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248节

  “这件事,你怎么看?”

  朱标对着萧寒问道。

  “你说得对,就算不是他们授意的,也一定是他们默许存在的。”

  “毕竟,咱大明最近在南边动作不小,既消灭了梁王和段氏,还大规模在岭南开荒和迁移流民,如果南方诸国一点反应都没有,才是不正常。”

  “尤其是越国,他们在唐时还是属于中原王朝的固有领土,但五代时趁乱自立,宋时因为没有足够武力,没能将他们完全征服。”

  “对于咱大明增强南方影响力的举动,越国必然感到心惊胆战。”

  萧寒微微点了点头。

  “哦?那你觉得,咱大明应该以什么态度面对他们?”

  朱标对着萧寒问道。

  “此时正是咱大明的战后恢复期,尤其是此时北方残元也正在恢复元气,并不是适合将南方诸国征讨的时机。”

  “并且,此时动手,也并不符合咱大明在南方的战略目标。”

  萧寒对着朱标说道。

  “难道咱大明就一点都不表示?”

  朱标不甘说道。

  “那自然不行。”

  “就算我们不打算直接打他们,也必须让他们对咱大明有足够敬畏才行。”

  “南疆和岭南,加派地方军队和锦衣卫进行剿匪,加强边境监管防止盗匪继续流入,而后对越国和澜沧国发出国书,要求他们立即配合我们对在双方边境内反复流窜的盗匪进行绞杀,否则我大明兵至,直接把他们连同盗匪一起扬了。”

  萧寒淡淡开口说道。

  “不要求他们称臣纳贡吗?”

  朱标有些诧异地对着萧寒问道。

  “不需要,称臣纳贡,能纳上来几个钱,到时候咱们还得给他们赏赐。”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要是咱大明承认了他们的称臣附庸地位,礼法上也就代表了允许他们的存在,不好再在之后动手。”

  “反正等咱大明各项产业搞起来,南疆和岭南与他们的路一通,直接做生意就能比他们纳那点破贡多得多,何须多此一举,还给后面的战略添麻烦?”

  萧寒对着朱标反问。

  “有道理。”

  “不过,若是他们主动要求成为我们的附庸进行纳贡,又该如何?”

  朱标转而又发问。

  “若是他们真这么识趣,我们倒也可以给他们继续独立存在的机会,不过这个条例必须更改。”

  “首先,无条件开放边境,自由通商并进行人员流动和允许大明进行驻军是必须的。”

  “其次,他们的官员必须要参与大明科举有功名之后才能上任。”

  “最后,上到他们的丞相,下到地方官,必须接受大明的核查,一旦应天府因为办事不力弹劾了他们的官员,我们有权对他们的大小官员进行罢黜。”

  萧寒对着朱标开口道。

  “额…那这样的附属国和直接成为咱大明的行省区别在哪呢?”

  朱标有些发楞。

  “他们的王室还在啊,然后虽然他们的官员必须在咱大明留号,并且可以被大明罢黜,但官员还是他们本地人,只有咱大明驻军以及锦衣卫办事处是咱们派过去的。”

  “而且税收还是归他们的,只不过要分出来一些对大明朝廷进行朝贡。”

  萧寒开口解释道。

  “这不是和汉朝郡国一样吗?”

  朱标感觉有趣。

  “还是有区别的。”

  “毕竟汉的郡国,国相是直接由朝廷指派的,但是他们上去的是通过咱大明科举的本地人。”

  “当然,如果他们的王室看上了咱大明其他地方人才,非得要去给他们当丞相,咱也不好驳了人家的面子不是。”

  萧寒呵呵一笑。

  “还得是你。”

  朱标对着萧寒投出了一个赞叹的目光。

  “既然如此,那我这边就准备直接去起草写给两国的圣旨了。”

  “对了,如果他们拒绝了咱大明的条件怎么办?”

