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242节
除了这些之外,当地的青苗贷连续三年一年比一年多。特别是今年的青苗贷,几乎七成以上的农户都用了青苗贷。
这个比例可以说比那些受灾的地方都高了。要知道受灾之后,朝廷会趁此机会迁徙人口,等来年使用青苗贷的百姓只有前一年的一半左右,而这个地方既然没有迁徙百姓,想必受灾不会太重,可为何会有如此高的青苗贷。
虽然青苗贷利息很低,但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去借贷的。现在这个借贷比例太高了,已经有些不符合常理了。
王宜怀疑是当地官员故意强迫百姓借贷,以此来突出自己的政绩。
想到这里,王宜当即命人将三位丞相请来进行问询。
“陛下,这个青苗贷臣之前了解过,这其中有半数是当地豪强借贷了。”晁错看了看奏疏说道。
青苗贷理论上来说是全部百姓都能借贷,而且青苗贷的利息只有一成五,远低于其他借贷。朝廷当初是因为各地豪强、勋贵们借贷最低都是三成,很多甚至是五成,这些人用高利贷盘剥百姓,因此朝廷才推出青苗贷以帮助百姓。
毕竟小农经济收到天气影响太大了,一旦收成不好,百姓就需要借贷一些渡过。而这个时间多是耕种时期,因此被叫做青苗贷。
但是这个贷款是给普通百姓的,并不是给豪强的。毕竟豪强根本不需要这个贷款,当然,朝廷也没有明文规定,豪强不能贷款。甚至与相比起普通百姓,贷款给豪强,更容易收回来。
若是给豪强借贷,那么这奏疏上的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只是王宜心中依旧有些疑虑,许是看出来什么之后,晁错笑著说道:“陛下可是担心其他人有样学样,将青苗贷贷给豪强?若是担心这个,从今年开始就明文说明,借贷给豪强不计入政绩,想必地方官员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可以!”王宜点了点头。
“派遣巡查御史前往郯城,看看青苗贷的问题到底如何。”王宜终究有些怀疑,三位丞相也没有意见,左右不过是一个小事,派人查查就是了。
第526章 自证我是谁?
王宜在和几位大臣简单商议了一番之后,最终决定派遣巡查御史和绣衣使前往郯城。
郯城位于青州靠近徐州,春秋时期乃是郯国国都,当年郯国灭亡后,这里就变成了一个县城。只不过郯城因为土地肥沃,交通也算便利,一直都是上县。
此时正是乞巧节,街面上很是热闹,几辆马车上载满了绸缎和彩灯,不少仆役正在沿街悬挂。天下太平一百多年,朝廷没有横征暴敛,各地兴盛,已经是难得的盛世景象。
每逢过节,各地的豪强、勋贵、官宦世家都会搞一些灯会,拿出一些粮食赠送百姓。花费不多,还能获得一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啧啧,这郯县侯真是阔绰啊,这等规模,怕不是要百贯了。”
“郯县侯老爷真是慈悲,每年过节都放粮,快点让家里的婆娘前去领粮食,去的晚了就领不到了!”
“还有张家,张家今年也放粮了,赶紧去。”
李轩听著心中微动,随即招了招手,叫来店家问道:“店家,这郯城中每年都有那些贵人放粮吗?”
店家笑著说道:“也不是每年,从前年开始吧,陆续有一些贵人开始放粮了。”
“他们每家放多少粮食?”
“通常都是一家一升粟米,够吃两天,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能够多挨几天。”
“我听闻你们这里很多百姓都借了青苗贷?难道有青苗贷也不够用吗?”
“呵呵,客官说笑了,这青苗贷怎么轮的著小民?”店家随意的说道。
“朝廷不是说青苗贷是让百姓来贷款的吗?怎么百姓贷不了?”
“是能贷,但是你也要有保人啊,陛下仁慈,给百姓方便,但是也要百姓能还的起不是?”店家笑的讨巧,嘴巴里却不尽老实。李轩虽然看出来了,但也没有揭穿,顺著说道。
“这倒也是,不过那百姓从哪里借贷?”
