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餐馆通古代

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129节

  任小天继续说道:“嫂子倒也不用担心,武则天入宫后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并没有得到过世民兄的宠幸。

  我个人猜测哈,他们可能只有夫妻之名,但却没有夫妻之实。”

  长孙皇后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

  虽然她并不是善妒之人,但是自己仅仅死去一年,李世民就召美女入宫的行为让宽宏如她也感觉心中不怎么舒服。

  李世民趁机讨好道:“观音婢,朕说自己就不是那样的人嘛,咱们还是先听小天兄说下去吧。”

  任小天点点头道:“那我接着说。

  世民兄病重,进宫照顾他的李治不知怎么和武则天看对了眼,两个人也因此感情升温...”

  李世民登时暴怒道:“这个逆子!难道不知道那也是他的娘亲吗?!”

  朱元璋听到这儿摇了摇头,大唐纵有千般好,就是这个宫闱之事实在是太混乱了。

  雍正则是死死的捂着自己的嘴,他生怕自己一松手就笑出声来了。

  任小天挥挥手示意李世民先不要生气,然后继续说道:“世民兄你在贞观二十三年驾崩之后,武则天和其他没有子女的嫔妃按照惯例全部都到感业寺做了尼姑。

  李治登基后到感业寺进香的时候,又和武则天旧情复燃了,次年李治守孝期满便迫不及待的将武则天再次召回宫中封为了二品昭仪。

  自此王皇后、萧淑妃、武则天为了争宠相互诋毁,但是李治也并没有偏帮任何一方。

  事情的转折出现在永徽五年,武则天在这年生下了长女安定思公主,王皇后前去探望时逗弄了公主几下。

  待王皇后离开后武则天竟然狠心掐死了自己的女儿并向李治诬告是王皇后害死了她(此事存疑),李治自然大怒,从此有了废王立武的心思。

  永徽七年武则天终于得偿所愿,反武的中坚力量宰相褚遂良被贬出京,王皇后、萧淑妃先后被废为庶人,武则天如愿以偿的坐上了皇后的宝座。

  三年后,李治和武则天共同发力,将关陇世家的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先后贬官,赶出了京城,李治也自此实现了君主集权。

  可怜长孙无忌一生尽心尽力的辅佐唐太宗、唐高宗两位帝王,最后落得个谋反的罪名,在流放黔州的路上他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选择了自缢身亡。”

  长孙皇后面色异常的难看,要知道长孙无忌不仅是二哥的心腹谋主,更是她这个大唐皇后一母同胞的亲哥哥,没想到最后居然死在了自己的外甥手上。

  李世民脸色铁青,长孙无忌自幼与自己交好,更是为大唐竭尽心力,更何况他还是自己的挚爱观音婢的兄长。

  长孙无忌是什么样的人李世民再清楚不过,没想到自己这个儿子居然会给他扣上一个谋反的罪名,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雍正这时候忍不住插话道:“李治处理关陇士族也不都是坏处吧?”

  李世民冷冷的瞟了雍正一眼,雍正不甘示弱的瞪了回去道:“自从大唐建立之后,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士族迅速崛起。

  到了李治时期他们已经在朝中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处处掣肘着李治的决策。

  李治虽然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但是他更是一位合格的帝王,面对这些阻碍自己统治的士族门阀他又怎么会选择手下留情呢?

  哪怕是你这位千古一帝唐太宗,面对五姓七望这些豪门士族的时候不一样头疼无比吗?”

  朱元璋赞同的点点头道:“虽然咱看他这女真皇帝不顺眼,但是咱不得不说他这些话说的很有道理。

  历史中的咱可是为了巩固孙子的统治,将朝中的功勋几乎杀了个遍。

  李治只是处置了关陇士族,跟咱一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雍正低声嘟囔道:“谁不知道你朱元璋是个暴君,你还好意思自吹自擂,真是好不知羞。”

  朱元璋把眼一瞪怒道:“你这鞑子说什么?有胆你再说一遍?!”

  任小天眼见几人又要吵起来,赶紧说道:“行了行了,你们再吵我就把你们拉进黑名单了啊。

  咱们不是在说李治的事吗?怎么话题又跑偏了?”

  李世民这才按捺下心中的暴戾之气说道:“好了,先不说辅机的事了。

  小天兄,你继续说李治的事吧。”

第202章 二圣临朝和圣神皇帝

  任小天见几人都平静下来了,点点头继续说道:“流放了长孙无忌的次年,李治的风疾逐渐加重,已经到了难以处理朝政的地步。

  他被逼无奈之下只能将部分朝政交给了武则天处理,两人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加重。

  武则天得志后专作威福,逐渐不将李治放在眼里,李治不胜其忿。

  恰在此时时任宰相上官仪上疏请求废后,李治深以为然,令上官仪起草废后的诏书。

  奈何武则天跑到李治面前一通自述衷肠,李治面对这个自己深爱的人又一次心软放过了她。

  但是得罪了武则天的上官仪可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他被武则天诬告谋反,被下狱处死。”

  李世民气急之下怒拍桌子道:“这个狠毒的女人!李治到底是哪里被她迷惑住了,这也能原谅她的作为?!”

