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209节
在命运的暗处,天平好像慢慢的再次偏移了。
一盏盏灯缓缓的亮了起来,些许失败的余光从风中吹出。
官渡
始皇帝十一年的秋天,秋天的风雨总是骇人的,陈正坐在院落中。
三年的时间过去了,他本应该再次回到朝廷为官的,但是他却有些不想回去了。
之前回去只是因为被始皇帝的计划和野心震撼到了,他想要帮助始皇帝实现他心中的构想,所以才再次勉强自己前去。
但之后他父亲的去世给了陈正一记重锤。
陈氏的根基在咸阳城么?
不,至少现在已经不在咸阳城了。
陈氏的根基在官渡,他要守好昔年先祖们用鲜血和战功拿下来的封地,要让这里真正的成为陈氏的根基地。
所以他不能离开。
他害怕离开之后,陈氏再次成为当年他回来“清洗”的样子。
陈居站在他的身边,俊秀的脸庞上看不出什么神色,只是淡淡的。
陈正低笑一声:“你已经十五岁了,还不想要出仕么?”
陈居的神色不变,只是说道:“儿子的才学,并不足以担任丞相。”
“而司寇的位置,陛下想必是不会再轻易的让出来了。”
让陈氏掌握秦律,那实在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所以司寇的位置是任何人都不会再是陈氏中人了,因为如果再出现一个陈正,那对于皇帝来说是一个灾难。
陈正哑然失笑:“你啊。”
他向池中撒了一把鱼食,平静的水中荡漾开来一圈圈的波纹。
“你觉着天下局势如何?”
第219章 与命运的交手
陈居略微沉吟的说道:“天下的形势不可言说,如今秦虽然如日初生,但却似乎隐隐有些败落的迹象了。”
他的声音中带着些许沉默:“我想,这一定不是父亲和陛下想要看到的吧。”
陈正抬起头,看着面前的陈居笑了笑说道:“这便是你不想要出仕的理由么?”
陈居并没有因为被陈正看穿了自己心中的想法而感到惊讶,他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父亲说的是。”
“若是秦注定要陷落的话,那么儿子为何一定要投身在秦国之中呢?”
“我虽然并没有不可事二主的想法,但却依然觉着,若是我投身大秦之中,若等到真的有那一日,我一定无法放弃大秦,或许会因此拖累陈氏,也会拖累自己。”
“如此之举不可为。”
“我也不愿意这般做。”
陈正并没有回头,他知道陈居所说的话并不仅仅是为了陈氏考虑,其实陈居本心也是这样。
他做到了“问心无愧”,所以陈正也没有什么办法去说什么。
秋日的雨来的很快,那些许寒冷的雨落在地上,让人觉着有些许的疲惫,陈正将手中最后一把鱼食丢在了池子中,而后感慨的说道:“也罢也罢。”
他抬起头,声音中带着平和:“既然你不愿,那我便替你回绝了陛下吧。”
陈正转过头,看着坐在那里的陈居笑着眨了眨眼:“毕竟,我也不能够为你选择你想要走的路。”
“不过么,如今的陛下有千般雅量,也自有服人之度,或许你见过他之后会改变自己的主意呢?”
他指着远处说道:“去吧。”
“就算我能够为你回绝陛下,也要你亲自前去才行,这是对于一个更古第一帝王最起码的尊重。”
“更何况,伱已经在官渡这么多年了,是时候该让天下人见一见我陈氏下一代的家主了!”
“陈氏子即便是不任职也应当名扬天下!”
“这是你身为陈氏子不能逃脱的责任。”
“去吧。”
陈居站在那里,看着自从辞官后就显得十分活泼,甚至过分活泼了的父亲,脸上带着些许无奈。
自从辞官了之后陈正就放飞自我,性子也没有以往那么沉闷了,反而显得有些跳脱了。
不过陈居看来倒也算还好,毕竟他总觉着他父亲以往的性格过于沉闷和严肃了。
他看着陈正微微颔首,低声道:“好的,父亲。”
始皇帝十一年的春天陈居踏出了官渡的家门,他开始领会外面的一切。
自官渡到咸阳城并不需要太多的路途,但陈居却走的很慢,他并不是故意的拖延,而是想要看一下如今秦国一统的天下。
他想见一见这天下的黔首,至少是在咸阳城辐射范围内的黔首。
这些人的日子是过得更开好了,还是更差了,还是没有什么变化呢?
