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249节
经历了一天一夜,便送进了越国和澜沧王国境内。
毕竟,圣旨不是军队,调动起来,可是要比规模庞大的军队要方便多了,八百里加急之下,连续换马和骑手,昼夜狂奔,时而顺路走水路之便,自然要快上不少。
升龙城。
越国皇宫。
“陛下,大明派人来送了一封您亲启的圣旨。”
宫外,有太监碰着一个锦盒走了进来。
“哦?”
“明帝给朕写了什么?”
“黎卿,你给朕读一下。”
越帝陈暊微微抬头,对着一旁的心腹大臣枢密使黎季牦道。
“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
“兹有南邦小国,监管不力,使盗贼流寇于我大明,责令越国之君,发动越国兵力,配合于大明边境剿除匪患,不得延误。”
“若有怠慢天朝上使之处,则大军…”
黎季牦伸手接过开始读了起来,却是说话间脸色渐渐苍白。
“怎么了?”
“接着念。”
陈暊眉头微微一皱。
“则大军南下,与贼皆灭。”
咕咚!
黎季牦坚持了念出了最后几个字,吞咽了一口唾沫,手都在微微发抖。
现在的越国早已经不是当年对抗蒙古兵南下,而保持不灭的越国了。
此时的越国陈氏皇族不过堪堪从杨日礼之乱中走出,夺回国家大权一年时间,整个国家一片混乱。
南方更有占国制蓬莪虎视眈眈,不断入寇已经虚弱下来的越国,战场上,局势不利到了极点。
若非制蓬莪自知占国实力不足,不能一举吞并越国,怕是早已经割裂越国之土,让这个曾经能够硬抗蒙古的南方小霸王四分五裂了。
“唉!”
“明帝朱元璋,一如既往的霸道啊。”
陈暊叹了口气。
“陛下,大明势大,不若我们恢复对大明的朝贡,俯首称臣吧。”
黎季蚝试探着说道。
本来,两年前,在陈裕宗时期,是对刚建立的大明进行朝贡的。
只不过,一年前杨日礼之乱中,越国一片大乱,断了与大明的朝贡,事实上脱离了朝贡国的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朱标再给越国的圣旨中没有用“下邦”、“属国”这样的词汇。
而是用“南邦小国”来形容越国。
“怕是…”
“没那么简单,杨日礼时期,断了与大明的朝贡,但按理说朕作为陈氏皇族成功继位,应该就是顺理成章的恢复成朝贡国君主的关系,只待今年派遣使者朝贡,便是顺其自然。”
“但大明的圣旨并没有将我大越形容成大明的‘属国’,反而用了‘南邦小国’这个词,这说明,大明拒绝承认我大越的属国地位,按理说这种情况作为宗主国,是不会这么做的。”
“大概率,是大明内部对于我们放任那些贼寇流窜的举动十分愤怒,是真的已经产生了讨伐我们地想法。”
陈暊轻叹一声,凝重道。
“这…这可如何是好?”
“我大越的国力早就不负当年,根本不可能抵挡大明的兵锋啊。”
黎季蚝有些紧张道。
“你还好意思说!”
“如果不是你跟朕说,些许小贼无需理会,怎么会有今天这一幕!”
陈暊怒道。
“这…陛下,微臣也没想到,大明这么大一个帝国居然这么小心眼啊,区区几个盗贼的问题,就对我大越心生不满。”
“不过,微臣觉得,陛下的论断还是为时尚早,既然大明在圣旨中提了配合剿匪这一要求,想来还是有缓和的机会的,届时,我们顺势派出使者要求恢复对大明的朝贡,或许就能得到大明原谅,高枕无忧呢。”
黎季蚝对着陈暊说道。
“哼!你说的简单,就怕大明不会那么轻易同意。”
陈暊冷哼一声道。
第171章 两国反应,萧寒新产业
“去,取朕玉玺来,朕要给大明回一封国书。”
陈暊大手一挥说道。
金陵城。
英国公府。
“风雪,不出你所料,那越国小邦果然不敢忤逆我大明锋铓。”
“他们同意了配合咱大明进行剿匪,并且明里暗里提了希望跟咱大明恢复朝贡关系。”
朱标对着萧寒说道。
“这才是正常人会做的选择。”
“硬着头皮跟咱大明硬刚,只不过是找死罢了。”
萧寒微微点了点头。
“你说,我找一个什么理由拒绝他们恢复朝贡好一点?”
朱标对着萧寒问道。
“什么恢复?”
“他们给咱大明朝贡过吗?”
“越国不是已经在内乱中权力更迭了吗?”
“一个新国家,按照咱大明的新规矩,重新办手续啊。”
萧寒理所当然道。
“哈哈哈!”
“你呀还是比我擅长这种耍流氓的事。”
朱标笑道。
“怎么说话呢?”
“这叫智慧。”
萧寒嘴角勾起说道。
“对了,这些日子关于大明经济学的第一部分,王朝经济的部分我已经整理出来了,你可以先拿回去看看了。”
萧寒说着,从自己的桌子上拿起了一本墨迹还没有完全干的书。
“这本是我的原稿,给你提前看,印刷厂那边的复印版,应该过两天就会出来了。”
萧寒对着朱标说道。
“过两天就能在市场上卖到了吗?”
朱标对着萧寒问道。
“当然不是。”
“这是我印来给咱们大明内部人员看的。”
“至于投入市场,我打算在下次秋闱前两个月。”
“毕竟咱大明朝廷这边还在进行产业化,这要是先扔出去,让某些商人学会了抢占了先机,那不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
“等咱大明在各行各业都把优势占的差不多了,再让他们学会也不迟。”
萧寒呵呵一笑,眼底有精光闪动。
“也是这个道理。”
“这要是咱把各行各业的优势都被朝廷拿了,咱得多赚多少钱啊。”
朱标赞同点头,仿佛已经听到了金银向着自己这边流动的声音。
“那是,必须得让他们知道这个大明到底是谁说了算。”
“不止是朝廷,各行各业,都说了算,才叫皇权。”
萧寒对着朱标道。
“这就是你在里面写的产业主导权?”
朱标翻着萧寒写的大明经济学上半部分问道。
“对,就是这个。”
萧寒直接点头。
“以皇家产业为核心,朝廷产业为主导,带动大明经济全面发展,形成对周边的产业优势。”
“妙啊!”
“妙啊!”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