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131节

  贾琮心中生起警惕,随着秀娘香铺生意越来越好,已在神京城打响名气,历来树大招风,被人觊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曲泓秀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她手下收养的五个孤儿,也都是从小习武,自保没有问题,对付一般的地痞无赖更是不在话下。

  但是秀娘香铺最近因为东瀛水玉香热销,曝光量有些过度,虽然香水配置之法是机密,旁人无从得知。

  但是精通商贾经营之人,还是可以大概推算出香铺的盈利,这是一笔令人心动的钱财。

  如果引起权贵觊觎,那就不像对付几个地痞那么简单了。

  ……

  大周宫城,乾阳宫。

  嘉昭帝正在御览中车司刚呈上的秘札,脸色渐渐变得阴沉,将手中的秘札扔在御案上。

  站在下首服侍的郭霖吓了一哆嗦,偷瞧了一眼皇帝的脸色,心中大概也猜到一些原因。

  因为这份秘札是中车司最得力的档头,刚差人送来,其中内容记录近期各方秘事,市井非议。

  郭霖曾仔细看过,特别是秘札中最后一项,确实有些扎眼。

  嘉昭帝冷笑道:“朕中旨册封的诰命,居然进不得贾家宗祠,真是笑话,这贾史氏也是富贵太久了,妄自尊大,脑子只在三尺内宅之内。

  贾代善也算一代人杰,却娶了这么个鼠目寸光的庸妇,怪不得贾家会衰微如此!”

  站在下首的郭霖,心中栗然,圣上一向内敛,很少将话说得如此直白,看来心中极厌恶荣国太夫人的做派,不然不会如此出言。

  连忙说道:“圣上,贾史氏有意拖延诰命入祠时间,此乃逆君抗旨之举,陛下是否下旨贬斥?”

  嘉昭帝冷哼道:“下旨贬斥,一个昏聩老妇,何须这种体面。”

  自己中旨亲封的诰命,被贾家排斥在春祭之外,自己还要下旨贬斥才能矫正,那他皇帝的威严岂不是要扫地。

  连生母太后礼仪之争,自己都能扭转乾坤,难道还会被贾家一老妇挡住了去路。

  “敕封诰命入宗祠受春秋两祭香火,此乃国法礼数。

  朕记得贾琮在金陵曾任宁王行在参赞,宁王与贾琮有同僚之谊,这件事你去办吧,不要让朕失望。”

