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245节
晁错的上书在皇室中引来激烈的争论,支持变法的和不支持变法的同样多。
有人认为,大乾四百年天命,若是因为变法,变得更短了怎么办?也有人认为,天命无常,若是不加改变,只会越来越弱,四百年天命,若是像邦周后面三百年那种吉祥物天命,还不如现在拼一把。
若是真像邦周那般,王氏子孙直接找退路隐退便是。
最终还是王宜说服了其他人:“先祖当年筚路蓝缕,开拓四野,重定乾坤,自然不希望后辈如同当年的邦周一般,成为洛阳郡守,若是如此,朕也再无脸去见先祖。”
“诸位兄弟若是愿意如此,那就自去吧!”
因为有王宜的坚持,最终皇室还是决定同意了,不过皇室也做了两手准备,若是变法不成,那就及时改过。
在皇室统一了意见之后,接下来就是朝堂了,虽然晁错是丞相,但是想要变法也是需要得到下面官员的同意。每一次变法改革实际上都是一次利益的再分割。
先淮时期,几次成功的变法都是如此。孙叔敖是,管仲也是,李悝、吴起、商鞅亦是如此。
若是朝堂上不能达成一致,接下来的变法就要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乾元殿中,朝廷重臣们正在进行朝议。
左丞晁错大声说道:“朝廷的弊病其一是财政入不敷出,昭武之世,每岁积攒,到如今世道,朝廷入不敷出,需要消耗昭武年间积攒的钱粮,朝廷历年赈灾,其中多有硕鼠。
北地大旱、南方洪水,朝廷需要赈灾,但粮食却不见增长。若是再有几次灾害,朝廷再继续出血,终有一日会无力承担。”
“想要府库充盈,无非有两点,开源节流。”
“如今朝廷每岁支出越来越多,但是赋税却越发减少,朝廷没有加税,而百姓却越发困苦,这是为什么?”
“牛羊饲养而不肥,其肚中必有虫也,百姓努力而不富,必有吸血虫也!”内相王卓说道。
“诸位可知是那些虫豸吗?”
“朝廷勋贵圈占土地,官员胥吏奸猾贪婪,豪强官宦兼并土地。这些都是趴在大乾身上吸血的虫豸。”
“朝廷赋税不丰,西域商路不畅乃是其一,天下多有逃税者,此其二。”
“丞相,这些我等都清楚,只是大乾广大,如何杜绝?”旁边一个官员说道。
“其一重新打通西域,其二严查赋税,巡查御史数量不够,以后每年各地都派遣巡查御史,交错巡查。”
“朝廷商税征收进行整改,禁绝偷税,若有发现偷税这,告发者可获得犯法者三成家财!”
“丞相,这些只能解一时之忧。”
“开源,臣听闻镇海王于扶桑发现银矿,银矿之多,远超大乾,朝廷可派遣大量百姓前去开采,以银铸币,增长收入。”
“同时,将大乾国中人口迁徙海外,既能够开拓海外,又能够减轻国内负担。”
“丞相,百姓并不愿去,徒之奈何?”
“以利诱之,可赐予土地、金银,自有百姓愿意前往,若不足,以囚徒补上!”
“若有海外银矿,大乾财政或可宽裕。”实际上左丞相这些方法,只有这个银矿是立竿见影的,其他的几个方法虽然也有效,但是旷日持久,而且收税岂是那么好收的。
即便是举报有奖,那些又跟脚的商人也不是那么容易被举报的。
“陛下若是没有人愿意去,可让国中勋贵竞拍,让勋贵前去开采银矿,朝廷按比例收取银钱。”听到这话王宜也是动心了,若是如此,朝廷不需要投入,就能获取不菲利润。
同时银矿开采后必须交给朝廷制作银币,不怕那些勋贵不从。
第533章 开拓令
银矿开采乃是一个赚钱的行当,朝廷现在将这个利益分润出去,就是要让勋贵支持变法革新。69丂卄ㄩ乂.匚ㄖ爪
同样这银矿也是被朝廷攥在手中的,现在只有朝廷有大船可以平安往返扶桑和大乾,再加上只有朝廷银币局掌管铸造银币的技术和机器。
