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138节
贾母心中叹气,如今家中子弟,宝玉乖巧伶俐,最得到她的疼爱,其他贾门子弟哪有一个是有出息的。
要说有的话,也就是眼前这小子了,虽然从小就膈应,但毕竟是自己的亲孙子,身上流着国公爷的血脉,一笔写不出两个贾。
这小子如今不过是个秀才,却已是七品官身,将来为官做宰是跑不了了,这样也好,外头有这样一个子弟撑着。
我的两个玉儿,那些个孙子孙女,有了这么一个凭仗挡风遮雨,多些安乐受用也是好的。
想到这些,贾母脸上神情有些和缓,说道:“既然人家母亲将女儿托付给你,你就好好待人家,你把那丫头带来我见见。”
贾琮听了这话一愣,老太太又是哪里短路了,怎么突然要见英莲。
贾母见他神情,眼睛一瞪,说道:“怎么了,伱的丫头就这么宝贝,看一看还能化了不成。”
王熙凤在一旁笑道:“琮兄弟怎么就傻了,老太太最疼惜伶俐的女儿家,还会吃了你的丫头不成,老太太要见,也是那丫头的福气。
你说了那丫头的来历,不要说老太太,我们也好奇着呢,放心,谁还欺负了她去。”
被凤姐儿一顿插科打诨,气氛一下子又舒缓下来,贾母便让鸳鸯去带英莲到荣庆堂。
不一会儿鸳鸯便领着英莲进了荣庆堂,人才刚一露脸,众人都觉眼前一亮。
见英莲十二三岁模样,身姿窈窕,秀眉弯弯,双眸水润清亮,琼鼻细挺,樱唇粉嫩,肤白犹如凝脂含光,眉心正中,一点胭脂痣,璀璨夺目。
当真是玉雪般娇俏的人物,神情中透着股可人的娇憨纯真,让人观之可亲。
贾母方才紧绷的脸皮,一下子松了下来,虽心里膈应着贾琮,但见英莲这般俏美可爱,也露出了笑容:“这孩子倒是个极好的。”
王熙凤看得也是一呆,这琮兄弟真是个招女色的,前些日子在荣禧堂见了那个芷芍,就算绝色了,居然还养了个毫不逊色的。
“凤丫头,你给我传下话去,英莲不是贾家的丫鬟奴才,是她娘寄养在贾家的,谁也不能慢待了。”
王熙凤急忙应了,贾母又说道:“鸳鸯,你去取个赤金项圈赏这孩子,也算个见面礼。”
王夫人听了这话,也楞了一下,虽知老太太喜欢好看的女孩,这英莲也的确长得讨喜。
但老太太不是一直不喜琮哥儿吗,这么突然待见起他的丫头了。
王熙凤却比王夫人更机敏,一下子就回过神来,应该是老太太对薛蟠的做派恶心,这才让自己放出话风,让薛蟠断了心思。
再说这丫头被她娘托付给琮兄弟,如今又进了府,论理就是琮兄弟的屋里人,真要被薛蟠闹出事情来,贾家也要丢脸。
这赤金项圈可不是奴才能戴的,府上的公子小姐才戴这东西,老太太这是盖个贾家的戳,让姨妈那边也谨慎管着儿子,别惦记歪了。
再则,刚才老太太听了贾雨村的丑事,只怕心中也虚了,大骂外人靠不住,老爷又说维系家声只能靠自家子弟。
可满府的子弟,哪个有顶得住的能为,如今谁还看不出来,待见那丫头,只怕多少也有些笼络缓和的意思。
且这小子也是个厉害的,他的丫头受了慢待,老太太只是叫他过来问几句,就被他折进去一个贾雨村,后面还不知道怎么呢。
老太太这即是笼络缓和,也是宁事息人,以免这小子又闹出事来,要说这小子也是真够邪门的。
……
荣庆堂外,英莲跟在贾琮身边,两人一起回清芷斋。
英莲看着脖子上黄灿灿的金项圈,好奇问道:“少爷,老太太怎么突然叫过去,给了个金项圈?”
贾琮笑道:“大概是想圈住我吧?”
英莲一脸呆萌,喃喃自语:“圈住你?”
心中却是奇怪,这金项圈不是戴在自己脖子上吗,怎么就会圈住少爷呢?
贾琮正了正英莲脖子上的项圈,笑道:“这赤金项圈还挺好看的,以后出院子就戴着。”
他当然清楚,贾母为何会突然待见英莲,却也不会放在心上,不过这样也好。
有了老太太让凤姐传的话风,还有这个金项圈,相当于让英莲在贾府多了护身符,再不怕薛蟠这种人来呱噪。
……
荣庆堂。
王熙凤去了前院料理家务,贾政自去了梦坡斋与清客谈天。
堂中只剩下贾母和王夫人。
此时王夫人也明白过来,贾母为何待见起贾琮身边的丫头。
难道老太太竟回心转意,开始看重起那小子了,那我的宝玉该怎么办,想到这些,眼神有些闪烁不明起来。
贾母一看媳妇的神情,哪里不知道她想写什么。
“英莲那丫头的确是个出色的,不过我赏她,却不是单单因为她。
今天你也听到了,政儿用了家里的人脉脸面,扶起来的那个贾雨村,竟是那么个东西,外面的人还能相信吗!
