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433节

  天泰元年,冬。

  对于黄巾匪乱的绞杀已经到了尾声。

  长安大汉境内几乎所有的黄巾匪患全部被驱除殆尽,而琅琊大汉境内也是如此。

  当然,与长安大汉不同的一点是,在这个紧要的关头,琅琊境内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改变了当前局势的大事。

  具体到底是怎么回事,谁也不知道。

  所有人只知道,在“建安五年”冬,大汉的天子刘协表示,自己得到了上苍与先祖的托梦,告诉自己,刘氏的天命已经断绝了,因此不能够继续担任皇帝的位置,这会令上苍震怒。

  他表示自己要禅让。

  禅让的人选是大汉丞相“曹操”。

  而曹操明确的拒绝了。

  天子刘协却十分坚定的想要继续禅让给曹操,曹操多次表示拒绝。

  这些事情全都是刘协在朝会上说出来的,说自己已经私下与丞相协商良久,但丞相一直不同意。

  但上苍已经多次有劝,他不敢不从,于是迫于无奈,只能够将之直接拿到朝堂上说明。

  在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所有人都下意识的看向曹操,他们以为这是曹操的安排,毕竟天子怎么可能突然莫名其妙的禅让给曹操呢?

  除非是曹操自己要求,或者说“胁迫”的。

  这个消息传出琅琊的时候,天下人都为之震惊。

  最为震怒的当然是在长安生活的天子刘民,以及刘备。

  长安城

  刘备眼睛中蕴藏着怒火,他一字一句的说道:“孟德竟有此心!”

  他一直以为,曹操与自己只是拯救大汉的方式不同罢了,谁曾想今日一看,这恐怕并不是什么方式不同,而是他们两个内心的坚持不同!

  一个是拯救大汉!

  一个是取代大汉!

  “曹孟德竟然如当年的王莽之流!”

  这才是刘备最为愤怒和痛心的原因,他不敢想象自己一直引以为知己的人,竟然是王莽那般的奸佞.

  诸葛亮却是没有什么太大的神色变幻,事实上他一直就没有相信过曹操只想当一个“丞相”。

  “丞相,为今之计,唯有以外力使曹操屈服。”

  “将此事搁置。”

  诸葛亮眯着眼睛:“伪帝不是要禅让么?他虽为天子,但却已然不是大宗,而是小宗了,丞相可请天子下诏斥责之。”

  “难道就只有他伪帝能够做梦么?”

  “高祖庙可是在长安!”

  刘备微微颔首。

  此时,一旁的法正则是笑了笑说道:“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办法。”

  他笑眯眯的说道:“此时曹操想要“名正言顺”的从大汉的手中接管政权?那么便看看他有没有这个本事吧。”

  “张角会眼睁睁的看着此事发生么?不会的。”

  “我们可以与之联合,而后发兵围杀琅琊!”

  “其二的话.曹操想要接受禅让,官渡的那位会同意么?”

  法正不动声色的说道:“要知道,如今的天子身上可是流淌着陈氏的一部分血脉,当年陈氏的女儿可是为刘氏皇后!如今这一脉具都是陈氏当年那一位的后人!”

  “皇位在刘氏自己人手中怎么流传都无所谓,毕竟这些人都算是陈氏的“血亲”,可是”

  他嘿嘿一笑:“流到曹氏手中,那可就性质不同了。”

  刘备沉思了片刻,他其实不是很想将陈朱楼或者说陈氏牵扯进来,可如此大事

  他长叹一口气后说道:“也罢。”

  “我会手书一封,去往官渡!”

  琅琊

  丞相府

  外界认为十分开心、窃喜、甚至是兴奋的曹操并没有如他们所想的那般快乐,他反而是十分郁闷的。

  郭嘉等人都很沉默,因为他们也不太确定这到底是不是丞相做的事情。

  良久之后,还是戏志才问出了口。

  “丞相在苦恼什么?可是烦恼前些日子的事情?”

  曹操微微点头,直接看向众多谋士,神色中没有丝毫的掩饰:“此事的确不是我做的。”

  “恐怕其中另有其人谋划。”

  真不是丞相做的?其余所有谋士眼睛中,都带着怀疑的神色,毕竟曹操想要称帝的野望好像从来没有隐藏过.

  官渡城

  陈府

  陈朱楼望着手中刘备所书的信件,眼睛微微眨了眨。

  他将书信递给陈泽熙:“光德,你怎么看?”

