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321节

  继续行船三四里,曹藻猛地瞪大双眼。

  那特么是村落?

  明明就是一个市镇!

  两层楼的建筑就有四座,码头停靠着十多艘商船。

  还隔得老远,就闻到浓郁的酒糟味。

  向导说道:“大明村里有烧酒,清澈透亮。士绅商贾喜欢的不多,但穷苦百姓爱喝。干了一天苦活累活,沽二两烧酒回家,就能解去整日疲惫。烧酒性烈,如刀割喉咙,百姓呼为烧刀子。洋州三县都有卖还有商贾运去兴元府。”

  大明村的白酒,是用玉米和红薯酿造的,酿酒剩下的酒糟还拿来喂猪。

  酿酒工艺保密了两年,终究还是泄露出去,西乡县已经有人尝试着仿造。

  曹藻没有靠岸,继续沿着汉江而下。

  从打渔湾一直到朱家父子初见汉江的地方,整整延伸了十四里地,全都属于大明村的地盘。

  这还能叫村吗?

  虽然沿岸多山,宜耕地带比较狭窄,大部分地方连水田都没有。但山地也能种粮食啊,实在陡峭的地方,还能种茶树和桐油树。

  “那里面有多少百姓?”曹藻往小河指去。

  向导摇头:“不晓得,俺没进去过。”

  顺着这条小河进山,便是朱家父子穿越的地方,那辆宝马还在山上躺着呢。

  曹藻让船工往山里划,感觉此处应该开荒不久,农作物长势不怎么好,估计是土地还没养熟。

  没啥好探查的,于是驾船回去,来到大明村的中心码头。

  “这条河又通往哪里?”曹藻问道。

  向导说:“通往以前的黑风寨。”

  黑风寨的更上游,也在继续往深处开垦,为了保证村民安全,甚至组织村勇打死一头老虎。

  现在的大明村,已经不是“T”字形,而是倒“Ш”形。

  一横代表汉江,三竖代表三条小河。村民都沿河居住,其余地方全是山。

  村民已超过5000人,其中数百人,是张广道走私时从陕西接来的流民。

  西乡县官吏,早把这一大片划为大明乡,只不过平时还习惯叫大明村而已。

  曹藻靠船登岸,码头上正在搬货。

  最显眼的便是那家客栈,大堂里坐着十多人在喝茶,看样子都是商贾及其随从。

  这里已经形成街市,三米宽的石板路,道路两侧都是些店铺。

  许多店铺并没有开门,就算开着门也没啥顾客,因为今天不是赶集的日子。

  还建有好几处货栈,都是村干部的产业(朱国祥绝对控股,其他人属于小股东)。

  比如干货栈,收购干竹笋、干香菇、红薯干、咸鱼干等干货,再统一运去州城和县城批发。村民们有副业收入,村中首领也能赚钱。

  “朱相公来了!”向导低声提醒。

  曹藻转身看去,却见一个中年男子,牵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儿,身边还跟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

  街上行人,纷纷问候,尊敬之情溢于言表。

  曹藻想了想,上前作揖道:“朱先生,可否借一步说话?”

  “阁下是?”朱国祥问。

  曹藻自报身份:“洋州知州曹藻。”

  朱国祥有些惊讶,回礼道:“原来是曹太守,请到那边凉亭坐。”

  镇外有处凉亭,是专供路人歇脚纳凉的。

  曹藻来到亭中坐下,直奔主题道:“有人检举,说朱先生隐匿土地、私蓄人口、接纳逃户。”

  朱国祥不慌不忙说:“那些不是逃户,而是灾荒年月的流民,甚至有不少是从陕西逃难来的。他们活不下去,官府也无力赈济,我便借给种子农具令其垦荒。”

  “说我隐匿土地,其实这里大部分是荒地。按照朝廷政令,只有最早开垦的那批需要交田赋,其余土地都还没到赋税减免年限。”

  “至于徭役,按照朝廷政令,垦荒流民是可以免役的。过了垦荒期的流民,我也为他们垫付了买役钱,每年可没少给县衙。”

  这番说辞,听得曹藻一愣,心中怒火也平息大半。

  他都已经快忘了,朝廷还有如此政策,因为根本没有官员去执行。

  朱国祥继续说:“那些流民,已在西乡县衙注为客户。所垦荒地,只要到了年限,也会去县衙登记领田契。哪来的隐匿土地、私蓄人口?”

  曹藻大概明白了,土地和人口,朱国祥肯定有所隐瞒。

  但严格按照朝廷政策,估计隐瞒得不多,因为大量土地还没到免税年限。

  纯粹是在卡政策BUG。

  即便如此,相比起南方望族,这点算个屁啊?

