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123节
“国家处于多事之秋,哪有时间让他们适应,所以,火线提干,便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有道是实践出真知。”
“而要是连这点本事都没有,倒不如让他们回去种地,省的饿死在朝廷。”
萧寒看向仍然有点犹豫的朱标,便是没好气的开口道:“放心,机会摆在眼前,若是自己不努力,那就怪不得别人,再加上,还有锦衣卫,那对于各大行省的情况,你绝对是了如指掌,届时,对于官员的任用,适当做出调整,那便是大势在手!”
“干了!”
“我即可让吏部整理出一份名单,还有对于农建司的官职定品。”
朱标想都没想,便是点了点头,随即,转身看向李恒道:“去吏部传旨,让吏部尚书张明善来一趟东宫。”
“遵命。”
李恒的眼中,闪过一抹无奈,朱标这传旨,真是喊得越来越6了!
“老兄,这都深夜了,你让吏部尚书来干嘛?”
一旁的萧寒直接挥了挥手,让李恒停下,随即,翻了翻白眼的看向朱标道:“还是明日吧,别半夜折腾他们了,况且,再过几个点,那几位都要上朝,不急于一时。”
“嗯。”
朱标这才摆了摆手,示意李恒退下。
“至于江南文官与浙东先生的九族,多么好的劳动力?”
“全部拉去开垦荒地。”
“就从江南开始,一点一点的为我大明开垦荒地,开拓田亩。”
萧寒又是转头看向朱标,轻声笑道:“反正,我一直坚信,只要粮食的产量跟得上,天下就会越来越繁荣。”
“嗯。”
“那就明日一起办,还有工部尚书单安仁,明日都叫过来。”
朱标赞同的点了点头,随即,便是说道:“衙门的督办,一定得尽快,明年开春之时,府衙班子就必须搭建起来。”
“嗯。”
“今晚就睡在你的东宫了。”
萧寒有点困倦的看了一眼朱标,便是直接转身,躺在了榻上,随即,又是摆了摆手道:“明日早朝,基本没我的事,就别叫我了,让我安稳的睡一觉。”
“嗯。”
朱标躺在了另一边,随即,点了点头,又是有点感慨的笑道:“历代王朝,从不参与农业,咱大明算不算开了先河?”
“当然。”
“最多三年,佃户这个词,就应该从历史的长河中消亡。”
“我大明百姓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萧寒闭上眼眸,嘴角却是勾起一抹笑容。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当真是千古绝唱。”
朱标又是转头看向萧寒,轻声笑道:“只不过,怎么与你的性格,有点大不相同?”
但萧寒却是一动不动,没有任何回答,而要不是那平稳的呼吸声,朱标还以为萧寒凉了。
看来,萧寒应该是困了,要不然,怎么可能入睡的这般快。
随后,朱标又是摇了摇头,便也是自顾自的闭上了眼睛,毕竟,明日的早朝,身为太子的他,自然不能错过。
至于萧寒,第二日的正午,才从床榻上爬起来。
“侯爷,您醒了。”
萧寒睡眼朦胧的起身,一旁伺候的东宫侍女,便是连忙走了过来,随即,看向萧寒微微躬身道。
“嗯。”
“去整点热水过来。”
萧寒揉了揉有点痛的头,便是微微摆手。
“遵命。”
那侍女快步走到桌子旁,为萧寒倒了一杯热茶,便是连忙端了过来道:“侯爷,茶。”
“嗯。”
萧寒接过茶水,轻轻抿了一口,嗓子顿时舒服了不少,方才看向侍女问道:“太子殿下还没回东宫?”
“太子殿下还未回宫,但却是派人回来,让侯爷醒了以后,直接前往太和殿,太子殿下在那里等您。”
那侍女接过萧寒手上的茶盏,便又是微微躬身道。
“嗯。”
萧寒点头,随即,起身洗漱完,便是直接去了太和殿。
“臣,拜见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陛下,圣躬安。”
不多时,萧寒便是踏入了太和殿,随即,便是看向上手的朱元璋,还有一旁的朱标,微微躬身。
“朕安。”
朱元璋微微摆手。
“臭小子,你是没看见我们哥俩?”
