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185节

  朱标也是笑了笑道。

  随后,朱标便是回了太子东宫,而萧寒也真正开始了深居简出,每日不是读书,就是练习五禽戏,还有就是陪朱标下棋,再加上徐妙云与常清灵有时候也会过来,所以,这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一转眼,时间很快就到了过年前夕,而朝廷上下相安无事,中书省的胡惟庸,那可是差点骂娘,中书省的左丞相萧寒,从当上左丞相的那一天起,就没有来过中书省。

  这让本来还立志做出一番事业的胡惟庸,恨的咬牙切齿,毕竟,这中书省的破事,当上右丞相以后,他才明白,究竟有多么的难办,真的是朝廷上下,特别别是货币改革制度,还有摊丁入亩,事事都得过问。

  还有朝廷放出去的那些江南官员与浙东官员,几乎都是老兵油子,一个个油盐不进,完全就是以自己的行事作风为准,但在当地的名声,那可是一片好评,这让胡惟庸想要将手插进江南与浙东都很难。

  特别是现在浙东与江南官员,完全就不遵中书省的命令,而且,不管是有什么事,都是上呈于太子东宫,完全就不鸟中书省,更是让胡惟庸的面色极为难堪。

  但对于太子东宫,谁能得罪的起?

  但这与萧寒和朱标有什么关系?

  再者,今日的天气不错,特别是大雪都停了下来,萧寒也想出门走走,但刚动身,便是被朱标请到了太子东宫,而刚一走进太子东宫,萧寒便是嗅到了宫中已经飘散起了饭菜的香气,而寝宫之中,一张桌案上摆了几道菜,其下是几坛酒。

  “难得你在东宫请我吃饭,这是发生了什么?”

  “以我对太子殿下的了解,要是没有事,你可不会来找我的。”

  萧寒看向朱标嘴角勾起一丝笑容,朱标可是个大忙人,这大明一道道新政策都离不开他去督促。

  如今居然来请萧寒喝酒,那一定是有了什么问题想要问自己。

  “咳咳!”

  “都是些小事,主要是你我兄弟已经有数日不见,想要聚一聚。”

  “不打紧,边吃边说,这些日子我也抽时间学了一些厨艺,虽然不如你,想来还是能吃一下的。”

  朱标呵呵一笑,挥手请萧寒入座道。

  “来,尝尝这个,这我是最拿手的好菜。”

  朱标说着,给萧寒夹了一口东坡肉,嗯,如果,这还能叫东坡肉的话。

  萧寒看着这上糖色上的发黑的肉块,先是一阵沉默,在心里给自己打了几番气,才用筷子把肉放进了嘴里。

  “味道如何,好吃么?”

  朱标看着咀嚼东坡肉的萧寒,眼中颇为期待,自从那一次和萧寒亲自下厨之后,朱标也是把做菜当成了一个爱好,在不忙的时候,都会进行练习。

  至于什么太子不下厨,什么礼数问题,对于朱标而言,都是狗屁!

  反正,朱标还想在今年马皇后的寿宴上亲自下厨,为他娘亲手摆一桌酒席。

  那理所当然,好兄弟当然要来试一下菜肴,不然,朱标可不放心。

  当然,他不忙的时候并不多。

  “嗯...能吃。”

  萧寒缓缓将肉咽了下去,方才看向朱标,轻声开口道。

  “你这家伙...”

  “就不能说好吃么?”

  朱标翻了个白眼,就这家伙这情商,朱标真怕哪天要是自己和老头子不在了,被谁给弄死了。

  不过,话说回来,以萧寒的能力,在眼前的大明朝堂上,只要萧寒不去找别的大臣麻烦,他们都要烧一柱高香了,至于弄萧寒,未来几十年估计都不会有人有这个能力。

  如果有,那只能是脑残,完事想去阎王殿,找阎罗王报道了。

  “我这个人向来正直,不喜欢说假话。”

  “但如果是太子殿下问的话,臣倒是可以说...”

  “嗯,还算好吃吧?”

  萧寒玩味的看了一眼朱标,便是微微点头道。

  “滚蛋!”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这段时间金陵城试点进行大明宝钞市场,从我的角度看觉得还算运行的不错。”

  “粮食的利用率更高,豪门世家少了朱门酒肉臭,贫民百姓也能换到廉价的粮食,避免了路有冻死骨。”

  “孤有想法推广到大明全国范围,你怎么看?”

  朱标又是翻了翻白眼,随即,便是喝了一口酒,对着萧寒问道。

  “我不建议你这么早将大明宝钞推广到全大明。”

  萧寒放下筷子,轻泯了一口酒,看向朱标摇了摇头道。

  “嗯?”

  “此话怎讲?”