“咱这大乾有文王庇护,风调雨顺的,哪需要年年借贷。”店家说道。
月色降临,但是城中却是越发欢腾。这是郯城中,一年为数不多的不用宵禁的日子,自然是热闹。
街道两侧花树林立,彩灯千座。行人如潮,欢声如雷,街道两侧各种摊贩连绵不绝。
一阵锣鼓声传来,紧接著就看到一队人马抬著各种神像,后面还有舞龙、喷火、踩高跷的,场面很是热闹。
李轩看著眼前这一切,这繁华之下,不知多少百姓被敲骨吸髓。虽然白日里只是简单的了解,但是仅仅这些,他就已经发现了不少东西。
第二天一大早,李轩就直接前往城外村庄进行巡查,身为巡查御史,自然不能只是表面上看看。想要知道最真实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乡下。
李轩扮成货商,带著随从前往乡下,大约中午的时候,来到一个村子中。不需要他做什么,很快就有乡民前来询问价格。
李轩让随从售卖那些商品,自己则是坐在村头的大树下听著那些百姓闲聊。
这些百姓聊的大多都是家长里短的事情,或是谁家羊下崽了,谁家的孩子进城了以后有出息,谁家刚刚结婚了。
就在这个他听著众人闲聊的时候,一个中年汉子匆匆跑回村子,还没进村,就大声嚷嚷著,“村长,村长不好了,不好了.”
“老韩家的,喊什么喊?什么不好了?”村长不满的喊道。
那汉子连忙跑过,来不及喘息就开口道:“村长,不是,呼呼,是青青苗”
【
“青苗贷?”村长问道。
“对,就是青苗贷!”
“青苗贷怎么了?”
“我儿子不是结婚了吗?家里的钱花的有点多,于是就想要借点青苗贷,可是我去司农衙门借贷的时候,他们却告诉我,我已经借过了。”
“借过了?”村长很是差异,毕竟若是要借青苗贷,还需要他这个村长证明的,这韩三又没有借贷,他很清楚。
“对,不仅仅是我,我还问了一下村里其他人的。”
“结果呢?”村长追问道。
“全都借过了!”韩三气急道。
“什么!”
“什么!”周围的村民听到后纷纷惊呼。
“不可能,我从没借过青苗贷!”
“对啊,我也没借过!”一时间,众多村民就如同是炸开了锅一般。
“不行,我要去问问!”
“俺也去!”
“都去!都去!”
旁边的李轩听到众人的话,并没有说什么,而是默默跟在众人后面。大约一个时辰之后,这些村民终于赶到了司农衙门。
看到这些村民来此,司农衙门的官吏以为是来借青苗贷的,派人进行接待,只是在询问了一番之后,才知道这些人居然是来询问自己又没有贷青苗贷的!
几名官员听了直翻白眼,又没有贷青苗贷,你们自己不知道吗?不过看到这么多百姓,最后还是派人去查了一下。等结果出来之后,几名官员发现,这些村民居然全部都已经借贷了。
“伱们不是都已经借贷过了?为何还要来此?”司农官问道。
“司农,我们根本没有借青苗贷,为何会有我们已经借了青苗贷的记录?”
“没有?这白字黑字写的清清楚楚,大乾建兴四年冬,你韩宝借贷青苗贷,粟米三石,银钱三贯,年息一成,到今年秋就要还钱了,你现在给我说你没借钱?”司农脸色一变,直接开口道。
“朝廷给你们青苗贷,是要减轻尔等压力,不是让你们肆意妄为的!”
“若是敢不还钱,到时候自有官府上门。”
“我们根本就没有借青苗贷,你们这是诬陷,我要去告你们!”
