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第1094节

  这里要提一嘴——国军的新编X师番号,其实现在才到49,抗战结束前,累计才55个新编师。

  之前刘新杰带着起义的伪军自上海杀回到第三战区,这支部队在二十多天的转战中,多次跟日军交手,从上海撤至第三战区,沿途过来大小几十战,颇具铁军风骨。

  侍从长觉得这支部队既然是从上海杀出来的,而此前的淞沪会战,八十八是他的王牌师之一,所以便将八十八师这个番号给了这支起义部队。

  故而有了新编八十八师的番号。

  而在张安平又一次将近三万人从上海带到了第三战区后,便顺理成章的将八十七、八十九这两个番号给予了新建的两个师——要不是新编36师的番号已经给出去了,估计也就没有新八十九师,而是新36师。

  可惜此时的新八十八师已经赶赴了云南,但因为没有赶上远征军的出征,便作为预备队留守在了国内。

  否则三个师完全可以组建一个独立的军级单位。

  由于新编的八十七、八十九两个师才完成组建,还没有配属到军级单位,计生委员会便将这两个师配属给正在重新组建的第25集团军,囤兵缙云。

  这也是国军应对日军筹备的浙江作战的而做出的应对措施之一。

  其实此时的张安平,觉得防守终究是被动的,应该想办法趁着日军集结的时候,抢占各种战略要地,争取到战略主动,而不是被动的等待日军的进攻。

  但他人言轻微,大兵团作战他这个小小的军统少将除了提供情报支持外,压根就没有多少发言权,一句你懂个屁就能让他闭嘴,所以张安平在建议无果后,老老实实的当他的情报官,负责情报支持。

  原本他还在和美方代表筹划第三次对日轰炸,原本预设的轰炸日期是5月中旬,但随着日军的频繁动作,轰炸不得不暂时停止,全力为接下来的会战做准备。

  在张安平不断的情报支持中,时间来到了5月14日夜。

  此时日军在浙赣路东段布置的是第13军,按照目前的情报来看,13军尚未完成大集结,理应还有数日的时间才会发起进攻作战,但在14日夜,已经集结的日军第13军,未等到大集结完成,便于当夜出动。

  其中70师团于15号黎明在奉化溪口方向大规模出动;

  22师团沿着曹娥江南下,突破国军在章镇的阵地,兵锋直指嵊县、新昌;

  河野旅团则于绍兴出动,兵锋直指诸暨;

  15师团则从萧山出动,渡过浦阳江后直插浦江;

  另有16师团、33师团,兵出富阳,向桐庐进攻。

  此前第三战区寄希望于在金华、兰溪跟日军决战,以此挫败日军摧毁浙江、江西机场的意愿,但侍从室却否定了这个决意,认为在金兰决战的话,日军此时兵锋正盛,不利于我方。

  而侍从室认为在衢州附近决战合适。

  因为这个方略,第三战区应对日军的准备是:

  以安华(诸暨以西、靠近浦江和义乌。)至长乐线为第一阵地、以兰溪金华为第二阵地,经这两个阵地消耗了敌军后,在衢州进行决战。

  第九战区负责西线作战,确保三战区不会受到南昌方向的日军攻击。

  面对日军发起的进攻,三战区依照预设的决战思路,先在第一阵地分头阻击,消耗敌人的力量、迟滞敌军行军速度,为接下来的衢州决战做准备。

  这样的思路也说不上问题——战略方面很多时候其实是不会出错的,但战术的执行上累积的错误,却最终会影响到战略方面。

  浙赣会战便是这样的例子。

  三战区希望第一阵地能消耗敌人的力量,可现实却是:

  第一阵地线上,多支部队均是一触即溃!

  不仅没有达到阻击敌人的目的,还损兵折将、丢失了大量的物资。

  日军基本是15号才开始行动的——但并不是直接交战,期间是要进行行军的。

  可是,17号诸暨就沦陷了。

  而这也只是开始。

  19号,桐庐沦陷;

  20号,东阳沦陷;

  21号,义乌、永康沦陷;

  22号,建德沦陷;

  23号;汤溪沦陷!

  这个沦陷时间表,可以看出来一件事,靠第一阵地线阻击、迟滞、消耗敌人的设想就是一个天大的玩笑!

  面对着一城接一城的快速沦陷,战区司令部那边什么反应不知道,但张安平就一个想法:

  小鬼子行军的速度,都赶得上彼时起义军在浙东纵横的速度了!

  可第一阵地线,明明是国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构建用来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呢?

  一触即溃!

  日剧只需要走路、走路、再走路,到达一地就能占据一地。

  此时的国军只能寄希望于在金华、兰溪这预设的第二阵地来阻击敌军了!

  因为前线败得太快太快了,根本就没有给衢州决战做好准备!

  三战区命令死守兰溪、金华,并决意在金华方向采取内外线夹击的方式来粉碎敌人对金华的合围。

  可是,外线的部队大多数是从第一阵线退回来的,早就被日军的兵锋吓破胆了,根本没有跟守城的63师、86师配合,甚至日军完全就可以当他们不存在。

  金华守城的两个师最终的结果是独力面对日军的进攻,尽管在防御作战中他们依靠工事坚守了数日,可最终却不得不因为阵地的大量被毁而放弃阵地,向北山突围。

  金华保卫战中,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在作战中,15师团的师团长酒井直次踩雷身亡——消息是张安平送来的,三战区司令部因此狂欢不止,可酒井的身亡并未改变金华的结局。

  28日,兰溪、金华同时沦陷!

  这一阶段的进攻中,诸暨、桐庐两条战线完全就是纸糊的、泥捏的,一触即溃,尽管浦江一直在坚守,但并未影响到大局!