等萧寒见完礼,一旁常遇春的声音,却是响起,语气之中,还有丝丝的不满。
“哪能啊,常伯伯,徐伯伯。”
萧寒转过头,头皮都有点发麻的看向常遇春与徐达,讪讪一笑道:“小侄这不得先拜见陛下嘛。”
“哼!”
徐达倒是无所谓的笑了笑,而常遇春依旧冷着脸,仿佛萧寒欠了他千八百万似的。
“呃呃...”
萧寒见状,唯有尴尬的笑了笑,现在看来,常茂与蓝玉,这两个嘴上没把门的玩意,已经将扬州之事,告诉常遇春了,不然,常遇春今日怎么可能是这个反应。
“行了,伯伯也不是小气的人,病如何了。”
但也没有多久,常遇春的脸色,便是有些好转,但却依旧没好气的看向萧寒问道。
“有劳常伯伯挂念了,风雪还挺得住。”
萧寒这才松了一口气,幸亏常遇春不是不明事理的主,要不然,今日可能得搭半条命。
不过,正儿八经的讲道理,常清灵本来就是萧寒未过门的媳妇,别说只是躺了一张床,就算真的干了点啥,常遇春又能如何?
但是这些话,想想归想想,萧寒可不敢说出来,毕竟,这个时间段,还是封建王朝,女子贞洁,自然不容亵渎。
而且,常遇春绝对会炸锅,那得罪了这个泼皮,日后可没有什么好日子,可以过了。
“行了,你们翁婿之间的事,咱不关心。”
“今日请你们过来,是有事要商量。”
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也是摆了摆手,开口笑道:“至于李相国,还有中书省的左右丞,不打紧,到时候吩咐一声,就可以了。”
“遵旨。”
常遇春与徐达,对视了一眼,便是齐齐躬身。
“不知上位,想要商量什么事?”
随即,徐达便是抬起头,看向朱元璋道。
“太子,你来说吧。”
朱元璋轻轻摆了摆手,便是示意朱标开口。
毕竟,他现在这个皇帝,完全就是来造势。
反正,能看得清形势的大臣,都明白,现在的朱标,才算是大明朝的皇帝,至于老朱,太上皇吧。
“遵旨。”
朱标看向自家如同甩手掌柜的老爹,无奈的摇了摇头,便是看向常遇春与徐达,微微拱手道:“两位伯伯,江南与浙东之事,致使朝廷元气大伤,官员调遣不足,所以,孤想让两位伯父,推荐一些人才,补全朝廷空缺。”
“啥玩意?”
“不是,太子殿下,你跟俺哥俩开玩笑呢?”
“俺哥俩可从来不和文官打交道,哪能认识什么人才,况且,这又不是军中打仗,推荐将领领兵作战,我哥俩哪有这本事。”
朱标话音落下,常遇春便是瞪大眼睛开口道。
这他娘的不还是逼张飞绣花?
老朱家的这些崽,真是想一出,就能干一出。
你让俩大老粗推荐文官,协助朝政?
你这不有病嘛!
“两位伯父,就是推荐军中将领,出任地方知府,以及地方上的官员。”
萧寒瞥了一眼常遇春,便是开口道。
“推荐军中将领?”
“他们还有这本事?”
常遇春依旧瞪大眼睛,随即,更是没好气道:“还有,就说知府,虽然只是一个五品官,但那可是一方的父母官,所以,不管是从哪一方面出发,军中将领都不合适,毕竟,你让一群大老粗去拿笔杆子,你还不如杀了他们。”
“况且,明年上位一边要北伐,一边还要覆灭夏政权,这本就是相当于长期大规模作战,那对于军中将领,就是只能多,不能少,不然,全局都会动荡。”
徐达也是站了出来,看向朱标与萧寒,摇了摇头道。
常遇春与徐达说的也是实话,治理一府之地,虽然,品级不高,但好歹也是一方主政的父母官,那就要对百姓负责,对于局势的掌控,更是不能有半点马虎,但是打仗不同,沙场对决,冲锋陷阵,只需要遵照军令,便可以取胜。
这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行当,而且,相互之间,更是分工明确,但你现在将这俩掺合在一起,让这群打仗的好手,去地方上当官,这不脑子有病?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