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 第259节
这也是成敬跟王振最相似的一点,骨子里面想要维持着身为文人的尊严。
“是沈佥宪过谦了。”
成敬笑了笑,然后开始步入正题。
“古人云治水必躬亲,今日见到沈佥宪,鄙人才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做事必躬亲。”
成敬感慨了一句,这句话不是恭维沈忆宸,而是真心实意的夸赞。
可能是在京师日久,他从未见过绯袍大员如同沈忆宸这般,头戴斗笠身穿蓑衣,冒着大雨满身泥泞的呆在河堤上。
要知道自己是突然沿着水路到来,并未通知过沿途驿站,不存在什么事先得知演戏的可能性。
沈忆宸是真心实意的践行着河工大业!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
“并且出镇一方,当不负万民所期。现在山东主汛期到来,水势暴涨已经远朝警戒线,随时都有可能没过大堤决口,必须处处防守险情。”
听到沈忆宸的讲述,成敬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那沈佥宪可否领着鄙人,一同视察下河工?”
既然都已经来到了黄河大堤,成敬身为河工勘验专使,自然得趁此机会,看看河工情况如何。
“当仁不让。”
沈忆宸二话不说,就走在前方带路,领着成敬视察河工。
成敬虽然与王振一样,骨子里面视自己为文人,但是双方还是有着很大差别。
王振文人皮,实则无文人骨,成敬阉人身,却始终秉持着文人风骨。
一生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哪怕在明代宗朱祁钰在位期间,有机会成为第二个王振,却再三推托亲属封官,不结党营私。
甚至景泰六年卒于内官监,明代宗都悲悼不已,遣官员护送回籍,并为其营造坟墓,参加祭葬,一时传为奇遇。
路过沈忆宸之前呆的雨棚,成敬没有继续前行,而是转身走了进去。正在吃饭的民力差役们,看到成敬走了进来,俱惶恐下跪参拜。
“诸位免礼。”
成敬摆了摆手,他之前远远就看见沈忆宸与这些官吏民夫相处的很融洽,不愿意打破这种局面。
言罢,成敬走到了沈忆宸所坐位置,上面还摆放着他放下的碗筷,以及碗中没吃完的食物。
白米饭,时令青菜,水煮鸡蛋,红烧羊肉。这等饭菜水准放在百姓身上,自然称得上是美味佳肴,可是放在沈忆宸这种正四品佥都御史身上,恐怕“朴素”二字都不足以形容,得用寒碜。
可是接下来的一幕,就让成敬内心中震撼不已!
因为他看到雨棚中其他官吏民夫所吃伙食,居然跟沈忆宸的一模一样,没有丝毫的区别。
与民同苦一起吃的差,可以称得上是美谈,但能让河工民力们一起吃的好,所要付出的财力难度,不知要超过前者多少倍。
山东地界治水民力,能吃得上这等伙食吗?
带着这种震惊,成敬忍不住向着一名民夫问道:“平常尔等就吃这些吗?”
“回官老爷,是的。”
普通民夫可分不清什么麒麟服、斗牛服,他们只觉得眼前这官服图案,就跟龙袍差不多。
要不是沈忆宸这段时间与民同处,培养出他们面对高官的胆量,换做以前成敬这么一问,恐怕得吓的说不出话来。
“除了此地,山东河工民夫俱是这般吗?”
“我们都是这么吃的,状元公从治水开始,就承诺过米面馒头管饱,每日还有肉吃。”
听到这句回答,成敬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居然是治水二十多万河工民夫的普遍伙食标准!
很多事情因小见大,对待徭役民力吃食,沈忆宸都能如此厚待重视,又怎会在河工大业上偷工减料?
看来沈忆宸上疏内容所言非虚,不仅三日封堵黄河决口,并且还在山东境内筑建了一道百年河堤!
第241章 皇帝任务
成敬还没有从伙食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紧接着民力的一句话,更是让他惊诧的无以复加!
