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214节

  可到了大乾,动不动流放,动不动就杀头,现在更是要夷三族了,这些大乾勋贵觉得,大乾待勋贵、官员太酷烈了。

  王氏觉得苦一苦勋贵、官员、豪强那是应该的。

第457章 大朝会

  王信对于夷三族的态度很坚定,在这个时代从来都不缺少牺牲一个人幸福全家族的人。

  在王信的诏令下,很快就绣衣使就将涉及案件的几个勋贵家族全部拿下,那些跟著这几个家族一起出力的豪强也都被尽数抓捕。

  这些豪强跟在几个勋贵家族后面开采银矿,熔炼银铤,出人出力。虽然没有直接铸造银元,但是他们将所有的工作完成了大半。

  这一次的假银元案子,是他登基以来第一次假币案,对于假币的危害有多大,皇室有著清晰的认知。

  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列国混战,各国财力穷困,于是就铸造了大量小钱、夹铅钱,这些钱质量很差,逼的最后百姓只能以物易物。

  然后那些卿士贵族们也趁机谋取暴利,搞的粮价飞涨,百姓困苦,只得去给卿士豪门为奴为婢才得以苟活。

  王信为了震慑那些勋贵、官员、豪强,于是对其推行严刑峻法。至于说这种严刑峻法会不会坑害百姓?平民百姓能犯什么罪?

  那些夷三族,诛九族的大罪轮的到他们去犯?这种大罪,不是那些勋贵、官员、豪强,都没资格犯!

  而且不管是夷三族还是诛九族这种大罪,基本上牵扯不到普通百姓。夷三族也只是牵扯到没有出五服的,其家中的奴仆都不会牵扯到,甚至妾室都不会牵扯。

  乾元殿,大朝会。

  王信高居御座,在其身旁则是太子王澈。在往下面则是左右内丞相,以及大将军等三公。

  今日大朝会,刚一开始,众臣就开始对此番假银元案进行争论,可以说七成以上的官员、勋贵都不赞同夷三族,诛九族这种法律,剩下那些没有反对的也只是保持沉默。

  大殿上,大臣萧恺上前一步道:“陛下乃圣明仁君,夷三族之法过于酷烈,还请圣人三思。”

  “萧卿此言不妥,夷三族乃是因为其所犯罪孽重大,不得不为也!”御史王铄直接说道。王铄虽然也姓王,但是已经出了五服,不是皇室成员,而是公室,但是依旧和皇室关系紧密。

  萧恺道:“一人犯法,何故株连三族?即便是要牵连三族,流放岭南、西域、辽东便是,何故造如此杀戮?圣人乃仁圣之君,如此滥用刑罚,有损陛下圣明,臣上书劝谏,非是为那些犯罪之人,而是不愿陛下圣明有损。”

  王信撇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对于自己的身后名王信一点都不担心,他虽然对勋贵、官员、豪强更为严苛酷烈了一些,但是他依旧是一个好皇帝,这一点负责编纂历史的太史令可以证明。

  大干的史书又不是你们这些勋贵、官员、豪强编修的,你们以为自己有多大话语权?圣明不圣明是你们说的算吗?

  要知道修史书的可是出自我王氏一脉,太史令自会秉公书写,而不是伱们那种春秋笔法。

  “萧卿慎言,汝是史官吗?”旁边的内相王澄瞥了他一眼说道。

  张彦手持笏板出列道:“陛下,私铸假银元自然是大罪,将犯法者斩首示众即可,即便是行连坐之法,也该是此案主谋斩首,其家族发配西域、岭南、辽东任其自生自灭,没有必要夷三族,将父族、母族、妻族杀光啊。”

  张彦说完,下面几个大臣纷纷应到“张卿所言极是。”或者“臣附议。”

