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240节

  三哥哥还和宫里的大姐姐说了很多话呢。”

  这话把贾母和王夫人听呆了,贾琮入宫竟然见过可元春。

  连贾母也就年节入宫朝拜,偶尔才有机会见到元春,这还不是每年都有的事。

  即便见到也说不得多少话,因为宫里规矩森严,实在不比其他地方。

  不然元春后来也不会说出,见不得人的地方之类犯忌之语,心中厌弃溢于言表。

  要说贾家的几个千金,贾母最关切的,便是这一年见不到一面的大孙女。

  当初送这最出色的嫡孙女儿入宫,贾家可以说所图甚大,把贾家将来的富贵长久,都寄托在元春身上。

  听了这个消息,贾母和王夫人都有些心不在焉了。

  陈氏看出自己姑母心中有了事情,便起身告辞。

  史湘云和贾母说道:“老祖宗,我先和婶娘回去,你可记得让人接我过来玩。”

  贾母笑着哄她:“我听你婶娘说,伱如今女红愈发好了,下月你要给我做个得意的做礼,不然我可不去接你。”

  贾母之所以会这么说,因为八月份是她的寿辰之月。

  史湘云笑道:“好祖宗,这还不容易,想要什么样的告诉我,我保准做了让你满意。”

  贾母本来听了元春的事,心思有些复杂,神情郁郁,却也被湘云这话逗得笑了起来。

  贾母让王熙凤送了陈氏和史湘云出门。

  便立即让鸳鸯去东府,叫贾琮到荣庆堂说话,大孙女入宫八年,日常消息不多,既然贾琮见到了,还说了不少话。

  贾母自然要叫过来问个仔细。

  ……

  自从贾琮被赐了东府,鸳鸯每日守在贾母身边,也从来没来过这里,兜兜转转花了不少功夫,才在会芳园找到贾琮。

  这两年贾母每次传贾琮去荣庆堂,几乎都是让鸳鸯过去叫人,两个人几乎都形成默契了。

  一路上鸳鸯说了几句刚才堂中的事情,贾琮便知道让他过去,必定是要问元春的事情。

  当初贾家为延续家族富贵,才送元春入宫搏取气运,关于元春的一切,自然是贾母、王夫人等人最关切之事。

  在原有的轨迹里,元春是关系贾家兴衰的重要人物。

  从她册封贤德妃之始,贾家就埋下盛极而衰的隐患,等到她离奇死亡,贾家便迅速大厦倾倒。

  而且元春被封妃也十分离奇,入宫十余年默默无闻,一朝突然荣盛,然后便很快陨落,还有死于非命之论。

  至少以贾琮的亲身经历,四王八公等老牌勋贵,当年曾是太上皇的肱骨簇拥,一向被当今嘉昭帝厌弃排斥。

  正常情况下,元春身为荣国公孙女,是绝不会被嘉昭帝册封为妃的,就算册妃,也不会在入宫十余年后。

  这其中细究起来,都是满满的蹊跷和阴谋,贾家这些妇人想要卖女求荣,注定到头一场空。

  荣庆堂中,贾母一见到贾琮,也没心思问他立功受赏的事,叫堂中服侍的丫鬟婆子都退了出去。

  这才问道:“我听云儿说,今日你进宫见到了你大姐姐?”

  贾琮回道:“大姐姐很是想念家中长辈姊妹,我便和她说了许多家中趣事,大姐姐听了很是欢喜。”

  贾母听了这话心中酸楚,双眼有些湿润,微微叹了一口气。

  元春是贾母的嫡长孙女,自小都是在她身边教养,比其他三春姊妹更得她器重,当初如果不是为了家门,她是舍不得送入宫的。

  一旁的王夫人却问道:“如今你大姐姐做凤藻宫的女史,宫中的贵人对她可还器重。”

  贾琮一听这话,眉头一皱,自然听出王夫人的话音,她不问自己女儿过得好不好,只问是否得宫中贵人器重。

  这个宫中贵人多半就是指皇上,不好直说罢了,贾琮心中冷笑,没想到王夫人还挺有志向的。

  回道:“皇后娘娘对大姐姐倒是和善,这次琮入宫受宴,皇后顾及亲恩之情,特地安排琮和大姐姐相见。

  至于其他贵人是否器重,就不得而知了,大姐姐住在凤藻宫左近一处官廨,那地方有些僻静,日常都没人,只有抱琴一人服侍。”

  贾母和王夫人听了都脸色难看,就一个人孤零零住着,身边就一个丫鬟服侍,这未免过于窘迫了。

  其实她们一年最多也就能见元春一面,还说不得许多话,哪里知道她在宫中的起居细节,元春怕家里担心,更不过去说这些。

  要知道哪怕迎春、探春这些庶出的小姐,身边都不止一个贴身丫鬟,更不用说还配了知人事的教养嬷嬷。

  这入宫的女子的境况,竟连家中庶出闺阁都不如,把贾母和王夫人攀附皇家的美梦,着实打破了不少。

  贾琮继续说道:“当今圣上勤于政事,历代君王无出其右,每日批阅奏章都至深夜,每日卯时便起身早朝,十年风雨无改。

  古之圣君不过如此,而且圣上不慕女色,圣德隆誉,崇尚清简,已停了三年的选秀之事……。”

  贾琮明着将皇帝夸的像朵花一样,但贾母和王夫人都不是笨蛋,哪里听不出他话里的意思。

  每日批奏章到深夜,卯时便起身早朝,只怕连光顾后宫都没时间吧,而且还停了三年选秀,对女色已近乎寡淡……。

  把家里如花似玉的大姑娘送到宫里,那岂不是对着瞎子抛媚眼。

  却没想到贾琮继续补刀:“也是天佑我圣君,圣上膝下四子,长子赵王、次子宁王都是当世英才,国嗣繁盛,天下之幸……。”