  曹藻感觉弹劾也没啥用,如果能弹劾成功,肯定得王黼另外罗织罪名。他还不打算彻底依附王黼,得为自己的名声着想。

  但又得完成税额任务,否则难以向朝廷交差,而且治理地方也是他的责任。

  曹藻说道:“朱先生的品德,在下是佩服的,绝不相信有此事。但先生贤名在外是否应该以身作则,认摊一些和籴钱呢?”

  朱国祥问道:“多少?”

  “一千石粮食!”曹藻狮子大开口。

  朱国祥冷笑:“太守若有怀疑,就派官吏来清查土地人口吧。山中贫瘠,实在收不到几个粮食,一千石和籴粮绝无可能!”

  曹藻问道:“先生认摊多少?”

  朱国祥说:“去年是一百石米,今年给太守面子,认摊一百二十石如何?至于和买钱,也提高到三十贯。”

  曹藻说:“不如这样,和买钱一百贯、和籴粮五百石。由西乡县转运到洋州之后,我全部折算成银子,再暗中送还先生七成。另外,再请先生拿出二十亩地,去县衙登记领取田契,算是配合官府清查田亩。”

  这算乡绅的钱照单全收,朱院长的钱七成奉还?

  朱国祥说:“要还我八成!”

  “一言为定!”曹藻连忙说道。

  说句不好听的,朱国祥怎么搞关他屁事。

  只要朱国祥肯合作,起一个带头示范作用,曹藻就能以此为突破口,迅速在洋州三县打开局面。

第320章 0315【准备练兵】

  2023-07-11

  白家的货船,在大明村码头靠岸,白崇文直奔客栈去找行商。

  对于白家父子来说,大明村不断发展为大明乡,他们又是烦恼又是高兴。

  烦的是偶尔有佃户,举家跑去投奔朱国祥。欠白家的租子和高利贷,佃户们也都还认账,但请求分期偿还,而且利息得降一降。

  如果朱国祥收留逃亡佃户,就属于坏规矩的行为。

  问题是,上白村的佃户,都跟朱国祥是熟人啊,有不少还吃过朱国祥的喜酒。熟人拖家带口来投奔,直接拒绝未免有损名声。

  因此每有佃户来投,朱国祥都亲自出马,去上白村跟老白员外交流。

  佃户的债务,朱国祥帮忙偿还,佃户再分期还给朱国祥。而且还略备小礼,让老白员外面子上过得去。

  过得去才怪了!

  自家的佃户逃去别家,岂非显得自己不仁义?

  白家父子只能降租减息,这才压住了佃户逃跑势头。顺便再去上游村落招佃,把损失的人口给补上。

  那他们喜什么呢?

  当然是从朱国祥那里,学会了绿茶、红茶制作工艺。还加入张广道的走私团队,把茶叶卖到陕西那边去。

  停靠在大明村的商船越来越多,白家的各种土特产,也能直接在大明村装船。

  白崇文来到客店,拱手说道:“陈员外,山中土货已运抵码头,还请派人去清点搬运。”

  “五郎,你去码头验货交易。”陈员外手捧茶碗,眼睛依旧盯着棋盘。

  这是朱国祥“改良”之后的象棋,在洋州已经流行起来,过往客商也喜欢以此打发时间。

  陈员外是来自襄阳的客商,专收皮货与干货,顺便夹带走私一些茶叶。

  洋州红茶、绿茶,在荆襄也颇受欢迎,而且市面上全是走私品。因为洋州属于茶榷区,外地客商有茶引都不能买,只能借助正常贸易少量走私。

  越是这样价钱越贵,已经成了奢侈品!

  白崇文跟那位五郎,回到码头做生意。土货清点查验完毕,便按照合约结清款项。

  又小赚了一笔,白崇文非常高兴。

  在经营方面,虽然没有拜师,但他已经成了朱国祥的徒弟。

  朱国祥在大明村怎么搞,他就在上下白村怎么学。也学习(偷师)各种技术,朱国祥上半年改进榨油技术,白崇文下半年就悄悄学去。

  每次过来,白崇文都要去拜访,而且还会带上礼物。

  仆人很快把他领进去,白崇文恭敬作揖道:“孙儿见过叔婆!”

  严大婆非常高兴:“快坐。都是亲戚,怎又拿东西来?”

  白崇文说:“只是一罐蜂蜜,值不得什么。”

  严大婆说道:“下回再来,空着手就成,你来了俺就欢喜。你爹的病好些了没?”

  白崇文说:“已经无碍,就是双腿瘫了,拄拐杖也走不得路,如今去哪里都得让人背。”

  “唉,年纪大了。”严大婆叹息。

  白崇文说:“爹让俺来问一声,叔婆明年六十大寿,是否要好生操办一场?”

  严大婆道:“不会大操大办,摆几桌是个意思,肯定要请白家的。”

  “孙儿省得。”白崇文说道。

首节 上一节 321/10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我在红楼改气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