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445节

  等到两人走了之后,陈泽熙才再次叹了口气说道:“天下纷争,动荡至此啊。”

  “陈氏子弟学成,不就是为了守护天下百姓的么?”

  “该如何选择,便看他们自己的了。”

  元安三年春。

  天下纷争之际,陈氏有二三十位嫡系子弟出山,并且表示他们不代表陈氏,而是代表自己。

  他们之中有的选择了大虞,有的选择了琅琊的大汉,有的选择了长安的大汉,有的单纯的前往地方为官,镇守一方,也有一部分子弟行走在天下,为了帮助天下百姓不断奔波。

  这群人中,有政治家弟子,有儒家弟子,有墨家弟子,有医家弟子。

  各司其职不外乎如此。

  元安三年,夏秋之际。

  长安与琅琊方面再次表示,希望大虞能够主动投降,他们可以代表大汉加封大虞的天子为“虞王”,就像是刘氏的封王一样,但大虞要去掉国号,只是刘氏的一个封王。

  在大汉境内建立“大虞”。

  大虞天子断然拒绝。

  并且大虞天子表示自己称帝的目的和自己父亲称帝的目的一样,都不是为了当皇帝,也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天下百姓,所以他断然不可能让腐朽的大汉继续下去。

  而这般的言语也成功惹怒了长安与琅琊两方面,于是战争便在这一年的夏秋之际爆发了。

  黄忠、魏延、张飞、关羽、夏侯惇、于禁、乐进、张郃、张辽等诸多大将为首,大致分为两路,一路为长安大汉、一路以为琅琊大汉。

  其中,又各自分为好几股势力。

  而大虞方面呢?

  董仲颖、赵云、吕布三人分为三路,其中董仲颖麾下又有“太史慈”“丁奉”“朱治”等大将,赵云麾下则是“张绣”、“庞德”、“甘宁”,吕布则是只单单要了“颜良文丑”两位。

  三国这个时期中,最为重要的一场战争一触即发。

  元安三年,战争爆发。

  最开始的时候,大虞和曹刘联盟打的有来有回,双方焦灼,除却三方最重要的都城州郡之外,其他的地方可能今日是你的,也可能明日就变成了我的。

  而到了元安四年的时候,局势开始慢慢的朝着曹刘偏移。

  毕竟曹刘占据中原大部分地带,良田无数,两个势力支撑着粮草的供应,较之大虞还是占据优势的。

  而这个时候,当年百姓南迁的作用便开始缓慢的凸显了出来。

  北方虽然占地面积广,而曹刘更是占据了大部分的良田,但是经过开发的荒田也能暂时让大虞支撑。

  若是没有这一口气,或许大虞早就战败了。

  元安五年,战争持续焦灼,但这个时候已经不经常爆发“战争”了,绝大部分时候处于一种诡异的宁静与和平当中。

  这一年的年末,曹刘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们要发动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

  这场战争在历史中可以与“五大战”相提并论,甚至更加惨烈,而这一场战争更是决定了未来三百年的九州局势。

  无数的名将、大才陨落在这一场战争之中。

  它的名字叫做

  “赤壁之战”

第389章 赤壁上的璀璨(其二)

  在历史的记载中,很少有人会用“群星璀璨”这个词来形容一场战争。

  但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赤壁之战”的话,那么“群星璀璨”这个词是最为合适的。

  这是一场那个时代百分之八十以上、甚至是几乎全部的名将都参与进去的一场跨时代的战争,这一场战争它没有太多的谋划,它只是最寻常、最普通的战争方法。

  但就如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武功和技巧到了最后都会“返璞归真”一样,战争的技巧到了最后全部都会消失,而后变成最简单的“绞杀”。

  人数对撞。

  这是血淋淋的现实。

  元安五年的年末,天下人都感受到了一种诡异的平静。

  但他们却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暗潮汹涌,人们都知道,这或许是决定未来三十年的一场战争,每个英才都想要参与其中。

  于是,在元安六年的这个春天,大部分的武将、谋士都来到了这小小的赤壁之前。

  当年的具体情形已经不可考,即便是保存资料最为完整的陈氏也没有这一场战役的详细资料,而赤壁古战场历经了千年的风雨冲刷,能够考察出来的东西也非常少了。

  从史书中所找出的资料有如下的记载。

  “元安五年末,丞相临赤壁,三军合拢,欲战曹刘。”

  “时曹刘合纵而盟,号大军百万南下,至赤壁之地伐我。”

  “元安六年,曹刘大将俱至,其谋士如云,群星璀璨。”——《史记·汉书》

  而在“观汉纪”中则是这样记载的。

  “建安二十二年,丞相伐逆贼,与备谋之。”

