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骥行三国

骥行三国 第39节

  居然没有宗族的助力!袁氏心中冒出一种不祥的预感,世家大族最怕哪种人,最怕白手起家但手头又掌握了武力的庶民军头,乱世中,这种人是最不忌拿不听话的士大夫阶级来开刀的。

  袁氏细细思量片刻,又问:“那赵骥身边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杨嚣记忆力很好,立即将这段时间收集的消息娓娓道来:“他身边领亲卫的是关羽的儿子关兴,掌管军中庶务的是益州名士张表,负责治理民事的是益州名士杨戏,谋主是以前刘璋的从事郑度,统兵的副手是个叫阎宇的武人,麾下主要武将有柳隐、句扶、孟琰、李辅和邓贤,李邓二人是孟达的旧部,其余三人都是他在益州收服的新晋武人”。

  居然没一个荆州士人!袁氏虽是女人,但她出身的家族和后来的婚姻带给了她极为灵敏的政治嗅觉。

  “嚣儿,你明日亲自往长安送些粮食去犒军,如果赵将军肯拨冗一见的话,你就跟他说些漂亮的场面话,你再从族里找五十个外姓送去汉军应募,但无论赵骥如何招揽你,你都不要答应,明白了吗?”

  “孙儿明白”,杨家从不缺聪明的基因,杨嚣和他父亲杨修一样,都是能才思极为敏捷的人,“祖母是想先表达出一定的善意来避祸,不至于使我杨家有灭顶之灾,但至于是否要更进一步投效帐下,那就要看这位征北将军有没有本事打退魏军的攻势了”。

  袁氏欣慰的点点头,表示对孙子的赞赏,十来岁的孩子能一点就通想到这步已经很不容易了,至于更深一层的打算,那就要看关中战事结束后赵骥是如何应对蜀汉朝廷中枢的了,万一……说不定弘农杨家翻身的机会就要来了。

  至于曹魏朝廷方面,袁氏才不担心,即便是以曹操的权势,盛怒下杀了杨修也得让汴夫人给自己写信委婉表达歉意,而靠着世家支持上位称帝的曹丕、曹叡可没有曹操的底气敢拿弘农杨家怎样。

  拜祭完长陵刚回到长安府邸的赵骥就看见杨戏一脸喜色地来报:“主公,弘农杨家的家主杨嚣求见,人昨日就到了,特地等了一天,还献了不少粮食和五十部曲”。

  弘农杨家!赵骥心中一动,这可是个还会往后延续数百年的望族,在整个关中士族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不多时,杨嚣便被带了进来,赵骥客客气气地和他叙起话来:“杨君还是第一个来见的关中士人,弘农杨家不愧是大汉忠臣,实属难得,难得”。

  杨嚣不接什么大汉忠臣的帽子:“将军治军严明,入关中后与民秋毫无犯,些许钱粮不过是聊表对将军爱民之心的谢意”。

  “曹操无容人之量,因忌令祖文先公之才,竟至下狱用刑,又无故冤杀令尊德祖先生,至于曹叡更是有眼无珠,居然将杨少君这样的俊才遗贤于野,弘农杨家世代忠良,令祖令尊皆是汉臣,不知杨少君可有意出仕报效朝廷否?”

  杨嚣牢记着祖母的叮嘱,推脱道:“在下才疏学浅,当不起将军谬赞,又更兼年少,家祖离世前循循叮嘱,要我未完成学业前不可出仕,还望将军海涵,待我学成家传学问后,到时一定来将军麾下效力”。

  “杨少君暂时不愿出仕也无妨,反正来日方长”,强扭的瓜不甜,赵骥对此并不强求,他另起话题说到,“我准备办场法事祭奠军中阵亡将士英灵,请杨少君在长安再多待几日,一起参加完再回弘农吧,关中各家也都会派代表参加的”。

  杨嚣对这件事并未多想,来都来了,那就参加完再回去吧,反正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于是就答应了下来。

  看着杨嚣离去的背影,赵骥心中暗笑,小子终究还是年轻了呀,以为献点钱粮就能糊弄过去?没门!

