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59节

  “你是想请常家二姑娘和徐家大姑娘吧?”

  朱标微微一愣,又是深深看了一眼萧寒,这才玩味道。

  “放屁!”

  “我要请我那俩媳妇,还至于问你?”

  萧寒鄙夷的看了一眼朱标,又是没好气道:“现在来赖我,恐怕是你想请常家大姑娘吧,毕竟,正儿八经的太子妃,还是你青梅竹马,这几日没见过,心里想的不行了吧?”

  “呵呵。”

  “那就都别请。”

  “反正,我可以改日去一趟常家,去看看我未过门的小媳妇。”

  朱标完全不惯着萧寒,顿时冷冷一笑道:“但我看你怎么去,先去徐家,还是常家,那可都是事呐。”

  “你赢了。”

  萧寒张了张嘴,还是无话可说,便是竖起大拇指道:“你派人去请一趟,算我欠你一个人情。”

  “行,正好这几日,我监国,你就住在太子东宫,帮我处理一下政务。”

  朱标的眼中,顿时闪过一抹坏笑道。

  “成交。”

  萧寒果断点头道。

  反正,只要不抛头露面,处理政务,那就是小菜一碟。

  “嗯?”

  “既然是你监国,那陛下今早为何去早朝?”

  萧寒又是转过头来看向朱标,不解的问道:“难不成,你拿这几个叔伯没办法?”

  “倒也不算是没办法。”

  “但我监国的消息,总得知会一声中书省。”

  “完事,李相国便是向父皇禀告了这件事,而这其中,牵扯了太多的侯爵,特别是冯叔叔。”

  “所以,父皇决定,今日的早朝,还是如往常,等这件事过去,再由我监国。”

  朱标看向萧寒,没有丝毫隐瞒道。

  “冯叔叔,这么快就回京了?”

  萧寒倒是有点意外的看向朱标问道。

  宋国公冯胜,人在凤阳,一日之间,怎么可能赶得回来,所以,萧寒才会疑惑,为何这般快?

  “冯叔叔的侄子冯诚,你应该认识,是由他代替冯叔叔上呈免死金牌,至于冯叔叔,应该是明天回金陵。”

  朱标摇了摇头道。

  “嗯。”

  萧寒听完,并未多言,只是点了点头,而淮西勋贵的旧账,就算是结束了,剩下就是朱元璋与自己那些老兄弟的事了。

  “对了,父皇让我顺便问问你。”

  朱标又是轻轻拍了拍脑门,看向萧寒问道:“洪武大典的开篇,你想以什么入手?”

  “陛下的丰功伟绩啊。”

  萧寒挑了挑眉头,看向朱标道:“这个开篇,谁敢反对?”

  洪武大典的开篇,以朱元璋的丰功伟绩,作为开局,不管是儒家,还是哪一家,谁有胆子反驳?

  “这与父皇所想,不谋而合。”

  “毕竟,这本书叫洪武大典。”

  “那我就回去交差了。”

  朱标笑着点了点头。

  “不着急,你应该还没用膳。”

  “我让若依下去准备点膳食。”

  “我们吃过以后,一起去皇宫。”

  萧寒拉住朱标的胳膊,出声笑道:“反正,李相国参了我一本,我正好去皇宫,向陛下请个罪,领个罚,顺便,还有些事,今日一并向陛下问明白。”

  “嗯?”

  “还有什么事?”

  朱标停下脚步,转过头看向萧寒道。

  “既然已经决定,以陛下的丰功伟业作为洪武大典的开篇,那我是构造一个天命不凡的出身,还是以陛下口述为准?”

  萧寒微微耸了耸肩,这才看向朱标笑道。

  “那当然是以事实为准。”

  朱标没有任何犹豫,便是开口道。

  朱元璋从来都没有隐瞒过自己的身世,甚至,他并不以此为耻,更是以此为荣!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

第66章 萧寒:启奏陛下,轻点罚?(求追读!)

  “参见陛下。”

  “参见父皇。”

  萧寒与朱标,先后踏进太和殿之中,随即,便是看向靠在龙椅上的朱元璋,齐齐躬身道:“圣躬安。”

  “朕安。”

  朱元璋从思索中回过神,这才摆了摆手道。

  “谢陛下。”

  “谢父皇。”

  萧寒与朱标这才直起身板,又是齐声说道。

  “风雪,你觉得,咱应该怎么罚你?”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抹玩味,便是看向萧寒,开口道。

  “启奏陛下,轻点罚?”

  萧寒想都没想道。

  “呃呃。”

  一旁的朱标微微侧目,随即,便是直接竖起大拇指。

  好小子,有前途,又是主打的一个真诚,是吧?

  “左侍郎,以后就免了吧。”

  朱元璋的眼中,当即闪过一抹好笑,随即,便是摆了摆手道:“这个惩罚,够轻了吧。”

  “谢陛下。”

  萧寒当即躬身谢恩。

  朱元璋到底是皇帝,这点朝堂之道,岂能瞒得过他?

  李善长垂垂老朽,位极人臣,即将退隐,犯不上为了永嘉侯朱亮祖,得罪肃宁侯萧寒。

  但李善长还是出面弹劾萧寒,那这其中没有点门道?

  无非就是萧寒投资,李善长导演,朱亮祖主演,配角费聚的一场朝堂大剧。

  那朱元璋又怎么可能重重责罚萧寒,面子上能看得过去就行,没人会当真。

  而且,朝廷已经找到了礼部左侍郎的人选,所以,这个时候,撸掉萧寒的左侍郎,给朝廷一个交代,最合适不过。

  “下次,不能再这般莽撞了。”

  朱元璋微微摇了摇头,方才看向萧寒说道:“实在不行,打几鞭子出气,别砸头,砸坏了,咱怎么用?”

  “呃呃。”

  “微臣明白。”

  萧寒微微愣了愣神,方才看向朱元璋点了点头道。

  好家伙,怪不得,未来的永嘉侯朱亮祖与儿子被朱元璋鞭打而死,那看来,就算是没有他萧寒,朱亮祖也会为他的结局,埋下伏笔。

  “嗯。”

  朱元璋又是将手边的一本奏章,丢给太子朱标道:“中书省的左丞,可不能一直空缺,朝中大臣也是纷纷上奏,你们觉得,谁能担当大任?”

  “启禀父皇。”

  “中书省的胡惟庸,可堪大用。”

  朱标微微思索,便是直接看向朱元璋开口道:“相信,李相国的学生,应该不会如同杨宪这般愚蠢与奸恶。”

  “呵呵。”

  “刘夫子的学生,已经伤透了咱的心,再来个李先生的学生,咱...”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抹冷意,随即,便是摆了摆手。

  “师者,授业解惑,而学生之道德,实在难以掌握,让人捉摸不透。”

  “就像是杨宪,其师刘伯温,两袖清风,为国为民,可杨宪的行事作为,却是这般奸恶,那便绝非师之过也。”

  朱标反倒是持不同意见,随即,便是看向朱元璋开口道:“再加上,杨宪之事的发生,还有中书省左右制衡,所以,儿臣觉得,胡惟庸可用,但绝不可亲。”

  “萧寒,你的意思?”

  朱标话音落下,朱元璋并未点头,反倒是看向萧寒又问道。

  “上位。”

首节 上一节 59/4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