  嵊县、新昌方向,日军的进攻则不顺畅,哪怕是兰溪、金华沦陷了,哪怕是西路的东阳义乌沦陷,这两地却始终掌握在国军手上,再加上这条防线的国军往后可以退往天台,算是给三战区挣了一丁点面子。

  可惜面子挣得再多也没用,因为随着兰溪和金华的沦陷,日军的兵锋已经指向了预设的决战战场衢州。

  亲赴衢州战场指挥的三战区长官在会议上坚定的称:

  衢州绝不可以丢失!

  衢州,三战区准备了足足二十万大军,其中一个军被安排在城内防守,其余部队在外线呈弧形态势——外线保持着绝对的兵力优势,意欲通过内外夹击,在决战中取得绝对性的胜利!

  5月31日,军统南昌方面传来急电。

  经过数日之准备,南昌之敌出动两个师团外加两个支队,还有数千伪军协助,拢共约四万余人,于当日强渡抚河,向赣东进军。

  一旦南昌之敌占据了赣东,那么三战区的后路就被抄了!

  尽管第九战区会负责截击南昌之地,确保三战区后路不会被抄,但三战区顾长官还是感受到了威胁——他认为必须尽快与日军决战,确保争取战略上的主动。

  于是衢州及周边的驻军展开了调动,带着一雪前耻的决心,决意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击溃日军,扭转战局。

  决战即将到来,张安平自然也不会闲着,将手头所有的力量都派了出去,负责战场情报搜集、战场各地的情报搜集,他拍着胸口表示:

  军统的情报绝对会时时更新,请各位前辈不要在情报方面有任何顾虑,如果因为情报而导致哪一部部队出了问题,他张世豪绝对负责到底!

  此时的日本人也从国军的调动中感受到了国军意欲决战的心思,这也符合他们的心意。

  毕竟三战区在衢州部下的内外阵地,想要硬啃,他们在主力尚未集结之际是很难啃下来的,相反,国军主动出击意欲决战,那他们就能避免强攻造成的巨大的损失。

  但日本人也不会让国军顺顺利利的达到主攻的目的,他们调派军队,做好了以攻代守、打乱国军节奏的准备。

  距离6月4日早上决战16个小时,三战区司令部向各部下发了决战准备之命令,次日早上八点,各部按照命令进攻!

  张安平作为情报官,将自己的小指挥部设在了第一线,为接下来的决战做好准备——一旦决战打赢,国军便能趁机收复失地,而且不少国军在之前的战斗中被迫都撤入了山区,一旦日军开始仓皇而逃,这些军队能起到迟滞敌军行动的目的。

  再加上依然坚挺的浦江,很可能对日寇来一波关门打狗。

  但……

  但如果顺利展开决战,那就没有运输大队长这个戏谑的绰号了!

  6月3日下午五点,经过数日慎重思考的侍从长做出了一个决定:

  今衢之得失,已不关今日之战局成败矣!

  此时的缅甸遭遇了重大的失败,日军已经从缅甸向云南进军了,云南的局势比浙江更危险——如果决战失利,那就麻烦大了。

  所以,他下令停止即将到来的决战计划。

  命令传来,整个三战区一片哗然。

  现在到了临门一脚之际,现在裤子都脱了,就剩往前这一步了,结果要放弃决战计划?

  三战区立刻致电侍从室,请求继续进行决战计划——此时各部已经就位,如果放弃决战计划转而向浙赣路两侧的山地撤离,那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但回应三战区的却是一封密电,在密电中,侍从长命令:

  第三战区应避免在衢州附近与敌决战!

  面对这措辞严厉的密电,第三战区只有两个应对方式:

  要么兵变,要么服从。

  拒绝就是兵变,三战区自然不可能,只能选择服从。

  6月4日,凌晨3点,一直未睡的张安平还在整理着各处的情报——他手上的数支精锐力量,携带军统发报员渗透进入敌占区,监控着敌军的动态,他要给三战区的将军们提供准确无误的情报支持,自然不敢大意。

  参谋突然急匆匆闯进来汇报:“区座,战区司令部急电!”

  “给我!”

  张安平一惊,以为是情报方面出了疏漏,一把夺过电文快速看了起来。

  然后,他整个人都懵了。

  放弃决战?

  撤离?

  张安平好悬吐血,衢州附近十几万大军全部就位,衢州城内一个军的力量也做好了在几个小时后发动反攻的准备,这个关键节点上,彻底?

  就好比两个人要打架,现在面对面都做好了出招的准备,就在要出招的时候,另一方接过转身就跑——一个人可以轻易的跑掉,但一群人呢?十几万军队呢?

  “立刻给司令部发报,告诉司令部,日军已经做好全县出击之准备,一旦我军放弃五个小时后的进攻,日军将趁势追击,我部未必能成功走脱,且我军即便走脱,衢州城内之八十六军,必将陷入无援兵之境!请司令部悉知!”

  十五分钟后,司令部回电,就一句话:

  执行命令!

  张安平看着这封命令,久久一语不发,最后走入指挥部内的小房间中,一脚踹烂了一张凳子后,拿着凳子一顿框框乱砸。

  淞沪会战就是这样,本来要撤了,要撤走了,指望国联调停,结果撤离行进的部队因为一纸命令,开始了驻扎——撤退最后演变成为了溃败,日军都不敢相信安然度过了苏州河的国军,是怎么能被他们追上并击溃的!

  南京保卫战也是这样,既然决定不打、既然地形决定了不适合死守,就别忽悠着百姓和士兵去死守,关键时候当官的一跑,前线的部队直接懵逼,最终演变为大溃败——还特码连船都不准备!

  现在衢州也是这样!

首节 上一节 1094/11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下一篇:三国请回答!崩坏的三国演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