骥行三国 第81节
陆逊不等樊建思考,马上怒道:“樊长史,我现在是代表大吴与你们的朝廷谈判,不是在跟赵骥谈判,你的意思难道是说你们已经无法约束赵骥了吗,若如此,你就请回吧,我自去与赵骥谈判便是”。
“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樊建赶紧解释,“只是镇东将军劳而无功,我…我只是担心他会有怨气进而惹出旁的是非来”。
陆逊故作为难的样子,犹豫良久后才又说:“好吧,我也听说过赵不舍是个桀骜难驯的人,能够体谅樊长史的难处,这样吧,我愿意一力承担退让一步,把南乡郡也让给你们”。
陆逊话到此处加重语气:“不过襄阳是决不能让的,否则就只能兵戎相见了”。
陆逊说完话锋一转,递托教樊建道:“既然赵不舍有了攻略南乡的大功,你们朝廷再对他加以封赏,想必他总该心满意足了吧,樊长史你最好尽快去跟赵不舍谈一谈,时间拖久了说不定还会生出什么意外来”。
陆逊说是在与蜀汉朝廷谈判,但他实际清楚赵骥的态度至关重要,想要借樊建的口利用蜀汉朝廷来给赵骥施加内部压力。
樊建一寻思,觉得陆逊的建议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于是连忙动身前往襄阳乘船渡江,希望尽快取得赵骥的同意。
“不行,襄阳不能让,陆逊想打就打好了,老子奉陪到底便是”,赵骥听后想都不想就一口回绝了樊建。
樊建急得直跺脚:“镇东将军要以大局为重呀,汉吴结盟乃是国策,两家交兵只会让曹贼得意,何况荆南、巴东形势危急,将军万万不可只顾自己意气用事呀”。
赵骥见樊建着急,忍住心中笑意说:“樊长史且宽心,依我看,不如趁机灭了东吴算了,你回去禀报丞相,我愿意在此拖住陆逊的主力,请丞相抓紧出永安歼灭步骘所部,至于吴懿将军处,你不用担心,我对武陵的情况熟悉得很,守上个三五年绝对不成问题”。
第224章 援兵到来
与樊建不同,赵骥并不急于结束与吴军的对峙,对他来说再拖上一段时间才是最有利的。
樊建见赵骥执意不肯让出襄阳,顿时急了:“镇东将军擅自兴兵挑起汉吴战事,此乃大罪,还望将军能及时迷途知返”。
“樊长史这话倒奇了,我为大汉收复失地还能有罪了?”赵骥故作不解,“再说了,南乡、襄阳二郡是我从曹魏手里夺来的,关他东吴甚事,倒是他们以水师锁江切断我向襄阳城的补给,要说也是他们有错在先”。
黄权在旁补刀道:“是呀,镇东将军之前明明已经答允让出襄阳,只需东吴方面让开水路即可,我也数次告诫吴人不要挑衅滋事,但他们偏偏不肯,这能怪得了谁”。
赵骥对樊建说道:“樊长史,这事儿你根本做不了主,你应该尽快回禀丞相定夺,如果丞相明令让我退兵的话,我愿意依令行事”。
“镇东将军此言当真?”