第380章 嘱托

  陈泽熙只是瞥了一眼,然后直接断言说道:“这是假的。”

  “曹孟德能干出来夺权这种事情,但他却不会做的这么明显,这么让人抓住把柄。”

  陈朱楼赞同的点了点头,他和陈泽熙的判断是一样的。

  曹操如果想要篡权谋位的话,做的会比现在更加“隐晦”一点,隐晦到所有人都看不出来这是曹孟德所做的。

  或者说

  他可以做到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他做的,但是却找不出任何证据,也让人说不出任何借口。

  这很难么?

  对于曹操来说,这一点都不难。

  他可以做的光明正大而又无人能够反驳,比如刘协做出了什么“背德”之事。

  所有人都认为曹操是大汉的忠臣,至少在他们的眼睛中如今的曹操是这样的。

  如果这个时候琅琊冒出来一些什么“诛杀逆贼曹操”的事情,而曹操只能够被迫反抗,那些携天子诛杀逆贼的人在情急之下杀害了天子,而天子则是有感曹孟德对大汉做出的贡献,为了不让大汉的传承断绝,毅然决然的在驾崩之前留下遗诏将天子之位禅让给曹操。

  这样的禅让能让人找出问题么?

  找不出问题。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这其中有问题,但他们找不到任何的问题。

  让一个处于自己所掌控势力范围内的人悄无声息的死太简单了,让这样一个人在这样一个环境死的光明正大也有太多办法了。

  总之,曹操有许多方法获得这个“位置”。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事情还没有结束,消息就直接流传了出来,这只会第一时间让天下英雄知道这其中有问题,从而留给天下人、以及那个在谋划的人一定的时间去布置、去给曹操压力。

  陈泽熙稍微一动脑子,就明白了这件事情对谁的利益最大。

  他眨了眨眼睛说道:“倒是没有想到,那位的城府竟然如此深沉,当年我去王府见过他,总以为是一个温和的人,不曾想到会有如此多的算计。”

  陈朱楼倒是微微摇头:“情急之下的反应罢了。”

  “我想,应当是那群人在其中的挑拨。”

  “天子被蒙蔽的时间久了,总会做出来什么不理智的事情。”

  陈朱楼略微揣测了一下那位的心思后说道:“我曾在弘农见过他,他除了有些想要坐上那个位置之外,其余倒是没有太大的能力和本事。”

  “若是他做的,应当会更加简单一些,比如当年先皇的“衣带诏”。”

  衣带诏?

  听到这三个字,陈泽熙冷笑一声。

  “恐怕是孟德早有防备吧?毕竟当初他可是差点在这件事情上吃了一个大亏。”

  “若非当年种种巧合,今日能否有曹孟德的今日还另说。”

  这话说的倒是比较真实,毕竟当年那个情况,就算是有陈氏出面,曹孟德的下场恐怕也不会太好。

  先皇以及当时的诸多世家虽然蠢了一点,但对于陈氏的揣测是极其正确的。

  若是事情真的如同那般情况的发展,那么最终的结果除却大汉的未来以及世家的未来会和他们预料的不同,其他的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出入。

  陈泽熙想起来当年的事情就颇为心烦,他看着陈朱楼问道:“东临,你觉得孟德会如何应对?”

  陈朱楼一边站起身子,朝着身后的书房走去,一边不假思索的说道:“孟德不用有什么应对,这流言已经传播出来,而这流言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解释清楚。”

  “他不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但是却会在天下百姓、天下士大夫的心中留下一个印象,一个曹孟德之前就干过这种事情的印象。”

  “这个印象就像是一个种子一样。”

  “他可以生长出来一面盾牌,保护刘协的皇位不受到曹操的侵扰,但他也同样如同一柄利剑。”

  陈朱楼叹了口气:“为天子出主意的那个人,一定是一个大才。”

  “但他却忽视了一个问题。”

  “只要曹操在活着的时候不称帝,这个“小诡计”便能够被轻易破除。”

  “而曹操的后人甚至可以用这个事情当做借口,去接受刘协的禅让,或者说逼迫刘协禅让。”

  “流言绑得住曹孟德,但是却绑不住曹孟德的后人,甚至还为曹孟德的后人铺了路。”

  “就算日后曹孟德后人逼迫刘协禅让,人们也只会说,“原来当年的传言是真的啊?”,但却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反应。”

  “人们的记忆是一种模糊的游戏。”

  “当他对这个流言有了印象,但这个事情却没有发生的时候,人的记忆就会自动钝化,当这个事情再次发生的时候,他们只会像是将封存已久的记忆给代替了一样。”

首节 上一节 433/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