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 第438节
相比较杨鸿泽五寺实权职位,商辂仅仅加封了正四品詹事府少詹事虚衔,并且在内阁排名中也屈居末席。
另外萧彝由于在转运通州仓储中的优异表现,获得了皇帝跟朝臣的一致认可,并且还得到了于谦的大力赏识,坐稳了户部郎中的位置。甚至有传言只待萧彝资历跟上去,下一任户部侍郎之位非他莫属。
这对于一名二甲进士而言,毫无疑问是走活了另外一条道路,否则在翰林院论资排辈熬入阁机会,可能等上几十年都一定能入阁拜相。
不过真正改变格局的,还是文官集团的再度崛起!
想当初王振权倾朝野期间,文官集团处于全面的打压之下,再加上内阁三杨一度势大,压制了六部九卿,阁部之间隐约还有着权力斗争。
现如今宦官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哪怕得到了皇帝信任的金英、成敬等人,都得小心翼翼的做人,以免重蹈王振的覆辙。
而排在更后面的曹吉祥等太监,此刻还没有获得夺门之变带来的复辟功劳,距离一代权阉还有着很遥远的距离。
勋戚那就更不用说了,黔国公远镇云南,魏国公镇守南京,英国公战死土木堡,成国公问罪夺爵。偌大一个京师,连个撑场面的大明国公都找不出来,三驾马车的势力平衡彻底被打破。
相反文官集团这边,前任比较强势的首辅曹鼐战死,继任者陈循资历声望远远不足,连曾经被视为软弱不堪的吏部尚书王直都压不住,更别说后面还有五朝元老礼部尚书胡濙。
现在内阁中还加入了杨鸿泽、贺平彦等人,更是改变了阁部之间的实力对比,从而实现了六部彻底领衔,礼部尚书胡濙成为了朝堂上的“无冕之王”。
文官集团的崛起,表面上是暂时掌控了话语权,深层次上已经开始不知不觉的开始压制武将勋戚。比如最重要的五军都督府职权,已经划分到了兵部管辖,并且内部开始批判这些年的对外战事。
王振领衔的麓川之战跟明英宗御驾北伐,毫无疑问成为了批判的主要对象,国防政策全面转为收缩。
当然,这些转变的影响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展现出来的。等到“出征”、“北伐”等词汇,成为朝堂上的禁忌,成为反面典型举例的时候。
战争失利没有被打断的大明血性脊梁,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被打断了,再也没有主动开战的勇气。
正统十三年十一月九日,辽东的积雪已经能没过脚踝,沈忆宸与石亨还有一众辽东军的将领,此刻正站在码头上拱手道别,谁也没有想到紧急任命的辽东总督,会这么快征召回京。
“曹总兵,山高水长就不用再相送了,待驰援军离去之后一定要多加提防也先,此人切不可掉以轻心。”
曾经沈忆宸无数次在朝堂呼吁瓦刺也先会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却始终没有得到回应。现如今他再次着重叮嘱辽东总兵曹义,现在的停战并不是和平的到来,更多是下一场战争的等待。
“放心吧沈督宪,本官定然不会给也先可趁之机。”
“另外与脱脱不花的贸易互市,食盐、茶叶、棉布、瓷器等等皆可售卖,唯独铁器要严格限制数量,哪怕一张铁锅都得登记在册。”
沈忆宸又嘱咐了一句,曹义的黑历史让他着实有些不放心,明国已经培养出来瓦刺部这样的大敌,自己绝对不能再亲手打造出下一个“也先”。
“是,本官知晓。”
得到曹义的确定答复后,沈忆宸点了点头把目光望向了李达。
“此次一别你也万分小心,辽东军是大明北方的擎天之柱,操练武备绝对不可荒废。”
“知道了,你前几日喝酒就说过几遍,现在怎么变得婆婆妈妈。”
李达有些无奈的回了一句,沈忆宸已经强调过好几遍,而且自己别的什么都不在乎,唯独在练兵这一项上面,可以说是从来不敢懈怠,哪需要这般再三嘱托。
听到李达的吐槽,沈忆宸笑了笑没有反驳。
经历过数场大战,见识过太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面,沈忆宸表面上变得铁石心肠,明白了什么叫做慈不掌兵的道理。可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始终不愿意看着与自己同龄的大明将士们,永远的倒在战场上面。
一将功成万骨枯,如果可以的话,沈忆宸真不希望自己青云之路下面埋葬的是累累白骨!
