快就能成为一枚影响东北亚的暗子,发挥巨大的作用。
而李舜臣在年前离开济州岛,隐姓埋名在朝鲜游历了一番,年后才扮作渔民返回了济州岛。
木下藤吉郎立刻说道:“大当家的,你老家局势怎么样了?”
李舜臣沉默了一下,脱下渔民的斗笠帽子说道:
“朝鲜已经到了鼎沸之前,我要给东南写信!”
第461章 人才“诅咒”
由于苏泽对于济州岛的重视,专门在济州岛设置了传递信息的快速通道。
李舜臣的信只用了十天时间,就从济州岛送到了苏泽手里。
对于朝鲜的事情苏泽非常重视,立刻召集了内阁开会。
将李舜臣的信分发到各大臣手里,等众人看完了之后,首相徐渭立刻说道:
“大都督,属下以为应该立刻加强支援济州岛,尽快将朝鲜的水搅浑!”
苏泽点点头,徐渭的想法和他不谋而合。
对于军事上的事情,司法大臣何心隐一向不怎么说话,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如今东南财政很宽裕,别说是支援一个小小的济州岛,就是在朝鲜拉起一支叛军来都很容易。
而且济州岛扼控北方航线,关系到东南在朝鲜倭国的利益,方望海自然也表示支持。
监察大臣谭纶,年前才将广东巡抚的职位交接完毕吧,过了年才到任内阁,还在熟悉工作的阶段,对于具体的事务都保持缄默。
胡宗宪还在南直隶北部治水,而陆军部和水师部的大臣也都在外领兵,这件事算是内阁商议通过了。
通过之后,苏泽却看向申时行说道:
“汝默,你以为朝鲜之祸,到底源自何方?”
这一份李舜臣送来的报告,可以说是囊括了朝鲜小朝廷内部所有的问题。
李舜臣在朝鲜本岛游历了一番,他发现朝鲜现在的环境,甚至要比他刚刚离开朝鲜的时候还要糟糕。
朝鲜权臣内部的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又夹在了三方之间。
大明、东南、倭国。
大明自然不必说了,朝鲜的亲爹。
明廷中书丞相张居正陈兵鸭江,吓得朝鲜君臣都要尿裤子了,然后全盘接受了明廷的开埠要求,全面接受明廷产品的倾销。
大明打不过,东南朝鲜也搞不过。
对于前往朝鲜做生意的东南商人,朝鲜同样不敢得罪,要知道东南水师的炮舰可不是开玩笑的。
接下来就是倭国了。
和大明曾经受到倭乱一样,距离倭国更近的朝鲜,也遭遇了长时间的倭乱。
而且和大明倭乱中,倭寇成分不明,不少是本地海盗以倭寇名义作乱不同,朝鲜的倭乱是真的倭寇。
朝鲜在东北亚也是大国了,但是长期以来都比较文弱,比起正在内部养蛊的倭国,朝鲜根本就不是对手。
而倭国对于朝鲜的野心也很久了,朝鲜长期受到倭寇的侵扰。
不过这些还都是外因,朝鲜国内的内部问题更多。
李舜臣的这份报告很长,申时行用了很长时间才看完,等他看完了之后,抬起头说道:
“大都督,属下以为,朝鲜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
众人看向申时行,朝鲜的问题很多,无论是朝鲜的君主继承问题,权臣党争问题,外戚问题,腐败问题,财政问题都是不小的问题,甚至比大明还要腐朽严重。
申时行却偏偏说了一个教育。
在内阁群臣看来,教育不过是最不起眼的问题了。
总不能你是教育大臣,每次都说教育问题吧?
