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63节

  不仅如此,朱棣久在北地,北边是他的基本盘,南方这边,就多多少少没有那么的如指臂使。

  于是,永乐三年,朱棣在多次思考之后,终于决定迁都。

  不过,想要作为大明这样一个庞大政权的首都,北京(朱棣改北平府为顺天府,随后又剥夺开封北京的封号,以顺天为北京)还是有些不够,毕竟已经荒废有段时间了。

  第一件事,自然是兴造都城,如同当初的西安。

  然而,当他向群臣表明了心中的建议时,得到的答复是:

  反对。

  群臣异口同声地提出了异议,带头的就是他的好儿子朱高炽,他认为南京是龙兴之地,更是王气所在,江南又是文人故乡,扎根在次,完全符合大明优待读书人的国策。

  就连自己的心腹严铿,也并不赞成迁都,至少不赞成,现在迁都。

  “陛下用兵交趾、征讨蒙古诸部、编纂大典,已是耗费巨资,致使国库空虚。如今若再迁都,则恐财政难以为继,还请陛下明察!”

  他是这么说的。并且虽然话不中听,但是朱棣也没办法反驳他,因为他自己也知道,现在明朝最大的弱点——

  缺钱。

  大明朝缺钱了。

  北征蒙古、编撰大典、南伐交趾,现在又要修建北京,简直是烧钱。朱高炽确实是理政小能手,在他的辅佐下朱棣把大明朝治理得很不错,但也禁不住这么闹,有人还建议,直接迁都西安算了。

  但是其实西安,也在朱棣的计划之中。他打算用西京西安,作为西部的战略支点,以此控制西域,而北京,就将是控制东北与塞外的支点,换句话说两者缺一不可。

  可是纵使有万千豪情,没钱你也是说个蛋。

  户部尚书更是当场叫苦,言道户部赤字已久,库房里都可以跑马了。

  好在,有人提出了办法:

  “如今朝廷之困难,无非在钱之一字。”

  “昔日宋元富庶,究其原因,无非在贸易一事。而海贸之事,又为贸易之重中之重。化外蛮夷,向往我中华之繁荣,每有船载中华之物至,则争相购买,得其金多也。而其地之特产,亦可在大明卖出好价钱,是为暴利。宋元因之而富庶。”

  朱棣猛得抬起了头,眼里闪烁着光芒,似乎有铜钱的虚影在他的眼睛中旋转。

  “细细说来!”

请假

  生病了兄弟们,人难受,又没有存稿,请个假。

第104章 西洋,钱多,速来

  很多人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找可能逃到了海外的建文帝,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太可信。

  先不说当初建文帝到底有没有逃出去,毕竟要是他真逃出去了,当时永乐只掌控了南京,他完全可以号召天下起兵勤王,他却就此销声匿迹,而且直到永乐三年,郑和才下西洋,朱棣看上去悠哉悠哉的,一点没有皇位受到威胁的迫切。

  单就说一个,郑和多少人啊。你抓人带着一个师武装游行,还每到一个地方就大张旗鼓地上岸之类,这就算建文真的没被烧死逃了出去,也肯定是躲藏起来不敢出来了,找得到才见鬼。

  可能第一次的时候,还以扬国威为目的,通知一下各国,现在是我永乐皇帝当权了,顺便展示一下大明的富庶,但是后面,就是发现下西洋真的赚,便以搞钱为目的了。

  能够令一国皇帝都忍不住派人多次捞钱,可以想象,那是多大的财富。

  而现在,这个臣子提出的,正是下西洋!

  朱棣对这些不是很懂,他第一个联想到的,是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是朱元璋确立的,取缔了与海外的自由贸易之后,与各藩属国的主要贸易形式。

  不过朝贡,其实大明赚的不多,甚至有时候还要赔。毕竟每一次大明为了彰显天朝上国的富庶威风,每次都要回赠大量金银宝物,做得都是赔本买卖。

  所以朱棣的印象不是很好。

  但是当叫出户部的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询的时候,他却是怔住了,不仅是他,在场的大臣们,除去家里一直有私活的那几个,其他都被震惊的不行。

  那些国家带来的贡品,在官方进行售卖之后,得到了极大额的财产!甚至有些,已经不亚于明廷赏赐的金银的价值!

