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84节

  那秦业听了更是赞叹连连,由此及彼,就可知当年,贾雨村也是这般夸夸其谈,才忽悠住最爱有才读书人的贾政,让对方甘心为他谋取官位。

  贾雨村见自己精言宏论,镇住了老官吏秦业,却见贾琮听了不动声色,神色中甚至还有些不以为然。

  莫非是这小子年少智高,胸中见识竟比自己还要不凡,想想也是有几分可能的。

  十三岁就能得院试案首,又是当世文宗柳静庵的关门弟子,胸中有锦绣非凡,也是有的,至少自己这般年龄时远不及他。

  如此一想,贾雨村心中有几分露怯顾忌,谈性渐有些寡淡起来,毕竟贾琮年纪太轻,名头又过于响亮,让他有些摸不透底。,

  倒是贾琮自己挑起些话题,让酒宴气氛重新热络起来,又不着痕迹的提到码头上那被烧的商船。

  贾雨村哪里想得到这半个小子,却有与年龄不符的缜密深沉城府,只当方才自己夸夸其谈,这少年不感兴趣而已。

  港口那艘被烧焦商船,的确很引人注目,想是少年心性,好猎奇惊悚之事,也算正常。

  眼下他正要和这少年熟络拉拢,见他提到自然是要分说一番的。

  “原来琮兄弟也注意到那船了,说来也是为兄惭愧,治下出了这等事。

  那艘船是东瀛浅川氏家族的商船,是浅川氏从弗朗西高价买入的上等商船,价值不菲啊。

  因东瀛人内讧争斗,不仅将船上十万贯的洋货全部掠走,这艘昂贵的宝船也被烧毁,倒是颇为可惜。”

  贾琮见那贾雨村喊他琮兄弟,心中忍不住起了一片鸡皮疙瘩。

  王熙凤和贾琏喊自己琮兄弟,那是血脉至亲。

  他贾雨村就因为他姓贾,大家八辈子都打不着的关系,搞出个连宗,硬是拉大旗扯虎皮,还以族兄自居。

  这近乎套得实在有些牵强无耻,不过他脸上却也不会显出来。

  秦业问道:“贾大人,我在朝廷诋报上看到此案的记载,那些浪人被卫所官兵追捕,并逃入金陵城,屠戮百姓,为祸不小。

  难道他们逃命之际,竟还能携带十万贯财货?”

  贾雨村一愣,说道:“秦大人有所不知,那为祸的东瀛浪人有两股人,一股与官军拼杀牵制,另一股便乘机掠夺财货,驾船逃窜。

  那日又遇上暴雨,长江航道水流湍急,难以视物,卫所水监司官兵虽全力搜寻,最终未能搜到贼船的踪迹。”

  秦业听了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贾琮心中却是冷笑,秦业这人难道就知道的攀附权贵吗,亏他是个郎官,却连话音蹊跷都听不出。

  一船能装价值十万贯的洋货,二船就是二十万贯,那可是近二十万两的巨资。

  这些浪人部分与官军拼杀,另外一部分人在间容不发之际,却能将十万贯的货物搬运。

  还有余力驾船逃出港口,水监司愣是没追上,未免太神通广大。

  虽然有遇上暴雨,水流湍急等理由,但怎么听都有些过于离奇。

  不过他倒是记得曲泓秀让他不要惹事的话,左右和自己没关系的事,好好抄写经文,过小半年惬意日子,然后安稳回神京就完了。

  一顿接风宴吃了一个时辰,正巧丫鬟来说,夫人问是否要再续些酒菜。

  贾琮心里挂念着五儿晴雯,毕竟都是第一次回金陵老宅,便起身要告辞。

  贾雨村一直将两人送到府门,贾琮自和秦业道别,早有贾府的车马停在门口接他。

  ……

  这边贾雨村回了后院,刚才夫人让丫鬟来问是否续酒菜,他便知夫人娇杏一定有事找他。

  夫人娇杏是他的故友甄士隐家的丫鬟,他和娇杏相识于微寒之间,后来科举高中回到姑苏时,甄家败落,甄士隐也走失无踪。

  他便娶了娇杏为二房,后来正妻去世,他又把娇杏扶正。

  娇杏从一丫鬟,摇身为从四品高官的正妇,也算是一件罕见的缘法。

  这娇杏虽然飞上枝头得意,却也不忘旧情,常派人去姑苏看望故主封夫人。

  贾雨村进了房间,见夫人娇杏正在拭泪,定是今天她派去姑苏的人回来了,让她听了些不爽利的消息,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

