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434节

  陈朱楼已经走到了书房中,这书房中悬挂着一副巨大的堪舆图。

  他轻声说道:“原本人们是不可以接受禅让的,甚至是不可以接受异姓封王的。”

  “就像是当年的加封的魏王一样,人们从未曾承认过魏王的正统性。”

  “但如今禅让的流言一出,人们只会觉着,天子都要禅让给曹操了,那给他封王也没什么,人家都不要你的江山社稷了,难道封王还不行了?”

  “弘农王这一步棋走错了。”

  陈泽熙站在陈朱楼的身后,他虽然没有仔细想这么多,但毕竟也是一个顶尖的聪明人,只是刹那之间就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关系。

  他只是摇头轻笑一声:“自作自受罢了。”

  “若是天子没有那么多的想法、没有那么多的算计,怎么会有如今的时日呢?”

  陈泽熙走上前来:“天下纷扰不断,各地的黄巾叛乱逐渐平息之后,天下三分的局势更加明显了。”

  “凉州或许因为要节制西域而可以继续格局,但幽州么。”

  陈泽熙摸了摸自己下巴:“公孙瓒恐怕是开心不了多久了。”

  陈朱楼撇了撇嘴,像是十分瞧不上公孙瓒一样。

  “伯圭就是太过小家子气了,否则不会沦落到如今只能够坚守幽州的下场。”

  当初公孙瓒因为和刘虞之间的矛盾,愤而想要杀死刘虞,但却因为顾忌刘虞的身份,所以没有敢下杀手,从而让刘虞逃回了长安城。

  回到长安城的刘虞和在幽州的刘虞完全是两个人。

  因为他是刘氏宗亲。

  所以,哪怕长安这边与琅琊的关系再怎么紧张,长安也会一直向公孙瓒施加压力,而这对于琅琊来说是一件好事。

  若是长安想要攻打幽州,那么必定会疏于对他们的防控,他们可以趁机攻打长安;若公孙瓒受不了长安的压力,从而向曹操投诚,那么曹操就可以吃下幽州这一部分的势力。

  如此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情,曹操怎么可能阻止呢?

  陈泽熙看着巨大的堪舆图,陷入了静默的思索当中:“东临如今看这堪舆图,是要做什么事情么?”

  陈朱楼只是稍微思索了一下:“我总觉着,这天下或许要发生一件大事,这大事能够震惊天下。”

  他轻轻的说道:“但我暂时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所以想要看一看这天下大势,从而推断一下。”

  震惊天下的大事?

  陈泽熙翻了个白眼,他对这些事情向来是没有什么想法的,他只想一个人独自的“闲着”,做一位隐士。

  “能够震惊天下的大事么,要么是幽州发生了变故,要么是天下势力又要重新进行划分了,除此之外,还能够有什么大事呢?”

  陈朱楼倒是叹了口气:“你说的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他上前去,抚摸着那悬挂在墙壁上的堪舆图,轻轻的开口说道:“江山多娇。”

  “我或许快该病逝了。”

  听到“病逝”这两个字,陈泽熙一下子精神了起来,他走到陈朱楼的面前:“东临,真的不再思考一下了么?”

  陈朱楼微微点头:“我要做的事情,不适合与陈氏扯上关系,至少是现在不能够和陈氏扯上关系。”

  “陈氏站在中间的立场上已经太久了,如果这个时候贸然下场,只会将自己拖累牵连进去。”

  陈泽熙只是皱眉:“可是,天下何人能够对抗陈氏呢?”

  他总是觉着陈朱楼想的太多。

  “我不知道东临你到底想要帮助哪一方势力,可不管帮助哪一方势力,都不会影响陈氏的地位,陈氏都会站在最高处继续看着这华夏大地重归安宁。”

  “陈氏中人没有不能够牺牲的勇气。”

  陈朱楼只是继续摇头,口中说出的依旧是那两个字:“不必。”

  他转过头,此时已经是秋天了。

  叶子一点点的落下来,落在外面的地上。

  院落中积攒了一地的秋叶,显得十分寂寥。

  “我病逝之后,你前往我的屋子,找到一个匣子,里面有我写给你的书信,其中交代了一些后事,切记一定要照做。”

  “光德啊。”

  他的声音淡淡的:“我不是一个好的家主,但我却希望你能够做一个好家主,一心一意为陈氏的家主。”

  “这本应该是我承担的责任,可却因为我的自私只能够交给你,让你承担这一切了。”

