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 第634节
沈忆宸很早就想要做阶梯税制,但是他很清楚这条政令一出来,相当于明牌跟整个士大夫阶层开战。既然现在自己实力不够,那么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尽量降低底层百姓身上的负担。
徭役跟杂税这两项,基本上是跟士绅阶层无缘,只有最为底层的百姓才会背负。现如今虽然朝廷还有着西征跟北伐的打算,但岁入终究还是比往年增收了不少,减免了这一部分依然能保证国家的运转。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份税收减免看似不多,可对于很多贫苦农民来说,称之为一条生路都不为过。
税制改革悄然推进着,朝堂文武百官的注意力,更多被浩浩荡荡的京官外派给吸引了。
京师言官清流团体中,内阁跟户部精挑细选七百余人,由内阁大臣兼任特使的杨鸿泽率领下,在明良三年的开年之际,奔赴大明两京十三省跟麓川漠南蒙古之地,全面展开了清丈田亩工作。
沈忆宸谋划的改革变法,终于迈出了最为实质性的一步。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内阁却收到了一封来自于明良帝的圣谕,准确来说是沈忆宸收到了一封皇帝的“商议书”。内容便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吉祥,举荐都御使王文为内阁大臣,朱见清想要询问一下先生的意见。
要知道明朝正常入阁流程,是在内阁有空缺位置的前提下,由吏部天官公推举行廷议,阁部大九卿通过后再由皇帝选择任命。
如果没有经过这个流程,皇帝直接任命就等同于下中旨,这样的阁臣会遭受到文武百官的排挤鄙夷,更得不到六部的支持配合。除了吏部公推廷议,还有就是王一宁这种太监援引入阁,同样会遭受到有色眼镜看待,得不到阁臣应有的地位跟尊重。
明良帝这个年纪,应该对于入阁流程只能算一知半懂,会下发这样一封圣谕,沈忆宸猜测是受到了曹吉祥的劝说,期望凭借私底下的师生关系,让沈忆宸公推王文顺利入阁,从而避免中旨任命导致的争议。
就在沈忆宸感到有些左右为难之际,中书舍人赵然元进入值房通传,右都御史杨善前来拜访。
第618章 两头通吃
杨善前来拜访?
听着中书舍人赵然元的通传,沈忆宸感到有些意外。
其实认真来说,沈忆宸跟杨善之间的关系不算陌生,哪怕抛开同朝为官这种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泛泛之交,当年瓦剌也先率领蒙古铁骑兵临京师城下的时候,还曾一同出使过敌营去觐见明英宗朱祁镇。
只不过沈忆宸有着历史的上帝视角,知道杨善是一个见利忘义的真小人,刻意与对方保持着距离没有深交。
这么多年过去两人之间再无联系,今日杨善突然登门拜访,沈忆宸隐约猜测对方意图,可能跟曹吉祥援引王文入阁有关。
“赵中书,杨都宪有说前来拜访所为何事吗?”
“没有。”
听到赵然元的回答,沈忆宸思索了一下,还是点头道:“你去领他进来吧。”
“是,下官遵命。”
没过多久一身绯袍的杨善,脸上带着一副亲热的笑容,出现在沈忆宸面前拱手道:“沈宫保,久违了。”
按理说两人在朝堂上也时不时碰面,杨善刻意说出这句久违了,很明显是想要攀当初一同出使敌营的交情。只是这段记忆在沈忆宸这里,很明显就不是那么“美好”,毕竟当年杨善直接领着使团提前回城,让沈忆宸孤身深陷敌营。
“杨都宪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赐教。”
“沈宫保真乃折煞我也,本官哪当得起赐教两字,这次前来更多是给沈宫保提个醒,免得被奸人给背后算计。”
“喔,那还请杨都宪明言。”
沈忆宸装做一脸吃惊的模样,想听听看杨善到底能给自己提个什么醒。
看到沈忆宸这副模样,杨善更是流露出一种慎重的神情,还特地转身把值房的木门给轻轻带上。
“高中堂去年逝世,内阁空缺一直没有增补,朝中许多人已经把主意打到了内阁大臣这个职衔上面。本官最近得到了一个隐秘消息,左都御史王文跟司礼监掌印曹吉祥走的颇近,似乎要借助太监力量援引入阁!”
果然是跟曹吉祥援引王文入阁有关!
杨善这番话语正中沈忆宸的猜测,不过他在神情上却没有表露出来,依旧是一副惊讶模样反问道:“王都宪想要借助曹吉祥的力量入阁,此事来源杨都宪可保真?”