  三公九卿中,除了三公之外,九卿七个都反对夷三族,下面的官员也是反对居多。毕竟他们都不想面对这种法律。

  有时候皇帝即便是想要推行这种法律都很困难,绝大多数这种夷三族、诛九族的法律都只是一纸空文。除非是遇到秦皇汉武、朱洪武、朱棣这种威望著重,强势的帝王才行。

  大乾皇室自然是有这种威望的,能不能推行还要看皇帝的性格够不够坚毅果决。

  王信看到朝堂之上群臣如此,缓缓从御座上站了起来,旁边的太子王澈连忙上前搀扶。王信走了两步,站在御座前,看著大殿中的群臣,缓缓说道:“诸卿前来劝谏,各有缘由,但是朕却没有听到一句关于百姓之言。”

  看到群臣的样子,王信直接摆摆手道:“不用争辩,你们肯定会说,自己关心百姓,知晓民间疾苦。”

  “但是朕要说的是,若是知晓民间疾苦,就会明白这假银元之害。”

  “不管是以前的皮钱、夹铅钱、当二十的大钱,亦或者现在的假银元,最终受到伤害的都是底层百姓。”

  “别说什么勋贵、官员、豪强也损失,实际上即便是他们受到损失了,也可以轻易将损失转嫁给百姓,他们拿这些钱和百姓交易,百姓敢拒绝吗?”王信面如止水,静静的盯著殿中大臣们,虽然没有斥责,没有生气,但是给众人的压力却是宛若实质。

  “不敢的!”王信缓缓说道:“即便是百姓知晓律法,敢去报官的有几人?”

  勋贵、豪强、官员,可以动用的资源太多了,即便是大乾律法严格,又有巡查御史、绣衣使监督,各地依旧有这些人犯法。

  甚至于他们根本不用出手,只需要稍微暗示一下,这些掌握了绝大多数生产、生活资源地头蛇,想要玩死一个平民百姓有太多的方式了。

  不到万不得已,普通百姓是不愿意和他们斗的。

  “你们绝大多数出身朱紫,或是簪缨世家,即便不是锦衣玉食,也不会为一两个银元发愁,可百姓呢?一年幸苦能有几枚银元?”

  “你们一顿饭所需,可能就是他们一家一月所用,甚至更多。”

  “若是将他们手中仅有的这点钱变成劣钱、小钱、假银元,让这些百姓如何生活?到时候他们也只有行当年陈涉旧事了。”

  “这一次的假银币案,朕之前增补法令是他们不知道吗?既然知道了还犯,那这是什么行为?欺君之罪!”王信冷冷的说道,目光森然的在大殿中扫过。

  “朕今日再说一遍,私造假钱、劣币、假银元者,夷三族!”

第458章 银矿法令

  大朝会很快结束,在王信的强硬推行下,夷三族的诏令正式下达。当然因为群臣反对的缘故,王信对女眷网开一面,没有充入教司坊,而是改成流放。

  即便如此,一时间被斩杀的人也足有数千人之多,刑场的刽子手刀都砍卷刃了几把。其中作为公室的陈家皇室也没有丝毫留情。

  神都洛阳的勋贵聚集的内城以及城郭处,都空出来好大一片区域。

  这一次以雷霆手腕处置那些勋贵豪强,王信就是要立威。给那些想要私铸假银元,劣钱的人一次杀鸡儆猴。

  同时也是给以后出现这种情况,后辈皇帝一个参考。

  正所谓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他故意定下如此严苛之法,就是想著以后即便是后辈法令执行没有这么严格之后,至少也会推行斩首流放。

  王信在对那些勋贵、豪强进行夷三族之后,朝廷从这些人家中查抄出来数十万御制银币,这些银币全都是朝廷铸造的上好银币,除此之外,还有十余万枚假银币,以及大量银料、铜料、铅、锡等。

  这些假银元虽然有一个假字,但是并非一文不值,其中含有三成到四成的银,王信让匠作监的大匠做等人查看之后,准备将这些假银元回炉重造,然后再加入足量白银,重铸成银元。

  大匠做对于这些勋贵们掌握的铸币技术进行了查看,虽然这些铸币技术绝大多数要落后于朝廷的技术,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对朝廷的铸币技术有所提升,甚至一些技术已经不弱于朝廷。

