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116节

  那为什么张仪的名声没有司马懿臭呢?

  其一,因为张仪做的事情没有导致很严重的后果,且秦国十分给力,最后一统天下。

  其二,张仪本身就处于一个混乱的、礼乐崩坏的年代,在这个时代里面,好似出现什么事情都能够被人原谅一样.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第一点。

  若是司马氏指着洛水发誓之后一统天下,然后最后建立了大一统王朝,且连续四五代君王都十分雄才大略,最后按着“五胡”的脑袋锤的话,那“晋”的名声或许也不会有那么臭.

  当然了,以上纯属猜测,毕竟万事没有如果。

  在这样礼崩乐坏的前提下,虽然“盟约”尚且还是可以让人相信的,但没有国君会冒着自己灭国的风险去赌。

  于是,六国联盟的事情继续无限期的搁置了。

  巩

  新即位的周天子坐在大殿中,他比他的父亲、大父都要聪慧,当然也更加的自负。

  他想要做的不仅仅是坐稳国君的位置,他更想要恢复周的荣光。

  在这位新的周天子看来,他最大的阻碍和眼中钉并不是其余的六国,而是那正在冉冉升起的“秦国”,这才是邦周最大的敌人。

  因为他觉着,其余六国的“王”都是不正规的,都是不合礼的,天下人都会斥责他们。

  只要邦周强大起来,这些人不足为虑。

  唯有秦不一样。

  秦国的“王”是他的大父亲自加封的,这是合乎礼法的,即便日后秦取代了邦周,邦周也没有任何可以在道义上指责秦的地方

  不得不说,这位周天子的确是有些幼稚了。

  他开始思考,该如何才能够给秦国制造一些阻碍。

  思考了许久的周天子,终于想到了一个万全的办法,但这个办法仅仅是他还没有办法做到,需要六国的配合

  他看着身边的内侍低声道:“去,传信于六国国君,便说孤有要事相商!”

  “令他们速速前来巩!”

  一旁的内侍几乎是要被这位新天子的话语吓死了,令六国国君前来?

  还是这种不耐烦的、命令的语气?

  还只请了六国国君?

  这位天子是觉着活得不耐烦了么?

  但他一个区区内侍,不敢反驳周天子的话语,只能用一种略带委婉的语气说道:“王上,诸国实力强大,且国事繁忙,想让他们前来邦周,只怕并不容易。”

  “且如此大张旗鼓的请六国国君前来觐见,但却不请秦王,是否会令秦王心中警惕?”

  “如今您方才即位,虽然不惧怕秦国,但却是否需要小心一些?毕竟秦国边境与我邦周相连,若秦国出兵,只怕您就危险了。”

  内侍说的话很有水平,不说邦周实力弱小,周天子异想天开,只以“危险”来提醒周天子。

  周天子心中一惊,这内侍说的倒是有道理。

  他看着内侍说道:“那你觉着,应当如何?”

  内侍低着头,轻声道:“不如王上修书送予诸国?这样动静既小,也不会引人注意,且可以让诸国的国君感到您的重视。”

  周天子这才点头,颇为有些得意的说道:“不错,便按照你说的做吧!”

  那内侍额头上的冷汗这才是逐渐的消退,而后松了口气。

  周天子并不算是傻子,但却是一个愣头青。

  因为他出生的时候,秦国已经开始带着众多国家纳贡了,所以这位“周天子”没有过苦日子,他过的全部都是像以前邦周辉煌时候一样的好日子。

  且,秦国因为要散播自己的仁义之名,所以对“赦封”自己为“王”的邦周还是非常恭敬的。

  至少每年秦王都会亲自写信送到巩,信中也十分谦卑。

  也正是如此.

  这位新继位的、年轻的周天子便以为,邦周依旧强大,依旧是这天下的共主。

  诸多国君都收到了周天子的消息,所有人看着信件都有些思索。

  周天子虽然蠢笨如驴,但这个主意却十分有用啊.

  若是真的这样,秦王难道真的不会介意么?

  若是介意的话,即便不立刻表露出来,也是一根刺,一根扎在秦王心中无法拔出的刺。

  有了这一根刺的存在,秦王还会允许自己的孩子与下一代的陈氏接触么?

  只怕不会了吧.

  如此,一定能够离间秦与陈氏!