曹吉祥拉拢文官势力为党羽这点上,做法与正统朝的权阉王振有很大区别,始终保持着隐秘跟低调风格。原因就在于有了土木堡的前车之鉴,让文官集团上下达成一致共识,谁投靠宦官就将遭受到千夫所指,万众唾弃。
再加上曹吉祥很清楚,自己没有当年王振与皇帝那样“亦师亦父”的亲密关系,公开张扬的拉拢朝臣成立阉党,势必会成为众矢之的,乃至于把本来瞄准沈忆宸的炮火全部吸引过去。
还有更重要一点,就是曹吉祥已然利用嗣子跟宗族,把手公然伸向了军中掌控,这点已经在皇权的底线边缘游走。要是不加遮掩的控制朝臣,就等同于把“权阉”两字写在脑门上,巅峰时期王振都没有这么嚣张。
毕竟权如王振都只是掌控厂卫情报机构,以及权压勋戚武将,没有真正的去涉足兵马。
曹吉祥目前实力何德何能,敢说自己比王振更强,更能屹立不倒?
于是乎投靠的杨善、王文等等朝中大臣,均没有公开披露出来打上阉党的标签,外界完全不知道原来他们跟曹吉祥私下勾结。
这也就是为什么,杨善会把这件事情当做一个“秘密”,特来文渊阁透露给沈忆宸的原因。
不过外界不知道,不意味着沈忆宸不知道。从曹吉祥踏入司礼监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吩咐了赵鸿杰安排锦衣卫,时时刻刻的盯着对方的一举一动。
当然曹吉祥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同样清除了东厂中锦衣卫的势力,招兵买马培养出一批忠心厂卫,暗中监视着沈忆宸以及朝中重臣的动向。
两个人其实都已经把对方当做了最大的敌人,却在矛盾没有爆发之前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可能这就是官场吧。
“此事千真万确,并且王文不知道用何种手段,还得到了礼部大宗伯何文渊的信任,文官这边会支持他援引入阁!”
王文靠着太监援引入阁,还能得到何文渊这种死板的理学家信任支持?
听到杨善说出这段话,沈忆宸倒是来了点兴趣,王文到底背后弄了套什么扫操作,能同时获得文官集团跟阉党这两个死对头的助力。
按照这套说法看来,王文入阁唯一的阻碍,便是在于自己了。
毕竟吏部天官李贤是沈党门人,没有沈忆宸放话同意,是不可能公推王文并且帮他举办廷议。哪怕有了太监的援引入阁,要是得不到沈忆宸的点头首肯,单单靠着中旨王文在内阁依旧寸步难行。
到了这一刻,沈忆宸总算是明白了,为何自己会突然受到明良帝下发的圣谕。原来王文已经打通了各路关节,并且想到了会遭受的困难,只剩下让皇帝出面扫平最后的障碍。
混迹朝堂数十年的老臣,哪怕在皇权斗争中多次站错队伍,依旧还是有着两把刷子。
“那杨都宪今日突然拜访,是想要本阁部在王都宪入阁一事上面做点什么吗?”
沈忆宸意味深长的反问一句,很明显杨善前来“告密”,不可能是透露个消息那么简单,必然是想要自己出手阻拦。
但问题是就如同明良二年,沈忆宸放弃举荐礼部尚书一职人选的理由一样,沈党门人的资历跟威望,还驾驭不了阁部级别的高官,硬扶植上位会适得其反。
内阁大臣这个位置现如今的含金量,早就不是沈忆宸当初入阁时候的水平,实打实的提前数十年确立了大明决策机构的地位,还想着举荐新人入阁已经不太可能。
高穀逝世空缺的内阁大臣位置,沈忆宸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拿下,就自然没有足够的动机去阻碍王文。毕竟让一个官场混迹数十年,没有什么太大野心的老油条上位,总比换一个野心勃勃之辈入阁要强的多。
杨善实在想要让自己动手阻拦,其实也不是不可以,但前提得拿出足够让沈忆宸心动的筹码!
听到沈忆宸的这个问题,杨善里面明白到了讨价还价的阶段,可问题是他现在官场声名狼藉,王振跟明英宗倒台后简直就跟丧家之犬差不多,哪来的资本去放筹码?
于是乎杨善只能打起感情牌,只见他痛心疾首的回道:“沈宫保,曹吉祥从边关镇守太监,蒙骗先帝走到了司礼监掌印的位置,并且通过家族子侄掌控了京营大部。下官还听说他豢养了一批骁勇番将,安插到军中各个关键位置,狼子野心堪称昭然若揭。”
“阁臣之位意义重大,事关江山社稷的稳定,岂能让阉党中人窃居?”
“阉党如此肆意状态下去,恐非家国之幸!”
听着杨善这番大义凛然的话语,沈忆宸说实话只觉得想笑。
要知道杨善真正发家的契机,是保住了王振的大腿从鸿胪寺调任到礼部左侍郎的位置上,从而身穿绯袍。
现在他一口一个“阉党”,全然忘记了自己曾经以及现在,都属于阉党中的一份子?