“官老爷,草民们在状元公手下治水,可不仅仅有肉吃,每月还有半两工饷呢。”
“每月半两工饷?”
成敬瞪大了眼睛,用着不可置信的语气反问了一句。
上至先秦,徭役就没有过给钱的说法,最多就是减免下赋税。
甚至不光不给钱,连民夫自己的伙食、衣服、工具等等都还要自备,从而导致民畏徭役如畏虎。
著名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元末的红巾军,根源都出在徭役上,导致领头者登高一呼,底下应者云集,开启了王朝覆灭的进程。
明朝徭役官吏良心点的包顿伙食,想要吃好的还不可能,像沈忆宸这般能有白面肉食,那更是想都不敢想。
结果除此之外,民力居然还能拿工钱,这真的是朝廷治水河工吗?
可能是看到了成敬脸上的震惊神情,一名模样比较大的民夫老者,壮着胆子说道:“不瞒官老爷,小老儿活了五十多载,被朝廷征调服了接近二十次徭役,还第一次领到了工钱。”
“人人都说状元公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如此看来就是实打实的活菩萨啊!”
这名老者语气充满了人生感概,一辈子只在沈忆宸身上,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父母官”。
听着民力们的诉说,成敬有那么一瞬间,都怀疑这群人是不是沈忆宸请的托。普天之下哪有这么好的徭役待遇,沈忆宸又真能做到爱民如子吗?
同时一道困扰朝廷重臣已久的问题,成敬在这里寻得到了答案。
那就是为何沈忆宸治水花费如此惊人,朝廷拨付的河工银远远不够,还把手伸向了山东地方布政司。甚至借用治水的名义,接管了山东地界的钞关、盐场。
虽然该缴纳的关税跟盐税,沈忆宸通通如数上交没有拖欠分毫。但是朝廷大臣们都明白,关税跟盐税是朝廷油水最大的几个部门之一,利润远远不止上缴的那些。
很多人都猜测,沈忆宸真是不贪则已,一贪起来下手比以往朝廷派出去的镇守太监还狠!
治水需要花费多少银钱众人不知,不过收入来看,沈忆宸怕是把山东刮地三尺,赚的个盆满钵满。
现在看来,沈忆宸如此在意银钱收入,并没有贪墨用在自己身上,而是实打实的治水花费。
别的不说,单单这二十多万民力的工饷,每个月就是十几万两,伙食什么的还没有包括在内,河工物料那更抛除在外。
这种挥金如土的花钱方式,怎会不缺钱?
成敬可能自己都没有想到,后续调查还发现沈忆宸花钱的地方,可远远不止河工民力工饷。
还有着重建张秋镇的民力工饷,百万流民春耕补助,阳谷县官吏差役的双饷实发,以及整个兖州府境内万余民卫所士兵的双饷实发。
以前朱祁镇南征麓川,北征蒙古被文官群体们认为花钱如流水,穷兵黩武导致国库空虚,是个败家子皇帝。
现在相比较起沈忆宸的花钱方式,朱祁镇都能称得上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了!
未来要是被沈忆宸这种花钱花习惯的“官二代”掌控朝野,大明朝财政估计活不过三年……
看完雨棚里面的一切,成敬下意识咽了咽口水,一时不知该如何形容此刻心情。沈忆宸所作所为,到底是该说勤政爱民呢,还是该说挥霍无度呢?
“沈佥宪,我们继续沿着河堤看看吧。”
最终成敬收起来复杂心情,还是打算继续巡视河工,不管如何花钱,至少得确保钱花在了刀刃上。
“成公公,请。”
沈忆宸也没有二话,黄河大堤现在用“固若金汤”形容,那肯定是夸张了。但他可以保证,加固后的黄河大堤远超历朝历代,无惧成敬任何的河工勘验。
一行人继续冒着风雨,走在黄河大堤上。成敬看到自己这一路走来的堤坝,泥土被夯的非常结实,河浪冲刷处还有木桩跟沙袋组合的防护墙,确保河堤本体不会被侵蚀。
同时许多险要处,土堤都被替换成为了石堤,还有着多道组合堤坝来减缓水势。
从这些可以看出,沈忆宸并没有在花钱如流水的情况下,放松对于河堤质量的要求。“残害”两岸数百年的黄河恶龙,如今被牢牢的束缚住,再也无法肆意作恶!