宝玉是个实心的孩子,他哪里弄得了那些勾心算计的事,将来外面有这么一个子弟顶着,未必就不是好事。
况且这小子的命数也太硬了些,这几年那些事,凡是妨碍他的,最终都没好下场,想一想都心慌。
不过我是不怕的,我是他亲祖母,又怎么大岁数了,说他骂他,他就得受着,他就算命数硬,还能妨了我不成。
可你们就没那个必要了,我看得出他还是很敬重政儿的,这便是一桩好事,可别因为其他什么事情,把这一桩盖过去了……”
王夫人听了最后那句话,心不由得一颤,突然想起自己嫂子那事。
定了定神说道:“老太太心疼宝玉,那就是宝玉天大的造化了。
宝玉眼瞅一天大似一天,可老是像没笼头的马,我想着早些给他议门亲,也好收收他的心……。”
第206章 无萦说金玉
嘉昭十三年,青山书院。
棂星阁北墙下,书院的差役正在张贴告书,那是书院乙文馆本月月考名录。
这里早已聚集很多等候张榜的学子。
青山书院以甲乙丙丁划分学籍文馆,学童根据入院考绩,分配至丁文馆和丙文馆。
凡是通过院试进学为秀才,就会升入乙文馆就读,以待秋闱。
今年因是太上皇六十五岁大寿,自去年底开始,便流传圣上要在五月开恩科,只是消息至今未定。
青山书院乙文馆的很多学子,都对今年乡试抱有很大期望。
告文之下,许多学子对着月考名录指指点点。
兴奋、颓败、平淡、窃喜,各样表情,不一而足。
其中,一少年身材微胖,相貌堂堂,一双眼睛滴溜转动,甚是灵活。
“玉章,我是真羡慕你有个好先生,这几个月,书院的课你一天没上,每次月考都还能数一数二。
你让我们这些在书院苦熬的,情何以堪。”
当年贾琮、蔡孝宇、崔安之、刘霄平等人,刚入青山书院时,就被分入丙文馆就读,去年通过院试后,便一起升入乙文馆准备秋闱。
一旁的崔安之笑道:“孝宇,这伱可羡慕不来,天下能号称文宗学圣,可就静庵公一人,治学授业非同小可。
在家授业十几年,柳门子弟出了七个进士,不说绝后,也是空前,玉章有这样的授业恩师,读书又是刻苦。
月考名列前茅有什么好奇怪的,只是静庵公放出话来,玉章便是关门弟子,从此山门不开,我们奢望聆听教诲,也是无缘了。”
一旁的贾琮说道:“柳师年事已高,这两年教授家中子弟和我,便已殚精竭虑,极耗精神,我都不敢日日呆在柳宅,免得他多操心。”
两月前贾琮过完生日,柳静庵与贾政商议,因贾琮天赋异禀,文华出众,便从前朝诗句“琅琅诵玉章,勉力探希夷,”中取其深意。
给贾琮赐字玉章,寄于勤苦书海、学养有成之望。
在柳静庵的心中,大概只希望他做个饱学之士,书笔相伴,安逸一生。
贾政对柳静庵取字倒是满意,贾琮为贾家玉字辈,又曾以词章名动江南,玉章二字也算贴切。
只是对柳静庵取字深意,却不以为然,他视贾琮为贾家麒麟子,以贾琮过人的才华,只怕不用二十年,就有入阁之资。
正是贾家再振家声寄望所在,只做一个普通的饱学书生,未免太暴殄天物。
一代宗师,对自己最器重的关门弟子,不求他劈波斩浪,青云展翅,倒是只希望他优容平安,甚至不思进取,让贾政有些难以理解。
在贾政想来,大概是柳静庵真的年事已高,暮气沉重,对自己的关门弟子,过于舐犊情重,不愿他多经风雨挫折罢了。
和贾琮一起看榜的刘霄平,突然说道:“玉章是去年雍州院试案首,此次秋闱,只要不是过于失常,乡试是必中的。
雍州秋闱主官怎么也要顾及前任学政的脸面,且今年的月考,玉章都名在前茅一二之列,学力深厚有目共睹。
如今青山书院各馆同窗,都说你是本科雍州解元的大热之选!”
青山学院的治学实力,在雍州是无可争议的首屈一指,甚至在整个大周都是少有匹敌。
所以,青山学院乙文馆考绩名列前茅者,自然是有夺一州秋闱解元的实力。
不过贾琮对此并不太执着,取得举子身份才是最重要的。
贾琮笑道:“仲文,你这可是光捡好话来说啊,闻弦歌须知雅意,可是有所求?”
刘霄平哈哈一笑:“玉章真乃我知己,我无缘聆听静庵公教诲,想借柳公批注的时文策论一观,好拜读进益,还望玉章成全。”
蔡孝宇嚷道:“好你个刘霄平,此事我早就想到,还没来得及说,却被你抢先,好生奸诈!”
贾琮一笑道:“批注之文在我府上,明日仲文可派人来取,不过我只有一份,你们要怎么看,自己安排,可不关我事……。”
……
荣国府。
自从那次贾母让王熙凤传出话风,梨香院那场风波,也彻底平息下来。
薛姨妈也是大宅门中打滚的妇人,听了老太太传的话,哪里不知道轻重。
那英莲其实就是琮哥儿的屋里人,老太太的话音里已将她当小辈来养,只是年岁太小,还没圆房罢了。
薛姨妈自然把薛蟠叫来耳提面授,严词训诫一通。
薛蟠虽纨绔混账,还不算无法无天,寄住别家,自然知道其中厉害,且还要顾及母亲和妹妹的体面,虽有不甘,从此不敢有半点逾矩。
宝钗知道事情后,也松了一口气,贾家有这一番说辞,自己哥哥再不会生出古怪。
只是,那以后没多久,荣国府上开始传出金玉良缘的传闻。
不外乎宝钗金锁上刻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与宝玉那块命根子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的字眼,堪为匹配。
据说王夫人和贾母商量过给宝玉议亲,谁也不知道说的是哪家,只知道贾母说请人看过命理,宝玉命中不该早娶,于是暂且作罢。
而金玉之说,也是从那之后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