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第270节
最后看到下令的旨意是储君发下来后,霸上地方主官甚至连抱怨都不敢抱怨了。
没办法,如果是丞相府,他们还敢抱怨几句,但这是国家储君下发的政令,怎么抱怨?
关于大汉这名传奇储君的经历,地方官们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战场上自然是一把好手,但从政上……
众人只能望洋兴叹,期待以后他能变得更好。
很显然这名太子压根就不清楚他随口一句话,会给地方带来究竟怎样的影响。
他自己都无法确定的是,让整个霸上全城戒严,霸上的百姓不会恼你太子殿下,还不会怨我们官府?
霸上刺史和太守自然不敢明目张胆将罪责推给当朝太子殿下,但他们自然也不会背锅的。
他们私下让人传出去,说是皇太子要求霸上戒严的,如此一来民怨就会转移到朝廷,和他们地方官无关。
霸上郡仅仅戒严了一天,整个地方便人心惶惶,百姓讨论声音也越来越多,尤其这一天什么事都没发生的情况之下,他们对朝廷的决策更是大有微词。
……
长安。
汉武帝的案牍前多了许多地方奏疏,卫宁坐在汉武帝身旁学习政事,看着从霸上来的奏疏,装作视若无睹。
汉武帝侧目看他一眼,道:“是地方官不愿替你背锅,这事儿瞒不住,下面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谁也不是骡子,啥事都听主人的。”
“咱们给他钱,给他权,给他官,整天忠君爱国替君分忧,真遇到困难了,谁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啊?”
“你现在知道朕为什么要教育伱,任何不利于自己的决策不要自己开口,让臣僚开口,这样火才不会烧到你。”
卫宁想了想,又觉得这样似乎没担当,但汉武帝却不认为这是没担当的表现,君主每日要做的事太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权术,他认为这是王道权术的一种。
外儒内法,以王道杂之,这是汉武帝推崇给卫宁汉天子该具备的治国之道。
卫宁虚心学习,不过很快汉武帝眉宇便又高蹙了起来,他狐疑的看着卫宁,道:“你说的这种自然现象是地龙翻身的前兆?”
卫宁点头:“是啊?怎么?”
汉武帝将手中一封奏疏交给卫宁,道:“你看看。”
卫宁接过,这是一封从赵国传上来的奏疏,赵国境内邯郸郡也出现了霸上的自然现象。
如果这是地龙翻身的前兆,那大汉这次北边究竟要发生多大的地震?
所以汉武帝才会持怀疑之态,他不认为会延绵这么多地方都有地龙翻身,宁愿相信卫宁判断错误。
卫宁面色却紧张起来。
西汉最后灭亡的历史原因有几个,天灾之下的土地兼并、外戚专政、太阳黑子导致病毒瘟疫横生!
这其中两个都和天灾有莫大的关系。
大汉这个民族抵抗天灾的能力实在太薄弱,若是这次没应对好,战后才恢复和平发展、人口经济发展的民族,恐怕会因为这一场天灾,让大汉倒退数十年。
汉武帝望着卫宁,道:“你还要下令去邯郸?”
卫宁笃定的点头:“要下令,去邯郸!”
汉武帝迟疑了一下,问卫宁道:“会不会动静太大了?”
他现在自己都不确定该不该相信卫宁了,从亲情上来说,汉武帝自然义无反顾的信任卫宁。
卫宁带给他的惊喜实在太多了。
但这次他却有些迟疑了,如果只是霸上一个地方,汉武帝还能准许卫宁自己决策。
邯郸作为整个北方经济发展的重心,若是邯郸也戒严,那会让大汉经济发展滞后。
卫宁深吸一口气,他对汉武帝道:“父皇,我也知晓你的想法,滞后几天的经济,比死数以万计的百姓要好太多了。”
“若真出现地龙翻身,当如何?”
汉武帝沉默了许久,依旧不愿下决策,即便卫宁带着渴求去求他,他依旧不愿意让邯郸和霸上一样。
“父皇。”
汉武帝摆摆手,道:“且看看霸上的情况再说吧。”
卫宁道:“那时候就晚了!”
汉武帝坚持己见,道:“届时再说吧。”
……
数日前。
在距蜀国边境还有一百里不到的距离,霍去病被汉武帝的圣旨给喊停了。
他无奈的只能让大军前行继续进入蜀国,自己则在这里停顿休整。
他真不理解他姨夫在做什么,眼看着马上就要进入蜀国了,他早就听闻蜀国有少数民族叛乱。
霍去病手已经痒痒了,以前在大漠打了太久的仗,他还没在这种丛林中打过战斗,很想尝试尝试,早就跃跃欲试。
却也不知姨夫那边什么意思?为什么忽然让自己停下来几天?做什么?
