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314节
自从陈拓被拜为丞相且在恒泰四年追封为“拓安公”了之后,他就有了单独的府邸,并不住在陈氏的老宅之中。
陈拓看着陈秋,脸上带着无奈之色:“晁错那个老东西非要跟我争执,言说现在是削藩的最好时机,并且提出了一条条的建议,全都是干脆直接的。”
“天子虽然器重我这个老师,并且觉着我说的有道理,但是建功立业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天子又和先皇不一样,所以他想的和晁错不谋而合。”
他扶额叹气:“我的意思是,你明日定然要上朝,上朝之后劝劝那头老倔驴。”
“现在朝廷位居优势,何必逼得兔子跳墙呢?慢慢来,以怀柔之策逐渐削藩难道不是好事?当初那封奏疏中也是这个意思!天子到底是在想些什么?”
陈秋干笑着,当年他的父亲离世之前写了一封书信送给天子,书信中写的也是关于削藩的讨论。
他的父亲也是赞同“温水煮青蛙”的,毕竟吴王是真的掀不起什么风浪的。
“拓叔祖,您也知道的,我不过是一个小辈。”
“晁先生能听我的话劝告么?”
陈拓一脸怒气,猛的一拍桌子。
“碰——”
他怒声道:“你是陈氏如今的家主!他身为陈氏门生,敢不听你的话?反了他!以为当了御史大夫就可以蔑视陈氏?陈氏三公三师不知道出了多少!”
陈秋叹气,安抚着愤怒的陈拓。
他知道陈拓心中其实也有怒火,晁错成了御史大夫之后,逐渐的有些傲慢了,对待陈拓叔祖也不如当年一样恭敬,毕竟都是三公,谁比谁差?
所以这两个人的问题其实不仅仅是在于一个“削藩之争”。
“等我见到了晁先生,我会好好劝告他的,拓叔祖也别生气了,气大伤身。”
陈拓又说了几句之后便怒气冲冲的离去了,而陈拓离开还不到一刻钟,一个身影便悄然出现在了这陈府之中。
正是晁错。
晁错的眉眼中带着笑意:“怎么样?那个老匹夫是不是狠狠的骂了我一顿?”
陈秋听着晁错的话无语凝噎,您老人家也知道拓叔祖会骂您啊?那你问啥啊?我能直说么?
晁错看着陈秋沉默的样子,大笑一声:“行了,不必在意他说的,明日朝堂上你只管说自己心中所想就是了。”
他撇了撇嘴:“陈拓那个老东西,当年一同听学的时候心中就十分傲慢,做了六年的丞相之后更加目中无人。”
晁错的声音中带着些许的担忧:“唉,这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啊。”
陈秋只能低着头附和着。
而当晁错也离开了之后,府邸中再次出现了另外一个身影。
“怎么样?”
来人嘿嘿一笑,看着陈秋说道:“看着他们吵、还要担心对方,是不是很有意思?”
陈秋回过头看着刘启,神色无奈而又平和:“陛下,您这真的是.”
一言难尽。
当刘启也离去了之后,陈辟才悄然从后院中走出,脸上带着同情。
“兄长,振奋起来。”
“明日你还有一场苦战呢。”
第291章 争
陈秋一脸无奈的回头看向陈辟:“能有什么苦战?他们三位的斗法,我可不想参与进去。”
“明天就老老实实的做一个哑巴就好了。”
“听不见、看不见、说不出。”
陈辟嘿嘿一笑,他事实上比陈秋看的更加明白:“兄长啊,难道你不想参与进去,就能够真的躲过么?天子今日为何要来?拓叔祖今日为何要来?晁老先生今日为何要来?”
“三人来,是为了告诉你。”
“你不能拒绝,不能不发声,伱必须是要站队。”
“这是他们的劝诫,也是他们的警告。”
陈秋的脸上带着苦涩,事实上在前些年陈彼去世,而他没有及时接管陈氏所有人脉的时候,就已经预告着今日之事的发生了。
陈拓和晁错的争论,真的只是简简单单的政见之争么?
