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厨王:开局征服徐妙云的胃 第185节
确实如此。
这次来的外邦使臣非常多,一个大厨哪里忙得过来,所以礼部还是安排了几个大厨,一起准备迎宾酒席。 陈老板做的不好吃,甚至不能吃,那也影响不到大局。
两人商量了一下迎接使臣的细节,便各自忙活了起来,
而陈阳,则开始有条不紊地准备食材了。
礼厨内有一些伙计,陈阳这样的大厨是不需要干杂事的,只要吩咐他们去干就行。
这就省事儿多了。
陈阳先把食材处理出来,该洗的洗,该切的切了。
只要到了时辰,直接下锅就行了。
当然,还有汤类的。
冬瓜排骨汤,需要提前熬制,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火候。
就在这时,进来几个人。
一看这几人的装扮,就是大厨。
而且是礼部大厨O
几人看到陈阳在那边边忙活,好奇地走了过来。
其中一个体格矮胖的男子问:"你是谁?”
陈阳拱了拱手:"绝味楼,陈阳。”
矮胖的男子怔了怔,似乎没听说过。
另外一个长得比较瘦的大厨低声说:"听说是中书省从外面弄进来的人。”
"啊?从外面弄过来的?什么意思? ”
"那谁能知道。”
矮胖的男子名叫王阿明。
比较瘦的大厨名叫李春。
两人都是在礼部待了多年的大厨,很有资格了。
王阿明看了看陈阳正在准备的食材,说:"你就打算给那些外邦使臣做这些东西?”
陈阳淡淡地说:"有何不可?"
王阿明冷冷地说:"有何不可?我跟你说,饭菜做的太低劣,会让外邦使臣瞧不起咱们大明,这罪过你受得了吗?” 陈阳摇了摇头:"此言差矣,没有什么代劣的饭菜,只有低劣的厨子。"
王阿明面色一变:"你!你骂谁! ?"
李春赶紧把王阿明拉到一边:"随他去吧,又不是咱们的人,闯了祸也跟咱们无关。
第210章来自英格兰的使臣团(求全订!)
王阿明一想也对,挥挥手,便招呼着其他人去忙活了。
他们一边忙活,一边还在关注着陈阳那边。
毕竟这些厨子都是缩在礼部这边做事儿,很少见到外面来的厨子。
关键是陈阳这个厨子还不太一样。
不仅年轻,而且长得还挺俊。
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玉树临风"。
一点儿都不夸张。
于是这些礼部的厨子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了。
"我说,那个人到底是哪儿来的?”
"刚才没听他自己说嘛,绝什么楼的人。"
"绝什么楼?没听说过南京城里有这酒楼啊。"
"哎,你们这么一说,我倒是别的说过一家新酒楼,就叫绝味楼,在外城的瑞鸿街上。"
"新开的酒楼?搞错了吧!新酒楼里的厨子也能用?"
"就是,你看看他,哪里像个厨子,要走在街上还以为是哪家的公子哥儿呢。"
"我就想不出来,他能做出什么菜来?看看他准备的那些食材,居然还有大白菜,也太普通了!”
"嘿,咱们就等着看笑话吧!"
与此同时,礼部门外。
几辆马车驶了过来,停下。
几个穿着奇怪服饰的人从马车上下来了。
除了穿肴以外,长相更加奇怪。
金发碧眼,皮肤雪白,白得瘗人。
而且他们个子普遍很高,骨架子很大,一般的大明百姓见到他们,估计会被吓到。
但是礼部的官员对这些来到域外的外邦人,早就见怪不怪的。
长得多古怪的都有。
这些都是白白的,还有一些黑黑的,还有半黑不白的。
甚至还有红头发的人。
反正吴方启与杨与民已经见多识广了,见到他们,心中早已毫无波澜。
外邦使臣一共有七八个人,来自十分遥远的地方。
一个名叫英格兰的国度。
他们是乘看船来的。
据说走了好几个月才到达中原的土地。
吴方启和杨与民带着一众礼部的官员,特来门口迎接。
吴方启行了一礼,说:"几位贵客远道而来,想必已经累了,请里面休息。"
吴方启说的是中原话,这几个英格兰佬自然听不懂了。
不,他们之中,倒是有一个人是会中原话,说得还不赖。
此人名叫苏方娅,一位二十来岁的英格兰姑娘。
长得极其漂亮,就像是后世的芭比娃娃。
脸蛋美,身材更是棒极了。
让所有的大明男人都会为之側目。
苏方娅之所以会中原话,是因为她岀身于商人世家,而且常年待在荷兰。
她小时候就跟着父亲的船队来往于欧陆与中原之地,苏方娅的中原话说得自然就好了。 英格兰之中,能说中原话的人可不多,甚至可以说极其稀少。
所以苏方娅便被找来当起了翻译。
当然,苏方娅本身也是商人之女,也可以借着这种便利,在中原开展家族生意。 刚才吴方启的一番说辞,苏方娅就翻译成了英格兰语,说给了同行的英格兰使臣。 在吴方启与杨与民等大明官员听起来,苏方娅说叽哩咕噜说了一通,根本就是在说鸟语。 听得他们头都疼了。
说来也有些丢人,礼部这么多人,居然就找不出一个会说英格兰语的人才。
也只能让英格兰来找翻译了。
苏方娅说完,领头的英格兰男子便点了点头,也说了几句叽哩咕噜的鸟语。
领头的英格兰男子,名叫马歇尔,三十多岁的年纪。
留着胡子,看着还挺霸气。
苏方娅对吴方启说:"谢谢几位的邀请,愿主守护着你们。"
吴方启与杨与民听这话怪怪的。
什么主啊,守护什么的,这是闹哪样儿?
当然,他们接待过的外邦使臣可不少,不乏从欧罗巴来的。
比如佛郎机人,也是这般说辞。
于是,大明的官员们把这些外邦使臣请进了礼部的大院。
这些英格兰人都是第一次来中原之地,对所有的一切都很好奇。
要知道管可是与欧洲完全不同的文明形态。
而且大明朝的发达程度要远远超过此时的欧罗巴各国。
不说别的,会说这大明都城的规模,就足以让英格兰人干瞪眼了。
但是他们仍然不相信。
在英格兰人的普遍认知里,他们才是神明的宠儿。
其它一切文明形态,都是旁门左道,是一群边缘人。
众人通过宽阔的庭院,进了主厅。
这里就是礼部招待外邦使臣的地方。
这里布這的极其奢华大气,这样才能影显大明朝的大国气象。
当然,对于这些来自英格兰的客人来说,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很新鲜。
众人落座,马上就有好茶好水,各种瓜果梨桃端上来了。
说实在的,中原大地物产丰富,还真有不少东西是英格兰那疙瘩看不到的。
不过这一众英格兰人尽管眼睹里尽是惊奇,但还是端若,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 这时,吴方启笑巷说:"几位稍等片刻,一会儿太子殿下会过来为各位接风洗尘 苏方娅想了想,吴方启说的这句话翻译难度似乎比较高。
但她还是翻岀来了。
对着马歇尔等人又说了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