  陈泽熙的性子陈朱楼是知道的,让陈泽熙担任家主这个位置,的确是太过于难为他了。

  只是陈朱楼走了之后,陈氏能够担任家主的人本就不多,其中陈泽熙是最好的一个。

  如此一来,这个重担只能够落在他的身上了。

  陈泽熙只是耸了耸肩膀:“虽然陈氏不像是其余的世家一样,总是强调着家族为我们牺牲了多少,总是强调着没有家族我们会如何如何,并且以此为要挟让我们服从家族的安排。”

  “但若是没有陈氏,至少在这乱世中我们是无法安然生存的。”

  “每个陈氏子弟都随时做好了准备,为陈氏、为天下百姓牺牲的准备。”

  “在这些“准备”过去之后,才是我们自己的志向以及自己的“牺牲”。”

  “东临你放心就是了。”

  “你走之后,陈氏依旧。”

  陈朱楼这才放下心来,他望着远处的秋风,嘴角勾勒出了一个静静的弧度,这个弧度显得十分微小,但却被陈泽熙发现了。

  陈泽熙并没有开口询问,而是静静的站在那里。

  风雨招摇。

  当流言传到天下的时候,距离当初刘协表示要禅让给曹操已经将近半年了。

  而这半年也足以让许多人想清楚这其中的关窍。

  没有人是傻子,也没有人是笨蛋。

  长安城中

  刘备的神色是愤怒的,在谣言传播的第二月,他就敏锐的察觉到了这其中的问题,并且迅速想通了传播流言之人是谁、有何目的。

  他如今愤怒的对象是琅琊的那位“天子”,也是他的“侄子”之一。

  “他怎能如此做?”

  “这般做,令天下忠于大汉的人该如何看待?”

  刘备认为做出这一切的刘协实在是太过于愚蠢了。

  而诸葛亮则是对刘备的愤怒视而不见,他有另外的看法。

  “丞相,或许这件事情的确是弘农王所做的,但后面的发展似乎有些不对。”

  诸葛亮直接开口道:“我觉着,弘农王以及那一小部分与他勾结的世家,是没有办法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让天下九州都知道这个“流言”的。”

  “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的,这世上不超过四个势力。”

  “其一,便是我们,其二便是琅琊的曹孟德,其三便是张角,其四便是官渡城中的那一位。”

  诸葛亮看着刘备说道:“您觉得,会是什么人?”

  琅琊

  行宫当中

  最开始,刘协是以为自己的谋划成真了,甚至还在暗自窃喜。

  可是事情发展到后来.

  他发现自己错的离谱。

  因为刘协在某次不经意之间发现了一个问题,那投靠了他的“蔡氏”似乎和曹操有所勾结。

  经过许久的观察,他才猛然发现一个事情。

  蔡氏是曹操的人,他们之间的“恩怨”似乎是假的,或者说曹操宽恕了这“恩怨”。

  他上当了。

  上了曹孟德的当。

  这个发现让天子十分愤怒,但愤怒之后就是无力。

  所有人都看出来了这其中是他在搞鬼,许多在朝对大汉忠臣的臣子已经开始心寒。

  因为曹操还没有暴露出他的野心。

  一切正在朝着另外一个方向继续前行。

第381章 言和

  天泰二年,冬。

  长安以及琅琊的诸多事情全都变得更加复杂了起来,但如今天下三方势力的纠缠却比这两方势力更加错综复杂。

  自从大虞立国之后,长安方面就把主要的目光全都放在了大虞的身上。

  毕竟对于长安的天子以及那位皇叔来说,琅琊那边虽然也是“伪帝”,但那位天子却是实打实的刘汉血脉,只能说是“内部矛盾”,即便是那位曹丞相有想谋反的心思,但这不还没谋逆么?

  张角可以实打实的做出了谋逆的事情。

  这就让大汉方面十分愤怒了。

  肉可以烂在锅里,但是绝对不能够被“外人”拿到。

  于是,在天泰二年的时候,一封信悄无声息的从长安城送往琅琊,这是一封由大汉天子以及当朝真正掌权的皇叔“刘玄德”所亲手书写的信件。

  一场巨大的腥风血雨,即将来临。

  琅琊城

  曹操看着手中的信件眼眸中带着些许犹豫的神色,他有些无法决断了。

  他将信件递给周围坐着的众多信赖的谋士:“你们瞧一瞧这个,此事你们觉着应当如何应对?”

  众人将信件看了之后,同样是神色各异。

首节 上一节 434/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