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79节

第116章 事毕意潇然

  贾琮一回到贾府,五儿晴雯便好奇问了一通皇宫的事情。

  贾琮自然挑些新奇的事来说,把两个小丫头听得很是有趣。

  没过多久,便被贾政叫了过去,问了进宫面圣的事情。

  贾琮自然没说嘉昭帝问的那个问题,这话题有些敏感,还是不说为好。

  只说圣上要知会国子监祭酒李守中,让他在金陵期间,可以去金陵国子监听讲,以免他耽误学业。

  贾政听了自是欢喜,圣上不仅敕封琮哥儿八品官身,居然还关心贾琮的学业,如此细致,真是皇恩浩浩,看来真看重了琮哥儿。

  至于这件事背后的原因,以贾政不上朝,又有些直迂的性子,别人不告诉他,他自己是很难琢磨出来的。

  只觉得自己一向在意贾琮读书的事,也算一种先见之明吧,总心中有些感慨,想到自己又有些惆怅。

  贾琮又说在宫里见到了大姐姐元春,贾政听了也一阵唏嘘,长女自六年前入宫,自己便再也没见过面。

  当年他便不同意女儿入宫待选,无奈母亲和夫人都极看好此事,他便没有再坚持,如今他已后悔了,不过也晚了。

  ……

  期间,王子腾厚颜来贾府拜访了两次,不到山穷水尽之时,他是不想失去贾家的情面和人脉的。

  第一次贾政称病不出,这是以往不可能出现的事,像贾政这样忠厚之人,这已是极不给人面子了。

  后来架不住王夫人一阵絮叨,第二次王子腾上门,总算是见了。

  两人说了一些尴尬的话题,大家都别扭的很,王子腾还是试探的提到九省统制的事。

  当初郭霖在荣禧堂,说了王张氏可能就是举告贾琮的主谋。

  郭霖是皇帝身边人,他不会无缘无故说这话,八九成就是真有其事

  但这件事没在明面上戳破,王子腾在贾政面前自然不提一字,而贾政也回避提起。

  毕竟自己夫人是王家女,没必要大家再撕一次脸皮,只是心中都明镜一般。

  贾政就算再迂腐,毕竟不是傻子,如今怎么可能还给他王家添砖加瓦。

  况且王子腾真升了九省统制,京营节度使这个职位,从此和贾家再无半点干系了。

  王子腾见了贾政后,又要去拜望老太太,鸳鸯出来说,老太太这几日身体不适,暂见不得外客。

  然后鸳鸯就去了后堂给贾母数筹码去了,因为贾母正和东府的尤氏,还有几个婆子在打马吊。

  荣禧堂上郭霖的诛心之语,不知贾母听出了几分根底,但王家对贾家行止不轨,已不可辩驳。

  足够贾母对王家生出厌弃疏远,就当贾家养了一头白眼狼。

  王子腾失意的出了贾府,王家和贾家的情面算是完了,家里那个蠢婆娘害人不浅,下半辈子念经都赎不回来了。

  只是王子腾和贾政都不可能知道,王家和贾家的这一次割裂,只是那位嘉昭帝略施小计罢了。

  比起王子腾这个恶客,期间也来了一些熟人道贺。

  蔡孝宇、崔安之、刘霄平等同窗上门道贺,还拉他去春华楼吃了一顿。

  萧劲东、贺季真,周希哲等人也送一些书画作为贺礼。

  嘉顺亲王派了都知监王栋过来,送的贺礼有些特别,是一匹黑缎子般的大宛名驹。

  说是王爷知道他要远行金陵,送匹好马给他代步。

  宝马千金,这份礼可是不轻,只是他这次是坐官船拿下,这宝马一时却用不上了。

  ……