  郭霖一听皇帝这话,前后话语跳脱,乍听有些含糊不明,不禁楞了一下。

  不过他毕竟在嘉昭帝身边服侍了多年,对这位圣上的心思揣摩极深,稍一思索,就明白了嘉昭帝的心思。

  圣天子威严,有些事能做,却不便宣之于口。

  心中不禁震惊,圣上居然给了那贾琮这么大的脸面,心中不禁有些嫉妒羡慕。

  他虽然颇有城府,也懂得揣摩圣心,但毕竟眼光格局有限。

  却没看清嘉昭帝不管是推恩追封贾琮生母,还是今日吩咐他办的要事,都不单单是为了贾琮一人。

  因工作时间调整,每天更新暂调整为下午5点以后。

  后续更新时间变动,会在章末说明,感谢各位书友支持。

第195章 离府续春祭

  嘉昭十三年,正月春祭日。

  天刚蒙蒙亮,贾琮便起了大早,芷芍给他梳发,五儿帮他理衣。

  晴雯和英莲在整理昨日采买的香烛、供果、鲜花、酒爵等祭物,整整装了两箱。

  清芷斋右首处的后角门外,贾琮已让郭志贵提前准备了马车,今天他要带芷芍五儿等人,去城西的牟尼院祭奠亡母。

  前几日贾珍派人告诉他,母亲杜氏的诰命神位已暂时安置在牟尼院。

  这几日,府上关于贾琮生母诰命灵位难入宗祠,早传得人人皆知。

  而贾琮作为与此事关联最大的人,自然很引人注意。

  自那日荣庆堂中的消息传出后,黛玉、探春等人都隐约察觉出他有些异样。

  除了时常晨起外出,其余时间都在自己院中大门紧闭,整个清芷斋似乎都弥漫着阴郁之气。

  贾琮也没有因此事有半句辩驳之言,以往给贾政和王夫人请安的礼数突然也少了。

  这让一向迂直的贾政都已察觉到异样,但又没脸去问原因。

  而近几日,外面已在流传,贾琮生母诰命灵位,难入宗祠之事,甚至已呈沸扬之势。

  作为贾家族长的贾珍置若罔闻,贾母听了只是脸色阴沉,如今既已骑虎,自然不做他言。

  只有贾政忧心忡忡,让王熙凤派人多看着贾琮,不要闹出事情才好。

  今日春祭,府中子孙都准备去家庙祭祖,可清芷斋的人却一大早就要出门。

  早有内院的婆子看到动静,急报给王熙凤,然后贾政得到消息,和王熙凤贾琏匆匆赶来。

  本来这样的事,原不该贾政亲自出面,让王熙凤贾琏来处置就好,但他估量,这两人只怕是拿捏不住贾琮的,这才亲自赶来。

  春祭之日,宗族祭祀大典,不仅阖家老小聚集,连故旧姻亲都会派人送来祭礼,这个当口出了状况,传了出去可是大失体面。

  贾政见贾琮带着一院子的人,还有两箱祭品往后角门去,脸上一变,连忙上前拦住。

  “琮哥儿,今日是春祭之日,你是长房子嗣,玉字辈中只有你和珍儿是官身,祭奠上要做献爵献帛之礼,今日怎么可以出门。”

  贾琮一脸凝重的回道:“老爷,既是春祭之日,琮之生母为新敕封诰命,就该子孙香火供奉,不负圣驾隆恩,此乃孝义国法,不可轻侮。

  如今母亲神位孤悬庵堂,此等冷僻之事,为人子者若熟视无睹,琮还有何脸面,读圣贤书,讲圣人礼!

  母亲神位在何处,那里便是琮春祭之地,灵前侍奉孝义之所,我这就要去牟尼院,还望老爷体谅成全,如有罪责我回来再领。”

  不管一番谋划结局如何,春祭之日,如将亡母神位孤悬尼庵,自己却去贾家宗祠叩拜什么祖先,那连他自己都会鄙视自己。

  王熙凤贾琏听了贾琮这话都脸色一变,这小子本就不是省油的灯,终归还是不愿意吃这个亏。

  贾政听了这话,目瞪口呆,却回不出半句话,因为贾琮所言,句句都贴着国法孝道,圣驾隆恩,根本无从指诋,心中不禁泛起羞愧。

  老太太将一个敕封命妇排斥在春祭之外,做得确是有些过了,琮哥儿不愿低头,到底还是闹出事来。

  贾琮向贾政深躬一礼,头也不回的出了后角门,坐上马车往牟尼院而去。

  贾政喟然长叹,只觉得这些内宅之事,揪心煎熬如此,哪里比得上与清客谈诗论文来得潇洒。

  这事自己如去回报老太太,大抵也是无用之功,老太太除了大骂贾琮忤逆不孝,不会有其他反应。

  难道还会因此生出顾忌,就此将那杜氏的神位迎回祠堂,以对自己母亲的了解,这是绝不可能之事。

  既然如此,又何必多此一举,徒增烦恼。

  既然贾政不准备回报此事,贾琏和王熙凤自然也不敢多嘴,这种事躲还来不及呢,谁还会往上凑,惹出事端可不好收场。

  ……

  宁荣贾家的祠堂,在宁国府西角的独立大院,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门楣匾额上写‘贾氏宗祠’四个黑底金字,好一副威风显赫模样。