当然沈忆宸不会揭穿杨善投靠曹吉祥的背景,反而是郑重的点了点头道:“杨都宪忧国忧民,真是令本阁部敬佩,确实大明朝堂不能再出现一个王振跟阉党!”
得到了沈忆宸的认同,杨善嘴角闪现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他今日过来告密除了阻止王文成为阁臣,更大的期望是借此来博取沈忆宸的信任跟好感,乃至于更进一步成为沈党中人。
毕竟文官集团混不下,曹吉祥又轻视边缘化自己,那么朝堂如日中天的沈党成为了最好的选择,出卖王文跟曹吉祥就是杨善递交的投名状!
“忧国忧民这点上面,下官萤火之光岂敢跟沈宫保争辉,无非就是做些臣子份内之事罢了。”
“如果沈宫保有意的话,下官可以忍辱负重交好于曹吉祥,摸清楚阉党的野心跟企图,为匡扶朝堂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话说到这份上,杨善还自称下官,几乎就是明言想要投靠沈忆宸了。
并且还他打算利用自己阉党身份,来一个两头通吃,说不定还能跟王文一样充当个双面间谍。曹吉祥跟沈忆宸谁给的好处更多,就选择出卖另一方,直至自己站上朝堂的巅峰!
面对杨善的表忠心,沈忆宸没有第一时间回应表达,脸上反而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如果不了解此人秉性的话,沈忆宸倒是不介意在曹吉祥那里多安插一颗钉子。
只不过杨善这人毫无道德可言,今日可以背叛曹吉祥,明日就能背叛自己。给他一个“沈党”的头衔,终会成为一个被政敌攻讦的污点,沈忆宸不会留个隐患。
只见他思索一番后,脸上带着淡淡笑意回道:“杨都宪忠君爱国之心本阁部已然知晓,但交好曹吉祥就大可不必,本阁部自有打算。”
听到沈忆宸的婉拒,杨善一张脸瞬间就阴沉了下来,不过他很快就调整了状态,拱手回应道:“沈宫保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非下官所能企及。”
“既然如此的话,那下官不过多打扰,就先行告辞了。”
杨善虽然是个小人,但好歹已经位列正二品的绯袍大员,还不至于到硬贴上去的地步。况且为官这么多年,他非常清楚官场只看中“价值”二字。
沈忆宸之所以拒绝,就在于王文这一个“投名状”的份量还不够,得到拿出来足够筹码,那么就不是自己去投靠,而是沈忆宸主动来拉拢。
“杨都宪,慢走。”
沈忆宸拱手回了一礼,表面上的客气还是要做做的。
随着杨善的背影远去,商辂冒出来一个身影,有些疑惑的问道:“向北,杨都宪怎会过来?”
面对商辂的提问,沈忆宸意味深长的回道:“杨都宪拿出来一个筹码想要两头通吃,只可惜价值不够高,于是扫兴而归了。”
“筹码?”
商辂没听懂沈忆宸说什么,但是对于杨善的人品他还是有所耳闻,于是乎提醒道:“杨都宪此人名声有些不太好,向北你与他接触还是要警惕些,别被人给利用了。”
“放心吧,现在不是他利用我的问题,而是我打算利用他的筹码。”
说罢,沈忆宸转身就朝着站立在门外的中书舍人赵然元喊道:“赵中书,帮我书写一封拜帖,本阁部打算即刻拜访礼部大宗伯。”
“是,下官遵命。”
赵然元跟商辂不同,身为下属他不会问超过自己身份的问题,领命执行即可。
只不过这一幕放在商辂眼中,更是看的有些云里雾里,沈忆宸打算利用杨善的什么筹码,并且这跟拜访何文渊又有何关系?
“向北,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推举都御使王文入阁,然后做到两头通吃。”
沈忆宸的言语,让商辂简直越听越糊涂,可能是看出来了他脸上的茫然,沈忆宸一边整理着身上的衣袍,一边指着书桌上明良帝的圣谕说道:“弘载,你看完桌上的圣谕,就知道我为何要举荐王文入阁。”
“皇命难违!”
确实就如同沈忆宸说的那样,明良帝的这封“商议书”,让他陷入一种两难境地。
要知道对于皇帝而言,是没有“商量”二字可言,他金口玉言说出来的东西就是必须要执行的命令。当然沈忆宸可以仗着自己帝王师的身份,以及内阁首辅的权势,拒绝举荐都御使王文迫使明良帝中旨任命。
但那样做的话,其实是最为下策的办法,会在自己跟小皇帝之间造成一道隔阂。
内阁大臣这个位置非常值钱,既然自己捞不到,又不想跟皇帝之间产生间隙,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卖出个好价钱。
沈忆宸打算用这个位置,与何文渊在朝政上做一笔交易,再度诠释什么叫做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
上一篇: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