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315节

  陈秋在一旁沉默着,他知道自己弟弟的政见和现在所有人都不同,甚至和陈氏都不同,他太过于激进,太过于朝前,所以在大部分的情况下,他都沉默不语,并且不打算代表陈氏。

  “唉——”

  陈秋叹了口气:“罢了罢了,明日去看看情况吧,若是如同弟弟所说的一样,那我又能如何呢?”

  “其实在来了长安城之后,你我本就没有了选择,不是么?”

  陈辟不做声,只是朝着自己的院子走过去,脸上的神情中更带着些许憋闷了。

  得到了屋子中,将烛火吹灭的时候,陈辟才是叹了口气,在内心里面为自己今日的表演而默默的赞叹。

  是的。

  表演。

  陈辟和陈秋两兄弟并不敢在这府邸中说什么自己的真心话,当然了——方才陈辟所说的大多数是出自内心的想法,他只是装作不知道“绣衣使者”的人在听着而已。

  景帝将兄弟二人传唤到了长安城,怎么可能放过陈辟,让他去做所谓的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呢?

  他真正想要做的,是让陈辟和陈秋收回属于陈氏主脉的权柄之后,两兄弟再次争斗起来,这一次他会提前将两个人的争斗限制在某些范围之内。

  如此一来,既不会影响到天下的安定以及朝堂的运转,又能够顺理成章的收回一部分的权利。

  自古君王多无情。

  陈氏这么多年来经历的有情有义的帝王,也不过是只有两位,一位乃是当年的二世皇帝扶苏,一位便是先皇“孝文皇帝”罢了。

  陈秋与陈辟、或者说整个陈氏都已经习惯了天子翻脸不认人,甚至暗中埋下几个陷阱的事情了,所以并不因为这个而感到伤心和愤懑。

  长乐宫

  刘启在听完绣衣使者所转述的“陈辟”的愤怒之言后,也是微微的叹了口气。

  “陈辟这个小子,看来是真的不想进入朝堂之中,玩弄这些蝇营狗苟的事情啊。”

  下方站着的绣衣使者有些不理解,但却低着头听着。

  而刘启则是站了起来,来回的走动着,长乐宫中的烛火伴随着他脚步带起来的风儿忽闪忽闪着,像是天上璀璨的星辰一样。

  片刻后,刘启看着远处,再次叹了口气:“罢了,不愿意便不愿意吧,有陈秋在,也已经可以了。”

  “陈氏不能倒,但是却绝对不能势力太强大啊。”

  陈氏不能倒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陈氏太庞大了,即便是天子要弄倒陈氏都要小心翼翼,否则一个不然自己先没了。

  而这么庞大的陈氏也可以制衡诸侯王。

  不能太强大的原因便很简单了。

  因为这天下姓刘!

  朝会

  朝堂上依旧是那个样子,但今日的朝堂似乎有所不一样了。

  因为大部分陈氏的“子弟”“门生”们都没有像是往常一样迅速站队,这部分官吏平日里也不是多么喜欢晁错与陈拓,今日陈氏真正的正统来了,他们便是要站在正统身边了。

  晁错与陈拓的争论依旧在继续,而今日则是有了些许意外。

  “陛下——吴王使臣到。”

  吴王使臣!

  陈秋微微回过头,看了一眼稳固的坐在一旁的晁错,心中叹了口气。

  真的被自己的弟弟猜中了,晁错果然是用了一些办法,让吴王使者在今日他们上朝的时候进行挑衅,这样一来,他们兄弟两个年轻人或许会因为愤怒和冲动而站在他的身边。

  陈秋低下眉头,事实上,他和晁错的关系还不错,当年晁错在他父亲膝下学习的时候,他还曾经与之同行过一段时间。

  谁知道今日竟然冲成了这般模样?

  当然了,世界上的事情都容易产生变化,当年他与拓叔祖不也是一同长大,拓叔祖比他年岁大不了多少,三人一向是十分亲密,而今日为了争夺权利,拓叔祖也能够为他们下套么?

  世上事,大多如此,不能够如意。

  吴王使者上殿后,脸上神色都带着些许倨傲,这些年的吴王因为私底下“贩卖食盐”的事情而成了暴发户,盐向来是属于人无法或缺的东西。

  卖盐在古代一直是属于一个暴利的行业,甚至在后世的许多朝代,盐引已经成了许多贪官污吏发财的本钱。

  吴王使者向天子表达了吴王的敬意,但言语之中的措辞则是有许多不敬,天子坐在那里,神色十分平静,他只是静静的看着那个使者。

  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

  更何况如今这种情形呢?

  当使者退下之后,整个安静的朝堂瞬间就吵闹了起来,所有人都在义愤填膺,他们都对吴王使者的态度表示了不满,并且开始赞同晁错所说的“削藩之举”。

  这恰恰是晁错想要的东西,他瞬间有些自得了。

  而陈拓坐在原处,一动不动,这并不是他不知道什么,反而是陈拓十分有自信,他知道自己是丞相,没有自己的同意,即便是天子也无法真正的开始“削藩”。

  这是属于陈氏丞相的底气。

  许久的沉默之后,刘启开口了,但他却并不是询问晁错以及陈拓中的任何一个人,而是看向了陈秋,而后语气中带着深深的疲惫。

  “安国君对此,有何看法?”

