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386节

  军队没了商人供粮之后,只能改由朝廷支付。

  但是朝廷本身就是因为缺钱才这么改革的,也就是说朝廷“增加的收入”不可能全部用来满足军队的需求。

  换句话说朝廷在剥削军队口粮,用来填补自身的财务漏洞。

  这一改革导致明朝边塞军队军饷支付被各种拖欠,边塞的卫所越来越荒废。

  军卫士兵难以为生,逃军剧增,明军战斗力进一步下滑。

  其后更是陷入了民变无军可用、加征赋税以募养军队、加税激起更大的民变,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中。

  朱元璋长长叹了口气,“原来军队腐败是从这里开始的!”

  朱元璋对明孝宗好感度越来越低了。

  朱元璋心里是很不爽的。

  后期的大明军队战斗力实在太差劲了。

  虽然不能苛求孝宗去预见百年后的事情,但是这个短视的变革出自于他之手,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

第173章朱元璋想废了朱祐樘,嚣张的皇亲国戚!

  孝宗在对外政策,特别是对蒙古上也是以宽忍为主旨。.

  弘治元年,在宪宗朝被逐出河套的蒙古小王子,又开始蠢蠢欲动。

  他先是自称“大元大可汗”,然后要求封贡互市。

  明宪宗时明军在河套地区与蒙古多次交战获得胜利,蒙古诸部一度从河套地区撤出向北后退。

  “大元大可汗”这个头衔,俘虏明英宗的也先也自称过,不过明朝并未予以承认,但是孝宗却允许了。

  朝廷方务优容,许之。

  “混账东西!”朱祁镇这件事刺激到朱元璋了。

  明孝宗这个烂好人朱元璋越听就越是恼火了。

  这种人太气人了,这个性格朱元璋一点不喜欢。

  对百姓仁慈无可厚非,但是对文官和蒙古仁慈,朱元璋就不乐意了。

  “父皇你息怒!”朱标连忙安慰朱元璋。

  “性格使然!”马皇后淡淡说道:“这是他性格缺陷,但是他不坏,他的勤奋也是真的,他也想做一个好皇帝,只是他没有人教,还被有心人引导了。”

  马皇后和朱标的话让朱元璋心里舒服一些,“老好人!”

  如果说头衔只是贪图嘴上的快活,倒也罢了。

  小王子却借封贡,重新进驻了河套地区。

  对此朝廷也并未做出什么实质性的反应,河套地区又复归于蒙古。

  明朝时期的河套,单指图中的前套。

  朱元璋握紧拳头,“不能开疆扩土,还丢失这么多,这么重要地方。”

  朱元璋连连摇头,对明孝宗很失望。

  朱标也是很赞同朱元璋的说法的。

  不过孝宗也不是一心只想在长城以南被动防守,他也想过主动出击。

  在弘治朝后期,孝宗开始倚重宦官,受其信任的监军宦官苗逵就主张主动出塞去打击敌人。

  而且苗逵在监军期间主动袭击过延绥、河套的蒙古人。

  受苗逵的影响,对通过河套入寇的蒙古,孝宗也有意向采取进攻型的战略。

  但是在与重臣讨论时,兵部尚书刘大夏坚决反对,他认为苗逵之前偷袭成功只是运气好,不能因此就把大军压上去。

  孝宗反驳他:“太宗频出塞,今何不可?”

  刘大夏表示现在的明军已经比太祖、太宗时期差远了,主动出击占不到便宜。

  刘大夏还比较委婉地用丘福做例子,说他稍微不慎就葬送了十万大军,现在的将领还不如丘福。

  实际上刘大夏是在暗示孝宗,不要忘了土木堡。

  “这个刘大夏,咱饶不了他!”朱元璋生气了。

  “这个人确实不是什么好人。”萧然说道。

  刘大夏反对主动出击,一方面确实是惧怕失败。

  但是这不是主要原因,怕惨败可以通过小股多路出击袭扰的方式规避风险。

  刘大夏不愿意说的理由是,担心弘治这一朝再出现汪直那样因军功而权势滔天的宦官。

  成化朝的汪直曾总督十二团营,领敕令“各地镇守、总兵、巡抚俱受其节制。

  有不遵号令者可先以军法处治,然后奏闻”,相当于已被关闭的明军大都督府左都督。

  最后刘大夏的总结是,令边关将领严守关隘,出现战事后再根据情况随机应变最为妥当。

  明孝宗的反应,是他被称颂为贤君明主的关键。

  帝遽曰:“微卿曹,朕几误。”

