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455节
豁!
如果说之前的消息只是让这些百姓隐隐觉着有些“羡慕”的话,此时他们的眼睛都要红透了。
那可是一金!
说书人还十分得意:“我还听说了,墨家那边好像研究出来了新的“锻铁法”,说是什么“成钢法”,这种东西可比铁更加厉害,用这种东西做的武器可比以前的好用多了。”
“咱们家中谁没有个孩子从军?”
“有这种武器,说不定等到乱世平定了之后还能活着呢!”
一方面是钱,另外一方面则是子嗣生命。
两者任何一方都是普通百姓所看重的东西,而加在一起的威力就更不必说了。
一时之间,这消息在大虞境内开始以一种想象不到的方式流传。
丞相署
祖天师坐在院落中,他的面前坐着陈则。
“大哥真是好手段啊。”
陈则叹了口气说道:“仅仅只是一个消息,一个老幼署,便将困扰弟弟多年的事情给解决了。”
祖天师神色不变:“儒家的那些人本就过界了,本来就该给他们一个教训的。”
他看着陈则说道:“倒是林安你,你如何会这么快做出决定,选择了大虞?”
祖天师有些困惑,因为不想牵扯到陈氏,所以他一直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
陈则只是看着那远处湛蓝色的天穹说道:“乱世的时间太久了。”
“需要有一个人来终结这一切,曹丕不是那个合适的人选,刘备也不是。”
他有些失望:“我让英弟前去琅琊试探曹丕,可却发现他想要施行“九品中正制”,以此来借助世家的力量,完成对刘汉的篡位。”
“他太不明智了。”
“事实上,就算不依靠世家的力量,他也能够完成这件事情,毕竟他的父亲已经为他铺好了路。”
“只是他太着急了。”
“让这样的人一统天下,那么日后的天下苍生便再也没有出头的机会了。”
“所以,我将其排除了。”
“而刘备.”
说到刘备,陈则更是连连叹气:“政治虽说终究到底需要妥协来衬托,但玄德不明白,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此时的他与在那些人的心里,与谋逆何异呢?他的手下又怎么甘心呢?”
“思想来去,终究是觉着大哥你的眼光好,大虞这边或许是最适合成为天下之主的了。”
祖天师站了起来,只是背着手叹气。
“你的意思是,琅琊的那位忍受不了,终于想要做那件事情了?”
陈则沉默的点头:“是的。”
他站在祖天师身后,同样神色深沉而又模糊:“他要做那件事情了。”
那件注定要名垂青史、只是不知道是骂名还是芳名的事情。
琅琊
曹丕坐在丞相府中,他看着身侧的荀攸,目光幽深。
“我们不能再等了。”
他闭上眼睛:“大虞那边的发展太迅速了,我们必须早日完成第一步!”
“否则,这天下便注定是大虞的了!”
第396章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下)
荀攸的神色没有丝毫变化,他只是坐在那里,十分平和的看向曹丕:“您决定好了么?”
“若是您决定好了,那么我等也会随着您的动作而动作。”
从九品中正制度出现开始,世家就和曹丕绑定在了一起,他们共同进退,共同获利,一方若是失败,另外一方也绝对得不到什么好处。
这便是荣辱与共。
曹丕恍然点头,他站了起来,走到院子里的屋檐下,看着那天井中不断从屋檐上流淌下来的雨水,轻轻的叹了口气说道:“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
“此时继续等待下去,只会被大汉拖入泥潭。”
他转过头,看着荀攸说道:“你应听闻了从大虞那边传来的消息,墨家的陈林安去了大虞,这代表着什么,我想你应当也是知道的。”
荀攸默默的点头。
陈林安的身份十分特殊,他不仅是墨家当代的巨子,更是“官渡陈氏”此代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
他前往大虞,是否可以认为这是陈氏对于大虞的支持?