“本将说话自然算数”。
赵骥在心头冷笑一声,因为诸葛亮是绝不可能下令让赵骥让出襄阳的。
一来是出于蜀汉的公利,外儒内法的诸葛亮可不是樊建这种意气书生,他当初与东吴盟约是为了维护蜀汉的利益,可一旦这份盟约伤害到了蜀汉朝廷的利益,诸葛亮这样的政治家可不会被无谓的信义道德约束住手脚。
二来是出于荆襄系的利益,襄阳作为荆州的郡治,是个世家云集的地方,即便抛开已经貌合神离的马良、向朗不谈,诸如杨仪、廖化、辅匡等人的宗族就都在襄阳,还有已逝的庞统、习祯、杨颙也都是襄阳人,他们虽然死了,但后代宗族可是还在的。
要是谁敢把襄阳让给东吴,首先跳出来反对的就是那些襄阳籍的大臣,而且还是会跟你拼命的那种反对。
一心只想停战的樊建闻言大喜,一面派人通知陆逊稍安勿躁,一面匆忙循水路往永安而去。
送走樊建后,黄权有些担心地对赵骥说:“不舍,大军会不会在襄阳逗留太久了,关中毕竟空虚,与司马懿军力差距太大,我怕……”
赵骥摆手笑道:“太傅不必担心,我在出兵前就早有定计,此刻援兵应该快要到了”。
……
潼关前,魏军的尸体几乎叠成了一座小山。
司马懿再次祭出了当年急袭孟达的那套战术,他完全不顾及士卒的伤亡,不分昼夜地轮番向关城发动猛攻,妄图凭借军力上的巨大优势,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攻破只有数千守军的潼关。
这种不要命的打法让阎宇的头都大了。
汉军虽有关城作为屏障,也对攻城的魏军造成了数倍于己的杀伤,但自身的伤亡也越来越大,更要命的是部队在魏军的轮番攻击下,始终得不到休整的空隙,作战士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张表建言道:“安北将军,再这么打下去的话,大伙儿可撑不了几天了,我看应该向并州的邓伯苗求援,让他放弃壶关以南地区,带兵来潼关加强防御”。
“不行”,阎宇拒绝道,“邓伯苗来了,毌丘俭也会跟来,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再说了,一旦让出壶关险要,河东还要不要了”。
张表急道:“那就让句孝兴召集河套胡人进入关中,协助我们守关,大不了战后给他们财货作为答谢”。
阎宇闻言怒斥:“张伯达,你忘了镇东将军之前的诫言了吗?”
张表顿时哑口无言,因为赵骥攻占河套后说过,无论关中人口有多紧缺,也严禁引生胡进入关中,被迁徙进入汉地的胡人必须是散居的、无部落的,必须到县衙落户为民,按照汉人的生活方式一步步从熟胡转化成真正的汉人。
阎宇看着一脸委屈的张表叹了口气说:“伯达,你再去给兄弟们鼓鼓劲,战后全员有赏,立功者为官,战死战伤者厚恤,我阎文平说到做到,拜托大家务必再坚守五日”。
接下数日,司马懿继续不停发起猛攻,随着伤亡增大和体力消耗,潼关汉军逐渐开始不支。
这日,魏军终于杀上了潼关城头,完成先登的是偏将军张虎。
作为名将张辽的儿子,张虎继承了父亲的英勇,他仗着身上的两层重甲,拼着挨了几下,终于成功跳下城垛数刀逼开面前的守兵,掩护身后的部曲接续登城,然后在城头组成一个小阵,接应更多的魏兵跃入城内。
眼见形势危急,阎宇立即亲率最后的机动兵力加入战斗,他必须尽快把张虎赶下城去,否则随着越来越多的魏兵登上关墙,潼关很快就会失守。
阎宇持盾提刀迎向张虎,他左手架盾隔开张虎的攻击,然后右手趁势一刀掠向张虎腹部。
张虎不躲不避,任由阎宇用刀在他的甲叶上划出一道火星,抬腿一脚把他踹倒,然后猛扑上去就想了结阎宇的性命。
阎宇身边的亲卫们赶紧拼死上前救下阎宇,但就这一滞的时间,又有十数名魏兵攀进了关城,并进一步扩大了城头的阵地。
个人武艺从不是阎宇的优点,想当初刚结识赵骥时,他可是比武连关嫣都输了,这种带队冲锋的事情实在不适合他。
城下观战的司马懿及时地捕捉到了战机,第一时间就下令乐綝督步兵从张虎打开的城头缺口进行支援,争取彻底控制住那一段城墙。
阎宇数次向张虎发动反击,但始终无法把对方赶下城去,眼瞅着在这么下去潼关就要失守了,忽听得身后传来一阵欢呼。
“援兵来啦!援兵来啦!”