第292章 梁王与鱼

  随着刘启的话语,所有人都将目光看向了站在一旁的陈秋。

  晁错、陈拓、以及那群中立了的陈氏党羽、包括其余的一些党派的大臣们,全都看向陈秋。

  陈秋的意见,在这个时候或许能够决定了很多事情。

  陈秋知道,这个时候他不可以继续沉默下去,所以站了起来,脸上的神色中带着些许凝重之色:“启禀陛下,臣的意见暂时与陈相一样,吴王此时派遣使者来朝堂之上挑衅陛下,这实则是他不敢等待的表现。”

  他的嘴角噙着一抹笑容。

  “吴王不敢再继续等待下去了,因为“柔和”的削藩政策已经让吴王开始害怕、臣甚至可以断定,吴国的势力此时正在衰减,而且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继续衰减。”

  “但是,因为某些原因,吴王并不敢在这个时候自己先动手。”

  “他很清楚的明白,若是自己先动手了,那么他便是谋逆的大罪,谋逆大罪罪不可恕。”

  “而其余的诸王也绝对不会站在他的身旁。”

  “他只有一个人,是无法对抗朝廷的。”

  “所以他想要逼迫朝廷、逼迫陛下动手,他便是可以举起来“清君侧”的口号去鼓动其他的藩王。”

  “而其他的藩王只要心中对朝廷有多怨愤,或者对大位也有所期待,那么必定是会同意吴王的提议,届时,或许会是当年孝仁皇帝时期“诸王之乱”的又一次重演了。”

  刘启听了陈秋的一番话,坐在那里,脸上的神情中带着些唏嘘之色。

  他沉默着。

  而朝堂之上的其他人也都纷纷明白过来了陈秋的意思,坐在最前方的晁错以及陈拓两个人神色却是微微一变。

  他们以为陈秋来到这长安城后,会暂时寻找他们其中的一方势力而暂居,倒是没有想到,陈秋好像是要自立门户了。

  两人对视一眼,而后都闭上了眼睛,不再言语。

  下了朝会之后。

  陈秋正在朝着家门口的方向走着,他想要感受一下这长安城的热闹繁华,所以并没有乘坐家中的车马,只是淡淡的走在街头。

  身后响起一阵脚步声,一个人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复杂的笑容。

  “没有想到,你竟然会支持陈兄。”

  正是晁错。

  陈秋看着周边黔首们脸颊上淡淡的笑容,只是叹了口气才说道:“晁御史,有些事情并不是你所想的那样,有很多东西你并没有看到。”

  “以今日朝堂上吴王使者的“调薪”为例,您就那么确定,吴王不知道您在他身旁安插的人手么?您就那么确定,吴王不是将计就计,让伱和我一同走入他的陷阱当中么?”

  陈秋看着晁错,眉宇中带着几分的认真。

  “晁御史,你可知道,圣心难测?”

  话已至此,陈秋止住了话语,不再往后说下去,他知道,晁错一定能够反应过来他想说什么的。

  晁错只是幽幽的望着前方,他轻声道:“其实我并不能确定,可我知道另外一件事情,只要矛头挑了起来,无论后续这火焰是否能够扑灭,双方都不会停止朝其中添火加柴。”

  他笑了一声:“若是如此,哪怕以身作柴,点燃这熊熊大火,又能够如何呢?”

  陈秋皱着眉头:“晁先生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准备?”

  他长叹一口气:“何必呢?”

  “你应当知道,当年我父亲说的话是对的。”

  “如今天子已然有三四个孩子了,你觉着除却其中的皇长子刘荣之外,其余的孩子中,天子一个喜欢的都没有么?”

  晁错的神色更加凝重:“无论是否有陛下喜爱的,但只要天下的藩王之位被尽除,陛下绝对不会做出什么令削藩前功尽弃的举动,不是么?”

  陈秋看着晁错,只觉着他有些幼稚。

  “晁御史啊.”

  陈秋摇头。

  晁错其实在大多数事情上的判断都没有错,但唯有在一件事情上的判断出现了错误。

  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上。

  “圣心”。

  晁错相信天子,或者说他觉着天子不会薄情到那种程度。

  可事实上,这一点已经是大错特错,无法挽回的错误了。

  在这个世界上,信任谁都不要信任皇帝。

  陈秋与晁错都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向着前方走着,两个人眼眸中都带着些许的思索。

  长信宫中

  刘启坐在大殿之内,窦太后则是坐在他的对面,两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些许冷淡的神色。

  窦太后只是轻声开口道:“皇帝是决心了要削藩?”

  “哪怕陈氏也不支持你?”

  刘启抬起头,看向自己的母亲,他的神色更加清冷,更加的淡漠:“母亲,削藩之事乃是父皇时期就已经想要做,但是却没有做到的事情。”

首节 上一节 315/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推荐阅读

5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