“对,我们要去告你们!”这些百姓纷纷喊道,周围街上的人听到了也纷纷驻足观看。
看到这么多人,司农脸色微变,然后说道:“你们既然说没有借贷,那好,你们拿出没有借贷的证据,若是证据为真的,本官就去找郡守大人来撤销掉尔等的青苗贷,若是没有,那就自己还钱吧!”
众人听了这话,一时间都在想怎么证明自己没有借青苗贷,李轩微微皱眉,这官员的伎俩他见多了,当即说道:“这些村民如何证明自己没借过青苗贷?你们将借贷的文书拿出来一看,上面有他们签字便是真的,若是没有,那边是假的?”
“非要百姓证明自己没有借青苗贷,他们手中一无借据,二无证人,如何证明?”
“如此行事,那他们证明了自己没有借青苗贷之后,是不是还要先证明他本人就是他本人?荒谬!”
“对,你将借据文书拿出来,我们当场对质便是!”
“对!当场对质!”众人纷纷喊道。
回家太晚,今天就一更了。
第527章 郡守交锋
“放肆!借据合同乃存放于审计房,岂能你们想看就能看的?若要查看,尔等自去请郡守公文!”
“若有郡守公文,自然能够查阅,若是没有,那就自便吧!”说完,那人也不再多言,直接返回衙署。
大门外,众多百姓一时间也没有办法,可若是不解决,到时候他们一个个就要家破人亡了。
“诸位,诸位,听说郡守爱民如子,只要我等告知郡守,郡守一定会还我等公道。”旁边一个汉子大胜说道。
众人一听,纷纷应和著前往。在看到这些人去郡守衙门之后,李轩这才带著那汉子离开。几人直接返回住所,然后换上巡查御史于绣衣使的装扮,让护卫打出旗号,一行人直接向郡守衙署赶去。
等到李轩来到郡守衙署的时候,此时正有一大群百姓围著衙署不散,衙署官员在看到李轩的仪仗后,脸色一变,连忙带人上前行李。
“不知巡查御史到来,下官有失远迎,下官已经通知郡守,郡守稍后就来迎接,还请御史先进衙署休息。”
李轩本就是为了这些百姓而来,怎会前往衙署休息,直接开口道:“先别忙,我且问你,这些百姓围在衙署前所为何事?”
“这,这”那人犹豫不敢言语。
“怎么,需要本官亲自去询问?”李轩淡淡说道。
“这些百姓是为了青苗贷一事。”听到李轩的话,那人再不敢怠慢,连忙说道。
“青苗贷?这有什么好处理的,直接让司农衙门批复不就行了?聚集在此处为何?”李轩道。
“上官上官,非是如此,这些百姓不符合规定。”那官员连忙解释道。
李轩淡然一笑道:“哪里不符合规定了?”
“他们.”
“可是巡查御史当面?见过御史”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突然传来,李轩抬眼看去,那人身穿一身郡守官服,正是郯城郡守。
“见过郡守!”李轩连忙起身还礼。虽然他是巡查御史,有巡查天下之职,身份特殊,但是只是六百石官员,而郡守乃是秩比两千石的高官。该有的礼节是必须要有的。
“御史远来辛苦,本官已经准备好了酒宴,还请御史赏光。”郡守笑著说道。
“郡守好意,本官心领了,这些百姓前来想必是有难题求助,郡守为一郡父母官,还是先行为百姓解忧为好,本官在这等等也无妨。”李轩客气的说道。
郡守高启深深的看了一眼李轩,心中顿时明白了,这巡查御史只怕正是冲着他来的。甚至眼前这一幕即便不是他搞的,也和他脱不开关系。
高启当即说道:“既然李御史好意,那本郡守就先为百姓排忧解难便是。”
说完,当即带著随从来到那些百姓面前,开口道:“本官乃是郡守高启,尔等有何事聚集于此?”
听到是郡守这种大官,这些百姓一时间喏喏不敢言,好在那村长有些见识,这才上前说道:
上一篇: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下一篇:穿越三国,招募一百零八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