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80节

  再说了,那小子别看是个读书人,你不得罪他,他是文质彬彬,公子如玉。

  可你要踩到他,这小子要是狠起来,可是够人喝一壶的。

  死了的王善保家的不说,就说自己那堂弟,也是个学武的,居然被他一刀吓得尿裤子。

  所以,如今多烧烧冷灶,对那小子笼络好关系,对她来说实在是百利而无一害。

  ……

  贾琮回到清芷斋没多久,鸳鸯便提着一个包裹找他。

  那日贾琮进荣庆堂见人,事先得了鸳鸯的提醒,心里一直记她的情,见她过来就给她让座。

  鸳鸯是贾母的贴身丫鬟,贾母不仅日常起居离不了她,连穿戴的金银细软都是鸳鸯管着,可见对她的信重。

  因此在贾府的丫鬟中,鸳鸯的位份很高,连袭人等贾母屋里出来的,都要略逊一筹,贾琏这样的大房嫡子,见到都要叫声鸳鸯姐姐。

  今日鸳鸯没有像往常那样,穿红绫袄和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装束。

  而是穿了件水红绫子袄儿,下身白绫细折裙,腰如尺素,水润润的眼睛,高鼻梁,樱桃嘴儿,白腻鹅蛋脸上还有几点小雀斑,乌油油的发髻上,插了根石榴珠子金步摇。

  虽没有五儿晴雯那样生得出挑,却也是个极秀丽可人的姑娘。

  “这个包裹里有两件给我爹娘做的褂子,还有老太太赏的两件,另外还有封家信,劳烦三爷到了金陵,带给我老子娘。”

  贾琮看着鸳鸯的包裹,看来贾家在金陵的根基实在不浅,自己去这一趟都快成快递专员了。

  贾琮笑道:“鸳鸯姐姐放心,只是小事罢了,东西一定帮你带到。”

  鸳鸯展颜一笑:“那就多谢三爷了。”

  鸳鸯走时,晴雯又去送她,两人在贾母房里相处过,都有几分刚烈性子,因此比别人要合得来。

  鸳鸯问道:“这回琮三爷去金陵,你也跟去吗?”

  晴雯快活的答道:“嗯,三爷要去小半年呢,怎能没有人服侍照料,我和五儿都跟去。”

  鸳鸯笑道:“没想到你才是那个有福的,跟了这么个有本事的主子。

  能跟着一起去读书,现在又跟着去金陵,长多少见识,以后好日子多着呢,明日就不送你了,照顾好三爷。”

  晴雯看着鸳鸯离去,总觉得今日鸳鸯有些怪怪的,怪在哪里她又说不上来。

第118章 龙潭港血案

  嘉昭十二年八月十七。

  这天正是贾琮启程往金陵的日子。

  黛玉、迎春、探春、湘云等姊妹都一直送到角门处。

  迎春、探春都有依依之情。

  黛玉眼中却是不舍之意。

  这几日琮三哥时常过来陪自己,总是挑些她喜欢的事情来做。

  总想着法子逗自己开怀而笑,只要看到自己言笑晏晏,三哥脸上的得意,让她的心都要化了。

  他是知道自己要远行,才会如此,黛玉心中何尝不是欢喜。

  但这几年她也品味出来,三哥的心不在府上,总是有意无意的疏离着,或许是小时在府上受多了苛待的原因。

  如果不是家里这些姊妹都待他极好,只怕他宁可一个人在外面呆着,也不会再回来。

  想到这些,黛玉的心中总是隐隐作痛,他这么拼命去读书,也就是这其中的原因。

  如今才这么点年纪,就领了皇差远行,将来只怕会和府上越走越远。

  难道自己还这么一直孤零留在府上?

