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我成了大明勋戚 第420节

同时胜利的天平,开始朝着大明的方向倾斜。

收拢好伤员跟阵亡袍泽的尸首,沈忆宸与残余明军骑兵将士返回京师,走的便是西直门。

相比较出使时候宏伟辉煌,此刻西直门可谓是满目苍痍,烽火硝烟的余烬依然还在燃烧着,目光所及之处全部都是双方士卒的尸体,以及充斥在耳旁的痛苦呻吟。

此刻城门已经大开,民壮们正在尽快的搬运着伤员回城救治,毕竟蒙古大军还没有退去,他们依然有着一战的实力,不能掉以轻心。

城门的一侧,站着于谦、武清伯石亨、右都督孙镗等等守门主将。李达、张祺、李瓒等人经历过一昼夜的厮杀后,已经连站着的力气都没有了,全部依靠着城墙脚下,默默的望着遍地战死的袍泽。

不过在城门这一群将领之中,出现了几张陌生的面孔,他们就是统帅南征军靖远伯王骥以及宁阳侯陈懋。

而与他们并且称之为正统朝三大名将之一的定西侯蒋贵,因在麓川受到瘴气袭扰,身体不适无法快速行军驰援京师,还身处于运河之上。

从爵位上来看,王骥仅仅是一个伯爵,可此刻他却站在众人的最中心,宁阳侯陈懋跟提督各路兵马的于谦,都只能位列他的左右。

毕竟靖远伯王骥没有世家身份加持,是靠着自己实打实的军功,开创了明朝文官封爵的历史,战功赫赫让众人信服。并且数次出征麓川,王骥都是领了统帅身份,陈懋跟蒋贵大多数时候为副将。

对于靖远伯王骥,沈忆宸并不陌生,当初在京师提及到瓦刺隐患的时候,他还曾支持过要早早戒备的提议。

只可惜那时候的明英宗朱祁镇意气风发,大明也处于巅峰时期,完全没有把瓦刺部给放在眼中,各种警示不了了之。

望着沈忆宸的身影,出现在归来的骑兵阵营中,倚靠在城墙角的白胖子张祺眼尖,第一时间就认了出来,然后起身兴奋喊道:“大哥回来了,他从敌营回来了!”

张祺的呼喊声音,自然是惊动了李达等人,他们这才把目光望向骑兵前来的方向,果然看到了沈忆宸的身影。

与此同时,沈忆宸看到这帮应天府的兄弟们,平安无事的活着,那颗悬着的心也终于可以放了下来。

另外张祺的呼喊,同样提醒了站在城门前的王骥等人,不过他们的注意力却没有放在沈忆宸身上,而是朝着为首的成国公朱勇拱手道:“见过成国公!”

不管是不是有爵位在身,成国公朱勇叱咤朝堂这么多年,身份的尊贵跟影响力,是不可能一日消亡的。更别论明军大多数将领,都曾跟随过朱勇南征北战,再怎么样都有着一份“老上司”的情份。

“吾已是布衣,诸位不用客气。”

成国公朱勇下马后,朝着城门诸位将领回了一礼。

“公爷始终乃吾辈楷模,岂能薄待之。”

王骥并没有因为朱勇的客气,而选择把对方当做平民百姓看待,相反依旧保持着礼数跟恭敬。

明朝勋戚只要不涉及到皇权站队,以及谋逆造反这样的重罪,夺爵并非没有日后复爵的可能性。哪怕朱勇这一辈子无法再担任成国公,以目前朱仪的表现来看,继承爵位的可能性很大。

就算没有曾经情份,但凡有一点官场情商的,都不会怠慢成国公朱勇。

互相客套了几句后,王骥发现了对方身上的伤势,赶紧让大夫护送朱勇进城医治。直到这个时候,沈忆宸才有上前搭话的机会,拱手行礼道:“下官见过靖远伯。”

面对沈忆宸的行礼,王骥望向他的眼神可谓是复杂无比。

奔赴京师的路上,王骥已经收到和议副使杨善,传达的明英宗朱祁钰密信,得知了沈忆宸“背主求荣”的消息。

说实话,当王骥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心中是无比震惊的。毕竟当初在朝堂之上,面对皇帝的质疑,群臣的鄙夷,王振的威胁,沈忆宸都始终坚持自己观念,认为瓦刺乃大明心腹大患。

这种人,真的会背主求荣吗?

可问题是,和议副使杨善的证明,太上皇朱祁镇的密信,乃至沈忆宸第一时间拥立新君,获得从龙之功加官晋爵。种种事例无一不是表明,他是土木堡之变后最大的获利者。

要知道相比较新君朱祁钰,王骥内心里面忠诚的对象,始终都是明英宗朱祁镇。

他的知遇之恩,才能让自己开创大明文官封爵的先例,人不能忘本,就算无法拥护太上皇复辟登基,至少不能让他在鞑虏手中受苦,必须得想办法迎接回来!

