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第269节

  卫宁给她倒了一壶水,道歉道:“这段时间有些忙碌,一直没好好陪你。”

  秦子榆笑着摇头道:“没事儿。”

  屋外月光温柔,屋内人儿明艳,灯火下,两人相拥进了红帐。

  ……

  翌日一早,卫宁神清气爽的早起,陪秦子榆吃早膳,她依旧有些虚弱,昨晚动静闹的大了一些。

  卫宁才吃上早膳,宫内便来了人,汉武帝召卫宁去麒麟殿。

  卫宁无奈的对秦子榆道:“我先去一趟皇宫,你自己先吃。”

  秦子榆轻轻点头:“快去吧。”

  麒麟殿,汉武帝端着一碗油泼面正狼吞虎咽的吃着。

  见卫宁来了,便让内宦给卫宁端了一碗油泼面。

  “到朕旁边来吃。”汉武帝支支吾吾的冲卫宁招手。

  卫宁端着面来到汉武帝身旁落座。

  案牍前是厚厚一沓的奏疏,汉武帝道:“从今儿开始,你帮朕分担分担,每天先给朕看三五十封奏疏,好好学一学。”

  自从卫宁被立储后,这段时间皇宫其实一直没恢复到正轨上来。

  还是因为陈阿娇的事影响太大,直到现在,整个长安依旧笼罩在一层阴影中。

  现在汉武帝才开始正式让卫宁参与到治国政事上来。

  卫宁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最开始自然要从看奏疏开始,他一边翻着奏疏,一边问汉武帝道:“表哥那边的圣旨……”

  “哧溜……下出去了,哈~”

  汉武帝吸着面,随意道:“看你的奏疏。”

  “哦,吸溜,哈。”

  “嘶!”

  卫宁忽然倒吸一口凉气,然后猛地咳咳咳起来。

  汉武帝放下碗,拍了拍卫宁的后背,责备道:“吃个饭吃那么着急干什么?”

  旋即他又大骂左右,怒道:“眼都瞎了?不知道送水过来?”

  一旁太监宫女们忙不迭瑟瑟发抖端着茶水过来。

  汉武帝依旧不解气,怒道:“来人!给朕将这几个不开眼的东西拉出去杖杀了!”

  汉武帝的脾气其实一直挺火爆的,对外还能压制住,对身边宫女太监太容易动怒。

  卫宁忙不迭阻止汉武帝道:“父皇,咳咳咳,别别……不关他们的事。”

  “你们先退下,都退下。”

  宫女和太监感激的对卫宁道谢,然后急促离去。

  卫宁呛的脸色通红,这才对汉武帝道:“父皇,这霸上的……奏疏,什么时候送上来的?”

  这是一封霸上送来禀告祥瑞的奏疏。

  【臣霸上太守上表,贺陛下万岁,臣奏闻陛下诞辰即至,今村民报霸上郡西三里长河河水泛红,鸡狗起舞,灵蛇出洞鱼虾欢腾……】

  汉武帝乜了一眼,然后道:“昨日送上来的,表祝朕之诞辰,地方都会象征性的报上祥瑞,此前朕还相信,现在朕也就不管了,怎么?”

  卫宁沉默了许久,才一字一顿道:“地龙翻身!”

第312章 防患于未然

  地龙翻身,换句话说就是地震。

  汉武帝身躯微微一颤,惊愕的盯着卫宁,道:“臭小子!别胡说!不吉利!”

  在这种封建社会,各科学技术都不发达的时代,最怕天灾人祸,所以统治者们才会特别重视祭祀,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所有天灾中,地震无疑是最严重的,这由不得汉武帝不重视。

  卫宁忙道:“父皇,这是地龙翻身的前兆,绝不是什么祥瑞。”

  这种自然现象,卫宁在后世新闻上见过一次,和地震前夕一模一样。

  汉武帝面色起伏不定,认真的盯着卫宁,此时他也不敢确定卫宁的话值不值得信,尽管卫宁是自己的亲儿子,可这种无根据的话说出来,让他压根没办法信任,更没办法小题大做起来。

  不过汉武帝还是咬牙道:“去通知三公九卿来朝觐见。”

  “喏!”

  没过多时,以丞相庄青翟为首的大汉最高机构的高层官吏全部抵达麒麟殿。

  “微臣等参见吾皇陛下。”

  汉武帝示意一旁内宦将霸上郡的奏疏交给庄青翟和卫青,道:“你们看看。”

  庄青翟狐疑的看了之后,一脸迷惑的问道:“陛下,这是……臣愚钝,这不是霸上郡报上来的祥瑞么?”

  汉武帝看了一眼卫宁道:“你说。”

  卫宁赶紧出列,对庄青翟道:“此非祥瑞,实乃地龙翻身之前兆!”

  庄青翟愣了一下,然后又将目光望向将作少府的路充国。

  将作少府倒是负责勘探收集一些自然天气现象,只是现在还没成系统。

  路充国一脸迷惑,回道:“这,下官倒是没听闻过这种现象乃地龙翻身前兆。”

  “臣斗胆,太子殿下这是在何种古书上阅览到的?”