  贾母听了贾琮这番话,脸色有些郁闷,王夫人的脸色甚至已经难看了。

  因为贾琮话中的信息很清晰,皇帝不好女色,子嗣繁茂,无心后宫,还有两子成年,才略出众,可堪大统。

  那她们送元春入宫这么多年,岂不是痴心妄想做了一场白日梦。

  不要说什么沐浴皇恩,降下龙脉血种,只怕让皇帝正眼看一下,人家还没这功夫,不然怎么入宫八年,银子赔进去不少,也没个动静。

  此时,贾琮突然想起元春和他说的那句话:如果琮弟能早生几年,或许家里便不用让姐姐入宫了……。

  心中忍不住一阵触动,当时元春脸上的疲倦和寂寞,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说道:“老太太,这次见到大姐姐,她入宫八年,空掷年华,琮心中很是不忍,宫中有十年放归之例,大姐姐总有归家尽孝之日。”

  听了贾琮这话,贾母脸上的神情颇有些动心,王夫人看向贾琮的目光却变得冷厉。

第338章 富贵污亲情

  贾琮把宫中十年放归的话一提,堂中众人自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大周宫规,入宫满十年的宫女,未承皇恩雨露,其家恳请,自身情愿,便可酌情出宫归家。

  一旁的王熙凤,听到贾琮突然说出这话,望着贾琮也有些惊讶。

  这琮老三还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王熙凤嫁入贾家多年,自然知道不少家中旧事,当年新皇登位,两府太爷突然先后离世,贾家失了擎天玉柱。

  而两府唯一能顶门立户的,就是东府的敬老爷,贾家的文曲星,几辈子唯一的进士公。

  可谁也没想到,这位进士公脑子进水,一生荣华富贵还不满足,痴心妄想长生不死,抛下偌大家业,居然出家做了道士。

  东府的爵位,更是直接降了两等传到贾珍手里。

  西府这边,太爷过世之前,对生性荒唐的大老爷很是厌弃,为了保全家门荣华,一份遗奏进宫,将贾家的世爵一分为二。

  大房袭爵,二房袭府,在后辈无出色子弟的情况下,给荣国府家业加上一道稳妥。

  即便如此,两府家势也是一落千丈,变得危如累卵。

  当时老太太也是没了法子,好不容易熬到大妹妹有了待选之龄。

  便急急送入宫中去搏机缘,这叫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不然如何让贾家延续富贵荣华。

  如今大妹妹在宫中已熬了八年,每年贴补进去走路子的银子,没一万也有八千呢,却什么结果都没着落呢。

  琮兄弟居然想把大妹妹弄出宫来,老太太和太太岂能甘心,特别是太太只怕更不愿意。

  王熙凤是深知自己这个姑妈的计量,本来先珠大哥是个争气的,可惜早早没了,宝玉那个性子,不是个能起势的货,根本指望不上。

  自己姑妈心里憋着一口气呢,就想着靠这个女儿给她挣荣耀体面。

  特别是琮老三这几年,像是吃了仙药似的,越来越风光,自己姑妈这种心思也就愈发变得强烈……。

  ……

  贾母听了贾琮这番话,多少有些心动,脸上有些思索的神情。

  王夫人却突然说道:“琮哥儿这话就差了,你大姐姐入宫侍奉贵人,是因为贾家世受皇恩,怎么可以半途而废。”

  王夫人看向贾琮的目光已十分不善。

  心说,这小子把天下的风光都占尽了,居然还想坏了我二房的好事,这心思还真是够深的。

  二丫头的婚事,已被他搞没了,如今居然还想坏了大丫头的前程,有我在他休想得逞!

  王熙凤一听王夫人这话,心道果然,琮老三虽然厉害,毕竟还是年轻,不知道家中根底,白白说了这些话讨臊。

  贾母听了王夫人这话,脸色思索的神情也淡了,其实说心里话,就这样让元春出宫,贾母心中多少也有些不甘心。

  王夫人知道贾琮嘴巴厉害,一向言辞犀利,惯会蛊惑人心,上次迎春的婚事,就被他说出捅天风险,这才让老太太罢手让他施为。

  如今他生了让元春出宫的心思,多半会把宫闱之事,说出惊悚之危,吓唬老太太就范。

  想到这些,王夫人不由的精神紧绷,就准备贾琮说出什么混账话,自己好全力反驳,说不得还要拿出辈分来压制一二。

  却见贾琮什么话也没说,一脸的云淡风轻,好像刚才他说让元春出宫,只不过是随口而言。

  这让王夫人松了口气,还有些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猜不透贾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

  贾琮听了王夫人的话,自然不会和她争辩什么。

  他之所以突然提出元春可以出宫,不过是想看贾母和王夫人的反应。

  见王夫人断然回绝此事,心中一阵冷笑,王夫人阴戾有余,智谋浅陋,连贾母都不如,却偏偏生了这种野望。

  嘉昭帝先是废宁国府世爵位,又弄出荣国府改易世子的手段,最后又让自己封爵出府,不仅断宁国一脉根源,又大大削弱荣国。

  对四王八公之流旧勋厌如弃履,已到了难以附加的程度。

  如今贾母和王夫人,居然还想着靠一个女子,心怀非份之想,搏取皇家恩宠,三尺高墙,堵塞视听,痴心妄想罢了。

  都说庸妇当家房倒屋塌,还真是半点不错。

  原先的轨迹之中,元春仓促封妃,又很快离奇丧命,其实就能说明了很多问题……。

  虽按照常理,家中姊妹的前程,自己身为晚辈是没资格左右的。

  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迎春和孙绍祖的恶缘,不就是自己使尽手段,生生的斩断干净。

首节 上一节 240/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