霍去病百无聊赖的在驿站休息。
前方三十里地,马队中,几名士卒忽然开始摇摇欲坠起来,而后重重落马。
人群逐渐开始蔓延,当地郎中带着面纱走来,绝望的告知对方是感染了瘟疫。
马队中的骑兵叮嘱郎中务必朝后三十里地,去驿站通知霍去病……
当天夜里,霍去病便接到噩耗,前方的三十多名骑兵和马匹,全部死在瘟疫之中,这让汉武帝悲痛的同时,又吓出一身冷汗。
若是……他随军队一起前行,那现在自己……
只是这么想想,霍去病就不寒而栗,同时庆幸汉武帝让他在原地休息。
不过他似乎想到什么,双目陡然瞪大,惊愕的道:“姨夫怎知晓我此行会遇到危险?”
“他莫非是故意让我在此地休整?”
霍去病忍不住倒吸凉气。
……
长安。
未央宫。
一名士卒禁军急促的朝麒麟殿奔跑,抵达大殿后,抱拳便道:“启奏陛下,霍将军来信!”
第314章 邯郸反应
汉武帝接到霍去病的来信后,嘴唇发白,全身微颤,后怕不已。
他惊愕的看了一眼卫宁,由衷叹息道:“你救了去病一命!”
卫宁这才看到霍去病来的信件,果真如他想的那样,军队才进入蜀国……应该说还没进入蜀国,就已感染了瘟疫。
若是霍去病随着大军一同进发,现在回来的就不是霍去病的信件,而是霍去病的讣告了。
汉武帝似在做什么决策一般,双目血红,咬牙道:“去下令!将霍去病召回长安!”
不需要他立什么功了,随便外人会怎么想他这个皇帝吧,他就是铁了心要偏袒霍去病了,谁也阻止不了。
若霍去病真出什么事,他能后悔死,索性现在灾难没有酿成,索性上天还多给了他一次机会。
沉默片刻,汉武帝又厉声道:“下令去赵国邯郸!让赵王刘彭祖全城戒严,严防邯郸可能出现的地龙翻身。”
如果此前汉武帝对卫宁的话还将信将疑,但霍去病这次的事却让汉武帝不得不信卫宁的判断了。
不管霸上现在有没有出现地龙翻身,都需要去一趟邯郸预警。
……
赵国,邯郸郡。
赵王叫刘彭祖,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之弟。
刘彭祖为人巧佞,持诡辩伤人。现在不过三十年岁,对赵国的掌控已经到了变态的程度。
国相在位从未超过两年,凡不符合他心思的人,甚至有人诋毁他,说他一句不是,只要被告发,对方都会被上刑或直接杀死。
其长子刘丹长期与自己亲姐妹私通,整个赵国在刘彭祖的治理下,礼乐崩坏,百姓困苦。
大汉以郡国制治国,但这种郡国制却更加剧了地方百姓的困苦,若是遇到贤明的王,百姓自然感恩戴德,但真正能出现这种王的有几个?
几乎屈指可数。
郡国制方便了刘氏的族人,却苦了地方百姓。
汉武帝一直在求治国,在治百姓大同,目前看来任重道远。
这日一早,刘彭祖惯例晚起,昨晚淫乐一宿,今日气色有些萎靡,精神很是疲惫,长期的酒肉掏空了身子,让他性子更加喜怒无常。
国相桑之羽找到刘彭祖奏事,拱手道:“臣参见大王。”
和前任的相国不同,桑之羽是法家的名人,汉武帝一直知晓赵国内法律礼乐崩坏,所以才派遣这么一名法家大儒来帮助刘彭祖治理赵国境内百姓。
桑之羽来赵国一年有余,一直兢兢业业的辅佐刘彭祖。
刘彭祖知道桑之羽是汉武帝派来的,所以一直在克制心中不满。
“什么事啊?”
刘彭祖醉醺醺的问道。
桑相国忙道:“回王上,太子殿下来了一封圣令。”
刘彭祖勃然大怒道:“什么时候他赵太子敢给本王来令?”
桑之羽:“……”
他真气笑了,可此时又不得发作,这个猪头,居然连长安那边立了储君都不知晓,整日沉迷在酒池肉林不闻政事。
若他不是陛下的弟弟,不是先皇的亲儿子,出社会恐怕就会被人活活砍死。
桑之羽忙道:“并非赵太子刘丹,而是大汉太子刘宁。”
刘彭祖眯着眼,咂摸咂摸嘴巴,忽然觉得嘴巴有些干燥,又拿着酒狠狠喝了一口,摇头道:“什么大汉太子刘宁?本王怎么没听过?”
桑之羽忙道:“王上,谨言慎行啊!”
刘彭祖瞥他一眼,道:“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