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166节

  “就是即将人头税全部摊进田亩面积之中,所以,只要你的田亩足够多,那你所缴纳的赋税便越高,相反,你拥有的田亩越少,那缴纳的赋税,便越少。”

  朝臣们的头,又是转向了朱标,朱标方才开口说道。

  “明白了。”

  朱标这么一解释,群臣都明白了,简而言之就是针对士族豪绅,随即,脸上便是露出了心灾乐祸的表情。

  因为,朝中的一些臣子,也是来自士族,那他们的面色,自然极为难堪,这摊丁入亩完全就是在挑衅士族的底线。

  但面对上手的朱元璋,他们都是齐齐闭上了嘴巴。

  江南与浙东的下场,他们还记得明明白白。

  而且,能走上朝堂,参加朝会,那自然不可能是愚蠢之辈,所以,这完全就是赤裸裸的阳谋,用以针对士族豪强的阳谋!

  看来,朝廷灭亡士族之心不死。

  但怎么反驳,便成了问题。

  摊丁入亩一旦实施,那必然得到天下百姓的支持,那士族就算是想联合起来,一起抵制朝廷的赋税,恐怕都不行。

  毕竟,这就相当于公然与天下百姓作对,那朝廷就占据了大义,届时,朝廷直接出兵,士族基本上都得灭亡。

  所以,面对这条摊丁入亩,就算是不想认,他们也得捏着鼻子认下来。

  “启奏太子殿下。”

  “朝廷收取赋税的时间点,若是他们私自买卖田亩,用来规避赋税,又当如何?”

  胡惟庸倒是一步踏出,看向朱标问道。

  “朝廷收取赋税之日,定在秋收之后。”

  “届时,按照田亩的归属,收取赋税,所以,不管之前这片田亩的主人是谁?”

  “但你只要接受了这片田亩,不管有没有秋收,你都得缴纳赋税,若不然,便是违抗朝廷旨意。”

  朱标瞥向胡惟庸,轻声道:“杀。”

  胡惟庸的身形微微一震,便是点头退下,朝中大臣更是有苦难言,不敢开口。

  听明白了,这摊丁入亩与乱世用重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不管如何,朝廷始终占据大义,你敢规避赋税,就得付出代价,而代价,便是死。

  “启奏太子殿下,臣想问一句,如此天人之计,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胡惟庸走进队列之时,瞥了一眼涂节,涂节顿时会意,随即,眼珠子一转,便是站了出来,看向朱标躬身道。

  “本侯。”

  朱标刚想开口,坐着的萧寒便是起身,且一步踏出,看向涂节,轻声道:“你还想问什么。”

第127章 所以,你辛苦读书,就是为了当官?

  “相国学究天人,下官佩服。”

  涂节的嘴角勾起一抹笑容,随即,便是看向萧寒微微拱手道:“摊丁入亩,国之精髓,相国高义。”

  涂节看向萧寒又是一番恭维,脸上也满是笑容,但这其内心之险恶,路人皆知。

  就算是上手的朱元璋,都是微微皱眉。

  摊丁入亩,赤裸裸的阳谋,而涂节这一出,也是赤裸裸的阳谋。

  因为,涂节不相信朱标可以想出这接近于完美的阳谋,那既然不是朱标,就只能是萧寒。

  所以,涂节才会问朱标,为的就是算计萧寒,让士族豪绅记恨萧寒,从而暗中给萧寒使绊子。

  “涂节。”

  朱标更是深深的看了一眼涂节,袖袍下的拳头,更是微微攥起。

  权利之间的斗争,就是这么简单朴素,看似恭维萧寒,实则暗藏祸心。

  但其实,朱标是想将摊丁入亩揽下来,让天下的士族豪绅知道,这是大明太子朱标的阳谋,而非让萧寒大包大揽。

  可萧寒仍然是义无反顾的起身,再一次为朱标挡下了这场狂风暴雨,这让朱标如何不感动?

  所以,这个涂节,凉定了!

  朱标看向涂节的眼眸,闪过一缕缕寒芒,仿佛已经在注视一个死人!

  “那便谢过御史中丞夸奖了。”

  “本相国很受用。”

  萧寒抬起眼眸,嘴角勾起笑意,但看向的人,却并不是涂节,而是李善长身后的胡惟庸。

  胡惟庸的那点小动作,还想瞒过他萧寒?

  他们的那点小心思,还想跟他萧风雪斗?

  也不想想,这里可是奉天殿,这里是百官议会之所在。

  那以萧寒的谨慎性格,必然是环视周围,掌控局势,所以,奉天殿群臣的眼中神情,萧寒可是尽收眼底。

  至于为什么?

