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432节
注意到了自己说出“乱党”这两个字时候陈泽熙的表情,陈朱楼颇为嘲讽:“光德,你听说过一个故事么?”
故事?
陈泽熙摇头:“什么故事?”
“我自小和你就不同,最不喜的便是看那些藏在拙身楼中的书籍,看一眼我都感觉头痛,想要睡觉了。”
陈朱楼放下棋子,淡淡的说道:“曾经有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有一个巨大的妖魔,这个妖魔让这个地方的所有人都无法生活了,他压迫着这个地方的所有人,压榨他们的骨血,以他们的血汗为食物一点点的长大。”
“看到这个妖魔肆虐的时候,人世间有一位力大无穷的剑客。”
“这位剑客手持宝剑,将妖魔斩杀。”
“但他却再也没有回去过。”
“而在短暂的安宁之后,新的妖魔再次诞生,而且比上一个妖魔更加猖獗、更加肆虐,也更加可怕。”
陈朱楼讲述着这个“屠龙者终将变成恶龙”故事,眉宇中带着冷漠的看向陈泽熙。
“光德可知道这是为什么?”
陈泽熙叹了口气:“因为那个杀死了妖魔的“剑客”,成为了新的妖魔,他比上一个妖魔更加强大,当然也会更加贪婪。”
陈朱楼点头。
陈泽熙看着陈朱楼问道:“既然如此,那东临你为何要选择帮助张角?”
“如果张角真的是那个注定要成为新妖魔的剑客?”
陈朱楼站起身子来,风掀起他的衣角,衣角微微波动。
“是啊,为什么呢?”
陈朱楼长叹一声,声音中带着新的悲哀:“因为这样的事情从来就无法终结。”
“当年荀子所说人性本恶,这一点是正确的。”
“可天下人需要一个新的“剑客”,这个“剑客”能够存在的时间并非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让所有人知道,哪怕有新的剑客成为了恶魔,也会有更加强大的剑客出现,将恶魔铲除。”
“世道终究还是要过下去的。”
“就如同今日的大汉,何尝不是当年的大秦?今日的大虞,何尝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大汉呢?”
第379章 世事变迁
历史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
人们能够从历史中学到的教训,就是人们从历史中学不到任何的教训。
每一个王朝在方才开始的时候都是十分清明而又刚正的,但随着王朝的逐渐发展,他的内里一定是会腐坏的。
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只要有人的存在,人的贪心就不会终止,只要人的贪心和私欲不会终止,那么王朝的轮转就不会停歇。
这是世上最无解的问题,除非有一日领导这个天下的最上层是一群没有任何感情、没有任何社会纽带的机器人,他们掌控着人类所有的权利,且没有任何人可以干涉、修改、更正这些机器的“运转”,到了那个时候,人类社会才会真正的变成“大同社会”。
也正是因此,对于张角的决定和转变,陈朱楼并没有感觉到什么“不满”。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张角可能会做出的决定,陈朱楼觉着十分欣慰,这是一个开国之君从流寇到皇帝的必经之路。
他站立在观风亭边,声音中带着些许唏嘘之色。
陈朱楼只是淡淡的说道:“这世道便是如此,自当年玄德与孟德分裂了大汉之后,整个天下或多或少都陷入了这争斗的疑云当中,世上的人开始陷入了政治游戏。”
他嗤笑一声:“说来,这也是先祖的过错啊。”
这话说的倒也的确是有道理,因为陈氏“政治学”的存在,大汉的天下自当年武皇帝之后就开始了变幻。
陈泽熙倒是不以为然:“一件东西没有好坏之分,比如那些争斗武夫腰间的长剑,又比如你我怀中的大才,唯有使用他们的人才有区分的好坏。”
“以他们来做好事,他们便是好的,以他们来做坏事,他们便是坏的。”
“东临有此感慨,难道是要再出山了?”
陈朱楼摇头:“不到时候。”
他神色淡然,但却充斥着自信之色。
“世事变迁,我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
“这乱世有些乱的太久了。”
“是时候添一把火了。”
添一把火?
陈泽熙神色莫名:“东临要开始那个事情的谋划了?”