那些勋贵想要铸币,就只能将白银交给朝廷。即便是不计算其他的收益,仅仅是铸币和运输,朝廷就能掌控三成利润。再加上银矿租金两成,朝廷获利在五成,而且更重要的是,朝廷没有在这上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当然明面上朝廷获利是两成,这是给那些勋贵们看的。实际上,朝廷派人前去扶桑开采银矿,所耗很高,反倒不如将利润分润给勋贵。
“若能施行,则朝廷财政无忧也,此为开源。”
“节流,需要朝廷裁撤庸官,严查贪腐,朝廷驿站,每岁皆是朝廷拨款,通行天下,本是方便官员赴任和公文、诏令通行,自太宗之后,多有官员家属仆役借之行事,耗费日多。朝廷每年竟于此糜费不下百万贯。”
“臣请诏令,除官员上任,致仕归乡,或是朝廷公务,其他一律不得借用驿站。”
“丞相此法很好,只是若不借助驿,则官员货物往来不便也,不若改成以市价用之。”王宜想了一下说道。
“陛下仁厚。”
“方今天下,中原拥挤,多有百姓沦为流民或为勋贵、豪强家奴,若不改变,一旦有天灾,必定为祸。臣请开边,以解人多地狭之困。”
“开边耗费糜多,且多为蛮荒之地,所获不多也。”王宜摇摇头道。
“陛下,朝廷可下令,召令天下勋贵、豪强、官宦世家、富户前往蛮荒之地开拓。”
“朝廷可设开拓令,天下勋贵、豪强有开拓之心者,可向朝廷购买,允许其自整兵马,自备粮饷,前往开拓,所获所得,皆为其有。若能拓土,可赏赐官爵,用以镇守。”
听到晁错的话,大殿之上顿时鸦雀无声。这开拓之事名为开拓,实际上是在封侯啊,行当年邦周分封天下之举。
更何况,允许勋贵豪强自备兵马钱粮,组建军队。这可是开了大乾立国以来的先河了。甚至按照这政令上说的,若是能够开拓成功,那就是实打实的进行封邑了。
封邑贵族,这可是只有在春秋时期才有的待遇,就连战国时候,这种封邑贵族都少了,而且这个时期绝大多数封邑贵族的权利也远不能和春秋时期相比了。
封邑贵族再进一步是什么?诸侯啊!
天下间,有不想当诸侯的勋贵、豪强、官宦世家吗?王宜觉得没有,这条政令好吗?好。若是真推行下去,朝廷不用花钱,那些勋贵、豪强就会自备钱粮兵马开边。
朝廷完全可以坐享其成,等到开边成功后,封赏那些人爵位,不仅能够解决朝廷人多地狭的困境,还不用朝廷糜费,勋贵豪强也有利可图,可谓是一举三得。
但是王宜心中却是犹豫不决。
这个决心不好下,毕竟这是要给勋贵、豪强兵权。
“此时再议!”王宜最终没有下定决心。
晁错的改革除了开源节流和开拓令这些政令外,其他的政令和以前变法的差不多。这些事情,基本上过个几十年,各级官员就会懈怠,然后就会违规做事。
在接下来就是敷衍,朝廷规矩和律法就会形同虚设。大乾为了防止官员懈怠,一直设置巡查御史监督,可即便如此,官员违规的事情依旧层出不穷。
王宜回宫之后和王氏一族嫡系对开拓令进行了一番商讨。这开拓令看上去很好,但一旦开了口子,会不会乱套,他们也不敢保证。
最后皇叔王坎出言道:“大乾朝廷居于神州膏腴之地,地方万里,百姓亿万,还没有信心压服诸侯吗?”
王宜一想,觉得是这个道理,如此大的优势,若还压制不了,那这大乾也该亡国了,最后决定同意这开拓令之事。
不过虽然王宜准备给这个权利,但是并不代表这个权利没有限制,若没有限制,到时候随便一个找一个开拓令,就能集合数百兵马训练,那还成什么样了?
王宜准备将开拓令的发放收归皇室,只有皇帝同意了,才会下发一张开拓令,而且这些开拓令也是有限制的。
想要开拓,以蛮荒之地,去的兵多了,耗费太大,去的少了,站不住地,白费功夫,所以必须要合理。
更何况,这些用来开拓的兵卒,需要在大乾训练,若是给的兵额多了,万一有那些胆大妄为的家伙直接造反怎么办?