  刘大夏不由得赞叹:“是前代英君谊主所不能及也”。

  这不仅仅是孝宗和刘大夏在互拍马屁,这段对话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

  首先说明了孝宗执政理念不激进也不一意孤行,而是温和保守,尽量遵循大多数人的意见,而当时的“大多数人”是文官集团。

  对于文官集团来说,他们的皇帝从善如流,是个贤君。

  其次孝宗也隐晦的表达了自己并没有剥夺文官集团现有权力的意图。

  虽然他在利用宦官防范文官集团,但他并没有赋予宦官更大权力的想法。

  这也是让文官集团感到欣慰以及高兴的地方。因为之前的历任皇帝就没有主动和文官集团保持平衡的。

  对比一下文官在明宪宗时期的遭遇,更能理解他们对孝宗的看法。

  简单来说明宪宗通过宦官和传奉官,将土木堡之变后抬头的文官势力,重新压制了下去。而孝宗主动把他们拉了起来。

  正是因为和文官集团保持了良好的关系,相对于别的皇帝,所以孝宗才被掌握了纸笔了文官们奉为贤君明主。

  朱元璋揉了揉眉心,“很失望!他没有故意犯错,但是这个人性格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

  “不可否认他是一个好人,但是绝对不会是一个好皇帝。”

  朱元璋刘彻这些帝王杀人可是不会心慈手软的。

  文帝,景帝这些都有点薄情寡义,但是不影响他们的评价极高。

  他们是彪炳千古的好皇帝。

  而明孝宗的仁慈,却为大明埋下祸根。

  “是,所以明孝宗地位才如此高啊!”萧然说道:“这些人太喜欢明孝宗了,百依百顺。”

  “也是从明孝宗开始文官集团彻底成长起来了。”

  “土木堡之变以后大明文官开始一家独大,但是朱见深打压很好。”

  “一直到明孝宗,文官集团才开始疯狂的膨胀。”

  “后面的皇帝对策苦不堪言!”

  朱元璋点点头,“咱在想这个混账东西是不是适合当皇帝。”

  朱元璋想废了明孝宗了,这个人不适合当皇帝,是真的不适合。

  “这个人不坏,也愿意励精图治,我觉得可以教教,实在不行再换吧!”萧然给出最近想法。

  “父皇,儿臣觉得国师说的有道理,明孝宗很多方面和高炽很像。”朱标也说道。

  马皇后点点头,“重八,你教一下,或许是会听的。”

  “这个人听话,父皇先别废了。”朱标也跟着说道。

  “那就先去看看,看看能不能教,实在不行就换人。”朱元璋也同意了。

  萧然朱标马皇后都这样说,朱元璋肯定要考虑的。

  “父皇圣明!”朱标拍了朱元璋一个马屁。

  “老大,你少来!”朱元璋摆摆手。

  “父皇,儿臣说的是事实。”

  “好了打住!”朱元璋无奈摇摇头。

  朱元璋还是很听劝的,如果是马皇后和朱标劝说。

  萧然说的也有分量,萧然穿越者的身份朱元璋不得不慎重考虑。

  ...

  弘治一朝

  朱佑樘,庙号孝宗,年号弘治!

  独得帝王心,家族也因她而显贵,张氏一门皆侯爵

  明孝宗朱佑樘对张皇后非常好,极尽宠爱,按照礼制,皇帝要住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

  帝后二人不能通宵同宿,即便召兴之后也要送回本宫休息,但是明孝宗却打破常规,经常与皇后整夜同宿,就像民间夫妻一样。

  有一次,张皇后患了口疮,孝宗亲自为她端漱口水,服侍她喝药,甚至怕自己的咳嗽声惊扰了张皇后,不惜强忍住远离床榻再咳嗽。

  但张皇后和孝宗却子嗣艰难。

  直到弘治四年,才生下长子朱厚照,这也成为了他们的唯一的孩子。

  后面所生一子一女均早夭。

  按照明朝祖制,早夭皇子是不追封的。

  而次子朱厚炜不满两岁就夭折了,孝宗却追封其为蔚悼王。

  最后生一女朱秀荣,孝宗非常喜爱这个聪慧娟秀的公主,却仍然不满两岁就夭折了,孝宗伤心不已,追封其为太康公主,甚至按照“悼王”的规格丧葬太康公主。

首节 上一节 386/7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浙江军阀!称霸上海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