其实不是。
他们之间是“陈氏正统”之争。
事实上他们两个谁都算是陈氏正统,谁又都不算是陈氏正统。
说他们都是陈氏正统是因为他们一个是陈氏的弟子、衣钵传人、另外一位则是正儿八经的陈氏子弟。
说他们都不是陈氏正统是因为,陈氏此代的家主是“陈秋”,陈氏的嫡长子、陈氏的嫡系血脉,这才是正儿八经的陈氏正统。
天子也同样这么认为。
所以,才有了天子不断催促陈拓令陈秋、陈辟二人入长安城的事情,所以才会有陈秋两人的母亲同样逼迫着这两个人来长安城的事情。
正是因为正统的陈氏传人不争,所以才导致了陈氏党羽之间的争。
天子无法容忍这样的争斗,因为这样的争斗已经影响到了朝廷的稳固。
在过去的六年时间内,身为御史大夫的晁错和身为丞相的陈拓两人争斗不休,身为太尉的周亚夫资历太低,比不上这两个人,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朝中地位、辈分、资历三者能够和这两位比的人实在是不多,所以本来凝固为一体的陈氏一脉开始分化。
这种分化最开始的时候对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所以天子在一开始没有阻止他们的争斗,唯有他们两个争斗,唯有陈氏分裂,这样天子的权利才能够扩大,他才能够变成真正的天子。
可是,当这种争斗逐渐的进入白热化的时候,天子就开始不满了。
因为这已经影响到了朝廷的正常运转,晁错和陈拓两人因为政见不合,因为争夺正统,所以开始有了私心,一些明明利国利民的政策,他们两个却因为是对方提出的而坚决反对。
他们两个之间的争斗,早已经不算是普通的争斗了。
他们两个早已经在这个巨大的泥潭中无法自拔了。
晁错和陈拓两个人需要另外一个人的出现,这个人最好能够压得住这俩人,将这两个人从战火的泥潭中打捞出来。
天子看来看去,找来找去,最后也只找到了一个、或者说两个合适的人选。
那就是“陈秋”“陈辟”。
为何?
因为这俩人是真正的陈氏嫡系,哪怕是陈拓的辈分比较高又能如何?他不属于嫡长一系,那就是白搭。
陈秋再次叹了口气说道:“弟弟,你觉着这一次拓叔祖和晁先生想让咱们来长安城么?对咱们入长安城,是一种什么样子的反应呢?”
陈辟打了个哈欠,他的脑子自小就很管用,只是一直不喜欢用在政务上。
这会为了早日让自己的“哥哥”成为顶梁柱,帮助自己实现愿望,所以这会已经开动了自己的脑瓜子:“其实很简单,刚才拓叔祖和晁先生的态度就已经表明了。”
“晁先生希望咱们入长安城,因为他不满意的仅仅只是拓叔祖的“身份”,也不满意拓叔祖的政见。”
“他觉着咱们两个年纪小,比拓叔祖好忽悠,年轻人么,火气大、心火旺盛,稍微刺激两下很有可能就和他站在了同一战线。”
陈辟挑眉说道:“你信不信,明日朝堂之上,一定会有诸王的使者上殿。”
陈秋转过头:“你的意思是,那诸王使者会是晁先生安排的?”
陈辟摇头:“不,一定不是,但晁先生的人一定在诸王身边说了些什么,让这些人胆敢在朝堂上的态度表现的十分“令人愤怒”。他们是故意这样做的,为的便是激怒你我。”
陈秋皱眉:“晁先生和诸王有所勾结?”
陈辟摇头:“一定没有。”
“晁先生想削藩啊,他属于一日都无法忍耐的那种人,想要坚决的将诸王给赶尽杀绝,并且是在短时间内。”
陈秋叹气:“可这是不可能的。”
“诸王的祸患,早在高皇帝时期就已经埋下了,后世中,没有人可以改变这件事情。”
“除非再造乾坤。”
陈辟沉默,继而说道:“所以,这便是当年父亲、大父心中悲叹的原因,不是么?”
陈秋微微嗤笑一声:“这是大汉的立国之法,也同样是大汉的疾病所在,你我没有办法可以治愈这处顽疾,但却能够延缓。”
他看向陈辟:“弟弟,你觉着晁先生和拓叔祖哪一个对了?”
陈辟不说话,只是沉默着,过了片刻后,才在陈秋的坚持下叹了口气:“事实上,我以为晁先生的坚持是对的,诸王之祸乱,越拖越严重,哪怕到了之后我们有办法可以将诸王横扫,也变得没有办法了。”
“之后,按照父亲所留下的办法,即便是到了大汉结束的时候,也无法完全将封国削除。”
“因为前面的封国逐渐的变小,但是一定会有新的封国出现。”
“当第一个巨大的封国尚且不曾完全消失的时候,新的斜阳已经蚕食着他的尸体而出现。”
“天子不绝,封国不绝。”
“二者在大汉立国的时候,就已经纠缠在一起,无法分开了。”
陈秋说道:“那么,你觉着晁先生的方式更合适?”
陈辟再次摇头:“不,我觉着父亲的方法更加合适。”
陈秋挑眉:“为何?”
“你方才不是说,按照父亲的方法,封国永远无法断绝?”
陈辟只是冷笑一声:“即便是按照晁先生的办法,封国也无法断绝。”
“因为天子永远会有儿子!”
“且永远不会只有一个儿子!”
“天子的位置却永远都只会有一个,天子把这个位置给了嫡长子的话,那么其他的孩子们怎么办呢?”
“就算咱们的这位陛下狠狠心,不理会其他孩子的死活,可只要后世之中有一位帝王心疼自己的孩子,那么封国制度就会再次蔓延开来。”
陈辟冷声说道:“导致这样做的原因,是嫡长子继承制度!”
“是因为在夏朝之后,所有的皇帝也好,王也好,天子也好,都将这天下当成是自己的私有物了!”
“所以他们觉着这天下是他们的!”
“就像是分饼子一样,理所当然的想要将饼子分给自己人。”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