众人看向申时行,申时行不紧不慢的说道:
“大都督,属下以为,朝鲜国的问题就是其教育问题,究其根源,又是因为离大明太近,自身发展又太差,造成了教育溢出。”
“离大明太近,就是因为朝鲜和大明的交流太多,总能够很快接受到中原的文化,相比之下倭国就距离远的多,反倒是受到中原文化影响不多,或者说每次倭国学习中原文化都画虎不成反类犬,学一个四不像。”
众人纷纷笑起来。
申时行说的没错,倭国也多次向中原学习,特别是唐代的时候多次派遣遣唐使,学习大唐的文化。
至今倭国的建筑风格,都受到了唐风的影响。
可是学习大唐文化的倭国,最后搞出了一个幕府将军的体制来。
现在倭国内部混战,实行的基本制度是“贯高制”和“米高制”,这种通过土地分封来维系统治的落后制度,中原几千年前就不完了。
相比之下,朝鲜就显得“先进”一些了。
不过也“先进“得有限。
如果说倭国还是裂土分封的分封时代,那朝鲜就是魏晋南北朝的世家门阀时代。
虽然从历史进程上是进步了,但是朝鲜的“两班”门阀们,甚至还不如倭国的大名呢。
所谓两班,就是朝鲜国主在朝会上的文武官员分别列于两边,这些文武大臣的权利和职位都是世袭的,类似于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在徐渭等人看来,两班制度,这种世袭罔替的落后门阀政治,才是朝鲜最大的毒瘤。
两班贵族不断扩大农庄,获得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然后内部又分裂出诸多派系,开始不断围绕最高权力进行死斗。
朝鲜王权同时受到权臣、外戚、武勋的轮流伺候,甚至连王位正统存续都受到干扰,这才爆发了太多的问题。
申时行却说道:“其实任何制度,都有适合自己的地方,就我们中原来看,倭国和朝鲜是很落后,但是人家也已经存续了这么多年了,也已经形成了政治惯性了。”
“倭国人已经能够接受幕府将军统治国家,只要战国结束,自然就能再次出现一个统一倭国的人。”
“我们可以批判性的说这些制度落后,但南洋一些岛国上还有奴隶呢,不也同样能统治下去吗?”
苏泽点头,申时行说的确实没错,实行两班制度的朝鲜可以说是落后,但是不是朝鲜如今趋于崩溃的原因。
魏晋门阀政治在中原也影响了好几百年,也有平静的治世和战乱的乱世,如果只说制度问题,不能说明如今朝鲜如今的状况。
申时行说道:“我中原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度,也是有原因的,那时候能研习经义知识的只能是门阀子弟,皇帝想要治理国家,能够依靠的也只有门阀。”
“等到了南朝,从刘宋武帝刘裕开始,寒门才开始崛起,可是就算是是宋武帝自己出身也不高,但还是要联合门阀统治国家,寒门依然无法进入朝堂。”
“甚至到了大唐,门阀政治依然没有能被扫除。”
在场的都是学贯古今的,自然明白申时行说的道理。
不是中原选择了门阀政治,而是那个时代只能发展出门阀政治。
从西汉武帝后期的地方豪族,向着世家门阀转化开始,门阀政治一直在夺取最高权力。
甚至可以说,三国的魏蜀吴政权,才是“违逆”了当时的历史潮流,是曹操、刘备这些超出时代上限的人杰,强行将历史进程拖了几十年。
等到三家归晋的时候,已经是当时历史的必然了。
“所以朝鲜的两班制度,也是朝鲜自然的选择,在我们看来自然是落后的,可是本来这项制度在朝鲜也是没问题的。”
众人点头。
申时行说道:“可坏就坏在,朝鲜距离我们中原太近了。”
“因为接受中原文化太方便了,朝鲜内部除了两班贵族,也出现了大量读书人。”
“这些寒门读书人,在政治上无法更进一步,被血脉禁锢在基层。”
“而一部分斗争失败的朝鲜大臣,加上一些研究经义很厉害的儒生,最后无法出仕,只能在朝鲜创办书院。”
“而这些书院又培养出大量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和他们的师长一样,同样因为两班制度无法身居高位。”
“而我们东南崛起之后,这样的情况更严重了。”
“成本低廉的印刷术和纸张,让朝鲜的书院不仅仅教书育人,还开始自己印刷报纸,发出自己的声音。”
上一篇: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
下一篇:最强之军火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