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117节
他们觉着秦国再怎么发展也不过是边陲蛮夷小国,所以没有防备。
但“陈国”就不一样了。
陈国想要发展,就如同在被偷袭过的人面前再偷袭一次.且还是在这个人最防备你的时候.
这可能么?
不可能。
这四国有承诺,你建立起来陈国之后不攻伐你么?
没有。
什么?你说你是周天子亲自册封的“公”,是被诸国承认的“国君”,其余诸国讨伐你是不合礼仪仁义的?
楚王用自己经典的语录回答你。
“吾,蛮夷也!”
只需要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就可以进攻你,且,都这个时代了,周天子自己都有点朝不保夕了,你拿周天子的名义去维护自己?
或许方才三四百年前,邦周依旧强大的时候有用。
因为那个时候,邦周的天子真的会因为你的“哭诉”与“告状”而举兵伐“不义”。
陈野幽幽的叹了口气,他看着水镜外的一切。
此时最好的办法其实只有一个。
那就是立刻前往章台宫与嬴稷解释这个事情,而后当着所有人的面在朝会上书谴责此事!
这是唯一的办法。
因为陈氏如今全部都在秦国内部啊.
即便是真的想要建立陈国,也得人不在秦国啊!
如今陈氏上上下下几十口人全部都在秦国之内,若是他们表露出来任何一点想法,只怕立刻就会被秦王斩杀!
这也是陈野觉着几国承诺比放屁强不了多少的原因。
因为最开始几国想要的就不是陈氏能够离开秦国,几国国君想要的是陈氏死!
只要陈氏的反应速度稍微慢了一点点,秦王的心中就会升腾起来无数的怀疑,这些怀疑足够要了陈氏的命!
而之后,六国便是可以用“伐不义”的名义真正的联合起来讨伐秦国了。
因为“陈氏”接受“封公立国”是符合“义”和“礼”的,但秦国杀死与自己地位差不多的“陈氏”是残暴的、没有“仁义”与“礼”的象征!
不说全部,但至少一部分贤才会从秦国而走!
而因为安国君陈野以及陈瞻、陈慎、陈昭等人的声望,秦国的兵卒战斗力也会下降!
天下所有的国君都不是傻子。
自古以来最好用的计谋,也是最无解的计谋是什么?
或许三十六计每一条计谋都有可能是无解的,但永远没有“解”的只有一条,那就是“人心”。
战国时期最出名的、最经常使用的、成功率最高的计谋是什么?
是“离间计”。
因为离间计就是光明正大的阳谋。
没错,我就是大张旗鼓的告诉你我要离间你们两个。
但.
你能百分百的保证,他真的没有被我收买么?
你真的能保证么?你真的真的能保证么?你真的真的真的没有一丝丝的怀疑他真的被我收买了么?
人心是经不起考验的.
在“桃花源”中看着的的陈野也是幽然的叹了口气,事实上对于这次的计谋,即便是陈野在世也是无能为力,因为“人心”是最难测的。
他为什么要让嬴稷看完了那诏书之后再焚烧?
因为他知道,嬴稷在即位之后一定会有人告诉他,宫中有两封登记在册的“诏书”不见了。
且嬴稷一定会猜测到,嬴驷在临终前给他的盒子里装着这两封诏书。
且嬴稷一定会开始怀疑这两封诏书的内容。
怀疑是最可怕的,因为他会将人心底最害怕的东西无限的扩大,而后放到你的面前
所以,他让嬴稷看清楚诏书之后直接扔到火里面。
所以,他在让嬴稷看诏书的时候将众人都遣散,并且告诉嬴稷这个事情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先王知。
如今我要死了,先王已经死了,天地不会开口。
知道曾经有这样一封诏书的人只剩下你自己了!你不必怀疑自己。
他看向铜镜,等待看陈慎的反应。
陈慎的反应十分迅速,几乎是在周天子的使者来到陈氏,宣读了周天子诏书后的一瞬间,他没有丝毫犹豫的拒绝了侍者,并且怒斥。
“吾为秦臣,天子此为何意?”