  这还是这些国家因为国力的限制,没有特别大的远航船只。

  那如果撇去朝廷的赏赐……他有些不敢想了。

  朱棣很快便有了决定。

  命户部从已经不多的库存中再咬咬牙,拿出一笔款子,工部即刻开工,建造下西洋的大船。

  而其他的一些文官,也是有些相对无言。

  他们提出国库没钱,本意是想朱棣取消这些开支巨大的项目。

  没想到朱棣的解决方法是——没钱,赚就完事了。

  你们不是说缺钱吗?好,那我现在去赚钱。这么一来,文官也不好说什么了。

  而下西洋的主导者,也是这些的关键。要统领这支下西洋的庞大队伍,这个人必须拥有足够的忠诚,同时也要有对航海的一定知识。

  朱棣一点没有要把这个职位给文官的意思,而勋贵之中他信任的几个,又都对远航一窍不通。

  于是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贴身宦官,马三保,马和。

  马三保的大名就叫马和,由于在宿州之战中立下了大功,他受到了朱棣的器重,现在在大内最高的宦官机构——内官监做太监。这个职位在司礼监崛起之前,是当之无愧的大内一把手,相当于外廷的正四品。

  马和有一定的航海知识,而且由于是宦官,他的忠诚度无须怀疑。

  于是他被任命为下西洋的正使,同时也是下西洋中那近三万名士兵的总兵官,在之后的航海中,担任主要的角色。

  很快,一切都开始了准备。

  而当远在宁波的严凌听说朱棣决定下西洋、并且召集沿海包括宁波府中的工匠打造船只时,也是吃惊地张大了嘴巴。

  不得不说,原时空里的朱棣做出下西洋的决定,其实其中倒有许多是因为他想要彰显国威,做出一番功绩,以此来弥补他得位不正的事实。

  而在这个时空,他原本以为不会有七下西洋这个事件了,因为没有必要。朱棣顺利登基,名正言顺,许多国家也来朝贺了,一切应当顺理成章才是。

  没想到最后因为没钱,还是激发出了“下西洋”副本。

  不过,虽然在一些明朝的关键节点上,严凌都有派人联系南京进行幕后的掌控,但是这一回,他却没有这样做。

  很多人都遗憾,为何郑和没有发现美洲,没有进行殖民之类,但实际上这对于中国并不现实。

  我大中华,自有国情在此,是真的没法玩西方那一套。

  要知道就连现在放出去的严肃,他都隐隐感觉有些不是很放心,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派人联系南洋,带去一些大陆土特产,带回家信,以维持两地的感情,栓住族兵与青壮们的心,还经常从大陆上派忠心的人过去,加入那边的队伍高层,确保他们在自己掌控之中。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裂土封王之类的思想,那是牢牢刻在基因里的。

  你要是真的给人家一块地,一些手下,哪怕只有弹丸小地方,他们也能直接给伱建国、称王。

  中华上下五千年,多少个王朝?可是西方,有多少个?他们的皇帝、贵族思想是深深印在骨子里的,而东方,讲究的就是一个皇帝轮流坐,说的就是一个只有动物才看血脉。

  要真学西方那样,放出贸易者与海盗,搞不好就会养出一个个像汪直那样的家伙,反而骚扰大陆。毕竟其他穷乡僻壤,有什么好抢的?还是大明富庶。

  殖民其他大陆,更是板上钉钉会出现一个个称王作帝的家伙。

  到时候他们回想起中华大地的富庶,指不定还会进行反攻呢。

  明朝就算真想殖民,按照那个时代的科技,也是不可能离开东亚范围的,太远了几十年就脱离掌控了。

  但是这个范围里面,基本都是藩属国,和殖民……好像区别也不大?