  昭襄王四年,冬。

  周天子下诏,赐封陈氏爵为“公”,封于“官渡”,允其立国,另追封安国君陈野为“陈穆公”。

  这一道诏书令天下人都感觉到了震惊,并且不理解这其中的含义。

  毕竟“官渡”也就是“中牟”乃是真正的中原腹地,并且这里并不是周天子所掌握的地盘,是“赵国”的国土,周天子哪里来的那么大的权利,让赵国献出自己的土地呢?

  然而更加令天下人震惊的事情出现了。

  赵惠文王听了周天子的诏书之后当众表示,他很敬佩“陈穆公”陈野,同时也愿意让这样子一位若是生在当年邦周分封之时,一定能立国的贤才立国成为一国始祖。

  “官渡”之城,他愿意献出。

  令天下人震惊的消息还不止如此,与“官渡”接壤的魏国、韩、齐三国纷纷表示,一城之地对于陈氏来说简直是太过于简陋了,所以他们分别愿意拿出三座城池来。

  加上“官渡”这座城池,加在一起一共是“十城”。

  且都不是小城。

  韩在鼎盛的时候也只是拥有三十座城池罢了.更何况,以陈氏的“声名”,只要他接受了“周天子”的赐封,那么振臂一会便是会有无数的贤才能人前来投靠。

  且“陈国”处于中原几国的中央,即便是秦王暴怒之下想要征讨,也要先过了韩赵魏三国的这一关.

  这对于陈氏来说几乎是一个天大的馅饼。

  并且是送到了嘴边的馅饼,若是不咬上一口,就像是白白的将自己的钱财送予他人一样白痴。

  人们都开始讨论起来了这个事情。

  尤其是咸阳城内。

  秦国的国人一部分是愤怒的,另外一部分则是有些期待的。

  秦王虽然仁义,但安国君陈野的仁义之名则更是远播,若“陈国”建立,新的国家和国君一定需要国人和民众吧?届时他们偷偷越过秦国的边境而去投靠安国君的后人。

  这样他们便能够在立国之初就成为陈国之人了。

  且——

  这样思考的人当中,不仅仅有普通的国人和民众,还有一部分兵卒。

  他们同样带着思考的神色,因为立国之初一定有许多需要他们的地方,一定有许多战争吧?

  毕竟要扩张自己的领土

  若“陈国”继续施行军功爵位制度,那么他们可以前往!

  于是,消息更加传的沸沸扬扬了,所有人都在讨论陈氏是否会接受这件事情,陈氏是否会同意这件事情。

  就连在章台宫端坐的嬴稷都开始隐隐约约有些担忧了。

  毕竟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十座城池!

  立国为一国之君!

  这样的诱惑,陈氏真的能够拒绝么?

  这样的场景,在“桃花源”中的陈野自然也看到了,但陈野看到的、听到的第一瞬间,便是直接“呸”了一口。

  在“桃花源”中,他的思维一直维持在一个巅峰的阶段,且他这么多年的见识和经验并没有消失。

  陈野几乎是一下子就看穿了这计谋的阴险之处。

  “陈国”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承诺”,或许他的真实性比司马氏放屁要可信一点,但其可信程度甚至没有那个嘴里没有一句实话的“张仪”做出的承诺可信。

  什么?

  你说张仪的口中既然没有一句实话,那么怎么能够拿来和这个“承诺”比?

  因为这个承诺本质上就是一把刀。

  一把不需要付出任何东西的刀。

  且先不说其他的,只是说一下四国分别拿出来的的这几座城池吧。

  第一,城池中的官员是谁?民众是属于哪个国家的?

  若是建立了所谓的陈国,伱从何处来兵卒?从何处来城防图?从何处来税收?从何处来官员?从何处来治理人员?从何来士卒?从何来粮草?

  你用原本的治理人员?

  你能给的东西比赵国这些大国还要多么?

  不能?

  那你觉着这些人会听你的还是听原本国家的?

  你用这几个国家提供的粮草?

  那你的命脉都被握在别人的手中了,你还说什么所谓的“国”?

  不过是被扶持的一个傀儡罢了.

  即便是种粮食,难道一年的粮食便能够让你立足么?

  而且被四个强大国家包围的一个小国,真的有自己的尊严么?其余几个国家只要稍微联合起来,到时候进攻你的时候四面进攻,你根本没有抵御的能力。

  然后再说发展。

  或许有人会天真的以为可以慢慢的发展从而使实力强大,但问题是,其余几个将你裹成了夹心粽子的国家,会看着你自由的发展么?

  秦国之所以能够发展,是因为在商鞅变法之前其余几国根本没有把秦国放在眼里.

首节 上一节 116/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