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我成了大明勋戚 第271节

今天的沈忆宸在唐童看来,已经翻不出王振的五指山,想要拿下来有着大把的机会。

“愚蠢,你知道万岁爷御华盖殿接见沈忆宸,代表着什么吗?”

王振的怒火没有丝毫消除,反倒愈演愈烈起来。

“孩儿愚笨。”

唐童见到这副场景,可不敢触王振的眉头,赶紧低头认怂。

“代表着皇恩圣眷,这才是沈忆宸的护身倚仗!”

如果说官场之中,谁对于皇恩圣眷的感受最深,那无疑就是内官太监。

除了汉唐时期个别权阉,能够彻底的把持朝政废立天子外,绝大多数朝代宦官当权,其实都是皇权的衍生品。

王振从来都不在乎沈忆宸什么治水的不世之功,朝野声望再大,能比得上明初太祖时期的丹书铁券?

想要拿你问罪,什么都保不住性命。

可是皇恩圣眷不同,只要沈忆宸一日受到皇帝的器重,那自己就没办法弄死这个小子,甚至会逐渐长成大患!

王振没想到过去一年多,并且万岁爷还因山东地方弹劾沈忆宸动怒过几次,却丝毫没有消减对他的圣眷。

御华盖殿接见,便是最好的证明!

“王爷爷,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近一年来掌控朝局太过顺利,让唐童都有些飘飘然,没有把沈忆宸放在眼中。

经过王振这么一提醒,他也反应过来事情不简单。

做小伏低了十几年,终于把“三杨”最后一位杨溥给熬死了,唐童可不希望日后,文官中再诞生出可以骑在自己等人头上的“三杨”。

“鲁王之事有结果了吗?”

王振反问了一句,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在得知鲁王畏罪自尽后,就意识到事情绝不简单。

于是乎韩勇入了刑部大狱之后,王振特地派了锦衣卫前去审查,不过没问出什么有价值的消息。

但王振始终没有放弃,依旧嘱咐侄子王林严加看管,不时提审韩勇一番。如今事情已经过去快有半年,就算是个铁人,也该到扛不住的时候了吧。

“回禀王爷爷,那个叫韩勇的运军嘴硬的狠,完全问不出什么东西。”

“可能鲁王之事,真就是畏罪自尽?”

虽然韩勇是关押在刑部大狱里面,但锦衣卫的那些审讯手段,唐童清楚的很。

没有人可以扛住他们几轮审问,现在还问不出东西来,大概率鲁王畏罪自尽是真的。并且话说回来一个区区运军千总,敢对大明亲王做什么,王爷爷也太多疑了点。

王振听到后没有言语,理智告诉他鲁王之事查不出结果,那么畏罪自尽就是事实。

可不知为什么,心中总感觉此事跟沈忆宸脱不了干系。

若真要说沈忆宸敢对鲁王做什么,情感上王振同样觉得不可能,双方无冤无仇也太大胆了一点。

想着想着,王振感到一阵心烦气闷,愈发的烦躁。

沈忆宸此子入京,总感觉没好事发生!

“告诉王林再审讯一次,务必要把鲁王之事的嫌疑,往沈忆宸身上推!”

冤假错案这种事情,锦衣卫同样是一把好手。

如果鲁王真的就是畏罪自尽,也不能让这件事情轻松过去,得把沈忆宸给拖下水。

一旦沾染上谋害大明亲王的嫌疑,哪怕万岁爷再如何器重沈忆宸,心中终究会生出芥蒂。

对于王振可言,有间隙就足够利用。

“孩儿明白。”

唐童领命之后,即刻就朝着宫外走去,他已经领悟到王振背后,那股“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意思了。

可能沈忆宸都没有想到,自己这套手段,王振等阉党更为炉火纯青。

……

“臣佥都御史沈忆宸,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忆宸跪倒在华盖殿正中,朝着朱祁镇行五叩三拜大礼。

看着变得消瘦黝黑的沈忆宸,朱祁镇瞬间有些感慨,治水之事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完成,其中辛劳自不必多言。

“沈爱卿,平身吧。”

“谢陛下!”

沈忆宸起身站下御座下方,抬头望了一眼龙椅上的朱祁镇。

相比较自己离开之时,现在的朱祁镇脸颊已经蓄起了浓密的胡须,稍微遮掩了些少年皇帝的稚嫩。

“向北你临危受命出镇山东治水,如今庇护万民安康,解决了大明数十年来的漕运隐患,朕心甚慰!”

“为天子分忧,乃微臣本分!”

沈忆宸没有居功自傲,依旧表现的无比谦恭,这一幕放在殿内的值守成敬眼中,忍不住微微点了点头。

第250章 升迁之路

自古年少成名者,最忌志得意满,特别沈忆宸在山东境内行事乖张,颇有些肆无忌惮。

成敬还担心他回到京师,一时转变不了思维身份,在皇帝面前恃宠而骄。现在看来是自己多虑了,沈忆宸老成谋国,天生就是混迹官场的料子。

“朕还记得沈爱卿出镇山东那日,说过的那句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以万民为己任。”

“回头再看,你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朱祁镇的语气有些唏嘘,一年多前沈忆宸义正言辞的场景,仿佛宛若昨日。

如今他再度归来,已然立下不世之功。

“如果没有陛下的信任,臣也无法达成治水重任。”

沈忆宸依然没有把功劳独揽在自己身上,言语中始终把朱祁镇给带入进来。

“好!”