  这两年三哥日常在外读书,宝玉对她不改往日的殷勤小意,已让她有些不胜其烦。

  如今她年岁渐长,外祖母对她愈发爱逾珍宝,她知道老太太心中的打算,凤姐也常拿她和宝玉打趣,她心中气恼却无法奈何。

  如今她芳心早系,如何还能再蹈污浊,只盼着三哥早些回来,她的心才能安定。

  迎春看着贾琮意气风华的样子,心中多是欣慰欢喜,自己的琮弟越来越出色,贾家那些爷们那有一个能及得上他。

  只是他这等能为,就不会像宝玉那样守在后宅,总会志在四方,将来留在家中的时间,只怕会越来越少。

  迎春心中多了许多不舍和惆怅。

  这几年姐弟情义相得,贾琮已成了她心中第一等要紧之人。

  姊妹中除了进宫的元春姐姐,以她居长,如今已是及笄之年,长辈话音中已听出些许议亲之意,让迎春有些慌乱害怕。

  真到了那一日,她离了贾府,想见到琮弟都不容易了。

  探春想到这几日与三哥哥临帖写字,遇到运笔转折凝滞时,总要三哥执手相扶,兄妹亲密,心气相融,竟是那等熏然温馨。

  只盼三哥哥能早日回来,她望着马车前贾琮那俊美无俦的容颜,临别之际,心绪黯然,心防竟有松动。

  一种从未有过的缠绵之意,不期然泛上心头,突然有些害怕,自己真是疯了。

  只有湘云爽利浪漫,不见愁绪,只让贾琮过年回来时,带些金陵的好玩物件给她。

  ……

  宝玉只在荣庆堂陪贾母和王夫人说话。

  贾琮这次是去金陵出皇差,如此经济仕途之腐事,在宝玉眼中朽不可闻,让他也学姊妹们去送他,岂不玷污了自家清白。

  只是林妹妹怎么也学着去送他,和她又有什么关系,等林妹妹回来,自己再找她叙说叙说自己的见识情怀,不然林妹妹都让贾琮带偏了。

  同样,贾琮对宝玉没在此刻出现,大感庆幸,自己这等仕途经济丑态,让宝玉见了岂不痛心疾首,那实在太违画风了,也太恶心了。

  贾琮和五儿晴雯坐了一辆马车,另一辆马车放了几人的行李,驾车的是赵嬷嬷的儿子郭志贵。

  贾政见贾琮要远行金陵,可身边没有得力的小厮,就把郭志贵派了给他。

  贾琏却带了六七个小厮送行,同行的还有三辆大车。

  之所以怎么大排场,是贾母和王夫人都有礼品带给金陵娘家老亲,贾琏带人就是搬运这些东西的。

  贾家自租了一艘商船跟在官船后面,主要就是用来装载这些物件。

  金陵是贾王史薛四大家的发源地,这四大家留在金陵故地的族人可是不少,在金陵当地的势力也是举足轻重。

  两地族人多年一直联系紧密,南北呼应,贾琮奉旨回金陵,贾母和王夫人趁便就带些礼品给故地老亲,也算应有之意。

  贾琮算是变相做了一回贾家的送礼使者,虽然有些膈应,不过也无可奈何。

  一行车马走了半个多时辰,到了鎏阳河城东船坞,船坞上已停了一艘黑红外漆的高大官船,船上有两层船楼,桅杆上悬挂大周飞龙牙旗。

  那官船后面停了另一艘小许多的商船,贾琏已经在指派小厮往商船上搬运货物。

  码头那边有一匹快马飞奔而来,在一株槐花树下停住,马上骑士飘然下马,身姿很是优美。

  贾琮眼睛一亮,快步走了过去。

  惊喜道:“你怎么来了!”来人正是曲泓秀。

  曲泓秀神情有些凝重,说道:“昨儿早上你过来练刀,本来说好不送你了。

  可昨天在店里听一位南边来的女客说,金陵前几日发生了大事,听来颇有风险,所以才赶来和伱说一声,让你心中也有个计量。

  那位女客家中男人,常在金陵做些西洋货品买卖,所以常进出金陵外埠港口。

  大概十日前,有两只东瀛来的船队,进入金陵龙潭港。

  说是市舶司太监事先收了其中一只船队的贿赂,便以勘合查验不合为由,扣留了另外一只船队。

  而这两只都是东瀛商船,船上所贩货物都是东瀛特产,种类几乎无二,扣留一船,就能使另外一船的货物,能快速高利倾销。

  送贿者的本意也在于此,抢占先机,古今同理。

  但这样一来,另外那艘被扣留的东瀛商船,失去先机,一船十万贯的货物,就会滞销,到时就要血本无归。

  结果两只船队为了争利,居然当场拼杀起来,被扣留那只船队都由武艺高强的东瀛浪人组成,他们抢出被扣押的武器。

  不仅将另一只船队的人杀死大半。连市舶司的官兵也被当场杀死二十几个,其中一位还是市舶司的千户。

  这一下便成了捅天大事。

  金陵都指挥使杜衡鑫收到消息,调派数倍卫所官兵去围剿,居然被这些浪人轻易冲破包围,

  这些浪人逃入金陵城区,为躲避围剿,屠杀了十多户百姓,搅得天翻地覆的

  卫所官军竟都束手无策,最后还被他们逃出金陵城,不知去向。

  那位女客的男人当时正好在码头上,见到东瀛人砍杀起来,慌忙找了地方躲藏,侥幸捡了一条命回来。

  据他说起当时码头的情形,那些东瀛浪人刀法十分凌厉,手中倭刀都是削铁如泥,且个个凶狠善战,悍不畏死。

  没多少时间,就在码头上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满地,场景十分血腥恐怖。”

第119章 初见秦可卿

  贾琮听了心中震惊,自己正要去金陵的当口,居然出了这等事情,问道:“那些杀人的东瀛浪人,后来有被擒获吗?”

  曲泓秀摇了摇头:“这事虽然已过去十多天,但金陵卫官军无能,那伙东瀛浪人至今还逍遥法外。

  保不齐金陵城还会有些风险,你去了只抄你的经书,防患未然,可不许惹别的事情,免得节外生枝起来。”

  贾琮听曲泓秀话语中殷殷之情,心中升起些暖意。

  不过对金陵之行的安危,倒不太担忧,这次他奉皇差办事,大慈恩寺营造之地,为皇帝生母佛祗,自有重兵看护。

  而自己居住的贾家老宅在金陵隆兴坊,那里一箭之地内,就有应天府衙、锦衣卫金陵千户所等要紧官所。

  乃是金陵重地,防备森严,只要呆在贾家老宅是绝对无虞的,日常出入多些谨慎也就是了。

  只是卫所官军数倍于东瀛浪人,居然也不能抵挡。

  到底大周官军的战力过于孱弱,还是这些日本浪人战力太强。

  贾琮在书院时,倒是听过不少外夷之事,加上前世的一些见闻。

  知道这些浪人,很多是东瀛幕府争斗中的落魄武士,极其信奉武士道精神,以舍生为贵。

  加之东瀛倭刀以精良锋利著称,直到后世还有盛名。

  这些年大周承平日久,卫所官兵兵备懈怠,空饷严重,战力日益昏聩,两相比较之下,让那些东瀛浪人横行,也就不奇怪了。

首节 上一节 80/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