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11节
“妈妈,这外面在闹腾什么,这么些人来来去去的。”
“老太太在荣宁堂摆守岁宴,请了老爷太太,东院里有脸面的丫鬟婆子也叫了,没人来请琮哥儿吗?”
芷芍脸色一僵,心里很替贾琮难过,连东院有脸面的丫鬟婆子都叫了,单单把个正经少爷给晾在那里。
赵嬷嬷把脸一拉,有些义愤填膺:“果真没人来请琮哥儿。”
芷芍绣眉微蹙,对着赵嬷嬷摆了摆手,又指了指房间的方向。
她是让赵嬷嬷不要再说,省的三爷听到了心里不自在。
却见赵嬷嬷愣愣望着他身后,强笑道:”琮哥儿,外头冷呢,你也没穿外套,小心冻着。”
芷芍回头见贾琮正站在房门口,也不知站那多久了,刚才的话八成都听见了,芷芍心里有些酸痛。
贾琮淡淡笑着:“不去也好,我们自己过年不更清净,我今天出去还给伱们买了年礼呢。”
芷芍接过贾琮递过来的蓝布软袋,拿出一对亮闪闪的银花绞丝镯,欢喜得笑颜如花,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爱不释手。
赵嬷嬷拿到自己的那套紫铜手炉脚炉,也忙不迭的给贾琮道谢。
贾琮知道今天她要和儿子郭志贵守岁,便让她早些家去。
……
荣庆堂里满满摆了两桌,正中那桌居中的是贾母,挨在她两边的是邢夫人和王夫人。
在往下便是李纨、王熙凤、宝玉、黛玉、迎春、探春、惜春,最后还吊车尾坐了贾环。
堂中另外开一桌,坐了赵姨娘、周姨娘,还有鸳鸯等心腹有脸面的丫鬟。
荣庆堂外头抱厦里也开了一桌,坐了贾赦、贾政、贾琏,以及东府的贾珍、贾蓉等家男。
虽离子时还早,外面爆竹声已是不间断传来。
荣庆堂内贾母笑语晏晏,小辈们说着过年的吉祥话,王熙凤招呼丫鬟们上菜换盘。
好一幅新春富乐融融的好气象。
探春看着坐在末尾,蔫了吧唧的弟弟贾环,皱了皱眉头,转而又想到了什么。
对了,是少了一个人,老祖宗的儿孙都到席了,唯独缺了琮三哥。
前些年过年,琮三哥也从不会出现,所以他们这些姊妹甚至不知道还有这个人存在。
但昨天老太太在荣庆堂问了话,琮三哥又被嘉顺王赏识,邀请参加楠溪文会,这事已阖府都知道了。
就算以前这人是遮掩着的,如今也算到了明面上,毕竟是老祖宗的亲孙子,怎除岁宴还单单不叫他。
迎春虽性子有些木讷,但她和贾琮本就是同父姐弟,比其他姊妹更亲。
这几天又见了贾琮的能为举止,对这弟弟更多了几分怜惜。
她也察觉席上唯独缺了他,自己嫡母没事人一样。
八成是有意没叫上贾琮,迎春这心里有些不自在。
探春也多少猜到,大老爷和大太太一向厌弃贾琮,怕是有意漏了他。
老太太本就不喜贾琮,自然也不揭这口锅,假装不知,免得大家尴尬。
想明白这些,探春心里为贾琮不平,但她却也做不了什么。
黛玉心思灵透,她知探春因书法与贾琮投契,迎春又是贾琮亲姐。
见两人神情,那里还猜不出他们在想些什么。
席上各人正各自盘桓心思,突然听外头丫鬟来报,说嘉顺亲王派遣内官,给琮三爷送来守岁年礼,谢琮三爷相赠佛经之情。
一席的人再一次楞住了,贾母暗自叹了口气,这孽障真是个不消停的。
往年过年这孙子都不在跟前,她也眼不见心烦。
昨儿他虽出了个彩头,但贾母什么大场面没见过,也不怎么放在心上。
更不可能因为这样的事,心中多年的芥蒂和嫌弃就化解了。
今天她见贾琮没在,也习以为常,况心里也明镜一般,这大媳妇对那人嫌弃的很,绝不会给他露脸机会。
她也就顺水推舟,装作什么都不知。
如今嘉顺王居然派人上门给贾琮送守岁礼,贾母也不好再装糊涂。
对邢夫人问道:“今天怎没见他,是不是还在东院。”
邢夫人都快疯了,这孽庶真是成了鬼了,怎么到那里都有他,真是上辈子欠了他,这会子到处吊脖子讨债。
新书阶段,请各位读者兄弟姐妹收藏支持。
第15章 心经
邢夫人对贾母的问法很是无语,酒席都开了一半了,老太太不是才发现缺了个孙子吧。
她自己也不待见那孽庶,如今见外人上门,当着家里人面就甩锅给自己。
好像就自己这个嫡母才是不慈的。
邢夫人忍着气道:“这孽障一贯倔逆,整日不安分,我和老爷都难管他,这会子也不知窝那个旮旯里了。”
贾母知道邢夫人心中不服,也不说其他,只让丫鬟把人请来,即是内侍,也不用避讳女眷。