  “老爷,前日我打发管家去姑苏看望夫人,说是夫人这段时间病的极重,那封太爷怕费银子,只是胡乱寻了些草药来吃,哪里能好得了。

  管家还算精明,请了当地良医给夫人诊治,又当场付诊金取了药物,不然银子到封太爷手上,又没着落了,夫人一生良善,过得太苦了。”

  贾雨村安慰道:“夫人不必伤感,封老头毕竟是她的生父,清官难断家务事,你能帮衬一些就好,我们外人并做不了什么,但放宽些心。”

  那娇杏又道:“夫人又问到英莲小姐的事,知道老爷如今贵为应天府知府,想请老爷在金陵省一带帮忙寻找。

  小姐如今虽长大,模样或许会变,但眉心那颗胭脂痣却罕见,遇到极容易辨认,还要老爷多派人手查访,万一找到也是极大的福报。”

  贾雨村听了满口答应娇杏,但也没放在心上,走失多少年了,人多半已不在,何必去费那种无用功。

  ……

  贾琮到了兴隆坊时,管家金彩得信亲自出了大门外相见。

  贾琮的名气如今已从神京传到了金陵,才多大点的少年,就被皇帝亲封了八品官身。

  这真是闻所未闻的稀罕事,况且贾琮身上还有个雍州院试案首的名头,这就是文曲星下凡,以后八成是要金榜题名的主。

  前几日,神京荣国府当家的琏二奶奶,还特意派了兴儿到金陵,给这位琮三爷打前站,更让金彩觉得,府上是极看重这位哥儿的。

  贾琮听了郭志贵的提醒,掀开车帘和金彩招呼,金彩见了他这等人物品貌,心中更是钦服赞叹。

  贾琮因和鸳鸯关系不错,对她老子也多客气了几分。

  “金叔,来时鸳鸯姐姐托我给你带了包裹和书信,你可曾拿到了。”

  “谢三爷还记挂着,伱房里的晴雯姑娘已给我了。”

  “哦,拿到就好,今日刚到金陵,在船上泡十来天,我也乏了,回府真要好好歇两天。”

  金彩回道:“府里早些日子就得了二奶奶的信,已给三爷准备了妥当的院子,里面的床铺帐幔都是新换的,三爷的丫鬟都已安置进去了。”

  “那就有劳金叔了。”

  金彩笑道:“三爷言重了,这老宅常日都是空着,难得有府上主子过来小住,真真是个喜事,也好旺旺宅门里人气。”

第125章 青丘起柔润

  当年大周太祖李天凌一统江南半壁河山,就是先在金陵立国,后来北上击溃蒙元,一统天下。

  这才从金陵迁都到神京,所以金陵实际上为大周陪都。

  当年跟随周太祖扫平天下,重塑汉家衣冠的四王八公,在金陵都留下祖居。

  而贾家在兴隆坊的老宅,虽没有神京敕造宁荣二府那么豪奢,当年却是宁荣二公的发源之地,占地面积实在不小。

  自宁荣嫡支跟随皇家北上神京,这贾家老宅便一直空着,贾家在金陵虽然还有八房,但那些偏房支脉却是不许迈进老宅半步的。

  贾琮待车到老宅左边角门,便下了马车,却见正门屋檐下,摆着两张长凳,四五个老家人坐着看守大门,其中两个还在地上摆开棋子拼杀。

  最奇怪的是这几个老仆都身有残疾,不是瞎一只眼,就是缺胳膊少腿,最完整那个脸上有一道吓人的刀疤。

  贾琮心中奇怪,贾家老宅怎会养这些面目狰狞的老仆,倒像是镇宅的一样。

  管家金彩见到贾琮神色,在一边解释道:“三爷有所不知,这些老家人当年都是先国公身边亲卫士卒。

  都曾跟着先国公征战沙场,因留下残疾,无法再呆在军中,便被养在老宅以安天年。”