“数年未见,沈侍郎如今已经红极一时了。”

王骥淡淡的回应了一句,只不过这句话听在沈忆宸的耳中,立马就感受到一丝异样。

按照曾经双方的关系,久别重逢不说什么热情亲密,至少恭喜的话语不会用“红极一时”这种略带贬义的词汇,哪怕用个“独当一面”,都不会引发歧义。

“下官不敢当,倒是靖远伯回京,宛如中流砥柱般,稳住了京师岌岌可危的局势。”

“是啊,没想到本伯南征一战,京师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事情都物是人非了。”

说罢,王骥望向了旁边等候的李达等人,开口说道:“他们应该与沈侍郎是旧识吧,那本伯就不耽误你们叙旧了,另外还得尽快入宫复命。”

“靖远伯辛苦。”

感受到王骥态度的冷漠,沈忆宸不理解其中缘由,只能顺势拱手告退。

看到沈忆宸结束了跟王骥的对话,朝着自己等人走过来,白胖子张祺立马迫不及待的迎了上去拥抱道:“大哥,你总算是回来了,我都害怕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

“有这么夸张吗?”

从张祺语气中感受到那种熟悉的氛围,沈忆宸此刻紧绷的神经才彻底放松下来,仿佛重新回到了人间。

“真的,我怕再也活不到见你!”

说这句话的时候,白胖子张祺双眼通红,语气瞬间哽咽了起来。

直到这一刻,沈忆宸才意识到张祺不是在跟自己说什么轻松玩笑的话语,更不是害怕自己被鞑虏给掳走,而是担心这辈子无法活着再相见。

西直门一战的残酷,其实远远超乎了沈忆宸的意料。

“放心吧,你小子从小就有着福相,没那么容易死。”

沈忆宸轻轻拍了拍张祺的肩膀,其实现在的他早就没有了那副白白胖胖的模样。或者换一种方式说,从张祺的身上,已经看不到当初那个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影子。

“李达,将士们伤亡情况如何?”

西直门是沈忆宸最先驻守的城门,辽东军跟福建水师上万弟兄驻扎在此处,再加上后续补充的一万老营士兵,沈忆宸想要知道他们还有多少人活着。

毕竟其中很多人,是自己从福建千里迢迢带到京师,还记得扬帆起航的那一日,码头上站满了这群将士的父母妻儿。

可如今他们身死异乡,再也无法活着回到自己的故土,沈忆宸更不知道如果有朝一日踏足福建,该怎么向他们的父母妻儿交代。

曾经京师的满城缟素,这一战之后,可能会在大明各地上演。

“三不存一。”

李达神情凝重的回了一句,从目前京师民壮那里统计的数据,活下来的将士不足三成,其中还包括终身伤残的袍泽。

听到这个数字,沈忆宸感到自己心口堵得慌,那种战胜蒙古骑兵,打退也先进攻的兴奋跟喜悦,瞬间消失殆尽。

战争就会死人这个道理沈忆宸明白,只是看着朝夕相处两年时间都将士们战死,甚至很多人沈忆宸都能记住他们的面孔,说出他们的名字,这种感觉无法形容。

“收殓好每一名袍泽的遗骸,火化后找一处地方好好祭奠存放。等待这一场战事结束,大明宝船会带着他们回到家乡。”

“我明白。”

李达点了点头,这种事情不用沈忆宸嘱咐,他都不可能让自己同生共死的袍泽,死后无法魂归故土。

与李达等人交代完后,沈忆宸来到了兵部尚书于谦的面前。

相比较出使之前,本就皮肤黝黑如同老农一般的于谦,现在更是眼眶深陷,整个人都显得憔悴疲惫异常,身上穿戴的战甲也有着数处损伤。

“大司马,蒙古大军被打退,加之有靖远伯的南征军回援,需要提前制定追击敌军的计划。”

虽然历史已经改变,但京师依旧是暂时守住了。如果未来走向没变的话,当南征军抵达京师后,太师也先就会意识到攻陷大明帝都,已经成为了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那么他接下来会做的,就是率领入关的蒙古大军有序撤退回塞外,尽最大限度的保存实力。

无论是出于私心复仇也好,是出于公心削弱蒙古大军也罢,必须尽快把趁势追击的方案给提上日程。

不然也先率领着蒙古大军安然撤退,他们依然是这场战争的最大获利者,拥有着足够实力在未来袭击大明九边重镇,相反遭受重创明军却无力进行反击。

俗话说富贵险中求,军事上冒险同样如此,大明帝都不是什么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沈忆宸不会让也先带着缴获的战利品跟大明百姓,就这么安然的返回草原!