  这对朝廷来说也是好消息,能够改进铸币工艺,降低铸币的成本,提高铸币速度,并且让铸币工艺更加完善,为其他人铸币设置更高的门槛,铸造假币的难度更高。

  除了这些外,几家勋贵被夷三族,也空闲出来了大量土地田产,这些土地田产被皇室收归国有,然后再重新以低价租给百姓耕作。

  至于为何不卖给百姓,乃是因为这些田产根本不是百姓能够买下来的,就算勉强买下来也守不住,用不了多久也会被其他勋贵、官员用各种方法逼迫低价卖出了。

  勋贵的田产都是上田,便于取水,周围基本上也是勋贵、官员们的田产。普通百姓在这里只能被他们欺压。最好的办法还是让朝廷掌握,划分成官田,然后交给百姓耕作。

  至于说洛阳城中的那些宅院,以及庄园,则是被皇室掌控。这些宅院或者庄园会在以后当做赏赐,奖励给立下战功的之人。

  至于说那些商铺、作坊之类的东西一部分被朝廷接管,一部分进行发卖。这些东西处理完了之后,最让王信惊喜的就是银矿和这些勋贵手中掌握的工匠。

  王信没有去处罚那些工匠。实际上这些工匠基本上都是被勋贵掌控,包括其人身自由,甚至就连其婚姻嫁娶都被那些勋贵掌控,说的好听叫匠人,实际上就是奴隶。

  他们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在那些勋贵眼中,这些工匠就如同工具人一般。

  这些工匠中技艺精湛有不少,王信对工匠更看重,在赦免了他们的罪责之后,将这些工匠全部编入匠作监。按照他们的技术进行分配工作,并且给出相应的待遇。

  那座被勋贵们偷偷藏起来挖掘的银矿王信也派人前去接手,等到绣衣使和暗卫将银矿的具体消息传递回来之后,王信顿时就被惊到了。

  这座新发现的银矿距离神都洛阳并不远,就在南阳盆地,位于南阳郡复阳县。南阳盆地因为土地肥沃,水利设施完善,大量勋贵都在这里置办田产,也有不少勋贵被分封在此。

  这座银矿在复阳县中,在朝廷工匠对这座银矿进行评估之后,都被这银矿吓了一跳。这做银矿乃是少有的富矿,同时便于开采,就目前推测储量,已经超过朝廷所掌握银矿的一半了。

  完全称得上天下第一银矿。

  这样一个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银矿,若是掌握在勋贵手中,对于朝廷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若是勋贵们足够聪明,开采出来的银矿都可以操控大干的经济了。

  朝廷虽然掌控了十几座银矿,设立了很多矿监,但是这些银矿有的不便于开采,有的则是银矿石品味差,还有的一些已经快要枯竭了。

  真正能够稳定产出白银的银矿连三分之一都不足。而这些银矿加起来产出,都没有南阳这一座银矿的产出高。

  若是这样一座银矿被勋贵掌握,其所产生的后果,王信也不禁后背发凉。

  这些年来朝廷铸造的银元已经有三千万枚之多,但是这其中绝大多数银币都被勋贵、豪强、官员们收藏,真正在市面上流通的银币不足一千万枚,同时因为银币的便利性还有其精致的花纹、不易仿造、防伪、保值的特点,已经开始在大乾属国流通起来。

  西域、岭南、漠北草原等地也有大量银币流通。

  如此广阔的土地,人口预计有八九千万之多,这样一座巨大的市场,需要的银币、铜钱也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

  即便是朝廷不断铸造银币,但是市面上依旧是供不应求。

  朝廷积累的银铤两年之前就已经全部用完了,现在的银币都是靠著银矿出产的白银进行铸造,朝廷的银监原本有十套铸币机械,现在只有四套在运行,其他几套都已经停工,铸币的时候也是交替著使用,就是因为银料不足。

