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239节

  黛玉、宝钗等心思敏锐的,听了探春这话都各自点头,这历来都是木秀于林,特别是贾琮这样的,日常多些留心总是没错的。

  贾琮笑道:“三妹妹倒是有见识的。”

  他突然想到今日见过的元春,贾家几个女孩竟都心有丘壑,比宝玉、贾琏等男丁都要强许多,也是一桩奇事。

  回头见湘云神情有些赫然,又安慰道:“云妹妹,你可别看这蟒袍好看,夏天穿身上可太热了,妹妹这么好动,保准穿上就吃不消。”

  湘云有些不好意思,说道:“三哥,都是我不知轻重,下次可不会了,你很热吗,我来帮你脱了它,小心闷坏了你。”

  说着,便上前帮着贾琮宽衣,众姐妹见她思维跳跃厉害,都忍不住一阵笑。

  不过贾琮倒是很欣赏湘云爽朗娇憨、心无芥蒂的性子。

  一个襁褓中就父母双亡,自小由叔叔婶婶带大,却还能养出这般可爱的天性,实在殊为难得。

  五儿正好拿了贾琮家常外衫过来,笑着上来说道:“可不敢让姑娘来做这些事情,还是我们来吧。”

  ……

  大周宫城,凤藻宫,女史官廨院。

  院子前头有间不大的公务房,四壁清白,中间一桌一椅,一座格栅书柜,堆满了各种文牍。

  院子后头有两间打通的平房,是元春和抱琴的居所,两人在这里已住了八年。

  如果元春不是荣国公的嫡长孙女,且入宫便领了女官职司,还不会有这样的住处。

  多半会像其他宫女一样,几个人挤一个小轩房,更不用说还能带抱琴这样的贴身丫鬟。

  明亮的烛火之下,元春将刚做好的一件抹额和短褂,仔细迭好,装入包裹。

  一旁的抱琴端上杯淡茶,说道:“姑娘,这可是给老太太做的?”

  元春微笑道:“下个月就是老太太的寿辰,我做上两件尽个心意,到时我求了娘娘恩典,让人送到府上。

  去年宁国府被查抄,听着吓人,好在荣国出了琮弟这样的英才,老太太能多予慈爱,想来以后总多一层庇佑。”

  抱琴听了这话,突然想说什么,又欲言又止。

  元春看了抱琴的样子,有些稀罕的笑道:“你这丫头,吞吞吐吐,我俩一起十年,在这深宫里熬日子呢,有什么还不能说的。”

  抱琴想起今天伺候贾琮穿衣情景,才定了定神说道:“姑娘,三爷如今出了名,这宫中也有很多关于他的说法。

  听说三爷从小过得很苦,经常被大老爷打骂,老太太怕闹出大事,才接了三爷到西府来养,而且……说老太太不喜欢三爷。”

  元春看了抱琴一眼,微微叹道:“这事我早就知道,算起来那个时候我才刚刚记事,迷糊记得府上那件事闹得很大。

  老太太看不上琮弟生母的出身,琮弟的姨娘生下他就去世了,连丫鬟和产婆都不清不楚死了,后来祖父也突然就走了……。

  老太太就觉得琮弟命硬不祥,大老爷觉得琮弟妨了他,所以自小就被拘在东路院,极少会来西府,我入宫之前也就见过几面。

  下面的姊妹可能连他的面都没见过,却没想到,世上的事情,一饮一啄,必有前定。

  琮弟必是少时受了这等煎熬,才会如此奋发搏命,不然这等年纪如何闯出这般功业。”

  抱琴听了贾琮过的不易,听得有些红了眼眶。

  元春继续说道:“不过如今也有几项好的,我知道老爷极看重琮弟,对他一向多有维护,琮弟也很记老爷的情分。

  而且,琮弟自从去了西府,和家中几个姊妹都非常亲近,今天我听到他说起家中事情,他虽然是个有城府的。

  但话语中提到林妹妹时,总是眉眼带笑,颇有些不寻常,想是姑表兄妹之间,比其他姊妹更亲密些。”

  说到这里,元春也不自禁露出笑容,她心思细腻入微,觉得自己并没有看错。

  抱琴似乎有些郁闷:“三爷不是每个姑娘都提到了吗,我在一旁也听到了,我怎么不觉得有不同?”