“张祺、吴荣,你们也多多保重。”
沈忆宸又拍了拍几个儿时伙伴的臂膀,与他们一一道别,最后在众人的目光中跟武清伯石亨,一同登上了南归回朝的大明宝船。
冽冽寒风吹拂着巨舰远去,码头上的人影逐渐变成一个个小黑点最终消失不见。望着依然面向辽东的沈忆宸,石亨有些感慨的说道:“沈督宪官宦沉浮,还能拥有这般纯粹友情,着实令人羡慕。”
这段时间在辽东,石亨看到沈忆宸跟李达等人的相处,完全想不到会如此的亲近融洽。
“你待人如何,别人就待你如何,很多时候不是旁人变了,是你自己变了。”
沈忆宸意味深长的说出这句话,他很欣赏武清伯石亨的骁勇善战,不愿意看到他逐渐被权势地位迷了眼,更不想看到他跟于谦反目成仇。
这句话与其说是解答,不如说是给石亨的忠告。
不过很明显,石亨完全没有听进去,他很不喜欢这种文绉绉的语气,赶忙转换了话题问道:“与其称赞沈督宪的待人处事,本伯更惊叹于沈督宪的运筹帷幄,居然能说得脱脱不花俯首称臣,连封贡国书都呈递了过来,着实让人有些不可置信!”
别说是石亨惊叹,就连沈忆宸开始都对于脱脱不花的效率赶到诧异。不过当他得知太师也先要召开诸部会盟,确定自己外甥猛可为皇太子后,那么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了。
只能说太师也先汲取了攻打京师贻误战机的教训,这次雷令风行不给脱脱不花一点喘息的机会。不出意外的话当皇太子身份确定后,就该轮到舅父去摄政了。
至于大汗脱脱不花,最好成为一个死人。
不过这次雷令风行到底是汲取教训后的改正,还是另外一次更大的错误,就得用时间去检验了。
“武清伯过赞,脱脱不花愿意俯首称臣,对于下官而言也是意外之喜。”
“不是本伯过赞,是沈督宪过谦。”
“驰援辽东大败瓦刺也先,还劝说蒙古大汗脱脱不花归顺朝廷,这一次沈督宪班师回朝要论功行赏的话,恐怕又得开创我大明的历史。”
石亨说这番话的时候,哪怕已经封爵的他都忍不住流露出羡慕之意。
只是沈忆宸仅仅淡淡一笑,班师回朝到底是加官晋爵,还是群起而攻之,恐怕还是个未知数。
第388章 班师回朝
正统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沈忆宸率领的驰援军抵达了熟悉的大沽海防口。
大沽千户章岩磊,面对这浩荡的大明舰队,现如今已经彻底麻木了。
如果一定要说心境上有什么变化,那便是对沈忆宸最初的畏惧警惕,变成了崇拜跟敬仰。如果没有当初福建兵马无召赴京,然后前往塞外驰援土木堡,现在大沽口还能不能插着大明的旗帜,恐怕都将成为一个悬念。
码头上面除了千户章岩磊外,还有原亲征军参将,现京卫指挥使俞华致,山东卫都指挥同知韩斌、十营团骑兵守备将军武锐等人,齐聚在码头上迎接着沈忆宸回京。
待到沈忆宸从甲板踏上码头上的那一瞬间,黑鸦鸦的单膝跪倒一片,他们纷纷行大礼道:“末将拜见沈督宪!”
沈忆宸离开京师的这月余时间,不仅仅是官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军队同样如此。
南征军主力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当初京师武力划分,靖远伯王骥超越了沈忆宸,成为了最有实权的统帅。提督各营兵马的于谦排在了第二,十营团在各布政司勤王军抵达后,同样完成了补缺跟扩编。
至于曾经京师三大营的编制,已经完全沦为了历史。
当然,朝廷对于靖远伯王骥的提防跟戒备程度,就远远不如当初的沈忆宸。
毕竟这不是王骥第一次掌控大明帝国的半壁江山兵马,他已经证明了自己对于皇室的忠诚,稍显不同的是这次半壁江山,从南方换成了北方罢了。
但是让韩斌等人感到难受的是,不知为何南征军跟勤王军,好像对自己这支最初抵达京师的驰援兵马抱有敌意,认为他们动机不纯,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忠君爱国。
除了南征军的敌意外,哪怕在十营团中,福建跟山东卫兵马,也遭受到了排挤跟区别对待。甚至军中盛传京师守卫战后,他们会第一时间遣返原籍,以防有不轨之举。
韩斌不知道这些言论怎么来的,毕竟以他的级别跟武将身份,远远触碰不到大明权力中枢。
他唯一能想到的点,那就是驰援军上面没有统帅罩着,才会被人看轻。现在沈督宪从辽东归来,自己等人也终于有了主心骨,看看偌大京师谁还敢说三道四!
“甲胄之士不拜,本官曾经说过的东西,这么快就忘记了吗?”