  贾琮因去金陵的行程已定,这一去就要半年,无法再去青山书院读书。

  因此柳静庵给他安排的入门课业,就变得极为重要。

  出宫的第二天,他又去了柳宅,跟着柳静庵继续未完成课业,又住了两天,等功课告一段落,才又返回贾府。

  又花了半天时间,根据柳静庵罗列的书单,去文翰街将需要书籍买齐,准备带到金陵研读,为将来策论打好学养根基。

  如今是万般皆下品的时代,普通之家供养个进学秀才,几乎要倾家荡产,其中购买书籍就是一项大支出。

  贾琮虽然是国公府子弟,但是靠他一月二两的月例银子,还真买不了几本书。

  好在现在他和曲泓秀经营香水生意,那家秀娘香铺的生意蒸蒸日上,收入颇丰。

  贾琮负责香水提取技术,又时常出些推销香水的点子,其他事情就做了甩手展柜,任由曲大姑娘自己折腾。

  曲泓秀每个月都从账上给他支俩百两银子零用,知道他要去金陵半年,更是一次从账上取了俩千两银票给他。

  要知道王夫人身为王家贵女,陪嫁的嫁妆店铺不少,每个月的利钱,也不过俩百两。

  如今不算贾家公中的银钱,但就各人私囊丰足,贾琮在贾家算是数一数二的,买几本书自然毫无问题。

  当然经营香水生意的事,他是一个字都不会透露,表面上只是曲泓秀和她带的五个孩子在做。

  豪门大族中,未独门立户的子弟,或分房自立之家,是不允许私营资材的,一旦被发现,就要受宗法族规处置,资材也会被没收公有。

  这是宗法社会的铁律,即便像王熙凤那样泼辣大胆的,也只敢偷用公中的银子放印子钱,却绝不敢在外面私开店铺赚钱。

  等忙完了一众杂事,剩下几天他都留在府上,每日天未亮就赶到城西小院练刀,曲泓秀会守在他身边细心指点。

  其余时间他都和家里的姊妹聚在一起。

  和黛玉作诗联句子,和探春一起临帖写字,找迎春赶围棋。

  或者一帮人打纸牌,斗草看花,会茶聊天,连小惜春都来凑热度,贾琮也会陪她画上几笔。

  到了最后两天,史湘云正好被贾母接来,其实是她二婶告诉她,贾琮要去金陵的事,湘云才让人给贾母带的口信。

  不过史湘云也是鬼精灵的很,只说自己想老太太,哄了贾母高兴,才接了她来。

  至于二婶为什么会特意告诉她,琮三哥去金陵的事,史湘云毕竟才多大的女儿家,自然不会想太多。

  毕竟年龄还小,又才见了几次,她还不至于对贾琮有什么想法,只觉得这位琮三哥比较神奇,让人耳目一新。

  园子里有了史湘云,就变得越发热闹起来。

  这几年,贾琮都在青山书院苦读,极少回贾府,虽心有挂念,但和家中姊妹们相处的时间并不多。

  这最后几日,竟是贾琮这两年过得最逍遥的。

第117章 金陵遥在望

  到了启程的前一日,平儿到清芷斋找他,说是二奶奶请他过去说话。

  到了王熙凤院中,进门就见王熙凤正在归置一个包裹。

  见他进来,笑着迎他进来,又让丰儿给贾琮上茶。

  “琮兄弟明日就要启程去金陵,今日请你来,是有事要劳烦你。”

  王熙凤说着,便把刚收拾好的那个包裹,还有一份信放在桌上。

  又笑道:“琮兄弟这次去金陵,帮我把这包裹和这份信带给我老子娘,你也好去认认门,王家在金陵多少有些面子。

  琮兄弟要是在金陵遇到难为的事,只管找他们二老帮忙,都是自家的至亲,千万不要外道了。”