  任小天没有理会李世民的脾气自顾说道:“唐高宗上元元年,李治称天皇,武则天则是称天后,这也就是载入史册的二圣临朝。

  从此每当李治理政,武则天便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至此基本上整个大唐的生杀大权全部都在武则天的手上了。

  上元二年李治的病更重了,他也动了禅位于武则天的心思,但是却被宰相郝处俊拦了下来。

  被搅和了好事的武则天不甘罢休,她着急大批忠于她的文人学士成立了北门学士,让这些人参与朝廷决策,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

  在他看来武则天不仅是心思缜密,做起事来更是针对性极强。

  他似乎已经预料到李治死后会发生些什么事了。

  任小天接下来的话果然印证了李世民的猜想:“永淳二年,李治病亡于洛阳,下诏传位于太子李显,但是军国大事还是由武则天做主。

  李显登基之后因为想要封韦皇后之父为侍中一事得罪了武则天,武则天因此将李显废为庐陵王,改立四子李旦,也就是李隆基的父亲为帝。

  李旦虽然登基,但是他自知逃不过母亲的监视,于是自请让武则天继续临朝称制,李旦则是继续做他的傀儡皇帝。

  面对武则天谋夺李唐社稷的事实,天下间的李唐皇族纷纷起兵反抗武则天。

  在击败了率先起兵的琅邪王李冲之后,武则天动了尽除李氏诸王的心思,她任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侯思止等佞臣酷吏对李姓诸王实施了严刑审讯。

  李氏皇族因此被杀的就有九十多人,牵涉到的官吏、亲信、家属更是数不胜数。

  在消除了李氏皇族的威胁后,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武则天登基称帝的脚步了。

  李旦登基六年后,在武则天的授意下,朝中大臣、各地官民、四夷首领、和尚道士纷纷请求武则天称帝。

  武则天则是顺水推舟的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开始了她长达十五年的皇帝生涯,她也是历代王朝中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直到前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才将已经时年八十二岁的武则天赶下了皇帝的位置,光复了李唐的神器。”

  任小天说完这么多话后也是口渴无比,端起面前的茶水一饮而尽。

  又过了一会后任小天才发觉不对劲,怎么李世民对武则天改唐为周一事这么的平静呢?按理说他不应该暴怒才对的吗?

  任小天好奇的看了李世民一眼才发现李世民早就眼白上翻的被气晕过去了。

  经过一阵手忙脚乱的抢救后,李世民才缓过一口气来。

  任小天擦了一把汗道:“世民兄,要早知道你这么不禁生气,我就不跟你说这些了。

  万一把你气出来个好歹来,我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李世民脸色煞白的虚弱道:“这怪不得小天兄你,都是李治这个逆子把朕气成这样的。

  要不是你跟朕把事情给朕说明白,朕还不知道自己有这么个出息的儿子呢!”

  长孙皇后劝道:“二哥别生气了,现在李治还没有出生,我们还有机会改变他。”

  李世民艰难的摆摆手道:“要改变他还不容易?像他这么有出息的儿子朕是不打算要了。

  他能把大唐江山社稷拱手让给一个女人,害的我李氏族人被杀无数,似他这样的儿子朕就算把他生出来也得亲手掐死他!”

  长孙皇后欲言又止。

  无比了解李世民的她自然知道,一旦李世民做出了决定,哪怕是十头牛也拉不回的。

  任小天有些傻眼,自己不过是给李世民讲了未来的历史,怎么一下子把李治这个未来的皇帝给弄没了?

  朱元璋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说道:“咱觉得你的决定没错,当初看唐史的时候也把咱气的不轻。

  李治纵然是才华横溢、富有韬略,但是在武则天这事上他做的实在是让人不爽。

  咱要是能被一个女人给拿捏成这个样子,那咱不如自己找根绳子吊死算了。”

  任小天无语的瞥了一眼朱元璋。

  有本事您老人家当着马皇后的面说啊,净干这些人前光棍的事。

  雍正则是摇了摇头道:“朕和你们看法不一样,武则天虽然夺取了李唐的皇室,但是纵观她在位期间干的还是不错的。

  虽然她任用酷吏残杀了不少人,后宫之事也颇为混乱,但是一码归一码,不能将她做下的功绩全部都磨灭了。

  如果不是她维持国家的稳定,任用寒门学子压制世家大族,修养生息的话,也就不会有后面李隆基的开元盛世。

  她之所以被人针对性的褒贬也不过是因为她女人的身份而已,她晚年给自己留下的无字碑也说明了她并不在意后人对她是怎么评价的。”

  但是李世民作为当事人之一显然不能接受雍正这样的旁观者的言论。

  更何况他又一次听到了李隆基的名字。

  尽管李隆基父子在他那儿是三天两头的挨训,但是一想到天宝年间的那个昏庸的皇帝李世民就来气。

  李世民冷哼一声道:“别给朕提李隆基那个蠢货,朕现在还恨不得再揍他一顿。

  幸亏现在天宝年间已经不是他做皇帝了,要不然今天朕能被他和李治这个逆子气死。”

  雍正毕竟是初来乍到,并不知道李建成已经去天宝年间做皇帝的事,所以他一脸疑惑的看向了任小天。

  任小天只好简单的把事情经过给雍正解释了一遍。

第203章 渭水之盟

  雍正点点头道:“小天此法甚妙啊!既解决了李隆基后期昏庸的问题,又可以让唐太宗免于背负杀害亲人的罪名,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任小天得意的笑了两声道:“承让承让。”

  李世民拍了拍任小天道:“小天兄,先别忙着客气,你得帮朕把这个事情解决了吧。”

  任小天眨眨眼道:“解决什么?世民兄你不是都打算不要李治这个孩子了吗?那还让我帮什么忙?”

  李世民没好气的说道:“朕这边虽然没有李治了,但是不代表其他的时空没有李治和武则天这两个人了吧?”

  任小天不得不暗自感叹一声李世民的理解能力,他就给李世民说过一次时空理论。

  没想到李世民领悟的这么透彻,居然都会举一反三了。

首节 上一节 129/4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特工:开局叛逆者,成为军统信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