  后日,赵骥在长安大张旗鼓的办了场法事。

  杨嚣到场后一看,果然关中各大族都有人来观礼,他忙着和各族的代表一一见礼打招呼。

  挨着杨嚣相坐的是京兆金家的金煌,两个都是少年人,话语倒也投机,杨嚣指着四周的人山人海笑道:“金兄,没想到今日竟来了这么多百姓”。

  “是呀,人是多”,金煌也笑着答到,“就是不知道杨兄留意到了没有,今天来观礼的除了关中各世家代表外,其余的全是天使道的教众”。

  杨嚣一怔,细心观察,果然发现周围的百姓互相间都是以天师道的手势打着稽首,很多人的服饰上也带着天师道的标志。

  这……难怪征北将军非要留我,原来竟是另有名堂。

第100章 装神弄鬼

  天师道参加汉军祭魂仪式的都是关中各郡县的头头,他们自有一套独特的组织架构,最底层的信徒被称作鬼卒,以若干鬼卒组成一舍,每舍领头的骨干成员被称为祭酒,而张咏则是教众公推的治头,是天师道目前在关中地区的最高负责人。

  天师道的作用有些类似于农会,是一种带有一定程度互助性质的民间组织,祭酒需要设立义舍资助生活无着的贫困教众,入教者则需要向义舍捐献五斗米,所以天师道又称作五斗米教。

  天师道的义舍由于除了义务传教、治病外,还兼有应付诉讼、对抗额外的征派等功能,所以在当时颇受底层百姓的欢迎,官府或世家大族则蔑称他们为米贼。

  为表示重视,张咏亲自打扮得犹如后世农村跳大神一般,穿着奇异的服装在场中又唱又跳,一群脸抹得像花猫似的祭酒们也围成一圈大声念诵着法箓咒语

  “……请受太一神符箓……日月同照……所有千灾万厄……子能持之……”

  赵骥不懂天师道在祭魂仪式中搞的那套玄虚,但前来参加的信徒们却对此表现得甚为虔诚,纷纷口中念念有词的顶礼膜拜起来,现场效果很不错。

  而受邀的关中世家代表则对此嗤之以鼻,杨嚣本着少说少错的态度没有妄加发表自己的意见,但他旁边不远处不知代表哪家的一个儒装老者却捋着胡子毫无顾忌地评论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征北将军如此敬信五斗米教,闹不好的话,恐怕又要重复黄巾之祸了”。

  一整套繁复的仪式即将收尾之时,张咏咬破舌尖,用手指蘸着舌尖血画了道符,赵骥认不得符文,只听得周围信徒齐齐失声惊呼,想来这道符在天师道内部是极厉害的,只见张咏以桃木剑挑起符纸,手中不知抓了把什么东西就着烛火往符上一撒,顿时“砰”的腾起一颗火球。

  待烟火散尽,张咏举剑凝视,突然惊叫道:“祖天师显圣了!”他随即双手捧着木剑跪倒在地,颤颤巍巍地说到:“祖天师有言托付征北将军”。

  张咏所说的祖天师便是天师教的创始人张陵,他相传为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后代,在西汉顺帝时移居益州,假托太上老君降临的名义创立了天师教,尊老子为教祖,并子孙世代相传,张鲁就是张陵的嫡孙。

  张陵有话跟我说?赵骥心中暗笑,面上还是装得一本正经,好在张咏托的是创教祖师张陵的名号,否则张富这位现任天师可还在邺城活得好好的嘞。

  赵骥步入祭场接过张咏奉上的木剑,只见剑身上写着两行字“正一辅汉,关中兴教”。

  赵骥暗叹:写得够直白的,这完全没有一丁点箴言该有的玄虚感了,但好在天师教真正的头头现在都软禁在邺城,留在关中的都是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信徒,直白点也许效果更好也说不定。

  赵骥把剑递还张咏:“交给大伙儿都看看”。

  周围的教众们诚惶诚恐地跪着接过剑来看,看完后纷纷拜服在地上,应该是看懂了字面的意思,就算有不懂或不识字的,也自有旁人帮忙解释。

  张咏激动地喊道:“祖天师这是要我们辅佐大汉呀!”

  教众们听了轰然响动,立即三三两两地交头接耳起来。

  赵骥故作不解地问张咏:“不知祖天师是?”

  张咏连忙大声回答给教众们听:“回将军,祖天师乃是我教创道祖师,讳陵,字辅汉”。

  张咏故意在说到张陵的字时提了提语调,教众们一听果然嘈杂声更大了。

  张咏能被关中教众推举为治头,自然是个惯会装神弄鬼调动信徒情绪的人,他举起剑率先疾呼:“祖师显圣!辅汉兴教!祖师显圣!辅汉兴教!”

  被宗教情绪占据了头脑的教众们纷纷也跟着张咏声嘶力竭的呼喊起来,现场气氛顿时火热,只有关中世家代表们或心惊胆颤、或面面相觑、或另有所思的静立原地。

  山呼海啸过后,张咏对教众们说:“既然祖天师叫我们辅佐大汉,那我们就听听征北将军有什么话要吩咐”。

  虽然听众都是天师教的信徒,但赵骥不打算讲什么道义道理的,古时历朝历代借宗教之名起事的不在少数,关键还是在于要能够维护教众的利益,如果全依赖那些虚之又虚的教义教条,是不可能取得最后成功的。

  “天师教兴起于益州,大家本来都是汉中的百姓,可为什么你们现在会抛家舍业客居异乡?”赵骥朗声讲到,“是曹贼,是曹贼为了篡汉的一己之私,不惜把大家强制迁徙到了关中”。

  “大家回想一下,你们是怎样从汉中一路来到关中的?途中有多少人死于饥饿、疾病和劳累?到了关中后的生活又比不比得上你们原先在汉中的生活?”