阎宇回头望去,只见一面“姜”字将旗正朝着关上快速移动,当先一员小将星眸剑眉、相貌堂堂,正是诸葛亮派去镇守陇西的姜维。
姜维指挥麾下劲卒齐齐高呼一声“虎!”然后结阵杀向张虎。
张虎见姜维来势凶猛,于是便亲自来敌,但他武艺本就不如姜维,加上久战疲惫,只一照面,便被姜维挑飞头盔。
姜维麾下的陇西上兵与他们的主将一样勇猛,丝毫不怵张虎所率的部曲亲兵,战况立时发生逆转。
第225章 魏延接防
有了姜维这支生力军的参战,先登的魏军很快就被压制在城头的一个狭小范围内,不断有魏兵被斩杀当场,或者被迫跳城求生。
姜维武艺高超,连斩数名魏兵,即便是自负勇力的张虎也不敢直撄其锋,只能在自家部曲的护卫下又退出城头,剩余魏兵见张虎逃离,失去斗志后也纷纷转身逃命。
潼关城上响起击退魏军的欢呼,关下的司马懿面色阴沉,怒斥败退下来的张虎道:“我已命乐綝前去接应你,为何匆匆退却?”
“回禀骠骑将军,关上来了汉军援兵,末将久战不支,不得已才退了下来”。
看着张虎和他的部曲几乎人人带伤,司马懿不好再说什么,让他先下去裹伤,然后扭头问参军鲁芝:“汉军怎会有援兵?是从哪里来的?”
鲁芝摇头不答,因为有潼关屏蔽情报,魏军细作很难在战时查明关中腹地的情况。
潼关上,阎宇兴冲冲地拍了下姜维的肩膀:“伯约怎会到此?”
姜维是诸葛亮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爱将,只会服从诸葛亮的军令,阎宇实在想不通姜维为何会来潼关增援。
姜维冷冷回答:“我奉镇北将军之令来援潼关,仅此而已”。
说完,姜维就甩着脸子扭头去收拢自己的直属兵马,仿佛多看阎宇一眼就会恶心似的。
其实姜维一点儿也不想来潼关,他本来接到的任务是在诸葛亮率领汉中军团进入关中后领兵控制住陇关,但诸葛亮走到半路却突然转向东边去了永安。
苦等诸葛亮不至的姜维这时却等来了魏延这位不速之客,还要求他作为先锋以最快速度急行军增援潼关。
姜维自然不肯,可魏延哪有那么好脾气与他多说,直接就搬出了自己镇北将军的名头来压服姜维:“姜伯约,你少跟老子废话,要是本将的耳朵再听到你说一个不字,我马上就以违抗军令斩了你”。
姜维之前与魏延同在诸葛亮帐前听令,了解这位镇北将军的脾性,魏延可是真的干得出来把自己斩了这种事的,而自己还没处说理去。
姜维虽然向来都是直接听命于诸葛亮,但名义上却是魏延这位镇北将军的部将,因为诸葛亮是把陇西郡划在了镇守凉州的魏延的防区内的。
在魏延的严令下,姜维只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往潼关急行军,魏延则亲率一万凉州精锐紧随其后,星夜兼程直奔潼关。
原来赵骥在出兵武关道前,就派人给魏延送了封信,说明了自己突袭襄阳的计划,然后请求魏延率凉州兵马进入关中协防潼关。
好战分子魏延毫不犹豫地就一口答应下来,自从连续突袭了几个羌人和河西鲜卑的部落后,凉州周边的胡人要么内迁求附,要么远遁漠北,魏延正愁没仗打的时候,赵骥就主动求援来了,这不成了瞌睡一来就有人递枕头了嘛。
魏延留下一万兵马给王伉负责凉州本地防务,自己和吕凯则亲率一万兵马立即动身东向,在没有请示诸葛亮的情况下,就这样直接离开防区扬长而去。
按魏延的说法就是,要是什么事都千里请示一下诸葛亮的话,那连口汤也休想喝得上。
等进入金城郡地界后,吕凯请示道:“镇北将军,司马懿所部有数万兵马,而我部不过万人,军力相差太大,前方陇西郡有姜维所部三千人,不如召他与我们同去关中赴援”。
魏延想想也好,姜维性情耿直,之前跟他还算聊得来,比杨仪那种腐儒看着顺眼多了,反正他那三千兵马在陇西闲着也是闲着,自己正好带挈这位小兄弟沾点便宜功劳,也不枉相交一场。
魏延觉得自己是一番好心,哪知姜维这小子不知道是不是跟杨仪这种书生待久了学坏了,居然拿堂堂镇北将军的好心当驴肝肺。
本来魏延也没想过差不差姜维那三千人,但自觉面子上下不来的他马上习惯性的就摆出了臭脸,把姜维好一通骂,非逼着对方跟自己一路走。
我魏延给你面子你就必须接着,你个小老弟还不听大哥的话啦?