  朱标开口说道。

  “放心好了,他们不会拒绝的。”

  “咱们现在不愿意打仗,他们更不愿意跟咱们打。”

  “毕竟,咱们打了,最差的结果也就是损兵折将,被消耗了元气,他们可是会直接灭国的,这种不公平的战争,让我来,我也不会轻易开启,反正就是配合剿匪而已,大不了之后再搞其他小动作嘛,犯不着拿命赌。”

  萧寒笃定说道。

  “有道理,咱大明横扫宇内,连鞭挞万国的蒙元,面对咱大明将士都只能灰溜溜逃走,这些簇尔小邦自然不愿意轻易尝试咱大明的锋芒。”

  朱标点了点头,颇为赞同说道,而后转身离去。

  “殿下,造纸厂那边的消息。”

  “我们虽然没有满足那些商人的要求,但是那些商人还是希望可以对咱们的纸进行大量收购。”

  朱标离去,姜右缓缓走了过来,对着萧寒说道。

  为了防止造纸产业链那边出乱子,萧寒安排了姜右带着自己的人手,看着那边。

  “哦?是吗?”

  “看来这些商人还是不死心啊,妄图想要以他们的财力,把咱的造纸产能全都接住,继续维持高价吗?”

  “呵呵,接的住吗?”

  “姜右,告诉造纸厂那边,他们下的单子,照单全收,全力生产,甚至印刷厂那边的都可以少印一些书,就看看,他们能接下多少。”

  萧寒双眼眯了眯。

  造纸产业链那边,可是一大排生产线在共同运作,几个商人就算再有钱,也绝对撑不住的。

  把财产全都用来吞萧寒这边的产能,萧寒看他们是全都想要转行做运输大队。

  毕竟,萧寒的造纸产业链产能对于应天府一带的需求,那是绝对产能溢出的。

  “遵命!”

  姜右应声,缓缓退下。

  送走了姜右,萧寒终于得了空闲,开启自己的创作大业。

  萧寒本来是准备把土高炉捣鼓出来进行大规模建设,增加大明的钢铁产量的。

  毕竟,这玩意也没什么大技术含量,重要的原料,铁矿、煤矿和木炭,大明都不缺。

  不过,既然决定了先写大明经济学,这件事萧寒也就只能先放下了。

  没办法,虽然土高炉萧寒知道怎么弄,但是一个最大的现实是,大明没那么多可以进行操作的工人。

  大明工业要术不出来,大明直接拉流民上去,这样的质量肯定是不行的。

  别看听上去,一顿填料卸货,感觉就跟进厂打螺丝一样,不需要什么智商。

  但那是因为后世教育普及程度高,人才资源过剩,所以才会有这种谁都能干的感觉,若是真直接把大明这些没什么经验的老农放进去,三天两头怕是就得来一场爆炸艺术。

  坤宁宫。

  “风雪那小子怎么说的?”

  朱元璋对着朱标问道。

  “爹,风雪同样认为咱大明可以对那些蹙尔小国进行警告和敲打,但不适合直接开战。”

  朱标对着朱元璋道。

  “哼!”

  “北元抓不住,这些小国还不能直接灭,真是让咱心烦。”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颇为不爽。

  “爹。”

  “风雪的战略我不是已经和你说过了吗?”

  “既然咱能赚钱还能把地打下来,为啥非得劳民伤财呢?”

  朱标对着朱元璋劝道。

  “咱知道。”

  “要不是你们两个小兔崽子说的确实对,你以为咱会在这里废话?”

  “早就让徐达他们带兵杀过去了。”

  朱元璋撇了撇嘴。

  “行了,既然咱决定了让你们去管这件事,就你们来办吧。”

  “标儿,你直接把这发给两个小国的圣旨写一下,咱看着心烦。”

  朱元璋对朱标道。

  “好嘞,儿臣谨遵父皇口谕。”

  朱标嘿嘿一笑。

  “滚一边去,少整这套啊,咱看了烦。”

  朱元璋挥了挥手说道。

  圣旨从朱标的东宫发出,一路绿灯向着边境而去。

首节 上一节 248/4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