  贾琮听了才明白,原来是国公以前的亲兵,怪不得这些老仆身上都透着股戾气,只有久经沙场,见多了人命才会如此。

  这些人如养在神京敕造国公府,不免会有碍观瞻,养在金陵老宅倒也是清静。

  金彩将贾琮送到二门处,就让自己女人带贾琮进内院。

  贾琮跟着金彩家的走了好一段路,才到了安置他的一所二进院落,金彩家的敲了院门,出来个脸生的小丫头开门。

  金彩家的说因今日有些仓促,又因老宅日常空置,人手不多,眼下只配了个小丫头守院门,明日会再调两个伶俐的小丫头过来粗使。

  贾琮见这院落比荣国府的清芷斋竟大了许多,光他和五儿晴雯住,倒显得有些空荡荡的。

  进了房间,见五儿和晴雯都散着一头长发,乌黑湿漉的,看来都是刚沐浴过。

  她们在船上飘了近十天,虽然官船上设施齐全,但用水或洗浴总没日常方便。

  两个小丫头一路折腾,估计也是熬久了,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痛快沐浴一番。

  两人都穿着云萝绸的小衣,五儿穿的是雨青色,晴雯的是松绿色,衬着豆蔻窈窕的身段,很有些动人。

  五儿见贾琮回来,脸上生出喜意,笑靥似花。

  “三爷总算回来了,坐了这么多天船够累的,给你备好了热汤,快去洗洗解乏,我和晴雯都洗过了。”

  等到贾琮整个人滑入热水中,浑身的毛孔都舒张开,几天行船的疲倦也就慢慢化开。

  身后传来一阵处子的幽香,一双柔嫩的小手将他的发髻打开,用温水浸湿,然后用泡过香叶的皂角水,涂抹揉搓头发。

  这些年贾琮虽然有五儿和晴雯两个贴心丫鬟,但也没养出洗澡让丫鬟伺候的荒唐习惯。

  但是洗头却定要五儿或晴雯帮忙的,因为头发太长了,自己洗起来太不得劲了。

  五儿的动作细心轻柔,贾琮惬意的闭着眼睛,头顶处五儿手指揉搓带来的舒缓,渐渐流向全身,整个人像是在空中漂浮。

  他仰着头,能看见五儿低头正对着自己,青丝垂落,明眸似星,那娇弱俏美的容颜,实在是养眼的很。

  雨青色的云萝绸小衣,起伏出婀娜纤巧的曲线,从腰枝处那盈盈一握,再到青丘处那已秀挺的柔润。

  “五儿。”

  “嗯。”

  “我要等到大慈恩寺开始奠基,才会正式入寺抄经,接下去还有几天清闲日子。”

  “那敢情好,三爷就在府上歇几天,坐了这么多天的船,也是够累了。”

  “呆着家里也太闷,我带你和晴雯出去逛逛。”

  “那也行,都听三爷的,今儿下午金彩家的说,金陵是大商埠,有很多外洋的船都会停靠,市面上许多外洋的新奇玩意。

  有些听着倒像三爷故事里那些东西,在城西有条大宰门巷子,都是贩卖这些玩意的,要不三爷带我们去看个稀罕。”

  一夜无话,香梦沉酣。

  ……

  一大早,金彩家的院子里,堆满了贾琮这次捎带的各种礼品,金彩和她的婆娘正依照礼品单子,将送给各家的礼品归置分类。

  这些礼物中有贾母送给贾家八房亲眷、金陵史家的,另一部分礼品是王夫人送给金陵王、薛两家的。

  根据礼单上各家亲疏,一些寻常的老亲的礼物,让金彩家的去送。

  重要些至亲的礼物,金彩会亲自去送,毕竟还要个应酬答对的,女人家也不顶事。

  金彩家的问道:“当家的,家里至亲的礼物怎么不让琮三爷去送,他送岂不是老太太和太太更有体面。”

首节 上一节 84/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