“岂非陷陈氏与不义?”
陈慎的声音十分冷酷,且带着怒意:“昔日天子夸我,言陈慎为“礼之所在,义之所当”,难道今日天子竟然要害我于不义么?”
他的眼睛如同要喷火一样:“此诏,陈氏不接!”
而后扭头看向身旁的侍从:“备车!”
“吾要进宫!”
周天子的使者愣在了原地,但依旧尽心竭力的完成自己的“蛊惑”:“陈公!听我一言!”
“陈公不必担忧陈氏的安全,如今六国合盟已然陈兵边境!”
“只要陈公愿意接受这一封诏书,六国立刻发兵伐秦!”
“且我已然联系了在咸阳城内的仁义之士与游侠,约有数百人!我等哪怕是用性命拼杀,也一定会护卫陈氏上下安然抵达官渡!”
“咸阳之内,也有六国探子、谍卫!”
“六国国君都承诺,也已经传书!只要陈公今日做好准备出咸阳城,咸阳城内所有六国的探子全部出动!”
“陈公难道不愿为一国之君么?”
PS:今天不好意思啦宝宝们,因为外出去玩了,所以回来的很晚。明天会准时的~
求订阅么么么么哒。
第132章 今日之誓言
陈慎没有丝毫犹豫,在这一刻爆发出来应该属于他弟弟陈瞻的“武力值”,直接一拳将这“使者”给打倒,脸色冷冽无比。
“来人,将这冒充天子使者的人给我绑起来!”
“即刻备车入宫!”
车辇上,陈慎的手紧紧握着,望着远处的方向,眼睛中带着些许的犹豫和无奈。
他没有想到,周天子竟然会这么狠毒,也没有想到其余几国的国君会这么的配合,这简直是有些让人猝不及防。
人心一旦有了怀疑,那么便是永远无法回到原本状态了。
这是常态。
但此时此刻,无论这所谓的使者怎么说,他都要拒绝这个事情。
原因很简单。
因为六国的承诺就是放屁,天子的册封同样是放屁。
不管什么时候,即便是在和平的时候,也一定是实力大过所谓名分的。
当年的宋桓公想要跟楚王比名分,不是差点被搞死?
车辇缓缓入宫而行,载着着满腹的愁绪。
魏国,大梁
魏王眼睛微微眯着笑意,他放下手中的酒爵,其实他早就想对陈氏出手了,挑拨陈氏和秦王之间的关系对他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无论是否成功,他都能够得到好处。
因为他是一个王,所以他最了解王的心理,当怀疑的种子生根发芽,陈氏与秦王离心离德只是早晚的事情。
之前没有动手是因为有“陈野”在。
陈野此人的根基实在是太深了,即便是他挑拨,秦王也不会在他活着的时候表露出来任何的情绪,而陈野在的时候,也同样可以将这一切缓慢的化解。
但现在不一样。
陈野死了。
王太后死了。
惠文王嬴驷同样死了。
这三个人的离去对于秦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人们在怀念王太后和陈野的同时,一定会有一些“区别”的。
魏王以及其余几个国家的国君赌的就是这些“区别”。
王太后再怎么说也是嬴稷的亲生母亲,生与死是完全不一样的,生前的时候有多么的憎恶,死后就有多么的在意。
毕竟“憎恶”也是一种情绪,也同样是需要力气的。
当憎恶到了一个极点,你对他的情绪“消耗”就达到了一个极限。
记忆会美化一切的污点。
当自己的母亲在国人心中的地位还没有陈野高,当怀念王太后的人还没有怀念陈野的人多,当王太后的丧葬、甚至礼还未曾有陈野的多
这一切都会成为嬴稷心中那个可以破开的“裂缝”。
裂缝与种子都已经抛下。
魏王只想等待最后的结果。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