  贾琮知道王熙凤这人心思狠辣,背地里也做过些不光彩的事,但直到目前,她对自己还没起过相害之心。

  想来是她这个人比王夫人之类,更加机敏灵醒,惯会看风靠水之故。

  自己这两年步步攀升,而自己与贾琏又是同父所出,以王熙凤的谋算,自然不会错过自己这个助力,拉拢示好不过举手之劳。

  贾琮一贯奉行人不犯我准则,这大宅门的水已经够深了,能少树敌自然是好的,何况是王熙凤这样的角色,所以表面上也很承情。

  “二嫂子放心,贾琮到了金陵就去拜访二老,东西定会妥当带到的。”

  王熙凤笑道:“金陵可是我们贾家的老根底,贾家在金陵有自己老宅,眼下是鸳鸯她老子娘看护着。

  前几日我已让兴儿去金陵打前站,琮兄弟一到就能住进去,也便宜的紧。”

  贾琮脸上泛起感激的神情:“二嫂子如此关照,贾琮真是感激不尽了。”

  王熙凤嗔怪道:“伱们这些读书人,虚头八脑的礼数也太多,你是老太太的孙子,回了老家,这些不过寻常事,说这些外道话。”

  两人又说些闲话,贾琮才告辞离去。

  平儿望着贾琮的背影:“这琮哥儿也不容易,倒也是个争气的。”

  王熙凤却道:“他现在岂止是争气,我们家在京八房的子弟,现在真找不出第二个像他这样的,这小子读书厉害倒也罢了。

  且这命数是真够硬的,你就想想这几年,凡是坑过他的人,可是有一个有好下场。”

  这二年贾琮的事,平儿也听多了,奶奶说的还真没错,远的是那王善保家的,东路院的大老爷两口子,如今不是死了,就是衰败了。

  近的就那个诬告他的秀才,听说也被革除功名,一辈子不能考学做官,这对一个读书人来说,和砍头杀了没两样。

  平儿道:“上回那宣旨的太监不是说,害琮三爷的那个秀才,和舅太太娘家有些关联,前儿老爷又驳了舅老爷的面子。

  听说太太那边正不自在,奶奶这里虽心善,帮家中兄弟张罗事情,可保不齐太太那里会见怪。”

  王熙凤脸上满不在乎:“这倒是不打紧,这些事情我们没去做,老爷那边也会想到来说的,我们只不多早一步做罢了。

  自从那小子考上了案首,老爷见了他,就跟见到金元宝似的,宝玉都要靠边站了。

  况且琮兄弟出的可是皇差,我们贾家多少年没出过皇差了,我们自己家不说帮衬,难道还去使绊子不成。

  你别看老太太素日不喜欢他,可大事上却清楚的很,她老人家最要的就是家里体面,我们怎么干,太太那里必定不会说话。”

  当然还有其他的话,王熙凤没对平儿说,她虽然和王夫人是嫡亲的姑侄,但她嫁了大房为媳,在这大宅门里总也要站自己的风水。

  她又没有一个宝玉那样的凤凰儿子要去抬举,没必要和自己丈夫的亲兄弟去对垒,费而不惠的傻事,她王熙凤可不会去干。

  而且将来还有一件大事在那里,就是大老爷身上的爵位,按道理自己男人是长房嫡子,是无可争议的袭爵人。

  就算贾琮再有出息,也只是个庶子,和这爵位挨不上半点关系。

  再说这小子一门心思读书科举,自然也不会把家里的爵位放在心上,要知道如承袭了武勋爵位,文官的路子就断了。

  但是宝玉就不同了,他是二房金尊玉贵的嫡子,虽然没有二房嫡子承袭大房爵位的道理。

  但是在贾家还真说不准,没见大房虽然袭了爵位,却是别府在东路院,敕造荣国府却是给二房承袭了。

  且这其中据说是太上皇的首肯,再加上老太太实在偏心的厉害,将来会不会有出格的事还真不好说。

  这男人巴望当官做宰能体面,她王熙凤也有志向的,这辈子也想混个袭爵诰命当一当。

  所以,王熙凤实在没必要和对她没什么威胁的贾琮起什么龌龊。

首节 上一节 79/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