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 第504节
要知道历史上大明隆庆开关之后,不到百年的时间里面单单官方记录,就有着高达三亿多两白银从海外流入大明,占据当时整个世界白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如此巨额的白银流入,直接让明朝税收从实物,逐渐完成了银本位的货币改革。如此巨大的财富,同时还为张居正的全面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变相续了明朝一波命。
开海禁是沈忆宸必须要尽快达成的事情,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白银,去完成后续的金融改革。否则就明朝目前这种税收还在征收实物的水平,财政就是一笔永远算不清的烂账,哪来的国力去完成对蒙古的征服,迎接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事关重大,本官需要慎重考量,暂且无法给沈中堂一个确定答复。”
思索良久后,户部尚书金濂最终还是没有立刻做出抉择,到了阁部大臣的高位,任何一项决策的影响都事关家国社稷,更何况改变祖宗之法去开海禁。
“大司徒老成谋国,自当如此。”
“不过南征军出征在即,辽东战事再起,不想继续从贫苦百姓身上搜刮,就得早日开放海禁设立钞关收商税。西洋各地快船往返也得半年有余,还需要之大司徒早做定夺。”
沈忆宸明白金濂的难处,但他依旧催促了一句。目前自己弄来的这批米粮银钱在没有额外支出的情况下,大概支撑半年战事没有多大问题。
半年之后夏收、秋收什么的上来,朝廷勒紧点裤腰带,打个一年其实也震荡不了朝局。
可问题是沈忆宸想要的不是打一场焦灼的烂仗,他需要南征军跟九边官兵士气如虹,用着精良的装备跟充足的粮饷,去完成对兀良哈三卫跟麓川的征服,对女真三卫的镇压,对瓦剌等蒙古诸部的战略优势!
指挥叫化子打仗从来不是沈忆宸的风格,关键时刻为了激励士气跟奖励将士,双饷实发也是一种战时手段,需要的银钱米粮大概率会超过原本预算。
同时这也就是为什么,沈忆宸提名让萧彝去参赞军务,就是为了确保军饷能更充实的发放到每一个将士手中,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出户部少一成,路途运输少两成,军营各级军官再拿走几成,真正到底层士卒那里就剩下点皮毛。
“本官会尽快给出回答,沈中堂如无其他要事,那我就先告辞了。”
“大司徒慢走。”
沈忆宸知道金濂是个实干官员,于是没有过多客套挽留,起身把他送出了值房。
伴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万众瞩目的己巳科殿在一片夕阳中落下了帷幕。沈忆宸此时结束了一天的办公,从文渊阁出来准备走东华门出宫回府,恰好远远看见结束殿试的新科贡士们,踏着落日往奉天门离去。
见到这群充满朝气,满怀好奇跟期待的眼神,不时东张西望的新科贡士们,沈忆宸仿佛看到了当初了自己。很快浑浊的官场又将迎来一批新鲜血液,他们到底是改变这个世界,还是最终同流合污,没有谁知道答案。
如果可以的话,沈忆宸希望自己看到的是一群充满着理想跟热血的好官。
还没等沈忆宸唏嘘感慨结束,一名宫中护卫悄摸摸的来到了他的身后,拱手细声说道:“沈阁老,赵佥事正在宫外等候,说有要事与你商议。”
沈忆宸认识姓赵的佥事只有一个,那便是锦衣卫指挥佥事赵鸿杰。身为特务情报机构的官员,他的要事紧急跟重要程度,要远超一般的消息。
于是沈忆宸没有丝毫的犹豫,跟着这名报信的护卫从东华门出去,来到宫殿旁的一条无人小道,赵鸿杰此刻已经站在那里等候着。
“鸿杰,发生了什么事?”
没有什么客套过程,沈忆宸见到赵鸿杰后,开门见山就问了一句。
“太上皇有动作了。”
行动了吗?
听到赵鸿杰的回答,沈忆宸浮现出一抹意料之中的神情,他知道对于曾经心高气傲的朱祁镇而言,是不可能安分的接受自己退位禅让,特别是在还有翻盘本钱的前提下。
这段时间来很多布局,几乎都是为了针对可能发生的政变,现在有了确定的消息,反倒有了种尘埃落定的安心感。
“太上皇做了什么?”
“南宫伺候的老太监阮浪拿了一把御用金刀,去了武清候石亨的府上,后续又前往了定远侯柳浦跟右都督张軏的府上,大概率是商议宫变的事情。”
“武清候石亨有什么异动吗?”