  而且严凌的野心很大,他要垄断整个大明沿海的所有贸易,做一个比明末郑家还要郑家的海上霸主。

  事实上他不是没有做到过。第92次游戏,南海、东海、黄海、渤海之上来往船只无一不挂严字旗,每年为家族带来巨额的利润。只要按着他的计划走,他有信心复刻这一切。

  要这样,放出殖民者什么的,岂不是给自己培养对手?

  不过严凌倒也派了人去南京,他要自己的儿子在马和的舰队之中安插进入属于严家的人。

  马和下西洋,是完全的皇家主导的,这个分不了一杯羹,老朱家向来小气。

  但是明王朝舰队的航行路线、海图、各地的风土人情、他们拥有的各种宝贝,以及他们稀缺的东西,这些情报对于严家而言都是无价的宝物!而他的目标,就是这些东西。

  毕竟严家的船,最远就没有离开过南海。

  但是大航海时代到来,一些地方的贸易,严凌却想要尝试插足。

  他派人联络了严肃,不,现在应该叫陈肃,让他加快在吕宋的进程,争取尽快消灭许柴佬,再不济,也要在财富上压过他。

  做好了所有的安排,严凌才放松了下来,他的目光深邃。

  等吧,等着吧……等到七下西洋结束,等到永乐落幕……就将是,属于我们的时代!

第105章 第一次下西洋

  蓝玉再一次跨上马背,踏上了他熟悉的草原。

  清新的风混合着绿草的清香,吹拂着他的发丝。

  望着那无边的绿野,他的嘴角微微勾起,抑制不住的兴奋在心中蔓延,他仿佛一只自由的鸟儿,终于脱离了囚牢。

  永乐四年,十万明军出长城。

  几乎在同时,太子朱高炽也奉命巡查北京,开始督建北京城,重建皇宫、加厚城墙修建排水系统之类。

  而此时的南洋,莫名其妙的,崛起了一个陈家。他们凭借着财力,很快在吕宋的贸易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如今几年过去,陈家的贸易更加发达,他们的统领者陈肃,更是被称为许柴佬之下第一富豪。

  这也就导致了,双方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冲突。

  许柴佬终于意识到,这些家伙不仅仅只是来做生意、倒卖货物的,他们是来南洋扎根的。但是现在也是追悔莫及了,所以他也只能暗中发力,和陈家较劲,努力保持自己的“贸易领先”地位。

  吕宋岛上,一场商战爆发,如火如荼。

  而大陆,一艘艘庞大的舰船,正漂浮在沿海的港口上。

  ——

  马和站在巨大的座舰上,意气风发,这是他梦想的时刻。

  仿佛是和当年鄱阳湖上的陈友谅赌气似的,这些个舰船被建造得格外巨大,是工匠们智慧的集大成之物。

  它们宽敞得如同陆地、高大得如同山岳,看上去犹如在海面上移动的小岛,令人望而生畏。

  看了看船只下方忙碌地运输各种物资的人群,他摊开了地图,最后一遍确认自己的航行路线。

  他身旁站着一个年纪不算小的精瘦老者,那是上级分配给他的向导队伍的领头者,有着远航南洋经历的老人。

  “大人您看,我们从刘家港出发,先去福建长乐县太平港休整一段时间,等东北风来,便借助风势驶入南洋,先去吕宋视察群岛一番,随后驶向占城再度休整……随后远航,经锡兰、甘八里等地,最后到达古里。”

  那人用手顺着地图指指点点,不断诉说,他的脸上满是皱纹,身材黢黑佝偻,活像一只猴子,站在人高马大的马和旁边指点江山,显得有些可笑。但是马和却没有丝毫的玩笑意味,他带着严肃的表情听着,不时点点头。

首节 上一节 63/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九州:大秦太子,悟性逆天!

下一篇: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