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170节
随即,聪明的官员已经踏出一步,看向朱元璋躬身道,
至于剩下的官员,并非愚蠢,而是因为自身的缘故,田亩能不能交出,因为,这可不是他们能做了主的。
毕竟,一来能走上朝堂,没有一个不聪明的,但二来便是自己的身份,士族的身份,甚至要以家族的利益为重,不能擅自开口,不然,就是等于背叛家族。
“嗯。”
“朝廷不会亏待诸位大臣,咱准许,以市场最高价格回收田亩。”
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随即,便是看向文武百官笑着点头道。
但同时,朱元璋的眼中,又是闪过一抹隐晦的杀意,毕竟,朝堂上还有小部分的官员,并不打算献出田亩。
“谢陛下。”
文武百官又是齐齐看向朱元璋领旨谢恩道。
“太子,朝廷成立专门回收田亩的部门。”
随即,朱元璋又是看向朱标,微微思索道:“至于究竟归不归户部管辖,你自己拿主意。”
“启奏陛下。”
“儿臣前几日便已经吩咐下去了,总揽土地田亩事宜的部门,取名为农建司,立于户部之下,由户部尚书吕昶掌管。”
朱标想都没想便是看向朱元璋拱手道。
“启奏陛下。”
“吏部已经在抓紧调度官员,工部主造已经开始修建农建司衙门。”
顿时,吏部尚书张明善也是一步踏出,更是从身上取出一份奏章,这才看向朱元璋微微躬身道:“这是下官拟定的人员调度名单,还请陛下过目。”
关于农建司的建设,那可是朱标的密旨,张善明自然早就知道了,但朱标不开口,张善明也不敢擅自开口。
但对于农建司的建设,以及官员之间调度,张善明一直都在思索,并且已经列出名单。
“嗯。”
“不必了,全部交由太子与户部尚书吧。”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方才看向朱标笑了笑道:“太子办事,咱放心。”
“谢陛下夸奖。”
朱标仍然谦恭有礼道。
“老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
户部尚书吕昶也是站了出来,看向朱元璋躬身道。
“遵旨。”
随即,张善明便是将奏章呈于朱标,完事才退回了队列之中。
“风雪,对于摊丁入亩的促成,你功不可没。”
“所以,咱决定了,封你为英国公,你意下如何?”
等将所有的事安排下去,朱元璋方才正了正神色,更是坐正了身形,方才看向萧寒和颜悦色道。
朱元璋话音落下,朝臣又是一阵震动。
少年封侯,古有冠军侯霍去病,但如此年轻就可以凭功劳封公,能有几人?
史记上下几千年,都拉不出几位吧?
所以,群臣说不羡慕那是假的,就比如胡惟庸的眼中,都是闪过一抹艳羡。
毕竟,大明的爵位,还是很值钱的,特别是现在还要涨工资了,那绝对是不管官职,还是爵位,还是勋官,都会上涨,所以,勋贵们的工资,都不敢想象。
但以朱元璋现在对于文臣的厌恶,想封爵,估计得干一辈子,才能获得追封吧?
而且,关于这一点,就连胡惟庸都不例外,毕竟,想尽办法攀上李善长,不就是因为李善长乃是勋贵之首,还有那手中的两块免死金牌。
“谢陛下。”
“微臣一定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以报答陛下之恩。”
萧寒整理了一下衣袍,便是起身,看向朱元璋,大礼叩拜,领旨谢恩道。
终于,终于,登上了这一步!
萧寒的心中也是五味杂陈,异性臣子能登上这一步者,如此年轻,放眼望去,上下几千年史记,能与他比肩者,寥寥无几。
“称呼错了。”
朱元璋有点不满的看向萧寒,轻声道。
“儿臣知错。”
萧寒回过神来,微微一愣,便是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随即,又是道。
“嗯。”
“起来吧。”
朱元璋这才满意的看向萧寒点了点头道。
“恭喜,英国公。”
朱标转身看向萧寒,微微拱手笑道。
“谢过太子殿下。”
萧寒亦是看向朱标拱手道。
“恭喜,英国公。”
随即,群臣又是看向萧寒,齐齐拱手道。
“多谢。”
萧寒也是转身回礼道。
“退朝。”
群臣终于等到了这声久违的退朝,毕竟,他们都还饿着肚子,况且,今日朝中的事,都还没有运作起来,那想来今日,应该要比平日里更忙一点。
当然,这其中最苦的就属户部尚书吕昶,痛并快乐,现在说的就是吕昶,不用因为户部没有银子,国库空虚而苦恼,但这银子太多,运转起来,既快乐,又痛苦。
但吕昶这个人可不会开口抱怨,更不会徇私枉法,且不说在大明朝堂,就算是在元朝,吕昶都是一份清流,要不然,朝廷大清算之时,吕昶为什么没有被算在其中,不就是这个原因。
毕竟,吕昶就算是在元朝当过官,可是在归降了朱元璋以后,那可是一心一意的为朱元璋着想,所处理诸事,也是摒弃了诸多陈规陋习,一心一意的为天下百姓做主,更是对于大局的判断力,有着自己的那一份心得。
“恭送陛下。”
群臣目送朱元璋离开奉天殿,这才齐齐松了口气,今日的这些事,总算是落下了帷幕,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朝廷应该要花费大力气在摊丁入亩上,想来,应该不会再有这么累的早朝了吧?
