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厨王:开局征服徐妙云的胃 第184节
艾月兰瞥了杨俊才一眼:"行了,没什么事儿,不要乱去传闲话。”
杨俊才低声问:"艾掌柜,你就告诉我,是不是好事儿?”
艾月兰应道:"是好事儿,大好事儿。"
杨俊才听了,马上就哼着小曲儿跑开了。
陈阳可不仅仅是绝味一系的创办者,也是精神支柱。
如果陈阳出了事儿,那人心就散了。
尤其是杨俊才这种"干部”,已经跟陈阳成为了命运共同体。
—荣俱荣,一损就损。
只要陈阳没事儿,那在他手底下干活儿的人就安心了。
与此同时,陈阳已经乘上了马车。
这马车是礼部的"公车"。
很宽敞,车厢里面朴实无华。
吴方启和赵与民也同样坐在里面。
三个人大眼瞪小眼,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
陈阳自然也不会没话找话。
两个当官的没说话的意思,他也乐得清静。
吴方启已经见过陈阳了。
杨与民则完全是个陌生人,此时也打量着陈阳。
跟昊方启一样,杨与民对陈阳满是不信任。
不明白上面为什么要找一个酒楼老板来掌礼厨。
如果他水平不行,做出来的东西没办法让外邦使臣们满意,那不是闹笑话嘛。 会让大明朝丢很大的面子。
要知道大明朝初定,正是要赚面子分的时候,做不好就会被取笑。 当然,要说起来也不会有什么大事儿。
那些使臣再进不满意也做不了什么,无非就是发发牢骚罢了。
但作为礼部的官员,还是会面上无光,而且也算是一种失职。
杨与民出声问:"陈老板,你擅长什么菜?"
陈阳微微一笑:"我擅长的很杂,一时也说不上来会什么。"
杨与民怔了怔,有些摸不看头脑。
据他所知,会得再多的大厨,也会有偏向的,哪有说不上来的?
陈阳问:"请问二位大人,我需要的食材能准备好吗?"
吴方启点了点头:"你放心,不管你需要什么,礼厨里都有。"
陈阳心想,那可真不一定。
片刻之后,礼部的马车已经进了内城,又行驶了一刻钟的时间,终于停了下来C 陈阳从马车上下来,面前是一道大门。
这里就是大明当朝礼部了.
第209章没有低劣的菜,只有低劣的厨子(求全订!)
陈阳抬头看了一眼。
不愧是大明朝的衙门,门廊搞的还是相当气派。
礼部衙门门前的这条马路也特别宽。
可以并排走四辆马车。
这里离若南京城的南北主路也特别近。
毕竟是外交重地,交通肯定是最方便的。
吴方启说:"陈老板,请逬吧。"
陈阳拱了拱手:"好说,好说。"
陈阳跟着吴方启和杨与民等人进了礼部。
院子很大,两边都是房子,应该是分属于很多礼部的部门。
陈阳对大明衙门的设置也不太懂,更不关心。
片刻之后,几人来到了厨房,也就是礼厨的地方。
吴方启说:"这就是礼厨,陈老板先熟悉一下吧,有不明白的,不懂的,可以随时问。” 陈阳点了点头。
在厨房里面转悠了起来。
这礼厨不愧是大明厨艺界的门面,真是太大了。
有点儿像是后世的酒店自助餐厅的规模。
陈是大致看了一下,光是炉灶就有三十来个。
大小不同,形式不同,配首都是一等一的。
陈阳估计,这礼厨可以容纳五六个厨师团队一同逬行工作。
这样的配置可以说家华得过分。
礼厨后面,是一个大仓库,放置着各种各样的食材。
甚至还设置了冷库,存放那些容易腐坏的食材。
陈阳看了一下,常见的食材基本上都有,不常见的食材也差不多都能找到。
陈阳来到一个菜框前,看到里面都是番茄。
【番茄,新鲜度:高】
还不错,居然是新弄过来的。
吴方启看到这番茄,露出了奇怪的神色。
杨与世也不认识这种蔬菜。
他们把掌管礼厨的官员叫了过来。
"罗二,这是什么东西? ”
罗二挠了挠脑袋,说:"这个好像叫番茄,今天晚上有人拉过来的。"
吴方启问:"谁让人拉来的? ”
罗二应道:"是,是中书省的人。”
吴方启与杨与世对望了一眼。
中书省的人?
不用问,多半就是徐允恭让人弄过来的。
杨与世疑惑地问:"这种东西没见过啊,能吃吗?”
吴方启摇了摇头,显然不觉得这叫褂茄的东西能吃。
杨与世说:"中书省到底搞什么啊?好在没弄来多少,只有两筐。"
陈阳笑若说:"吴大人,杨大人,这可是好东西。”、
吴方启和杨与世怔了怔。
"什么?好东西? ”
"这东西能当食材?"
陈阳笑若应道:"自然可以。"
陈阳问罗二:"一起拉过来的就这两筐?”
罗二摇了摇头:"不止,那边都是。"
陈阳顺着罗二手指的方向走了过来。
果然,除了番茄以外,还有花生米,也就是此时俗称的长生果。
甚至还有四季豆,在此时俗称的菜豆。
也不知道这是皇上朱元璋安排的,还是徐允恭这边定的。
不管怎么说,陈阳用得着的食材都有了。
陈阳又问:"对了,有没有昨天蒸出来的米饭?"
罗二怔了怔:"这个倒没有。"
陈阳说:"那现在就开始蒸吧。”
杨与民忍不住问:"你要昨天的米饭干什么?"
陈阳说:"杨大人有所不知,隔夜的米饭,也算是一种好食材,不过也无所谓,现蒸也是可以用的。" 罗二这才赶紧找人蒸米饭去了。
杨与民与吴方启一头雾水。
这绝味楼的老板到底想做什么?
杨与民把吴方启拉到了屋外,小声聊了起来。
杨与民说:"这个人不行吧?看着不靠谱啊。"
吴方启叹了口气:"不靠谱也没办法,这是中书省领来的人,必须得用。”
杨与民听傻了:"中书省领来的?他们这是要干什么?礼厨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
杨与世十分气愤,吴方启让他稍安勿躁。
"杨大人,你也别急,反正学礼厨的又不是他一个人。"
杨与民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