  现在有了南阳银矿,那几座开采成本高,品味差,即将枯竭的银矿完全可以关闭,然后将然后投入到南阳矿监。有了南阳矿监,朝廷铸币监完全可以全力运行。

  在发现了南阳银矿的事情后,王信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年朝廷放开山川菏泽之后,一旦发现矿产,那些勋贵偷偷开发,朝廷就会遭受巨大损失。

  为了防止南阳银矿的事情以后再出现,王信诏令法家士子完善关于山川菏泽的法令。

第459章 货币 经济控制

  山川河泽最早是周厉王开始,归属国家,禁止国人采樵打渔,他的下场如何,众人都知晓。

  后来社会发展,山川河泽的归属也更为严格,其中秦国最为严苛,等到了大干的时候,大乾立国时候是有规定,但后来文帝时期放开了一部分。

  武帝时期又放开了一部分,百姓打渔、采樵、采药、采集已经完全不受限制,但是开采矿产这方面没有明确。

  这一次抄家发现勋贵手中居然有如此大的银矿,谁又能保证,其他的勋贵手中没有银矿,或者其他矿产?毕竟朝廷也不可能将自己的触手延伸到每一个角落。

  现在朝廷能够掌控县城,一些乡镇也能够通过退役士兵掌控。但是像是山区和一些道路不便的偏远地区,就无力掌控了。而且很多县城中也不是完全掌控的。

  朝廷想要将所有的矿产控制在手中,难度很高,即便强行推行,估计最后也是效果寥寥,更重要的是,矿产在山中,需要自行寻找挖掘。朝廷完全没有实力将那些矿产找到并开发出来。

  所以这山川河泽中的财富,只能与勋贵、豪强、官员们合作才行。当然合作也是要以朝廷为主。

  别觉得少,以朝廷现在的威势,敢反对的直接就抄家流放。至于说分成,王信觉得二八,或者三七都可以。当然是朝廷占七成,那些勋贵、豪强、官员占三成。

  觉得少?啪,一巴掌打过去,真给你脸了。

  不想干?愿意干的人多了去了,有人想干还排不上队呢!

  将官员山川河泽的事情交给朝廷以及法家博士去商议,等商议好了再呈送上来等王信决断。

  王信正在处理朝廷的财政问题,自从朝廷铸造银币之后,朝廷这几年的收入飞涨,每年朝廷铸造银币差不多有五百万贯左右的收益,今年可能会达到一千多万贯。

  有这么高的增幅,主要原因是以前朝廷的铸币厂一直没有全力运转,这一次有了南阳银矿,银料产量上了几个台阶。朝廷铸造银元自然也就多了。

  除了铸造银币外,朝廷铸造铜钱的数量这些年以来已经稳定下来。自从银币出现之后,铜币的铸造数量就开始下降,现在已经稳定下来。

  这是因为有了更好的银币后,铜币就不再被勋贵、豪强、富户们收藏到地窖里面了。

  大量铜币从他们的地窖里面搬运出来,换成银元。以前铜币不足,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勋贵、豪强、富户们将铜币藏起来,或者直接陪葬。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铜钱外流。

  大乾铸造的铜钱,银币在周围的番国也非常受欢迎。除了有大乾支持的藩国外,其他蛮夷番国根本没有足够的技术铸造合格的钱币。

  铜钱铸造看著简单,甚至大乾国中很多勋贵豪强都有铸造铜钱的技术,但是那些蛮夷番国却做不出来。

  在真实的历史当中,一直到宋明时期,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中,铜钱的铸造技术都不过关。铸造出来的铜钱质量很差,重量轻,字迹模糊,容易损坏,别说这些番国的贵族了,就连底层的百姓都嫌弃。

首节 上一节 214/3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下一篇:穿越三国,招募一百零八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