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74节

  哪成想会闹出这样的事情。

  据说朝堂上也有御史弹劾贾琮是娼妓之子,三代之内不能科举,这次要罢黜了他案首之名,这一辈子都不能读书考学了。

  这几日黛玉又突然病倒了,更让贾母心焦,

  自己这宝贝外孙女,这几年身体好了许多,气宁血通,出落也越发标致出众。

  连日常的小病小灾也极少,这两年竟连汤药都极少吃了,也就吃一些自小就用的人参养荣丸。

  可这两日突然就病了,贾母去看了她几次,太医说是小姐思虑过重,导致气血凝滞,多宽心修养就能得好。

  虽听着没有大碍,到底还是让贾母担心,她问黛玉有什么心事,黛玉只推说没有,老太太心中却已存了疑问。

  贾母又问王夫人:“这几日政儿可好些了?”

  王夫人回道:“其实老爷也并不是病,只是听了琮哥儿的事气怒攻心罢了,吃了太医开的几贴安神药,已大好了。

  依我说,这琮哥儿以后虽不能再读书进学,但府上也不会短缺他什么,照样过安稳日子,可老爷一时也听不进去。”

  贾母说道:“政儿最喜欢读书人,当初珠儿极得他的意,可惜又不在了,宝玉又是不喜那些东西的。

  他将心思都移到那小子身上,也是情有可原,如今哪能说放下就放下的。”

  王熙凤在一旁帮腔说道:“倒是太太的话是在理,我们这样的人家,能读书自然是好的,要是真读不成了,其实也没什么,

  府上还少了他这一个人嚼用,再说琮兄弟这样能识文断字的,年纪又还小,将来做什么不成的。

  你们就瞧着吧,这过去一年半载,谁还记得这些事情,到时候琮兄弟还和以前一样。”

  王夫人却想着,回去要多劝劝宝玉,让他也收心多读点书,宝玉那么聪明,哪里就比贾琮差了。

  但凡宝玉能用心读书,那贾琮可以得案首,我的宝玉难道就不行了?将来高低也能进个学,也好让老爷高看这儿子一眼。

  如果真有这么一天,老太太那里,以后眼里更是只有宝玉了。

  荣庆堂中,人人各有心思。

  突然外面有丫鬟进来传信,说宫里来了内官,说要到府上宣旨,眼下人已过了仪门。

  管家让人传话给老太太,二老爷和琮三爷那边也让人去传信了,眼看传圣内官就要到荣禧堂了。

  贾母心中一惊,问道:“怎么宫里突然会过来传圣旨,为何连琮哥儿也要叫来?”

  那丫鬟回道:“管家不敢问为何,那内官说圣旨就是下给琮三爷的。”

  贾母脸色一变:“果然还是来祸事了,定是宫里下旨要罢黜那小子的功名,唉!”

  勋贵之家出一个院试案首,本来是件极有面子的事情,到底还是没那个命,贾母心中也是一阵沮丧。

  不过不是为了贾琮的前程,而是为了案首的清贵名头。

  不过既然是宫里传旨,作为荣国的当家诰命,还是要去迎一迎的。

  这边贾琮正在黛玉说话,突然五儿跑了进来,俏脸通红的。

  “三爷,二门外的婆子过来传信,说宫里来了内官,现等在荣禧堂,要给三爷传旨!”

  贾琮霍然站起,脸色阴晴不定。

  一旁的黛玉听了这话,手一颤,掌中的茶杯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想起刚才贾琮说的,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反而是朝廷有谕令下来,才是不可测的。

  如今既然朝廷下了圣旨,哪里还有什么好事。

  秋水婉转的明眸望着贾琮,眼眶红润,悲声唤道:“三哥!”

  贾琮望着黛玉挂着泪珠的玉颜,给她轻轻拭去眼泪,温声说道:“妹妹不用惊慌,该来的躲不掉,最差不过去掉功名,还不照样活着。”

  说完便直奔荣禧堂,黛玉不放心,便让五儿紫鹃跟去看着,一有消息就回来报信。

  贾琮一进荣禧堂,见贾母、贾政、王夫人、王熙凤都等在那里,见他进来,众人目光都看了过去。

  叹息、心痛、淡漠、同情,各人都是不同神情。

  贾琮见堂中一四十岁左右的内侍,清白脸皮,穿青织金妆花飞鱼服,头戴黑纱山冠,见他进来,脸上生出几分讶异,然后便漾出笑容。

  “这位就是贾琮贾公子吧,闻名不如见面,当真是好相貌,贾家出了这等贵子,老夫人真是好福气。”

  贾母等人一听这话就楞了,不是要来罢黜这小子的功名吗,怎么还说这些客气好话。

  郭霖说道:“贾公子,杂家是乾清宫内侍副总管郭霖,奉圣上口谕特来给你宣旨,跪迎接旨吧。”

  贾琮自来后,除了拜过恩师柳静庵,还真没给谁跪过,这可能是后世观念留下的习惯。

  哪怕每年贾母过寿,靠着贾母免他孝道礼数的话头,能远就远着,那老太太也不待见自己,少了给她磕头的晦气。

  但是圣旨到头,能不跪吗,估计以后这样的事还会有,入乡随俗吧。

  荣禧堂中自贾母以下跪了一片,连堂外伺候的丫鬟婆子也跪了一地。

  郭霖展开圣旨,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

  今科雍州院试案首贾琮,受院试秀才刘文轩等三十一人举告之事,经推事院查明,系刘文轩受人唆使,妒贤嫉能,阴私诬告。

  经雍州学正上奏,革除刘文轩秀才功名,永不叙用,以儆效尤。

  国朝以孝治天下,孝者,不论嫡庶,无分贵贱,只叙亲恩。

  雍州院试案首贾琮,年未志学,才学卓越,精工书道,不以生母卑贱,不以生死相隔,铮言利心,事母至孝,深得朕心。

  特封贾琮为八品奉议郎,奉皇命,赴金陵大慈恩寺,为宪孝皇太后抄经祈福,一应事务由礼部祠祭司依矩办理,钦此!