望着这齐刷刷拜倒一片的场景,沈忆宸并没有那种“万众臣服”带来的权力满足感,相反大声朝着韩斌等人呵斥了一句。
面对突如其来的呵斥韩斌等人愣住了,要知道这段时间京师高官多如狗,而且随着武将勋戚的大量阵亡,大多是让文官去节制诸营兵马。
导致无论是南征兵马还是营团京军,见到这么多绯袍文官,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能卑躬屈膝的行礼问好,生怕会得罪什么大人物,逐渐就养成了一种习惯。
毕竟相比较武将的粗放,文官更讲究这些繁文缛节,失礼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哪怕土木堡之变仅仅只过去几个月,以文驭武的弊端就已经开始慢慢凸显出来了,望着文尊武卑的方向急速前行。
“是,末将知错!”
韩斌等人大声承认错误,然后齐刷刷站起身来,朝着沈忆宸抱拳行礼。
见到这一幕后,沈忆宸脸上才浮现出一抹笑容,然后走过去轻轻拍了拍他们的臂膀,询问着近况以及将士们战后照顾的如何。
“受伤的弟兄们得到了妥善医治,阵亡的弟兄们也火化收殓了尸骸,等待我们归乡的时候就带他们回家。”
听到韩斌的回答,沈忆宸点了点头道:“好,到时候我会拨付一笔抚恤金过来,切记后续还要安抚好阵亡袍泽的亲人。”
“是,末将铭记在心,弟兄们都准备好回去了。”
“朝廷下达回乡旨意了吗?”
沈忆宸有些疑惑的问了一句,他接到的圣谕是即刻率领大军返回京师,从文字上表面意思理解,京师依然急切需要兵马回师,否则大军暂时驻守在辽东更为稳当。
另外成敬的私信中,也间接表明了景泰帝朱祁钰,需要沈忆宸率领大军回来对垒勋戚大臣,按理说不会在这种时候,自相矛盾的让山东福建兵马尽快回乡。
“呵,南征军跟勤王军那群人,压根没把我们当自己人看待。也不想想京师守卫的时候,是谁在与鞑虏们九门血战,现在仗打完了就翻脸不认人,觉得咱们是来造反的了!”
韩斌毕竟官至都司级别,已经有些官场的稳重跟隐忍,站在旁边的孟大却忍不住直言相告。
他本就是底层把总出身,当初沈忆宸视察福州三卫军营,就是孟大站出来当出头鸟,现如今成为了卫指挥使,却依然有着一股草莽气息。
什么?
听到孟大的话语,沈忆宸这时候脸上写满了惊讶,他本以为自己总督辽东这段时间,京师这些山东福建驰援军,将享受到功臣待遇,再也不会有人把他们视为无召赴京的“叛军”。
结果没想到一番血战下来,异样眼光依旧没有变化,岂不是让将士们寒心!
“大司马没有处理此事吗?”
沈忆宸面色阴沉的问了一句。
于谦为人光明磊落,他绝对不可能容忍自己麾下,发生这样的内部不和事件,得知后定然会公正处理。
“十营团并肩作战过的弟兄并没有如此,南征军跟勤王军不归大司马管。”
“那是谁主管此事?”
沈忆宸继续追问着,驰援军弟兄遭受到不公平待遇,他绝对不会息事宁人,哪怕对方是王侯将相!
“咳咳,沈督宪稍安勿躁,这件事情本伯大概知道一点缘由,要不回京路上我与你慢慢诉说?”
就在此事,武清伯石亨面色尴尬的站了出来,打断了沈忆宸的追问。
要是换作一般人,沈忆宸估计不会搭理。但是石亨毕竟在辽东战场上,某种意义算是救了自己驰援军跟辽东军的性命,这个面子不能不给。
于是沈忆宸压制住心中怒火,点了点头道:“那就依武清伯所言。”
就这样回师大军朝着京师安定门方向前行,石亨面露难色的说道:“沈督宪,其实背后缘由,本伯也仅仅略知一二,可能不一定作数。”
“下官明白,武清伯但说无妨。”
“传言和议副使杨善在蒙古大营中,曾私下里见过太上皇,还带回来了一道密旨。”
杨善私下见过朱祁镇?
听到这个消息,沈忆宸脸色瞬间变了。
要知道这个时代,不管皇帝有多么昏庸混账,不管如何社稷为重君为轻,自己回绝乃至抛弃朱祁镇回京的消息一旦曝光,定然会出现千夫所指的局面。
天地君亲师的排位顺序,乃封建王朝亘古不变的道理。
当然,口碑归口碑,能够造成伤害还得看实权在谁手上,沈忆宸很好奇朱祁镇都密旨里面,到底有什么内容。
平复了一下情绪,沈忆宸尽量面色如常的问道:“武清伯,密旨内容是与下官有关吗?”
上一篇: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