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小兵崛起

明末小兵崛起 第322节

不算前河套平原移民的一万人口,单就威武城五地的人口,已是突破了三十五万人。

而屯田数却是增长的十分缓慢。

没有办法,陕北这地方,可耕种的土地实在有限。

就算是百姓们再怎么开垦,屯田数还是没有突破三十万亩。

眼瞅着人口在激增,粮食消耗也在增加,而粮食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所以,现在的刘博源,只能寄望于前河套平原的开发了。

据杨勃传来的消息,第一批移民的百姓,已经开始在归化城附近与海德金营地,进行大规模的开垦。

预计会在今年之内,就有粮食产出。

这总算是一个好消息了。

......

五月中旬。

京师。

最近这段时间,京师内突然流传出一股流言,一股有关于延绥镇榆林中路副将、镇国将军刘博源的流言。

流言的内容很是简单,尽是夸赞镇国将军大败满蒙鞑子的话语,可谓是将刘博源吹捧到了天上,将大明的其余武将,都踩到了脚下。

在内容中,除了刘博源外,大明的其他武将,都是一群酒囊饭袋。

放眼整个大明军队中,就只有镇国将军的威武军,才是一支能打的军队。

什么关宁铁骑,什么九边精锐,都不过尔尔。

甚至在流言中,还拿洪承畴与熊文灿来说事,若是由刘博源主导围剿流贼,怕是早就将流贼剿灭殆尽了。

如此吹捧之语,可谓是险恶到了极点。

试想一下,同为武将之人,有谁会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呢。

特别是这个武将,还只是一个副将而已,连总兵都没有混上。

这明里暗里的意思,不就是再说,你竟然连一个副将都比不上。

不过,如此没有丝毫技术含量的流言,根本引不起聪明人的关注。

他们在听到这个流言之后,都是不可知否的笑了笑,随后便抛之脑后。

一个副将而已,哪里值得朝廷大佬们的关注。

估计就算散播流言的那些有心人也没想到,这流言也会没有效果。

其实,不怪那些有心人不明白,而是以刘博源的地位,还不足以引起朝廷大佬的重视。

就比如当初的袁崇焕,若是刘博源有他这般地位,有他这般的实力,估计才会引起朝廷的重视。

而刘博源,一个延绥镇榆林中路副将,二品镇国将军,有什么值得重视的。

在刘博源的上面,还有兵备道,还有延绥巡抚,还有三边总督。

如此多的大佬在上面,真的不值得去关注。

当然了,这流言的效果,还是有那么一点作用的。

刘博源的名声,也传播的更为广阔了。

......

时间进入到六月份后,夏收也已是彻底结束。

经过李大勇的一番统计,今年开垦的二十八万亩屯田,总计征得税粮八万四千多石。

这可是大大的缓解了用粮危机。

不过,这些粮食也还是支撑不了多久的。

鉴于粮食不足的问题,刘博源只好面向百姓们,收购他们手中多余的粮食,只留下自己一年够吃的粮食就行。

而百姓们对此也是十分理解,积极的配合将军府,出售自己家中多余的粮食。

如此,粮食的问题才稍稍解决一点。

......

崇祯十一年六月十日。

随着响水堡与波罗堡的发展越来越快,堡内的面积已是容纳不下百姓们的居住。

因此,赵世相与李文彬便寻到了刘博源,想要对两个营堡进行扩建。

镇国将军府,官厅内。

“大人,属下恳请大人拨款两万两白银,用来对波罗堡进行扩建!”见着刘博源当面,赵世相便直接将目的说了出来。

“扩建波罗堡?”刘博源好奇的看了看赵世相。

赵世相点点头,应道:“是的,大人!”

“目前波罗堡已有人口一万五千人,户三千六百余户,堡内的面积已是难以容纳百姓们的居住。因此,属下恳请大人拨下银两,将波罗堡扩建成可容纳三万人居住的城池。”

刘博源点点头,同意道:“既然如此,那本官就拨下三万两白银,对波罗堡进行扩建吧!”

“多谢大人!”赵世相一脸喜色,连忙对着刘博源抱拳道谢。

一旁的李文彬也是连忙说道:“大人,属下也恳请大人拨下银两,对响水堡进行扩建!”

“响水堡也要扩建?”

“是的,大人!”李文彬点头。

“目前响水堡已有人口一万两千人,有户三千一百余户。原本响水堡最多只能容纳五千人左右,可现在的人口数量,已是严重超出响水堡的容纳。”

“所以,也恳请大人拨下两万两白银,对响水堡进行扩建!”

“好吧!”

刘博源没有过多的考虑,直接同意了李文彬的请求。

现在的镇国将军府,银钱还是比较充裕的。

几万两的白银,拿出来没有半点压力。

第401章 与满清的议和

崇祯十一年六月底。

在随着大量银钱撒出去后,威武城的粮食危机问题,又一次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几乎每隔半个月时间,都会有大量的粮食运进威武城。

而镇国将军府银库中的银钱,则是在急剧的缩水。

不过,刘博源对此一点也不在乎。

毕竟现在这个时候,粮食可比银钱管用多了。

每天都有大量的流民,前来威武城投靠。

而充足的粮食,则是保障了流民的生存机率。

七月初。

远在归化城的杨勃送来了一个好消息。

目前在归化城与海德金营地,已经开垦出上万亩的田地了,而且也都已经种上了粮食。

预计在九月份的时候,将会迎来一次大丰收。

收到这个好消息的时候,刘博源也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只要熬过了今年,那明年的前河套平原,就会迎来爆炸式的发展。

嗯......

还是要继续加大移民力度,争取在明年开春之时,移民数量能达到五万人。

......

七月中旬,紫禁城。

东暖阁之内。

“杨爱卿,目前三月剿贼的期限,已是过去了半年有余,然大明境内的流贼仍是没有完全剿灭,朕心难安啊!”

最近这段时间,崇祯皇帝不仅收到三边总督洪承畴请求援兵的奏折,且还有四川的蜀王也写了来信,要求崇祯皇帝尽快剿灭流贼。

另在河南、陕西等地,又有小股流贼起事造反,一刻也不得安生。

于是,寝食难安的崇祯皇帝,便唤来了杨嗣昌,商议解决流贼的问题。

对于彻底解决流贼的问题,杨嗣昌也是没有丝毫的办法。

虽然看着参与剿贼的官军十分的多,可是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官军队伍根本没有几支。

许多精锐的官军,都还在九边与辽东之地。

在中原大地之上,就左良玉、贺人龙、曹变蛟等人的官军队伍,颇有一些战斗力。

其他的卫所军或当地驻军,根本就拿不出手。

这也就导致四川的李自成等流贼,能猖獗至今。

而洪承畴纵使有万般能耐,也是无可奈何。

“皇上,如今流贼难灭,说到底还是没有精锐边军的参与。若是有精锐边军参与剿贼,定可定期灭贼!”

杨嗣昌也是明白其中的缘故,故而一针见血的说出流贼难灭的原因。

崇祯皇帝听后,也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杨爱卿说的是没错,可九边官军是用来防备草原鞑子与满清的,轻易调动不得。”

“皇上,微臣有一办法,既可保证剿灭流贼,又可避免外敌不会入侵!”杨嗣昌低首作辑的说道。

“哦?杨爱卿有何办法,速速道来!”崇祯皇帝一脸急色的催促道。

杨嗣昌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了几个字:“与满清议和!”

首节 上一节 322/6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从小卒到西府赵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