  古时迁徙百姓绝对可以称作是一场生存挑战赛般的死亡行程,官府沿途不会提供任何物资补给,能否活着到达目的地完全取决你自己是否携带了足够的粮食,以及自己的身体是否足够硬朗。

  历代每次大规模的迁徙,都会有大量的百姓倒毙于半道成为野兽的食物,家资微薄的通常撑不到目的地就会死亡,中上之家就算活下来也大多都会破产成为贫民。

  曹操非常重视削弱敌方的民力,关于他大量迁徙百姓的史料记录比比皆是,但凡他觉得不能稳占的地方,或是他认为治下某地过于富庶有必要削弱,或是有意补充自己封地人口的时候,都会把当地的百姓迁走。

  官渡之战前,为防止袁绍分兵骚扰,曹操迁走了兖州北部黄河以南的百姓,三国志记载“徙燕、白马民,民不得走,贼亦不敢钞”。

  赤壁之战后,为防止孙权抢夺人口,曹操又大规模迁徙整个淮南地区的百姓,直到民众恐慌性的就近逃往孙权的控制区才作罢,史书对这次迁徙的结果记载是“江西遂虚,合肥以南唯有皖城”。

  类似的徙关中民补充洛阳、徙阴安民补充河南、徙冀州士卒家十万户实河南、徙民以充河北等等记录不胜枚举。

第101章 曹真再攻

  曹操强迁汉中百姓距今不过十年,并非什么非常久远的过往。

  赵骥这番话立即勾起了现场教众们的痛苦回忆,他们大多都有父母妻儿等亲人死于从汉中到关中的路途中,本已愈合的伤疤被再次揭起,露出下面血淋淋的口子来,很多人都忍不住抽泣起来,个别情绪激动的甚至悲恸晕厥。

  “大家再想想,你们以前在汉中的日子如何?”赵骥继续往火上浇油,“你们当时有多少田,仓里存了多少粮,家里又是几间房,可曹贼把你们迁到了关中后呢?你们还剩下多少产业?”

  那些没有存粮的贫民早就死在路上了,能活着撑到关中的,基本原来都是有田有房的小康之家,可到了关中后却变得一贫如洗,只能租种当地世家的田地充作佃农,两相对比顿时就激起了教众们心中强烈的不满。

  “曹贼的兵役是征调多少,曹贼的赋税是征收多少,徭役又是如何征派的?”

  赵骥明面上说的是曹魏朝廷,实则暗指关中世家欺压汉中移民。

  张鲁以天师教治理地方,讲究的是无为而治,官府的存在感不强,虽说这一套治民的办法无法帮助张鲁逐鹿天下,但对百姓而言却是一件好事,加之汉中的士族势力远不如关中,对普通百姓的剥削也要轻上一些,日子要比在关中好过得多。

  “似这般的朝廷不反了还待怎的”,张咏眼见火候已到,不失时机地挑头喊道,“曹家的皇帝本就是篡汉得来的,咱们的祖天师乃是大汉留侯后人,高皇帝也是龙兴于咱们汉中,若是天师教能助大汉复兴,皇帝定然亏待不了咱们”。

  “辅汉!辅汉!”天师教众们在赵骥和张咏的带领下齐声高喊。

  ……

  第二天,杨嚣再无心久留长安,推掉了各世家的邀约,急匆匆地赶回弘农老家。

  另一头,汉军的募兵大旗下人头攒动,来投军的百姓络绎不绝,在天师教的组织发动下,不仅天师教的信徒们极为踊跃,很多关中旧民甚至从凉州、河套等地迁来的胡人都为了摆脱官府和士族的盘剥而积极参军。

  除了天师教的大力发动这个因素外,赵骥还让杨戏写了一篇文章,以大汉征北将军的名义公开承诺,将在击退魏军的反扑后,给参军民户授田,并免除三年的赋税和徭役,借此充分给予参军者经济上的实际利益。

  赵骥要求杨戏要把这篇文章写得通俗易懂,杨戏为此不知道掉了多少头发,对他而言,写得文雅不难,要写得让普通百姓看得懂才是真的难。

  至于授田和免税的后遗症,赵骥初步的打算是从不愿意拥护自己的关中世家身上割肉,再拿出自己在铁、糖生意上的收益来补贴,要是还不行的话,那就只有厚着脸皮跟诸葛亮打报告伸手了,就是不知道自己擅自出兵关中会不会得到诸葛亮的原谅。