  “大军百万至赤壁,时大将云集,惇、禁、进、郃、辽、渊、褚等人皆至,而随丞相谋者,乃为嘉、志才、彧、攸、昱等人随同。”

  “丞相做歌赋,言称月余败大虞而剿敌军。”

  “铜雀台歌而成。”

  从“汉书”中可以找到如下记载。

  “承泰二十二年,逆贼叛乱已久,时天子诏令,以灭不臣。”

  “丞相者玄德,乃为国之柱石,为国而忠则姻曹,至此二者合盟伐贼。”

  “上者之言曰:无论刘、曹,皆为汉臣,乃至于黄巾逆党张角者,背弃高皇帝金刀之盟,时诏令天下伐之。”

  “曹刘军者百万,乃至赤壁。”

  “时,随玄德者众,为亮、统、雍、正、良、祎、允,时大军之将,如过江之卿,数而不胜,乃与群星璀璨,更遑无名之辈焉?大将名之者为羽、飞、超、延、忠,并为五虎上将。”——《汉书》

  赤壁

  双方隔江而望,大军驻扎之地都已经无谓遮挡了。

  大虞军帐

  祖天师端坐在那里,一眼便能够看出来这位便是此战大虞方面的最高指挥了。

  与长安和琅琊方面不同,长安和琅琊方面来的看似不是名义上的最高领袖,但天下人都知道,那两位天子不过是“人偶”罢了,最后能够掌控全局的还是曹操与刘备。

  而大虞的天子却是货真价实的“实权皇帝”。

  可在这大帐中坐着的,能够有资格质疑这位的存在,却全都知道端坐在正中央的这位“祖天师”到底是什么人。

  董卓就不必说了,这位几乎是听由手下谋士“贾诩”一手安排到这里的。

  而赵云和吕布也都是听了“陈泽熙”的安排而来投靠大虞,他们自然知道祖天师的身份。

  “咳咳——”

  祖天师轻咳一声,而后扫视了一圈众人,声音略微有些低沉。

  “诸位,此战难免。”

  “若是这一战我们能够赢下,那么长安方面与琅琊方面便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挠我们大虞的地方了。”

  他低声说道:“成败在此一举。”

  而一旁坐着的贾诩则是笑眯眯的说道:“我等都明白此战的重要性,祖天师便不必多说了。”

  他的话语虽然好似有些不太“恭敬”,但众人都能够听出来其中的“亲近”,于是帐内众多不知道祖天师身份的人,都知道了贾诩与祖天师的关系十分好了。

  而李儒也是低沉的说道:“我等皆听从祖天师的安排。”

  “依照祖天师之谋略,破除曹刘联盟,不过轻而易举。”

  在李儒也表态之后,众人的神色都有些怪异了。

  他们看向董卓,董卓只是闭着眼睛。

  李儒和贾诩是董卓麾下最顶尖的两位谋士,他们的态度就代表了董卓的态度。

  一些人则是在心里面开始打鼓。

  这些人是“探子”,或者说是一些“奸细”,他们不希望大虞这一场战争胜利,所以已经做好了挑拨三大将以及祖天师之间的关系了。

  而如今董卓这么干脆利落的表态,让他们的打算有些落空。

  他们正准备另谋路子的时候,另外的两人也表态了。

  比如吕布。

  他的话语十分恭敬,甚至其中还能够听出来些许“谦卑”,简直不像是天子加封的“八荒降世神魔掌雷无双上将军”。

  “布乃无谋之辈,唯一武夫,麾下之调动,全赖丞相也。”

  还未等众人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赵云的身上,赵云也同样开口:“云同样不懂这些谋略,只懂杀敌。”

  三大将全都表明态度,而祖天师的态度更是明确。

  “好。”

  他不给其余人反驳的机会:“战争不是儿戏,今日大虞与曹刘之战至关重要,些许差池可能就会导致前功尽弃。”

  祖天师嘴角带着些许笑容:“前来赤壁前,陛下曾给了我一份名单,这份名单乃是陛下亲随“道卒”调查出来的,此刻坐在军帐中的某些人已经与曹刘联军有所勾连。”

  一些人神色大变。

  不等他们辩解,祖天师便一个个的念诵起来了名字。

  每念诵一个名字,大帐外便会出现“道卒”出现将其押住,一连念诵了十几个名字之后,祖天师才停下。

  他站了起来了,走出了这大帐,站在那江边。

  众人追随祖天师来到大帐之外遥望着赤壁之水,那江面之上浩浩汤汤,无数的船只上大虞的旗帜飘扬。

  祖天师叹了口气后,淡淡的说道:“今日大军驻扎,需要以血祭旗。”

  “便以他们的鲜血祭告上苍吧。”

首节 上一节 445/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