  玩弄人心,才能掌控局势,这可是老祖宗教会萧寒的道理。

  所以,胡惟庸看向涂节的那一眼,能瞒得过萧寒?

  不过,有一说一,大明朝的聪明人,那心思若是放在百姓的身上,大明朝也不至于在三年之间,还不能恢复国力。

  毕竟,涂节能一眼看出问题所在,并且锋芒直指萧寒,那脑子就不笨,甚至,很聪明。

  只是,涂节将这份心思,完全用在了朝堂与政治上面,而非百姓,所以,这才是日子越来越苦的根本原因。

  那对于这股不良风气,萧寒岂能容忍,要是改不过来,那就杀一儆百,还朝堂一片清明,还天下乾坤朗朗。

  但萧寒的这一眼,可是吓坏了胡惟庸,心中压根一点底都没有,难不成,萧寒发现了是自己所为?

  不应该呐,那一眼,这么隐晦,就连老朱都没动静,萧寒凭什么发现?

  随即,强行稳定心神的胡惟庸,便是看向萧寒,微微拱手道:“相国高义。”

  “相国高义。”

  群臣又是道。

  好嘛。

  李善长看向胡惟庸脸上的得意,便是直接闭上了眼睛,随即,缓缓摇头。

  这纯粹就是找死了!

  今日朝堂之辩,胡惟庸被群臣几次三番的拥护,那结局,想想就明白了。

  “启奏陛下。”

  萧寒的嘴角又是勾起一抹讥讽,随即,便是看向上手龙椅上的朱元璋,微微躬身道:“臣有本奏。”

  “奏。”

  眼神阴郁的朱元璋,微微摆手道。

  当然,这阴郁的眼眸,自然不是冲萧寒,而是下面的那个胡惟庸。

  现在的老朱,真的已经很不爽了,真怕下一秒忍不住,就让侍卫将胡惟庸砍死在奉天殿上。

  区区一个左丞,刚刚登上右丞相,朝中势力便是一边倾倒,这绝对是蓄谋已久。

  “摊丁入亩,利国利民,但亦有弊端。”

  “那便是开国初年,陛下赏赐勋贵诸多良田,包括微臣,还有朝中大臣,甚至是官员,基本上都可以免除赋税。”

  “所以,微臣恳请陛下降旨,从此天下一视同仁,不管是皇亲国戚,勋贵大臣,都需要按照朝廷之定,缴纳赋税。”

  萧寒片刻思索,便是看向朱元璋,依旧躬身道。

  萧寒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响起,除了知情者之外,剩下的所有大臣都是面面相觑,呆如木鸡。

  甚至,有些官员的面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嘴唇更是微微颤抖,背后更是升起一股寒意,直冲心头。

  这不是一视同仁啊!

  这简直是在糟蹋他们的努力!

  寒窗苦读十几载,究竟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当官做主?

  而这其中,免除赋税,自然是身为官员的福利,那你现在撤销了,我们与百姓有何不同?

  读了这么多年的书,究竟是为了什么?

  一瞬间,委屈与不甘的情绪爆发!

  “陛下,不可!”

  “此计,万万不成!”

  “启奏陛下,这是在抹除微臣数年辛苦读书之功啊!”

  所有的朝臣,几乎都是七嘴八舌的看向朱元璋,躬身道。

  萧寒看向乱作一团的朝堂,眼中的冷意更甚。

  这便是古时封建王朝的官场,一旦触及自身利益,便是变得不顾一切,哭天喊地,根本不管这是不是造福天下。

  不过,想想也对,这也就是大怂王朝能干的好事。

  毕竟,古代官员不用缴纳赋税,是从大宋王朝开始变得越来越歪。

  为什么?

  这是因为,自宋朝以前,只是官员不纳税,可宋朝规定官员的直系亲属,也可以免除赋税。

  这就导致很多官员为了给亲戚免税,就把一大堆八竿子打不着的人,说成是直系亲属,借此登记造册,免除赋税。

  而到了明朝以后更绝,就连考中科举,中了秀才的人,也可以免除赋税,那就是相当于你即便不当官,也可以免税。

  所以,这便是古代封建王朝,现在萧寒想起来,也是为百姓觉得不值,毕竟,不管是当官,还是考中功名就可以拥有很多的特权,而这其中,最主要的特权,便是免除赋税。

  那萧寒想明白了,所谓的赋税,就是给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设立的名目,所以,这个不正风气,必须改正,要不然,大明王朝就算是完成所有的改革,还是会被这群官员蚕食殆尽,那萧寒一生的努力,当真就是付之一炬。

  “你辛苦读书,就是为了当官?”

  “你辛苦读书,就是为了免除赋税?”

首节 上一节 166/4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