沈忆宸反问了一句,定远侯柳浦与孙太后有姻亲,算是铁杆的太上皇一党,宫变必然会参与。
右都督张軏不满英国公爵位的传承,加之现任英国公张懋年幼,英国公府事实上是由张軏把持主事,更助长了他内心中的权力欲望,大概率会谋取复辟之公。
唯一的变数还是在武清候石亨身上,他统帅的五军营是京师兵马中最强大的一股力量。哪怕到时候沈忆宸控制了紫禁城,只要石亨铁了心要政变,依旧很难阻挡五军营的兵马。
毕竟景泰帝朱祁钰的继位,相当于乱了帝位传承法统,先帝嫡子襄王朱瞻墡、明英宗庶长子朱见深、景泰帝目前还是庶长子的朱见济,理论上都有继承大统的资格。
在朱祁钰跟朱祁镇二帝之外,扶植一个傀儡皇帝上位,兵强马壮加野心的前提下,是有很大的可能性。
历史上石亨就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人,得势后把九边将领半数换了自己人担任,沈忆宸不敢保证对方会不会赌一把,去博取这惊天的权势。
“他收下了御用金刀,还没发现有其他动作。”
“太上皇串联之事,还有谁知道?”
沈忆宸又继续追问了一句,消息传播的范围将决定后续行动的力度。
“锦衣卫指挥使卢忠肯定知道,至于陛下是否知道,我就不知了。”
“你这话什么意思,卢忠知道陛下还能不知?”
沈忆宸敏锐察觉出赵鸿杰话中的歧义,按理说锦衣卫是天子亲军,指挥使就是皇帝的耳目,哪还有不往上呈交情报的说法。
“我疑惑的点就在这里,卢忠得知后并未前往宫中求见陛下,不知道他打着什么算盘。”
“向北,你说他会不会也想着谋取复辟之功?”
赵鸿杰的这句话,倒是提醒了沈忆宸。历代锦衣卫指挥使是由皇帝一手提拔的绝对心腹,唯独卢忠算得上是个意外,他跟景泰帝朱祁钰之间没有丝毫的情谊可言,双方关系很是生疏。
现在内官监掌印成敬重启东厂,摆明是皇帝对于锦衣卫不够信任,这种情况下卢忠想要再进一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随着朱祁钰帝位稳固下来,他很快就会在这个情报机构关键位置上,换上自己的绝对心腹。
相比较之下,卢忠就与太上皇朱祁镇的关系亲密的多,效忠十几年的情谊不是说没就没了的。
一边是朝不保夕随时有可能被替换,另外一边是复辟之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内心中出现动摇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卢忠本就不是什么忠诚的人,他为官追求的就是荣华富贵!
“很有可能。”
想明白这些之后,沈忆宸点了点头,大概率卢忠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正在待价而沽。
“鸿杰,你现在即刻进宫求见陛下,把关于金刀的消息如实禀告,必须要抢在卢忠的前面。”
“向北,你的意思是?”
听到这句话后,赵鸿杰隐约猜测到沈忆宸想要做什么,只不过越级禀告犯了官场大忌,很容易弄巧成拙。
“忠诚的不绝对,那就是绝对的不忠诚,卢忠看来不适合担任锦衣卫指挥使了。”
沈忆宸淡淡的回了一句,他相信在特务机构混了这么多年的赵鸿杰,很容易就明白自己真正的意图。
那就是趁此机会拉卢忠下台,凭借着对景泰帝朱祁钰更加“忠诚”的表现,赵鸿杰抓住机会继任锦衣卫指挥使!
很多时候无论是官场、战场、还是商场,谁掌控了情报优势,谁就将成为最终的胜利者。锦衣卫是大明最为强大跟完善的特务情报机构,指挥使一职的重要性非比寻常。
沈忆宸当初让赵鸿杰加入锦衣卫,某种意义上就是早早布局,期望未来在朝堂斗争中掌控优势。
正常情况下想要让赵鸿杰升任指挥使,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皇帝只要智商没问题的,绝对不会把如此重要的位置放出去,没有十年以上的效忠跟考察,没有任何担任的可能性。
但景泰帝朱祁钰的继位,本身就属于意外情况,如今卢忠的野心给了沈忆宸一条捷径,这不让赵鸿杰抓住机会表现下,简直对不起对方的愚蠢!