听到沈忆宸说出要追击敌军的话语,于谦用着一种诧异的眼神望向他,满脸的不可思议。

开什么玩笑,如果不是靖远伯的南征军关键时候赶到,恐怕现在大明京师都已经沦陷,哪来的实力去追击鞑虏,他们像是战败落荒而逃的模样吗?

不过诧异归诧异,于谦依旧是耐着性子解释道:“向北你有所不知,靖远伯为了尽快驰援京师,仅仅率领着数万人轻车简从,这才关键时刻解除危机,南征军大部依然还在运河之上。”

“太师也先这次虽然攻城失利,却远远未到丢盔弃甲的时候,切不能急功近利。”

“不,大司马,也先能隐忍蛰伏借助明军力量,削弱鞑靼跟兀良哈三卫统一蒙古诸部,纵横漠北万里,彰显了他极具战略眼光,绝不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下官判定,也先不会再大规模攻打京师,而是已经开始着手撤退计划,不能就这么轻易的放鞑虏返回漠北!”

沈忆宸的神情坚定无比,他知道历史上京师之围解除后,其实并没有伤到蒙古大军的元气。相反也先整顿兵马后,东到建州、兀良哈,西到赤斤蒙古、哈密,都成了瓦剌的藩属,势力由此达到最盛!

如果不能借此机会重创蒙古大军,那么接下来的十几年时间里面,大明九边不得安宁!

第371章 未来野心

换作是别人,可能于谦会觉得对方在胡言乱语,鞑虏西直门进攻失败损失了数万人马,可他们的总兵力依旧高达二十万左右,完全没有到溃败放弃进攻的程度。

相对的,大明京师九门守军,伤亡程度其实并不下于鞑虏,双方实力是同步下降的。

但说这句话的人是沈忆宸,并且语气斩钉截铁不像是狂妄之言。

禀承着对沈忆宸的信任,于谦犹豫了下点了点头道:“待京师兵马休整之后,本官会考虑主动向鞑虏发动进攻。”

“大司马,鞑虏撤退的速度可能会比预料的更快,等到兵马休整完毕就丧失了先机。”

“下官愿领兵出战!”

沈忆宸朝着于谦主动请战,除了想要抓住战机外,还有就是想要攫取战功。

太师也先“不守规矩”的扣留和议使臣,完全打乱了沈忆宸的战前计划,甚至是错过了京师守卫战。

要知道历史上的京师守卫战,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场高层权力的重新分配,战后景泰帝朱祁钰大封功臣,涌现出诸如于谦、石亨、杨洪等一批朝堂新贵。

沈忆宸想要进一步执掌天下权,就不能在京师守卫战中缺席。

击溃撤退的蒙古大军,就是沈忆宸站稳脚跟的青云梯!

“向北,你才从蒙古大军营中获救归来,是否有些操之过急?”

于谦把沈忆宸的请战,当作是年轻人的激进跟冲动,内心里面并不是很赞同仓促进攻。

“大司马,战机稍纵即逝,如若不信还请尽快派遣斥候,牢牢盯住鞑虏大军的动向,下官判断最近两日就会有兵马离营撤退。”

“好,本官晚些时候会与靖远伯跟武清伯商议军务。”

面对沈忆宸的强烈坚持,于谦半信半疑的应承了下来,然后说道:“向北,回府换上一身干净衣服,你还得就和议事宜入宫复命,别让陛下久等。”

朱祁钰跟沈忆宸背后达成的利益交换,于谦没有参与进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一点都察觉不到异常。

官场没有蠢人,特别是站在权力中枢的京官,皇帝定然在宫中等待着沈忆宸的回信。而且于谦还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沈忆宸的回答,与之前回来的和议副使杨善不同。

“是,下官告退。”

得到了于谦的允诺,加上沈忆宸确实需要把蒙军营地发生的事情,入宫面圣告知朱祁钰,他拱了拱手便走进城内。

此时城内的道路两旁,已经搭满了临时的棚子,安置战场上的伤员。很多人看到沈忆宸过来,不顾身上的伤痛,咬牙站起身来朝着他行礼致敬。

这一幕,让沈忆宸不由动容。

哪怕自己并没有在西直门并肩作战,他们心中依然保持着一份尊重跟敬意,这可能就是福建朝夕相处两年的回报。

回到成国公府,母亲沈氏跟陈青桐都已经在大厅等候。虽然她们已经从成国公口中提前得知安然无恙,但依旧按捺不住心中的担忧跟急切。

首节 上一节 420/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