  郭霖宣读罢圣旨,荣禧堂内寂寂无声。

  荣国众人感觉像是被雷劈过一般,浑身麻酥酥的,都陷入半失神状态。

  贾母脑子里一片浆糊,不是说要罢黜院试功名吗,原来搞半天是有人要害他,不仅功名保住了,皇帝还直接封了个八品官。

  这到底又是怎么回事?不是举人才能封官,这小子进学也就一个秀才,才多大年纪就被封了八品官。

  要知道就连中了金殿状元,也不过封一个从六品的翰林编撰,这小子是要逆天啊。

  还有让他去金陵给宪孝皇太后抄经,又是个什么说道?

  王熙凤跪在后面,看着前面的贾琮,心里的震撼难以言表,我就说了这小子命硬,那个姓刘的秀才去礼部告他,要罢他的功名。

  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家的脚,自己反而被革了功名,这是被那小子生生给克了,不是命硬又是什么。

  王夫人听了圣旨,心里一阵阵无力感。

  本来这人被革了功名,还想着让宝玉也用心读读书,也好让他称自己老子的意,省的他老把长房的孽障当个宝。

  将来宝玉要是也进了学,也让府上人都看看,这人能做到的,我的宝玉也分毫不差,将来荣国府的家业,谁还能争过宝玉。

  哪成想这人命数这么硬,功名保住了不说,皇帝直接封了个八品官,我的宝玉要想盖住他难了。

  又想到圣旨上说,那举告贾琮的书生是受人唆使,心里又一阵担心和害怕。

第110章 谋算称天下

  贾琮心中一片茫然,虽然是好事,但他怎么没想到,自己不仅功名没把罢黜,皇帝还封了他八品奉议郎,这实在太出乎意料了。

  当初蔡孝宇过来报信时,他就想到礼部左侍郎郭佑昌等人,为了自家不受牵连,必定会想尽办法保住他这个院试案首。

  所以虽被人以娼妓之子不得科举的理由举告,但事情还并没有完全陷入死地。

  等到柳静庵在危难之中收他入门,以文宗学圣的盖世文名为他庇佑。

  文宗弟子的身份,让他脱困的把握又大了一些。

  那日与柳静庵同来的青山书院赵崇礼,也曾言,要拜访几位从青山学成并在京为官的学生,让他们上奏陈情斡旋。

  有了这些助力,再加上学子于礼部衙门举告后,朝廷迟迟没下发罢黜的敕令。

  贾琮几乎有七八分的把握,自己能度过这次难关。

  整件事情中,自己是不是被人诟病的花魁之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朝中各方势力的平衡与博弈。

  刚才圣旨中提到,自己虽生母不显,却对生母至孝,才被封八品奉议郎,并按礼部仪矩,至大慈恩寺为宪孝皇太后抄经祈福。

  关于宪孝皇太后的来历,平日里也曾听青山书院的同窗谈起过。

  生死皇太后礼仪之争,他也略知一二。

  这种种信息飞快的在心中流过,整件事的脉络便渐渐清晰起来,对自己为何被封八品奉议郎,也几乎心知肚明。

  居然还能撞到这种大运。

  虽然其中一些关节还没想通,大概是他知道的信息有限的原因。

  总之,那皇帝不是个省油的灯,借势发力,极厉害的一个人物。

  ……

  郭霖笑眯眯的举着圣旨,对贾琮说道:“贾公子,接旨吧。”

  贾琮双手接过圣旨,说道:“学生贾琮,谢圣上隆恩。”

  郭霖笑道:“贾公子已经被封为八品奉议郎,已是官身,可以称臣。”

  “臣,贾琮,谢圣上隆恩!”

  奉议郎是大周的文职散官,正八品文臣寄禄官,此官位并无实职,只是代表授官者有八品官身。

  奉议郎每年也会领到一些象征性俸禄,等到朝廷有合适空缺才重新授实职。

  要知道殿试状元,也不过授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贾琮一个案首院试,却被破格授正八品奉议郎,已经是极大的殊荣。

  外人不知实情,八成是认为这少年郎简在帝心。

  而实际上,贾琮这个八品奉议郎,只是嘉昭帝为打压朝臣,对垒祖制礼法,为生母建寺立碑祈福,而营造出来的一个幌子。

  但对贾琮来说却是天大的实惠,按正常途径,可能要等到通过春闱,才会被授予官身,就算科场连捷,也是几年以后的事。

  如今有了官身,只要不触犯这世道的孝道礼法,他在贾家已处不败之地,不惧任何束缚和肘制。

  像荣庆堂中被王张氏当面挑衅,被王家子当面羞辱的事,以后很难会再发生。

  因为他和那些被吏部选官的举人进士不同,他是皇帝圣旨敕封的官身,为皇帝生母抄经祈福,代表的是皇家的尊严和体面。

  像王张氏母子之流,如果还像以前那般肆无忌惮,就要掂量这其中的份量和厉害。

  ……

首节 上一节 74/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