次日,魏延也率部抵达潼关,阎宇亲自领着关中诸将下城迎接,孰料一见面魏延就毫不留情地骂道:“废物,我听说你差点就守不住关啦?”
“末将无能,还请镇北将军责罚”,阎宇脸上一点看不出生气的表情,自觉落后魏延一个身位说,“镇东将军临行前说了,这潼关靠末将是万万守不住的,非镇北将军不能敌司马懿矣”。
“哼,赵不舍这小子自然是知道本将的本事的,当初在上庸要不是我去救他,他那时候可就要折在司马懿的手中啰”。
魏延一点不客气地就马上接手了整个潼关的防务,他在阎宇简单介绍了当前的战况后,立即就指出:“司马懿敢不顾后路直薄潼关,无非就是欺我潼关兵少,现今有本将在此,其夺关无望,必会撤兵,我们要立即整点兵马做好追击的准备才行”。
阎宇一听暗暗叫苦,赵骥走之前千叮咛万嘱咐,叫他守得住关就行,万万不可轻出追击,要慎防司马懿诱敌,如今魏延与赵骥的部署背道而驰,这可该怎么办?
阎宇眼睛滴溜一转,片刻间便已打好腹稿:“敢叫镇北将军知道,末将麾下兵马久战疲劳,若非将军及时赶到,怕是连关都丢了,所以想跟将军讨个情,把本部兵马留在关上休整一段时间”。
不等魏延回答,阎宇又赶紧补道:“若是将军兵少不能去追的话,我将也愿意再苦一苦麾下的士卒,反正一切都依将军之命便是”。
魏延不屑地看了阎宇一眼,他当初与赵骥同守汉中时就不大看得上阎宇这个马屁精,没想到这家伙都当了安北将军了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哼,那你就率本部兵马留下守关吧,我自去追司马懿,我部远来,你给我把粮草辎重都备好了就行,要是敢短了我的补给,本将斩人的时候可不会管你是不是赵不舍的部下”。
第226章 留人断后
反正潼关本就是要留兵的,魏延也不在乎阎宇的人马是否同去,何况阎宇话说得顺耳,也有他的道理在里面。
潼关守兵苦战许久,的确亟需休整,魏延是个爱惜士卒的人,他虽然不待见阎宇,却不愿苛待普通小兵,于是便同意了阎宇的请求。
“是是是,末将担保不会短了镇北将军的补给”,阎宇只求不违反赵骥的军令就行,何况他在赵骥麾下一直都在负责训练新兵和调配物资,对办好这些事还是有自信的。
潼关外魏军大营,司马昭匆匆进帐禀告道:“父亲,关上来的是凉州魏延的兵马”。
魏延一到潼关就把自己的将旗竖在了城头,丝毫不打算掩饰自己的主将身份。
司马懿倒吸口气面色凝重,魏延这个名字对他可太熟悉了,在赵骥异军突起前,魏延才是刘禅一朝整个蜀汉最有名的武将。
夷陵之战后,曹丕之所以不敢趁虚攻击益州,除了汉中那地狱般的地理条件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的汉中太守是魏延。
刘备夺取汉中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会是张飞负责镇守汉中,就连张飞自己都认为该是如此,但刘备却出人意外地任命了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魏延。
汉中是刘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下的益州咽喉,非良将不可守,从刘备弃张飞而用魏延这点,就能看出魏延指挥作战的能力有多么出色。
何况,司马懿本人还曾在上庸被赵骥和魏延联手击败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