  早前几日,贾珍就让家仆小厮开宗祠、打扫、抬彩屏、擦供器、布置祠堂,为春季祭祖仪式做好各类准备。

  祠堂正堂居中,悬着荣宁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像,其下便供奉各代先人及诰命。

  上午吉时将近,荣国内宅自贾母以下,邢夫人、王夫人、李纨、王熙凤、三春、各房正头姨娘都盛装出府,坐车马至宁国府宗祠。

  内院中唯独林黛玉是外戚,不参加贾府家祭,一个人守在自己房中。

  突然有雪雁来报消息,说了琮三爷带着清芷斋中人,离府去了牟尼院祭母,二老爷去劝,也没拦住,黛玉听了心中十分忧虑。

  一个人在那里思量了许久,下定了心思,叫来紫鹃吩咐道:“你让王嬷嬷去外面租车马,我要去牟尼院。”

  紫鹃大吃一惊,她当然知道,姑娘为何要去牟尼院。

  急忙劝道:“我知姑娘心中不忍,但要是走漏消息,传到老太太耳里,可不得了!”

  黛玉可是金尊玉贵的闺阁千金,和园中三春等姐妹一样,极少会走出二门外。

  就算出门,也都是跟着老太太和太太,到庙里上香打醮,或听戏喝茶,从来不会孤身一人出门,更何况这个节骨眼上去牟尼院。

  传了出去不仅违了老太太的心意,黛玉和贾琮是两姓表亲,孤男寡女共赴尼庵,还会惹上相授私情之嫌。

  黛玉一脸沉静,突然落下泪来,说道:“阖府春祭,唯独三哥母子革除在外,三哥待我不薄,我做不到视若无睹,我去陪他祭拜亡亲。”

  紫鹃见她话音平静,但语气却异常肯定,没有半点犹疑,她知道自己姑娘虽外面娇弱,内里就固执的很,打定的主意不会更改。

  黛玉又说道:“王嬷嬷是从小照顾我的奶娘,待我十分亲厚,绝不会说出去,不用担心,快去,让车马停在青芷斋旁边的后角门外。”

  ……

  宁国府,贾家宗祠。

  宗祠内外人影幢幢,声势鼎沸。

  仪门之外跪着府中仆役小厮,往里的宗祠空地上站立京中偏房子弟。

  再往里走,宗祠的正殿之中,聚集宁荣两府嫡系子孙。

  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献帛,宝玉捧香,每一个人的都有自己位置,丝毫不能出错。

  另有两个草字辈子弟展拜毯,守焚池。

  主殿之后的内堂,贾母带着尤氏、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三春姐妹及其他女眷,对着祖先遗像及各代亡故诰命,叩拜祭奠。

  祭祖传菜,也由正殿外贾敬传至贾蓉,然后按序传入内堂女眷,最后传至贾母手中,才能供奉在灵前。

  春祭大典,规程繁复森严,严丝合缝,不容半点偏差,豪门大族恢恢气度,彰显得倒是十足。

  随着春祭大典流程进行,仪门外家仆开始唱报,各家老亲奉送祭品致敬,这也是每年春祭的固定程序。

  左右不过是王、史、薛,及其他故旧亲朋的礼节来往,在场的两府嫡系子弟已听了多年,也都快麻木了。

  这时,仪门外家仆唱报道:“礼部祭祀司,补赠荣国府长房新敕封五品宜人杜氏,春祭定例恩赏银子!”

第196章 迎奉震宗祠

  前一刻还有些耳根麻木的两府子弟,听到这声刺耳的唱报,很多人都打了一个激灵。

  春祭恩赏银子不是年前就赏下了吗,就算杜氏是新封诰命,这补赠恩赏银子,哪天赏不行,偏挑今天来。

  礼部那帮家伙得了谁的胆子,踩着火眼子过来,这不是明摆着要生出事情。

  众人或神色茫然,甚至惊恐的望向宗祠仪门之外……。

  ……

  神京城西,牟尼院。

首节 上一节 131/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