陈朱楼点头:“不错。”
“唯有如此做,才能够彻底的将该做的事情完成。”
他的眸子中闪烁着如同灼烧般的火焰,他的声音清淡,但却像是自烈焰中归来的愤怒一样。
“有些人享受了太长时间的利益,是时候该让他们的鲜血去滋润这天下各地了。”
承泰五年,大虞初立。
天师张角继位大统,自号皇帝,建国大虞于豫章郡,以豫章郡为临时都城,为“临京”。
改元“天泰”。
其弟拜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
尊“得道帝君”陈野为“太上大罗开天执符御历含真玄穹高得道上帝君”,为开国帝师、天师、天父,于国内尊“太平道”为国教。
国之境内,建道观。
尊得道上帝君为太平道至高领袖。
以此来尊奉自己为正统。
而这个消息传出后,天下哗然。
在历史中这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这是九州大地历史上第一个政教合一的王朝、或者说不能够说是政教合一,只能够说他的开国之君是一位“教派领袖”。
大虞建立之后,虽然国内兴建道观、大兴道教,但却并未曾如历史轨迹中的魏晋南北朝一样。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情形并未曾在大虞一朝出现。
或许是因为大虞的开国之君起自宗教,所以大虞一朝对教派的管辖也是十分的严格,许是因为害怕再有一个“张角”问世。
而消息传播到了官渡之后,官渡陈氏勃然大怒。
陈氏当代家主,官渡陈氏的领袖,当代安国王则是斥责张角为“妄言”。
陈朱楼在一次宴会上明确的表示,自己的先祖“陈野”并非是什么神灵、也不是什么所谓的上帝君,更不是天道的显化。
陈氏不信任何的神鬼教派,陈氏只相信活生生的人,只相信一步一个脚印。
因此让张角不要沾边。
甚至为此去信给大虞的皇帝张角,表示如果张角继续这样诋毁陈氏的先祖,陈氏就要不客气了。
而张角的回答则是十分谦逊。
哪怕如今的张角成为了皇帝,成了一国之君。
他的原话翻译一下就是
“我尊奉的是“太上玄穹高上帝君”陈野,与您的先祖“陈野”是不同的,就好比三清中的“太清天尊”老子并非是历史中的那位老子一样。”
“我们十分尊重陈氏的先祖安国王陈野,也十分尊重我们所信奉的神灵“太上玄穹高上帝君”。若陈氏感觉到了冒犯,我们此后供奉之时,可只以“上帝君”之名,而不以“上帝君陈野”之名。”
总结一下就是诡辩。
但这却是十分合理的诡辩。
陈朱楼没有对此事再做什么评价,毕竟都已经说了此陈野非彼陈野。
当然,他本来也没有想要就此事发表什么看法,只是有些人开始把大虞牵扯到了陈氏的身上,所以他必须是做一些举动,表明大虞和陈氏没有关系。
承泰五年;建安五年;也是历史中的天泰元年,一件大事发生了。
大虞皇帝、长安大汉皇帝、琅琊大汉皇帝,三者共同发布了诏书,斥责天下所流窜的“黄巾贼”为贼子。
其中大虞天子、兼任太平道天师张角表示这些人是打着“黄巾起义”的乱党,是危害天下百姓生活的逆贼,所以长安、琅琊不必顾念大虞的面子,可以将其直接覆灭。
长安天子刘民表示,这些乱党的存在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大汉的安宁,所以拜大汉上将军“皇甫嵩”为主将,偏将“关羽”、“张飞”、“马超”、“魏延”、“黄忠”等人,各自率领一支兵马,镇压黄巾霍乱。
琅琊天子刘协则是干脆利落的颁布诏书。
以“夏侯惇”、“许褚”、“于禁”、“张辽”、“徐晃”等人率领兵马,平息境内各地的黄巾乱党。
一场轰轰烈烈的剿匪运动,便这样开始了。
常山
吴畅领着残兵败将四处逃窜,脸上带着愤恨之色。
自当年张角揭竿而起之后,各地响应者纷纷,而张角建立了大虞之后,暗中联系了这些各地的“黄巾军”,一部分投靠了张角,带着自己的兵马去了大虞的地盘,而后算是被另类的“招安”,另外一部分如“吴畅”这样的,则是继续留在自己的地盘上。
正义的从来就不是黄巾军,而是那些没有了活路的百姓。
吴畅最开始也是一个吃不起饭的人,后来他变了。
当他成为黄巾军的领袖,手中有了兵马之后,一切都变了,他开始沉浸在这种“快乐”当中,沉浸在这种人上人的感觉当中。
也正是因为这种感觉,所以在张角发出号令的时候,他拒绝了,并且继续留在常山为祸。
可以干脆的说,没有前往大虞的所有剩下的黄巾将领全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已经没有了当初揭竿而起的信念,他们如今与那些当初逼迫他们的“权贵”没有什么不同。
真正的黄巾军早已经成了“大虞”的军队,剩下的真的是“黄巾贼”。
当三大势力开始对这些人进行剿灭后,一些追随他们的“无辜之人”也反应了过来,并且听从诏书中所说的前往“大虞”。亦或者回归原籍,安心的继续生活。
无论是张角还是刘备、亦或者是曹操,他们三个人都知道一件事情。
争来斗去,国内的“人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这些人也是最为“淳朴”的,只要给他们一口饭吃,只要给他们一条活路,他们就会继续安分的生活在这里,提供源源不断的税收以及“役”。
徭役、兵役从何而来?
不就是从这些最普通、最底层的人们身上而来么?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