这些都要考虑进去,而且除了这些,武器装备怎么算?是不是任由他们购买,还是朝廷统一做出限制?这些都要说清楚。
这种兵事必须要说清楚,无甲和有甲的士兵那可是天壤之别。若是有有甲精锐五十在手,轻易就可击溃著无甲兵卒数百。
可若是不给兵甲,那些开拓士卒面对蛮夷又什么优势?王宜和家族嫡系商议了一番,最终决定,进行开拓的士兵不允许有重甲,只允许镶铁皮甲,重量低于二十斤的铁甲。
大乾精锐,铁甲最低也是三十斤,若是重甲更是达到了五十斤,二十斤的铁甲只能追求要害防御,削减其他地方的防御,这样一来才能将甲胄减少到二十斤。
同样弓弩也有限制,弩箭是不能有的,弓箭不做限制。战马同样不做限制,但是不得配马甲。
至于开拓令的范围,则是五十里上限,超过五十里,朝廷就要问罪。而且这五十里并不是你一人五十里,而是一家。不要想著直接分户,然后让主家、旁系都搞四十九里。这种钻空子的想都不要想。
五十里在邦周时期已经是子爵的封国了,当初武王分封天下,公爵也不过百里。现在大乾开拓令,五十里是上限,不过绝大多数开拓令应该是二十里左右,想要方圆五十里的可不容易。
第534章 变法开始
大乾开拓令需要皇帝亲自签发,这其中是需要控制数量,签发一个开拓令,几乎就相当于分封出去了一个诸侯。乂
虽然这个诸侯很小,只有方圆不足五十里的土地,但是诸侯再小也是诸侯。诸侯就是可自行招募军队,任免百官,于国中称孤道寡。
有些人愿意在大乾当个小地主,但是也有些人想要前往蛮荒之地开边。既然如此,朝廷也不拦著,直接将开拓令下发出去,让这些人自己拼搏奋斗吧。
这个时候开边可要比邦周时期斩荆棘暴霜露简单多了,毕竟这些勋贵、豪强们加入开拓,朝廷可是允许其训练士卒,拥有武器兵马的,有大乾朝廷的支持,攻打那些蛮夷可是简单多了。
这个时期,大乾周围的蛮夷很多还是用青铜器,骨器甚至石器,铁器也有,但是少之又少,如何是那些披坚执锐的勋贵、豪强的对手?
大乾开边,自古以来那些蛮夷之辈都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环境和气候。开边损失最多的,从来不是战场,而是气候原因。
朝廷在决定同意开拓令后,开始对开拓进行各种规定。同时想要获得开拓令并不是那么简单的。首先,获取开拓令之后,勋贵需要将自己的食邑、封邑、土地全部交给朝廷。
也就是说,在得到开拓令之后,你就不能在大乾国土中得到一寸土地。想要土地,就需要自行前往开拓。当然朝廷也不是直接白拿这些土地,而是以兵甲、弓箭、马匹进行交换。
那些得到了开拓令的勋贵,可以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征召训练士兵,等一年时间过后,就需要带领军队出征开拓。
当然,领取开拓令之后,他们的家眷可以继续在大乾生活,只不过所有土地需要上缴,住屋也只允许留下自己居住的。
土地按照每一户留下三十亩作为耕作,但是所有赋税和普通百姓没有区别了。同时其家族成员将不准在大乾为官。当然,原本这些人的家奴、佃户、隐户藏匿的人口都可以让他们带走。
开拓蛮荒,没有人口怎么开拓?
这样就是在告诉那些勋贵、豪强,不要想著兵分两路,一边继续享受大干的福利,另一边在蛮荒之地做诸侯。
这两种情况,只能选择一个。若是朝廷不加以限制,王宜丝毫不会怀疑,这些勋贵、豪强、官宦世家来玩上一手兄弟两人,一人手握重兵陈兵于外,一人掌控中枢发号施令。
然后兄弟二人相互配合,可成大事!
虽然这种情况在王氏掌控的大乾出现的机率非常小,但是王宜不能不为后人考虑,万一后人出了不肖子孙呢?
所以那些勋贵豪强们离开了大乾,那在朝中就不能再有势力。
除了这些之外,开拓令可以获得在大乾购买军械、物资、粮草的权利。前往开拓,需要大量物资,特别是开拓初期,自身是无法生产的,必须要朝廷支持。
各种器具、粮草、物资都需要朝廷支持,等到这些勋贵豪强在蛮荒之地站稳脚跟,开拓土地,种植粮食的粮食能够自给自足之后,这种支持才会减弱。
同时,在完成了初步立足之后,这些人也允许在大乾征召百姓,前往他们的领地耕种。对于这些获得开拓令的勋贵豪强,朝廷前面十年是不会征收任何赋税,但是在十年之后,会征收十分之一的税收。
这种开拓并不简单,想要万无一失,最好的办法就是几家联合一起,抱团进行开拓。
在将开拓令增补完毕之后,王宜同意了晁错的建议。剩下的几条变法革新条款就不太重要了。
在完成了改革变法章程之后,接下来才是推行新政。不过在推行新政之前,还有一些事情是必须做的。
“陛下,推行改革的第一步是明确改革纲领,第二部则是分清楚,那些人会反对,那些人会支持,那些人可以团结,那些人必须要消灭!
这一步非常重要,也是改革变法最为关键的一步,您要分清楚那些人是趴在大乾身上吸血,却没有任何出力的人,那些人是虫豸,然后接下来的就是将这些人一网打尽。”
“这些人若是识相,那就老老实实的辞官,闭嘴,回家颐养天年,含饴弄孙,不再过问朝政,若是不识相,那就免不得身死族灭!”
王宜很清楚,变法改革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必定是有一部分人利益受损。
大乾边疆的问题是乾人数量不足,开拓困难,这些宗族有钱有人,在给他们武器,基本上不需要朝廷负担什么。
上一篇: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下一篇:穿越三国,招募一百零八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