果然听到沈忆宸的话语后,朱祁镇大叫了一声好字。

“这就是当初钦点你为状元及第,朕说过的君臣相得,必将开创一段大明的休明盛世!”

朱祁镇心潮澎湃,沈忆宸是他亲政后钦点的第一个状元,并且还是前无古人的三元及第、六元魁首。

可以说朱祁镇对沈忆宸报以了很高的期望,希望他能辅佐自己建立起超越先帝的丰功伟绩。如今看来自己眼光没错,沈忆宸展现出来了治世能臣的风范!

“臣蒙陛下厚爱,莫不敢忘,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沈忆宸说这段话的时候,眼眶微微泛红,一副感动不已的模样。

这副神情可谓半真半假,真的是朱祁镇对于自己的信任跟厚爱。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某种意义上而言,朱祁镇算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并且沈忆宸也相信,皇帝说的这番话是真心的,想要君臣相得开创一个休明盛世。

可是帝王终究是帝王,雷霆雨露俱在一念之间,什么时候忘记了这一点,就意味着活到头死期将近。

伴君如伴虎,无论何时何地,都只能对帝王半真半假。

这也就是为什么,皇帝自古称孤道寡,除了彰显崇高,还有着无法言喻的孤寂。

一番情绪抒发之后,朱祁镇克制住了自己情感,神情恢复如常。

现在已经不需要王振站立身旁,提醒着朱祁镇身为帝王,当身正、心空、性定。

一年多的时间,沈忆宸在为官之道上成长了,朱祁镇同样在帝王心术上成长了。

“向北,如今你治水功成回京,并且通过了成总理的河工勘验,自然得论功行赏。”

朱祁镇望着沈忆宸笑着说了一句,可能心情大好的缘故,就连称呼都从沈爱卿,换成了更加亲近的向北。

“早上朕收到两份奏章,其中一份由吏部文选司呈交,吏部把你的山东治水政绩评为最优等,认为当循阶升转。”

“而另一份则是由内阁呈交,马阁老联合翰林院部推,举荐你为翰林院侍读学士。”

“不知向北你想要朕如何嘉奖?”

沈忆宸出镇山东治水之前,加了正四品的都察院佥都御史衔。不过这个加衔属于临时官衔,吏部并没有入档在册。

所以理论上来说,沈忆宸回京后身上真正的官职,还是正六品的詹事府左春坊中允,兼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按照吏部的常规升迁流程,沈忆宸政绩被评为最优等,就得循阶升转。也就是说正六品的詹事府左春坊中允,可以升迁为从五品的詹事府左春坊谕德。

这条升迁之路,放在明朝翰林文官里面,属于常规的入阁路线之一。

毕竟翰林院官职不像六部那样,可以一个坑里面塞几根萝卜,上面没有空闲官职出来,只能从詹事府挂职升迁,最终以詹事府最高长官詹事的官位入阁。

但这条路线,相比较正统的翰林院升迁入阁路线,明显就要稍逊一筹,虚职终究无法跟实职对抗。

马愉联合翰林院的部推,就是更好的青云之路!

明朝官员升迁除了吏部评选外,到了中高层级别将改变为共同推选,就连皇帝都不能“一言堂”。

准确来说,各部中层官员,由部内自己部推,后来扩展到了翰林院以及九卿。再往上的二三品官员,则由吏部连同三品以上官员廷推,决定其任职的人选。

廷推结果往往由内阁大学士跟各部尚书主导,皇帝基本上很难进行干涉。当然也有少部分是奉特旨空降的,可这样的官员会被文武百官瞧不起,很难开展工作。

例如嘉靖朝的内阁首辅张璁,没经过廷推导致四进四出内阁,始终无法得到下属的尊重。

正统朝时期的阁臣,像马愉、曹鼐、陈循等人,其实身上都加着翰林院学士的官衔,他们依然有着内部举荐权,只是不在翰林院坐堂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马愉敢拿翰林院官职来当做筹码,他们掌控着实实在在的决定权!

听完皇帝的讲述,正常人都会选择内阁举荐。虽然侍读学士跟詹事府左春坊谕德,同为从五品官阶,但两者含金量可远远不同。

就连皇帝朱祁镇都是这样认为,等待着沈忆宸说出翰林院的答案,然后作为治水功成的嘉奖。

可等了许久,朱祁镇都没有等到沈忆宸的回答,这让他不由纳闷起来,如此明显的优劣抉择,还需要考虑吗?

站在一旁的成敬,看着沈忆宸久不作声,同样内心里面有些着急。

前面还暗暗称赞沈忆宸行事沉稳,不恃宠而骄。难道现在他不满足于内阁推选,想要更丰厚的嘉奖吗?

别看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仅仅比正六品詹事府左春坊中允高出一阶,但地位权势带来的提升,可谓天壤之别!

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以从五品的官位入阁!

从五品官入阁,代表着翰林院官衔的含金量,其他六部九卿望尘莫及。

沈忆宸身为状元及第,理应知道其中差别,还有何好犹豫的!

首节 上一节 271/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