  朱标对着萧寒发问道。

  “第一。”

  “大明宝钞试点的时间尚短,文人世家只是其中一个团体,属于金陵城中的地头蛇。”

  “其他会和大明交易市场产生摩擦的群体,还没有图穷匕见。”

  萧寒放下酒杯,微微呼了一口气。

  “比如呢?”

  朱标眼睛有些发亮,他就知道萧寒早有腹稿,这不过这家伙嘴严的很,如果自己不主动问,萧寒就不会说。

  “地方豪绅,富商巨贾,这些人都是同样绕不过去的团体。”

  “而且,蒙元对于汉地十八省都是放养政策,除了收税什么都不管,商业直接继承了前宋时期,甚至还要更盛行一些,若非老爷子执行了海禁,这些人的力量还能更强。”

  “从我大明交易市场的角度来讲,他们对于市场的影响,甚至还能比文人世家更大一些。”

  “毕竟,对于文人世家兼并土地,购置田产,只是外围利益,他们真正的核心利益,乃是垄断知识,拥有四书五经的释经权。”

  “而地主豪绅和富商巨贾,才是真正以土地和财富作为核心利益的人。”

  “我们借机打击文人世家,但是对于地主豪绅和富商巨贾却是并没有什么影响,只是敲山震虎之下,他们暂时不敢有什么动作。”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对于我大明宝钞没有想法,无论是恶意扰乱市场,还是借机投机倒把谋求利益,都是有可能的,这个时候,一次性要把大明宝钞推广到全大明显然不合理。”

  “况且,我大明现在还缺少了想要把宝钞推广到全国的基础。”

  萧寒对着朱标遥遥举杯,喝了口酒。

  “什么基础?”

  朱标双眼微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我大明粮食不够啊。”

  “应天金陵城作为国都,故才有着足够的粮食,去作为大明宝钞的试点。”

  “但是我大明经历了蒙元多年的肆虐,各地的情况都算不上太好,连年战乱之下,很多土地都成了荒地。”

  “应天府之外,还有很多流民,虽然老爷子登位之后,各地官员也在不断收拢流民,努力尝试治理。”

  “但毕竟时间尚短,地方的资源有不如应天府,效果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有些地方,粮食储备不足,甚至还需要从其他地方支援,这样的情况如何发布大明宝钞?”

  萧寒开口对着朱标问道。

  “正是因为粮食不够,我们才有必要发布大明宝钞,大明宝钞定量供应之下,才更方便我们积累粮食啊。”

  朱标理所当然地开口。

  “你想的太简单了,在很多地方供粮不足的情况下,大家换不到粮食,会导致大明宝钞贬值,连带着正常的地方也受到打击的。”

  “起码,我们要先能够在各地都修建并填满一个地方粮仓,才有资格推广大明宝钞。”

  萧寒微微摇了摇头。

  经济这东西,牵一发而动全身,危机是可以传递的,在大明刚建国这种到处都是漏的情况下,把大明宝钞铺开。

  用不了多久,就会彻底变成老朱版的大明宝钞,在落后的物流条件下,在大明宝钞崩溃之前,除了能让富商巨贾吃的满嘴流油,什么也做不了。

  只可惜,老朱家的经济天赋着实有些不济,动不动就着急。

  萧寒想着,不由得感到有些脑仁疼。

  “那你以为,我们要如何才能快速把各地的粮仓填满呢?”

  朱标看向萧寒,发问道。

  大明的工部并不差,在各地修建粮仓并不是什么问题。

  但是粮食这玩意,虽然是地里长的,但也不会突然凭空多出来,还得一点点种才行。

  “嗯…”

  萧寒沉默一阵。

  “我大明现在之所以还存在大量流民,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原本的土地,所以被迫流离失所。”

  “而另一方面,很多地方的大量土地,则是因为长期闲置,导致变成了荒地,以至于出现了地方看上去土地稀缺的情况。”

  “而地方资源不足,却又无力进行大规模重新开荒,导致新的田地、农业政策推行缓慢。”

  萧寒捏着下巴,分析道。

  “此事,当如何解决?”

  “若是土地本就不足,便是想要摊丁入亩,也难以做到。”

  朱标眉头一皱,心下也是觉得有些棘手。

  “哈哈!”

  “此事简单,没有百姓没有土地,我们让他们去开垦便是。”

  “开垦的过程中,百姓视为给朝廷做工,由朝廷提供粮食。”

  “百姓只需在分到土地后最初十年,多交一点赋税便可,而朝廷,稳赚不赔。”

  萧寒呵呵一笑,表情轻松。

  虽然有些话说起来不那么中听,但事实便是如此,人口,向来便是资源的一种。

  若天下百姓多而世家少,那么从本质上讲,这便是国家的上升期,资源多而人少,可以把饼不断做大,让国家持续繁荣,哪怕是一个平庸之君治理,也可以让国家继续进步。

首节 上一节 185/4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