  张衡现在还没问世,地动仪也没被发明出来,一切科学技术在汉朝几乎等于为零,国家也不注重这些,一旦天灾来临,基本都防不胜防。

  现在卫宁也没办法去证明他说的话是不是真的,如果朝廷贸然去给霸上通知预防地龙翻身,那霸上的百姓将会一直生活在恐慌之中,若是真发生了地龙翻身,一切都好说,最起码说明朝廷的政令是有意义的。

  可若是没发生呢?朝廷谁敢背锅?一旦国家信用在百姓心中崩塌,朝廷怎么治国?

  政府的公信力不全部被破坏了吗?

  所以官吏们此时抱着的心态是,就算霸上最后真出现地龙翻身了,也不能为一个不确定的话去下达政令,要求霸上全城戒严。

  万一没有什么地龙翻身怎么办?霸上的百姓还要正常生活。

  汉武帝始终在一旁看着,一句话也没说,将整个朝堂全部交给了卫宁。

  卫宁面色渐渐凝重起来,道:“你丞相府现在去下令霸上,就以孤的名义下旨,让霸上官府保持谨慎,让更夫在城镇村落内日夜巡逻,全城贴告示警示地龙翻身!”

  汉武帝眯着眼,似笑非笑的看着卫宁,而后又面无表情的盯着庄青翟,淡漠的道:“太子对伱说话呢!”

  庄青翟忙不迭道:“啊……这,是,是……太子殿下,是否需要深思熟虑,如此动静太大,影响太大……”

  卫宁压着手道:“按照我说的去做!不许耽搁,若出问题,孤拿你是问!”

  他不是不知道庄青翟这群官吏怎么想,他也理解对方,甚至理解汉武帝。

  因为自己说的话确实没有丝毫根据,可他自己也没办法解释。

  此前没做过任何科学技术学说的铺垫,才会导致遇到问题的时候无所适从,这次若是过去,卫宁觉得有必要对太学学府进行改革了。

  百官们怕官府失去威望,所以朝廷不敢冒险朝下面发政令。

  下面官府也会考虑你朝廷拍个脑门做出决策,让地方百姓苦不堪言,若是天天都要防着地震,那生意要不要做了?买卖呢?经济要不要发展了?

  地方停滞一天,商户歇业一天,就是数以万计经济的损失,百姓们叫苦不迭抱怨的是霸上官府。

  而且霸上官府才上报祥瑞,你朝廷就说那边是地震,若真是地震还好,若最后不是,霸上官府会怎么想你朝廷?

  这一切的心思卫宁都考虑通透了,所以现在他只能以自己名义去下令,最后所有责任自己一个人背负。

  卫宁现在其实也很着急,他也不知道地震什么时候会发生,会不会发生。

  他在后世看到过关于地震前兆的一些自然现象,霸上郡奏疏上的所有,都在说明着霸上即将发生地震。

  地震多大,会波及到哪里,都不确定。

  他现在只能这么防患于未然。

  汉武帝依旧无条件支持卫宁,对庄青翟道:“那就去发令吧。”

  庄青翟无奈的道:“遵旨!”

  等人群散去后,卫宁才如释重负的深吸一口气。

  汉武帝笑容满面的看着卫宁道:“表现的不错,第一次换了身份面对他们,居然没有丝毫紧张,可圈可点。”

  卫宁叹道:“还是因为父皇你在旁边。”

  汉武帝笑着道:“很好了,不过处理的方式不太妥。”

  “小子,你要时刻记着,什么时候遇到事都不要着急,考虑清楚了再做出决策。”

  “方才你用自己的名义去下令,真出问题了,百姓会指责你这个太子,而不是百官,这不是一个统治者该做出的事。”

  “这做法不当。”

  卫宁打算开口,汉武帝压着手道:“不过朕很欣慰,欣慰你有这份魄力和担当,这又很好。”

  “以后不要如此鲁莽,最好的办法是要让这次地龙翻身的事,让臣子提出来,让他们主动下达旨意,那个时候若是没发生,那就是臣子的错,若是发生了,那就是你英明,如此可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一个掌权者该具备的手段,明白了么?”

  汉武帝在悉心教导卫宁,恰好利用这次事件,去告诉卫宁怎么当皇帝,将他帝王的所有权术,一点点言传身教的教给卫宁。

  卫宁挠挠头道:“儿臣确实有些着急了。”

  汉武帝微笑道:“没事,少年该有如此担当,人也该成长。”

  他眯着眼,叹息道:“朕既希望你说的是对的,又希望你说的是错的。”

第313章 突来的消息

  秋风瑟瑟。

  当霸上郡的官府收到长安丞相府发来的政令后,地方军政主官脸色唰的就黑了下来。

  眼看着汉武帝即将诞辰的机会,他们将祥瑞给报了上去,最终却落得这么一个下场,非但祥瑞被打了回来,丞相府那边还告诉他们霸上即将会出现地龙翻身,让霸上严加防范。

首节 上一节 269/4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骥行三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