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171节
萧寒摇了摇头,方才看向李善长,轻声笑道:“免死金牌,以及我们自身的爵位,那是对于我们平定天下最大的肯定,您就当成一份荣誉,留在府中吧。”
大明朝也就只有一个人拥有两块免死金牌,就连萧寒,也都只拥有一块免死金牌,但是这玩意,萧寒扔在库房之中,都快落灰了,完全就是当成荣誉,根本用不上。
毕竟,你该不会真天真的以为,有了一块免死金牌,就真的可以免死罪吧?
那你多少有点不了解朱元璋的性格。
当然,胡惟庸那个蠢货,我们暂且不提。
“嗯。”
李善长微微愣了愣,便是明白了萧寒的意思,随即,便是收回了免死金牌,方才点头道:“那老夫便先留下来。”
“嗯。”
朱标也是点了点头道。
“太子殿下。”
“英国公。”
“老臣告退。”
随即,李善长便是看向朱标与萧寒,拱了拱手道。
“韩国公,慢行。”
朱标与萧寒同时作揖道。
“还得是李先生,”
“审时度势,完全不弱于老爷子。”
看向李善长的背影,朱标又是忍不住感慨道。
“正常。”
“李先生可是奠定老爷子天下的第一功臣,可以这么说,老爷子成就了李善长,李善长也成就了老爷子。”
“要不然,老爷子想成就这一番霸业,估计还得几年。”
萧寒耸了耸肩,完全不在意的笑道。
“那不是还有你?”
朱标倒是瞥向萧寒,方才轻声笑道:“对不对,英国公?”
“别闹了。”
萧寒白了一眼朱标,便是摇了摇头道:“年少封公,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估计这天下对于我的恶意,又是铺天盖地。”
“无非就是说你是老爷子的私生子,不然,还能怎么抨击你?”
朱标思索了一下,便是看向萧寒笑道:“但老爷子对你视如己出,娘对于你的宠爱,更是超过了我这个亲生儿子,那些许流言蜚语,还怕什么?”
“懒得搭理你。”
...
“妹子,妹子,快给咱整口热乎饭,这个早朝,差点饿死。”
刚一回到坤宁宫的朱元璋,便是叫嚷的看向马皇后喊道:“这两个兔崽子,几乎就是没完没了,所有的朝臣都陪着他们挨饿,当然,咱最苦,本来就没有食欲,早上就吃了两块糕点。”
朱元璋这一抱怨起来,几乎就是没完没了,看的马皇后又是翻了翻白眼。
“那两个孩子就不饿?”
“况且,风雪的身体本来就不好,这都一句怨言没有,你凭什么?”
论起护犊子,马皇后可是当仁不让,随即,便是看向朱元璋一阵数落道:“还有咱们家老二又犯什么错了,你能狠下心打他三十军棍?”
朱元璋顿时缩了缩脑袋,还是别惹马皇后了,不然,今日可能得睡太和殿了。
“对了,王景弘,快传御医。”
但随即,朱元璋又是想起了萧寒的病情,便是连忙看向门口站着的王景弘道:“还有留住英国公,别让他离开皇宫,直接来坤宁宫,今日,这顿罪,他遭定了!”
“遵旨。”
王景弘连忙躬身领旨道。
“英国公?”
马皇后微微皱眉,方才看向朱元璋问道:“风雪?”
“嗯。”
朱元璋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道:“该封公了,不然,对于天下说不过去。”
“为什么?”
马皇后还是没想明白的看向朱元璋道。
毕竟,萧寒已经明确拒绝了封王,那这封公的恩典,老朱就想留给朱标,但其中马皇后也觉得没必要,谁让萧寒与朱标之间的关系,那可完全就是亲兄弟,未来想闹僵的可能性都不大。
“朝堂上,风雪咳血了...”
朱元璋握住马皇后的手,方才有些沉重的说道:“还有摊丁入亩,本来是想让标儿担下,但风雪又是站了出来,将这件事一肩担之。”
朱元璋话音落下,马皇后顿时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第130章 别扯那些四六不通的狗屁道理,读书就是为了当官!
“你这身体情况,不请御医,我还真是担心。”
太子驾辇上,朱标又是关怀的看向萧寒问道。
“又不是什么大病,只是老毛病,养养就没事了。”
萧寒仍然翻看着手中的书籍,微微摇头道。
“况且,请了御医又如何,不还是该病,还是得病。”
萧寒又是开口笑道:“所以,不用在意,明日起,我就练习我的养生秘术,我还就不信这个病,能要了我萧风雪的命。”
“养生秘术?”
“什么养生秘术?”
顿时,朱标便是有些好奇的看向萧寒问道:“怎么从未听你提起过?”
“东汉末年,有一名医大家,名唤华佗,而在他所遗留的古籍之中,有一养生秘术,名唤五禽戏。”
“所以,与其吃药治病,不如养生治病,毕竟,老祖宗的智慧,有目共睹,所以,不妨试一试。”
萧寒依旧专心看书道。
“嗯,那我也练练。”
朱标微微一愣,便是点了点头,随即,一把揽住萧寒的肩膀笑道:“陪着你练,免得你偷懒不用功练习。”
五禽戏,确实可以调节身体,而萧寒乃是旧疾,更是积劳成疾,所以,练习五禽戏,说不定真的可以恢复萧寒的身体。
毕竟,现在所有的御医都想不出好的办法,倒不如让萧寒试试,说不定就成了。
反正,华佗的名声在那里,那可是名医大家,所以,他所创造的五禽戏,肯定不会是一无是处。
“嗯。”
萧寒微微点头,便是继续翻看书籍,直至翻到最后一页,这才合上手中的书,更是将其交给了朱标道:“瞅瞅?”
“这是什么?”
朱标接过书本,却并未翻看,反倒是看向萧寒问道。
“你眉毛底下哪里窟窿眼,是用来出气的?”
萧寒瞥了一眼朱标,便又是从屁股下面,拿出一本书卷,继续翻看起来。
“呃呃...”
朱标无奈的耸了耸肩,随即,便是看向手中的书,只不过一眼,他的瞳孔便是猛然一缩。
“大明政治本纲!”
光是这六个字,朱标便是觉得,这其中内容的冲击力,绝不亚于土地国有化!
更何况,这本书几乎完全涉及政治,那便非同凡响。
“历朝历代的科举,考的是什么?”
萧寒仍然是边看书,一边眼睛都不动的问道。
“那还用问,四书五经,史记。”
朱标微微一愣,便是抬起头看向萧寒道。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其中的内容,主要就是儒家经典与史学。
那什么是儒家经典,无外乎,《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这四本书,便是儒家学说的基础,也是科考试的重点内容。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这五本书,便是古代华夏的五部重要经典,也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至于《史记》,这其中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等,而这些史书主要记载了华夏历代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也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嗯。”
“所以,这不过是初卷,不值一提,等你研读完,你就明白,我所设想的大明政治本纲,究竟是什么。”
萧寒合上书,方才看向朱标笑道。
“嗯。”
“我一定会用心研读。”
朱标重重点头,神情郑重道。
“嗯。”
“大明未来的科举之路,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