“李伯伯。”
“您没必要问出那个问题,可以交给风雪。”
群臣都离开的差不多了,萧寒才看向仍然站在奉天殿中的李善长,轻声道。
“让天下的士族豪绅都记恨你?”
“那就凭你这薄脆的小身板,根本扛不住。”
李擅长看了一眼萧寒身边的朱标,方才转头看向萧寒,摇了摇头笑道:“老夫已经老了,能替你分担的不多,但俗话说的好,人老成精,士族豪绅应该会在老夫这里,多下一点功夫,那你这小子,也能轻松许多。”
“多谢李伯伯。”
萧寒轻轻点头,感谢了一声道。
虽然他并不惧士族豪绅,但李善长的这份善意,萧寒无论如何都得感谢一下,毕竟,面对士族豪绅,那可是一股并不小的压力。
“好好干吧,未来的天下是你们这群年轻人的。”
“老夫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所以,能帮衬你们的并不多。”
李善长又是摇了摇头,看向萧寒与朱标笑道:“但也总能让你们没有后顾之忧,放心大胆的干吧,就算是出了事,老夫替你小子兜不住,不是还有上位嘛。”
“侄儿明白。”
萧寒与朱标齐齐点头,又是拱手道。
如今的李善长虽然已经致仕,但他在朝中所积累的威望,一定可以吸引一大批的火力,所以,短时间之内,士族豪绅的手,可越不过李善长。
再者,就算李善长无法为萧寒摆平,但以老朱疼爱儿子的性格,也绝对不可能放任士族豪绅,毕竟,这位真的准备杀人的时候,那可真的是一点道理都不可能跟你讲。
“行了。”
“明日起,老夫就不上朝了。”
“中书省便拜托给你了,小心着点胡惟庸。”
“他虽然是老夫的学生,但已经走上了岔路。”
“未来的下场,老夫想都不用想。”
“但中书省的声誉,可不能毁之一旦,这是朝廷的脸面,更是有着维系朝廷的重任,你可一定要慎重行之。”
随后,李善长又是看向萧寒叮嘱了两句,便是看向前方的龙椅,眼中闪过一抹感慨,随即,便是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袍,方才躬身叩拜道:“老臣退了。”
这一声老臣退了,道尽了心酸与英雄暮年,使得朱标心中也有点不好受,随即,便是连忙搀扶起李善长,方才笑道:“李伯伯,不必如此,您若是想来皇宫,可畅通无阻,而且,陛下一直都在,您也一直都在,而眼前的这座天下,也会一直在,我们也会让这座天下,更加繁荣。”
“交给你们,咱放心。”
被搀扶起来的李善长,心中闪过一抹暖意,便是点了点头,方才从怀中取出两块牌子,交到了朱标的手上笑道:“老夫本来想亲手交给上位,用以震慑朝臣,但今日之结局,一是再完美不过,不必锦上添花,所以,上位赐予的两块免死金牌,还请太子殿下,代为转交给上位。”
“这是陛下恩赐。”
“何以奉回?”
朱标倒是有些不明其意的看向李善长。
“老夫到了这个年纪,哪里还用得上免死金牌?”
“至于后世子孙,儿孙自有儿孙福,连田亩都没有了,还能犯什么事,就指着我这个公爵过日子了,毕竟,世袭罔替的俸禄,足够儿孙们过活了。”
李善长毫不在意的笑了笑道。
反正,按照李善长对于朱元璋的了解,还有他李善长的这些脸面与香火情,犯了一般的罪,不会致死,可你要是造反,那别说是两块免死金牌,就算是一千块免死金牌,老朱该嘎你,还是得嘎你,倒不如趁这个时机,交上去,老朱一开心,未来对于李善长的儿孙,还能宽容点。
“李伯伯,收回去吧,就当成是一个念想。”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