曹丕站在那里,他十分清楚荀攸的心里想法,也十分清楚这些世家的主意,所以他将一个秘密埋藏在心底的最深处,谁也不曾告诉。
这个秘密或许能够让这些跳脚支持自己的世家瞬间退缩,甚至开始重新考虑支持的对象。
“陈氏并非是现在才表态支持大虞”
这个秘密如今知道的,恐怕只有大虞的那位天子、长安的刘玄德,以及自己了。
当年他的父亲病逝之前,几经犹豫还是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他,所以曹丕才会这么着急的推出“九品中正制度”,为的就是在世家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将世家彻底的捆绑到自己的阵营中。
这是他的手段。
而等到两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时候,这些世家就算想要抽身离去,也来不及了,只能够跟着自己一条路走到黑。
“权力啊,是一种毒药。”
曹丕的脸上带着些许淡淡的笑容,他握紧手,伸出手,望着那远处的湛蓝。
荀攸并不理解他话语中的意思到底是什么,但此时这句话却十分应景。
若权利不是一种毒药的话,此时此刻,天下如何会走到这种情境呢?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
元安十三年,末。
大虞天子下诏,改元“正统”,取自“四海平定天下正,山河一统国民安”的含义,这其中所蕴含着的“野心”让长安以及琅琊方面都十分紧张。
次年,即为“正统元年”。
在大虞天子下诏改元的时候,远在琅琊的大汉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只是这件大事发生的时候,没有多少人表示出了“震惊”和惶恐,整个琅琊朝廷上下似乎都已经达成了一致。
唯有坐在那高高在上位置上的天子,对此有些寝食难安。
因为天子下了一封诏书,此诏书经过尚书台令核验、经过丞相府确认,通过三公众人商议——只是没有经过天子的手。
这是一封禅让诏书。
诏书原文便不再赘述,节选其中些许。
“朕在位三十余载,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
“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於厥子,而名播於无穷。朕羡而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魏王。”
这一封诏书并没有引起天下人的在意——除却长安方面之外。
然则就算是长安方面似乎也没有办法在这个事情上有什么太大的动作,毕竟琅琊方面的天下人似乎已经开始习惯了曹氏的掌权。
而琅琊方面的大臣们也都是默不作声。
世家已然掌控了琅琊——或者说琅琊已经掌控了世家。
长安城
丞相府
琅琊方面的诏书令刘备心中愤怒无比,然而他手下的那些谋士也好、武将也好,神色都显得十分平和。
法正甚至安抚着刘备说道:“丞相,自当年曹贼胁迫天子传下禅让诏书之后,你我就应该有这样的准备了,如今曹丕只是将这件事情提前而做,这对我们没有什么坏处。”
简雍、徐庶等人也都是纷纷附和,表示赞同。
唯有诸葛亮坐在最上手处,目光中带着几分的平静,平静中带着些许悲哀之色。
这或许就是大汉的悲哀吧?
已经没有人为大汉而哀悼了,所有人想的只是自己能够从这一场宏大的葬礼中获得什么。
那站在天下之巅,那将周围所有蛮夷全都慑服,打的四海而臣的大汉,终究是要倒下了,或许他们站在这里,守护的便是大汉的最后一块碎片吧?
或许如此。
他闭着眼睛,低垂着眼眸,什么都没有说。
只是沉默,沉默。
刘备苍老的面容看向未央宫的方向,看着琅琊的方向,心中情绪复杂万分,百感交集,一时之间竟然是双目垂泪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是想要复兴大汉的,他是想要匡扶汉室的。
刘玄德此生从未曾有过称帝的心思!
但是时局已经不再等待他了,已经不再给他机会了!
这世上的一切事情,不可能全部都如人所预料的一样去发展。
他站在这丞相府中颤颤巍巍的环视着坐在这里的众人。
马超、黄忠、魏延、徐庶、简雍、庞统、董允、法正、张飞、诸葛亮、关羽。
此时长安大汉方面几乎所有的高层全都汇聚于此,可谓是群星璀璨,可这璀璨的群星也不能够完成一个老人最后的心愿。
刘备的目光中带着些许的茫然,他站在那里,看着面前熟悉又陌生的众人。
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
可最终,英雄一定会被时势所裹挟。
上一篇:我死守四行仓库,被周姐直播了?
下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