众人见丫鬟带进来个三十多岁的内侍,白净端正脸庞,穿青织金妆花飞鱼服,头戴黑纱山冠,举止沉稳从容。
“下官是嘉顺王府都知监王栋,见过荣国老夫人,奉亲王令给贵府贾琮公子送来守岁礼。”
贾母进惯大内皇宫,知道都知监是内侍中高等品级,这人竟是嘉顺王府的总管太监。
贾母忙道:“王公公有礼,一个小孩子而已,亲王实在错爱,还麻烦王公公跑一趟。”
王栋笑道:“国夫人客气,王爷素来惜才,能入他眼的,都是世间英杰,我跑几步算什么。”
贾母心中有些便扭,这个自己最不喜的孙子,在他人眼里竟这么金贵的。
按正常的情况,嘉顺亲王是不可能让堂堂都知监,给个孩子送守岁礼。
原因是那日周昌言回来后,带回贾琮写的那幅心经。
虽然贾琮仔细看过探春送来的那些历书传记,但几本书实在无法尽叙所有。
所以他并不知道,在这条时间线中,并没有玄奘这个人,心经这本佛教也还没传译入中原。
当嘉顺亲王拿到他写的那幅般若心经,不仅惊艳于书法,更被这从未见过的佛教经典所震惊。
般若心经虽只二百六十字,但却阐述了五蕴、三科、四谛、十二因缘等佛学根基释义,并直指本性本空的佛教核心理念。
字字珠玑,句句玄妙,玄心默诵,可达消业化恶,拨开心尘见性明心。
在原来的历史中,般若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门典籍,近千年来为无数仰佛之人传颂。
像般若心经这样的盖世典籍,凡是有些修养见识的看了,没有不被打动的。
当今太上皇就是极其崇佛之人,自退居深宫十年,每日与古佛经卷为伴。
此举带动大周这些年佛学兴盛,崇信佛教之人与日俱增。
每至太上皇生辰,各部官员也都送些佛像、佛衣、贝叶古经之类的物事。
嘉顺王作为太上皇最宠爱的幼子,少年时在父皇身边久受熏陶。
对佛学自然很有一番见识,见到贾琮写的般若心经,便将之视同至宝。
他博览群书,对佛门典籍也多有涉猎,却从未见过这篇般若心经。
问了门下众多清客,也都说从未见过。
贾琮以十龄童而有如此卓绝特立的书法,已让嘉顺王震惊莫名。
但这还能理解为,贾琮在书法一道有异乎寻常的天赋。
但要说般若心经这样的佛门经典,也是贾琮所创,那他是不信的。
不是不信,而是绝对不可能。
这阙般若心经义理深邃,词章清简精粹,非久经红尘,勘破世情有大智慧,大领悟之人无法所为。
这等经典甚至还非一人之功,可能是数代佛门大德凝聚积淀才得以成卷。
贾琮虽然天赋异禀,但他不是仙神,绝不会有这般逆天。
但他又是从哪里得到这部佛门经典的?
他因欣赏贾琮书法,书信相邀他参加文会,那也不过是才情君子之交。
碍于身份,他也不好亲自上门问询原由,所以便想出送除岁礼的借口。
王栋是嘉顺亲王从小的伴当,为人精明周到,办事老练,是他最心腹之人。
让他来送除岁礼,以他的本事,必定能从贾琮那里,搞清楚般若心经的来历,这也是嘉顺亲王让他来送礼的因由。
王栋为人精细,眼睛在席上扫了一眼,目光就定在末座的贾环身上。
他看出这一桌少年男女都是国夫人的孙辈,那胸前佩戴五彩美玉者,必定是贾府那位衔玉而生的公子,名叫宝玉。
王栋身为王府的总管太监,这等神京奇闻自然是知道的。
所以他以为未座的贾环就是贾琮。
只是这孩子面相猥琐些,和王爷眼中奇才,实在相去甚远,正当他有些迷惑。
却听贾母说道:“今儿他并不在这里。”
王栋面露不解之色,贾府在办守岁宴,一屋子儿孙都在,偏那贾琮不在。
莫非坊间那些传言是真的,要这样,这老太太可有些老糊涂。
探春见堂中气氛有些尴尬,灵机一动道:“老太太,今儿琮三哥有些不适,人没来成,我和二姐正想去瞧瞧,就让我们俩给这位公公带路吧。”
听了这话贾母和王夫人等人松了口气,家丑不可外扬,竟让探春遮掩过去了。
王夫人平时对这个庶女好脸色,也只是为自己博个好名声。
今见她手段机敏,顾全大局,在外人面前护住了体面,真对她有些另眼相看。
贾母对探春就更满意了,三个孙女中她本最看重探春,今儿这一遭,说明她没看错人。
黛玉心思最为通透,又一向和探春要好,明白探春并不只是为贾母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