所有他所见到的事情,决定了他是否会想要入朝为官。
是的。
其实陈居还没有下定决心真的拒绝始皇帝的应诏,毕竟秦国若是真的覆灭了,对陈氏、对他来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尤其是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所谓的“一臣不事二主”的说法。
名臣择木而栖这才是这个时代普遍的价值观。
你若是对我不好,我就走。
就连陈氏也是这样的。
章台宫
陈居走出官渡,朝着咸阳城的方向而来,并且速度缓慢,看似是在游历的事情也很快传动了嬴政以及朝堂众多臣子的耳中。
宫中
嬴政轻笑一声笑着说道:“他的性子倒是和他的父亲一点都不一样,看起来一点都没有他的父亲暴躁和耿直。”
是的,嬴政一眼就看出来了陈居不拒绝不接受的态度,也一眼就看出来了他的圆滑和世故。
但嬴政并不在意这个事情。
对于如今已经一统天下数十年,掌权了二十年的始皇帝陛下嬴政来说,一個圆滑的陈氏子比一个耿直的陈氏子更值得重用,也更能够讨得他的欢喜。
一旁的内侍低声迎合着:“这说明陈先生被陛下打动了啊,有想要进入朝堂的想法,所以才会有如此的反应。”
“陈先生如今只怕是想要为自己找一个借口,找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借口和台阶。”
他笑着说道:“在陛下的治理下,天下如今黔首们都过上了好生活,便让陈先生看就是了。”
嬴政的神色却微微一变,他看着身后的堪舆图脸上带着些许思考。
在他的治理下,天下的黔首都已经过上富足的生活了么?
大概并不是这样的。
嬴政自己心里清楚,这几年因为自己的急于求成,秦国到底是变成了什么样子。
若是秦国能够熬过这一关自然会成为臣子们口中所称颂的“盛世”,可若是熬不过去,只怕当年秦一统之前的荒芜便是此后天下的样子吧。
不过嬴政对于陈居的任职并没有什么担忧。
或许陈氏子有百种性格,但是陈氏子性格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底色永远是“爱民”。
若真的是盛世或许陈氏还会因此而退隐,但如今的局面么?
嬴政耸了耸肩膀,陈氏的人一定会放心不下黔首,所以再次进入朝堂的。
始皇帝十一年的秋天,在大雨倾盆中一辆马车从官渡的方向奔驰而来,大雨中些许影子落下,而陈居则是坐在马车中,看向那巍峨古朴的咸阳城。
要说这半年的时间,陈居对始皇帝治下的秦国是否满意,那么他只能说.
不是非常满意。
这一年的时间内他看到的不是秦国的“昌盛”,也不是秦国一统后这些黔首脸上出现的“笑容”,而是那种对于生活的“麻木”,对于“秦律”的尊重。
秦国的黔首们对秦律太过于尊重了,甚至可以说是敬畏。
或者说,用害怕、畏之如虎等形容词也没有什么错漏。
这不是一件好事。
是的。
陈居不仅仅没有觉着这是一件好事,还觉着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秦国治下的这些黔首们好似是一个个的“傀儡”一样,被人用一根根的傀儡线提着然后操控着生活,他们没有任何对于生活的“激情”。
他们是麻木的。
陈居想到那些黔首见到他后麻木的跪下、之后麻木的继续种植,好像他们的身边有一根根看不见的“线”,若是触及到了就会结束他们的生命一样。
他想不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秦律是很严格,但并不至于严格到这种程度。
所以他怀揣着一颗好奇的心,问了周围的村民们,虽然大部分的黔首们不敢跟他说什么秦律的缺点,但是却有几个孩童在不经意之间说出来了一些事情。
而陈居当即写了一封密信给了远在咸阳城中的始皇帝,始皇帝也如同他所请求的一样,让他暂时能够调动本区域的黑冰台之人调查这一切的事情。
最后的结果很简单,也很复杂。
在咸阳城中的“秦律”当然是不至于这样的,但是在这里的“秦律”就很至于了。
或许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
咸阳城中央朝堂诸公们研究出来的秦律很完善,较之秦国之前的秦律也更加的亲和,但从咸阳城到地方后,变的稍微严格了一些。
因为对于那些地方的“郡守”或者“县令”们来说,“宽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若是宽松了,他们便需要给这些所谓的“黔首”解释很多,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并且非常不利于管辖。
所以,他们便“自作主张”的实行了更加严格的“秦律”。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