  就在长安的募兵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潼关的句扶派快马急报,曹真开始挥兵向潼关发起攻势。

  据句扶所报,曹真的这次攻势极其猛烈,完全不在乎士卒的惨重伤亡,摆出一副拿头撞也要破关的架势。

  “曹真此举有异”,郑度立即作出了判断,张表、阎宇、关兴等也都表示同意。

  赵骥对此表示认可,潼关的工事非常完备,句扶、柳隐的防御部署也十分妥善,在这种情况下曹真还不惜兵力头铁强攻,很可能是为了掩饰自己真实的战略意图而发动的牵制性攻击,好使关中汉军无力支援其它方向。

  众人猜来猜去也猜不透,最后郑度建议道:“渭水并非什么不可逾越的天堑,蒲坂津方向只有赵云的一万人马,如果魏军凭借兵力优势多点攻击,保不齐就会被敌人找到守备空虚的空当,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挤出一部分兵力去支援,让赵云可用的人手充足一些,减少犯错的几率”。

  如郑度所说,渭水浅而缓,对进攻方来说难点不在于如何渡河,而是先头部队渡河后,如何在守军半渡而击的情况下占据住滩头阵地,为后续渡河部队提供一个登陆展开兵力的前置阵地。

  曹操和马超争夺关中时,就是佯攻潼关然后成功偷渡蒲坂津,但渭水两岸全是河沙,没有可以用来筑城的土,曹军渡河的先头部队根本扛不住马超麾下骑兵的冲击,最后还是靠着在沙子上浇水结冰的办法,才勉强筑起一道拦马的沙垒,成功掩护后续部队渡河登岸。

  为防曹真故技重施,赵骥马上下令从潼关抽出孟琰部和赵广、糜照两支骑兵增援赵云。

  为免赵云多心,赵骥特意写了封信说明自己的用意,让赵广带给赵云。

  赵云接到曹真猛攻潼关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加强了戒备,每日都把有限的骑兵全部派出巡逻河岸,生怕曹军找到了某处不为人知的偏僻渡口,但曹军除了严防汉军探马过河侦查外,并没有其它异常的举动。

  一向办事稳重的赵云放不下心,不顾年老体衰,干脆亲自骑马沿着渭水探出百里,却还是一无所获。

  望着对岸的魏军游骑,赵云不禁抚须思忖:如果魏军攻击潼关不是为了掩饰偷渡渭水的话,那他们的出兵方向究竟是在哪里呢?

  上邽城外,汉军大营中,丞相记室霍弋沉着脸把一份军报递到诸葛亮案头。

  诸葛亮很喜欢霍弋这个年轻的近臣,他是个和他父亲霍峻一样稳重且坚毅的人,所以诸葛亮放权让他先过目呈报给自己的文书,分出轻重缓急后再交由自己批阅。

  在诸葛亮的印象中,霍弋向来是个胸有城府、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但他今日却有些反常,面容中似乎带着一丝焦急和不安,看来这份军报的内容很重要。

  于是乎,诸葛亮放下手中刚看了一半的文书,接过霍弋递来的军报快速浏览起来,刚看过开头一段,诸葛亮就感觉心跳开始加速——安定复叛迎魏!

  安定怎么会有魏军过来?难道赵骥被击败了?

第102章 马谡出征

  赵骥攻下关中后,就与赵云、邓芝联名把战况报告给了诸葛亮。

  接到报告后,马谡、杨仪等相府僚属就一齐表达了必须严惩赵骥的呼声,要求诸葛亮立即派人逮捕赵骥,剥夺他的军权,把关中的军队全部交由赵云指挥。

  魏延在得知关中的消息后,则当众毫不掩饰自己事先知情的大笑道:“哈哈哈,好,干得好,这小子果然攻下了关中,没浪费老子之前费尽心力为他谋划”。

  诸葛亮对赵骥无令擅自出兵非常不满,但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他知道现在不是追责论罪的时候,一切都只有等到战事结束后再说。

  诸葛亮给赵云回了封信,但回信只署名给赵云一人,只字未提赵骥和邓芝。

  诸葛亮在信中既没有肯定攻略关中的战绩,也没有斥责赵骥擅自出兵的错误,只简单表示说自己知道了,要求关中汉军尽力阻截曹魏自洛阳方向的反攻,为自己全取陇西争取更多时间。

  无论如何,现在有了关中的军队挡住曹魏援兵,诸葛亮远比原本的历史轨迹中来得从容,对于拒绝投降的上邽、襄武等地,他都采取了围而不攻的策略,一方面是为了减少本方士卒的伤亡,一方面也是为了收取当地人心。

首节 上一节 39/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红楼改气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