  元春意味深长看了抱琴一眼,忍不住一笑,灯火之下艳如桃李,楚楚动人,抱琴的脸不自禁一红。

  元春说道:“琮弟这么出色的人,都是骄傲的紧,如果不是心意相和,他提到林妹妹时,绝不会是这种表情。

  而且家中姊妹,就他们是姑表之亲,可堪匹配,又是自小一个园子里长大,这也没什么奇怪的。”

  她们两主仆,深宫寂寞,每日不是忙着日常宫务,就是埋头过日子,心如枯井,百无聊赖。

  没想到贾琮来了一次,倒是多了个吸引人的话题。

  抱琴比元春年纪小些,正是碧玉青春,刚开始心中有些异样,不过女人的天性,很快让她听得入迷。

  元春说道:“只是这几年老太太进宫朝拜,我曾听过多次,老太太极爱林妹妹,想要撮合宝玉和林妹妹,只是如今两个年纪还小。

  所以事情一直还不显出来,我就担心老太太乱点鸳鸯谱,强扭的瓜不甜,让琮弟愈发和家里生分了……。

  琮弟少年封爵,按照惯例,圣上将来多半会赐婚以示荣宠,如果他娶了别家贵女,对家里的恩义眷恋也就愈发淡了。

  如果他将来能要了林妹妹,不仅他自己能情意相谐,且林妹妹是老太太亲外孙女,这于里于外都是极好的事,如此才是兴旺长久之家。”

  抱琴好奇问道:“下次老太太进宫,姑娘会说和这事吗,既然都看对眼了,让三爷称心也是挺好的……。”

第337章 贵女牵权势

  荣国府,荣庆堂。

  史湘云已在荣国府小住半个多月,今日保龄侯陈氏过来接湘云回府。

  陈氏私下问过湘云的丫鬟翠缕,说湘云对贾琮很是亲近,贾琮还让她在会芳园选处喜欢的院子,来了可以入住。

  虽然湘云因在贾家都是小住,所以没要那院子,但是贾琮对湘云还是着实不错的,李氏听了也多些放心。

  史家一门双侯,但是次子史鼐才略平庸,虽承袭史家世传的保龄侯爵位,也做了实职官位,但并无什么建树,似乎有些泯然众人矣。

  反而是史家老三史鼎,十年前因从龙之功,被封爵忠靖侯,成为嘉昭帝甚为倚重的肱股之臣。

  如今,史家三房之势已在二房之上,而李氏膝下有嫡庶各一子,不过都是平庸之姿……。

  史鼐也是意识到自己这房人才凋敝,因此守拙保成,不尚奢靡,简仆自处,连针线活计都是女眷自理。

  如此让人找不出半点毛病,倒也安稳了十几年。

  不过人无常势,水无常形,常年如此也不少长久之计,因此,联姻蓄势,补其不足,便成了最便捷可行的法子。

  史家二房虽没养出个女儿,好在抚养了史家长房嫡女,史湘云自小姿容隽逸秀美,性情朗阔无瑕,大家聘配之选。

  陈氏自然把心思用在这侄女身上,那年陈氏和忠靖侯夫人李氏给贾母贺寿,在荣庆堂初次见到得了雍州案首的贾琮。

  不仅风姿样貌无双得意,且对答处事凌厉利落,再加上还是史家姑太太的亲孙子,一下子被史家妇人认定奇货可居。

  这才过去几年时间,贾琮便发迹到这种程度,更让李氏觉得自己没看走眼。

  大贵之家联姻蓄势,是她这种贵妇辅庇家宅需操持之事。

  其实,按她的心意,巴不得湘云都呆在贾家才好,也好多和她那个威远伯表哥多些亲近。

  不过陈氏毕竟也是侯府夫人,大局礼数还有格局计量,知道什么事情都过犹不及。

  这种儿女之事都是细水长流,难以一蹴而就,常来常往,润物无声,方是长久之道。

  等过了一二年,湘云到了及笄之年,水到渠成之时,让自家三叔向皇上进言,自然是没有不成的。

  因此,陈氏如今到贾府,多半有些走亲家的既视感。

  这边正和贾母唠些家常,王夫人、王熙凤等也在一旁陪坐。

  ……

  堂外的丫鬟掀开门帘,一个俏丽苗条的倩影便走了进来。

  湘云的脸上还有些不愿的神情,这几日她和姊妹们在会芳园玩得高兴呢,没成想婶娘这就过来接自己回去。

  陈氏看到湘云,笑道:“你这丫头,在姑太太这边都乐不思蜀了,咦,这料子是哪里来的,看着倒是鲜亮的很。”