“向北,我知道了,这就入宫拜见陛下。”
赵鸿杰郑重应了一声,眼神中闪烁着一抹别样的光芒。
第459章 金濂叹服
景泰元年四月初一的这天夜晚,注定是很多人的不眠夜,但暴风雨却没有因此降临,事发突然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默默积攒着自己的力量,避免出现任何失败的可能。
朝中此时最大的事情,明面上依旧被己巳科殿试给霸占着,经历过十几日的阅卷评选,终于在四月十八号金殿传胪仪式上,公布了最终的状元人选。
己巳科大魁天下的新科状元,并不是之前的会元彭时,相反由五经魁排名第二的陶中轩独占鳌头,前者排名第二拿到了探花头衔。至于何闻道跟岳正两人,纷纷倒退了许多,排在了二甲十名开外的名次。
出现这种局面,最大的因素自然是文官集团的操控,会试沈忆宸能凭借自己总裁的身份力排众议,把彭时取中为会元,何闻道跟岳正等人名列五经魁。
到了殿试环节,读卷官十几人中俱是传统文官,哪怕没有任何的利益冲突,他们也不可能背叛自己研究了一辈子的儒家理学,去欣赏认同那堪称离经叛道的“沈学”。
所以彭时获得榜眼的功名,不仅仅没有对他的打压,甚至如果不是看在沈忆宸的面子上,单凭读卷官的喜好连殿试第二都拿不到。
对于这种殿试结果,沈忆宸某种意义上已经很满意,他之前预估的最坏情况,是彭时直接掉到三鼎甲之外,何闻道跟冯正两人名列三甲。
榜眼跟二甲的位置,只要翰林院馆选发挥出色,依旧有很大几率成为庶吉士。沈忆宸曾经的上级倪谦如今担任掌院,相信他在馆选上面定不会刻意为难,公平选士以彭时等人的才学问题不大。
金殿传胪结束后,自然就是属于状元的御街夸官,望着新科进士浩浩荡荡沿着御道离开紫禁城,这副如此熟悉的场景让沈忆宸不由再度欷歔不已。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户部尚书金濂来到沈忆宸的旁边,同样眺望着远处朝气蓬勃的新科进士,嘴中喃喃说道:“曾经的我们,就是现在的他们。”
“是啊,但如今却物是人非。”
沈忆宸感慨的回应了一句,便收起了自己的情绪,他知道金濂过来肯定不是为了忆往昔,看来开海禁一事已经做出来决断。
果然听完沈忆宸的话语后,金濂就转过身来面向说道:“沈中堂,开海禁一事本官仔细考量过,可行。”
金濂没有说过多的废话,身为户部尚书没有谁比他更清楚大明的财政状况。开放海禁之后别的不说,按照沈忆宸之前从南方运粮的规模,单单这一项就能缓解漕运压力,稳住整个北方的粮食市场。
民以食为天,只要粮价稳住,那么一切财政上的问题都能解决。
另外倭国、琉球、吕宋、占城、暹罗等海外藩邦,实则一直与沿海地主大户进行着贸易走私,朝廷并非完全不知道,只是睁一眼闭一只眼罢了。
禁海之前一直没有收过海税,那么当建立起类似钞关的海关后,这笔钱就不能放过。金濂这段时间仔细计算过,如果在闽、浙、江、粤四地开放对外贸易并设专官收税,每年至少能收取数十万两白银。
别看这笔钱不多,潜力却不可估量,另外还能利用宝船舰队从西洋地区获取更为便宜的米粮,带来的价值就不能用银钱衡量。
甚至当时机成熟后,可以考虑从海上攻占安南地区与云南连成一片,这样能更快速的补给南征军,减少通过云贵高原的漫长补给路线。
开放海禁就目前而言,除了可能的倭寇袭扰,百利而无一害!
“本阁部在此,谢过大司徒顾全大局!”
虽然沈忆宸心中有过准备,金濂会站在家国天下的角度支持放开海禁。但当对方真的做出决断,他依旧是有些喜出望外,当即对金濂拱手行了一礼表示感谢。
“沈中堂不必如此,要论到顾全大局,本官远不如你。”
金濂回了一礼后连连摆手,是沈忆宸首先放下“阵营之争”,找到自己解决了目前大明的财政危机,才有了后续的开海禁商议。
换位思考,金濂觉得自己做不到沈忆宸这样的深明大义,主动找“政敌”去合作。
“大司徒客气,不过想要开放海禁,还需要说服朝廷百官,刑部尚书那边就拜托大司徒了。”
沈忆宸话音刚落,金濂就接话道:“本官早前已与大司寇商议过,他赞同开放海禁。”
“大司徒果然雷令风行!”
沈忆宸再次称赞了一句,金濂同样想到了朝廷文武百官的阻力,提前有了动作。
“既然如此,那大宗伯(礼部尚书)跟大司马(兵部尚书)这边就交给本阁部,等下次朝会正式向陛下上本启奏!”
“看来沈中堂心中早有谋划,那就劳烦了。”
金濂笑着回了一句,礼部尚书胡濙跟兵部尚书于谦那边,沈忆宸的关系人脉不下于自己,就不用多操心。当六部中有四部赞同,加之内阁表态,开放海禁就将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再无任何变数可言。
“对了,本官还有一事,想要与沈中堂商议。”
“大司徒但说无妨。”
最重要的事情解决,现在沈忆宸心情大好,就算金濂想要获取一些官场回报,他此刻也不会婉言回绝。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南征军的出征粮饷,本官已经做好的预算,即日将呈交给陛下拨付靖远伯。”
“但征伐兀良哈三卫,京营这边内阁商议由都督同知朱仪领军,右通政萧彝参赞军务。辽东军那边本官希望由沈中堂督军,同时完成对蒙古皇太子猛可的安置。”
上一篇: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