“沈佥宪,陛下曾让鸣赞官当着群臣面宣读你的奏章,引发了众大臣的怀疑,包括鄙人同样如此。”
“今日来到了山东地界,才知道什么叫做百闻不如一见。沈佥宪确实完成了河工大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成敬如果不是把这一切看在眼中,他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沈忆宸不到一年时间内就能完成筑堤修坝。
古往今来,完成治水者,皆为不世之功。
轻则青史留名,重则万世敬仰,沈忆宸修筑的这条黄河堤坝,将被千古传颂下去。
面对成敬的感慨,沈忆宸仅仅淡淡笑了笑,并没有完成不世之功的欣喜若狂。
“与其说功在于我,不如说功在于大明百姓,没有这数十万河工民力的日夜辛勤,没有百余条性命长眠于大堤之下,何来这不世之功。”
哪怕沈忆宸再怎么怜惜民力,大半年治水下来,因河工牺牲者也不下于百人。
这些付出了自己性命的民夫们,很多连尸身都找不到,留下的仅仅是黄河堤岸旁一块墓碑。可能在几十年之后,就会彻底被人给忘却。
相比较自己,他们才是无名的英雄。
“大丈夫岂可有妇人之仁,沈佥宪乃成大事者,当放眼家国天下!”
成敬没有沈忆宸的这些感慨,在他看来河工民力们,待遇已经远超历朝历代,无需再过多称赞嘉奖。
自古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大者怎会没有牺牲,沈忆宸要抛弃这些优柔寡断,甚至必要时可以牺牲一切,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官员政客!
“在下受教了。”
沈忆宸拱了拱手,他明白成敬说这些其实是为了自己好。这种东西无关乎对错,只在于立场不同,无非就是看谁会成为那个牺牲者。
“沈佥宪客气,鄙人其实心中有一事不明,还请沈佥宪赐教。”
“成公公请讲。”
“沈佥宪治水花费甚大,日后若是执掌朝政,何以为继?”
成敬心中很明白,沈忆宸完成治水立下不世之功后,仕途青云之路无法阻挡。以他的年纪不出意外,必然会入阁拜相掌控朝野。
治水之事完成的很漂亮,可这种花钱方式在成敬看来是不可持续的,甚至有点饮鸩止渴的味道。
毕竟日后掌控朝野,考量的就不是一省一地,而是整个大明全局,还能这般肆无忌惮的侵占关税盐税花钱吗?
按理来说,这种隐忧不该由成敬这种宦官考虑,可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的过去,让他如同文人一般担忧家国天下。
治大国如烹小鲜,沈忆宸这种激进的行事风格,执掌大明真的好吗?
如果不行的话,那河工勘验的结果,就将决定沈忆宸的功劳仕途,成敬不想放个狂徒日后祸害朝野。
钱这个方面的问题,算是说到沈忆宸的心坎上了,他来到山东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天天想的就是如何搞钱!
“成公公,财政收入多少说穿了,就在于开源节流四字上。以往大明朝廷花钱思路,大多是放在了节流上,很少从开源去解决问题。”
“在下治水确实相比较以往花费巨大,可山东地界今年关税、商税,完全能支持治水开销,甚至是绰绰有余。等回到张秋镇驻地,成公公一看账本便知。”
沈忆宸之前确实很缺钱,甚至是不惜各种敲竹杠,打空头支票。
可是随着张秋镇重建起来,山东境内各路关卡被打通,吏政被运军掌控后整顿了一遍,各种税收收入比之前翻了五倍不止!
上一篇: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