  这时,堂中众人都看到湘云身后的翠缕,手中拿着匹红艳艳的缎子,上面缀满金色竹叶纹,金红相映,清贵典雅,甚是亮眼。

  湘云得意一笑,说道:“三哥哥又立了功劳,宫里赏了他蟒袍和贡缎,他知道我喜欢穿红,特意挑了这料子送我裁衣裳。

  还有啊,三哥哥那件蟒袍真好看,他穿身上别提多精神了,我本来还想……。”

  刚说到这里,湘云下意识举手蒙着了嘴,本就要脱口而出,自己还想拿来穿一穿,想起探春的警告,乖巧的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贾母、王夫人等听了这话都是一惊,不过不是因为湘云这匹漂亮的贡缎,而是贾琮立功被皇帝赐了蟒袍。

  那可不是什么小事,贾家有二十年没出过赐服的荣耀了。

  自贾代善、贾代化去世之后,两府就贾政在朝堂上混个从五品实职。

  而且是个每日枯坐官廨的闲职,做了十几年官,也就从工部主事升到员外郎,他不是进士出身,官职也算到头了。

  赐服这种恩赏功勋之事,如今离贾家实在过于遥远,家族衰微之势已显而易见。

  如今竟然又重现了!

  贾母听了这话,心中既有些高兴,同时也有些无奈,这小子刚被封爵不久,怎么快又被皇上赐服蟒袍,这等恩遇实在少见。

  贾门七十年余势机缘,怎么像都汇到这琮哥儿身上,哪怕分润一点给我的宝玉、琏儿也好啊……。

  陈氏笑道:“姑太太这个孙儿,真是过于得意了些,这才没多少时间,又立下功劳,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十几岁孩子被赐服的。

  这琮哥儿不仅外头的本事大,对家里事也很是细心,连湘云喜欢穿红都记着,特地挑这料子送她。

  我也是当娘的,养了湘云和家里两个小子,儿郎能在外建功立业还在其次,对家中姊妹还如此亲近爱护,却是更加难得的。”

  贾母自然很清楚自己侄媳妇的心思,说道:“这个孙子太会闹腾,我见了他都有些头疼,但他对家中姊妹好,确是个好处。”

  王夫人听这种事都快麻木了,每日听着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奇异,如何了得,对她来说是一种无奈的煎熬。

  以前每有老亲到访,说起琮哥儿如何了得,多少还会顾及自己的面子,还会凑个趣,说宝玉也半点不差,长得好,为人还很孝顺。

  自从那小子封了爵,连这点客套话都没人说了,自己的宝玉连个陪衬都算不上。

  ……

  其实陈氏话里的口风,不止贾母心里清楚,如今连王夫人和王熙凤都听出来了。

  不过这事和王熙凤没半毛钱关系,她自然不放在心上。

  王夫人其实对史湘云也是淡淡的,因湘云差不多就是老太太养大的,是史家的嫡亲血脉。

  所以,湘云在王夫人心中属于外人范畴,而且从小还是父母双亡,比那林家大姑娘还要不吉利些。

  她们都比不上自己妹妹的女儿宝钗,那可是他们王家的至亲血脉,再没有更信得过的。

  所以,对史家想撮合贾琮和湘云,王夫人毫不在意,只要不影响到自己宝玉,她们怎么折腾都和自己这边没关系。

  堂中几个女人,心中正盘旋各自心思。

  却没想到史湘云继续说道:“三哥哥还说,他今天到宫中领了赐宴,皇后还赏了恩典,让三哥哥去见了家里大姐姐呢。

首节 上一节 239/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